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肺脑复苏术是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一组技术措施,如何合理、科学地设计和制定心肺脑复苏术,一直是救援医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专业救援人员对心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脑的复苏,既不同于医院急诊室的医护人员,又不同于现场目击心搏骤停的群众。  相似文献   

2.
目的指导院外非专业人士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现场急救,为抢救成功赢得时间.方法我科于2012年6月14日对一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施行电话指导非专业人士对心脏骤停患者行成人心肺复苏术.结果患者安全获救,无护理并发症.结论通过专业人员在电话中指导院外现场施救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术后极大的提高了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心搏骤停患者119例心肺脑复苏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我院心搏骤停患者的院内救治经验,以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5月—2007年5月院内急救的119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复苏结果及预后。结果119例心搏骤停患者中,初步复苏成功32例,最终复苏成功7例,心肺复苏成功率为26.1%,心肺脑复苏成功率为5.9%。结论院内较高的初步复苏成功率并不能有相应的最终复苏成功率。后者的成功率与复苏开始时间、能否在第一目击现场打开气道、即刻给予持续有效的胸外按压、患者原发病是否可逆等因素密切相关。打开气道和即刻给予的胸外按压,能满足脑及其他重要脏器最低代谢要求,不仅与心搏骤停患者初步复苏成功率关系密切,而且也是决定高级复苏术后心搏骤停患者能否最终康复出院的决定性环节。除颤只是有条件下的恢复心搏骤停患者心搏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心肺脑复苏11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泉云  赵开亮  杨新疆  曾宇  符兆亮 《海南医学》2005,16(10):49-50,133
目的 探讨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以提高急救水平,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2年1月至2004年12月十二年间院内及院外急救的115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急救措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15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中,初步复苏成功26例,最终复苏成功仅2例,复苏成功率分别为22.5%、1.74%。1992年至2000年间复苏成功率较低,初步复苏成功率为9.68%,最终复苏成功率为0。2001年至2004年间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初步复苏成功率为37.74%,最终复苏成功率为3.77%。结论 呼吸心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抢救人员专业水平、抢救措施是否正确、抢救开始时间是否及时、对室颤者能否早期除颠、气道通畅与气管插管时机把握、患者原发病是否可逆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李雄文 《微创医学》2003,22(6):845-847
目的探讨院外心肺复苏的特点和对策.方法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本院开展院外心肺复苏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47例,心肺复苏成功72例,脑复苏成功30例,心搏骤停原因以不明原因猝死和心血管疾病多见.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为10.77min.结论院外复苏的特点是复苏率低、急救条件差、极少目击者会施行CPR、医疗配备不足、围心搏骤停期的救治空白、搬运困难等.提出对策为加强全民素质教育、完善急救设备的配备、研究提高现场CPR成功率的药物和器械、建设城市住宅急救通道,对心搏骤停早期CPR患者及时转动回医院抢救.  相似文献   

6.
李雄文 《医学文选》2003,22(6):845-847
目的 探讨院外心肺复苏的特点和对策。方法 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本院开展院外心肺复苏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147例,心肺复苏成功72例,脑复苏成功30例,心搏骤停原因以不明原因猝死和心血管疾病多见。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为10.77min。结论 院外复苏的特点是:复苏率低、急救条件差、极少目击者会施行CPR、医疗配备不足、围心搏骤停期的救治空白、搬运困难等。提出对策为:加强全民素质教育、完善急救设备的配备、研究提高现场CPR成功率的药物和器械、建设城市住宅急救通道,对心搏骤停早期CPR患者及时转动回医院抢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以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至2004年3月间院内及院外急救的40例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治疗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40例心跳骤停患者中,院内心肺复苏成功2例,院外无一例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5%。结论 心跳骤停患者抢救成功与否与抢救人员抢救水平,抢救人员分开协调能力,抢救开始时间,抢救措施正确与否,能否早期除颤,有无先进的急救设备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心搏骤停者初期复苏成功率是评估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志,努力提高心搏骤停者初期复苏成功率是使病人得到进一步救治的关键.本文对我县急救中心在2001年4月-2005年12月期间应用胸腹按压心肺复苏术和标准心肺复苏术抢救病人的情况进行资料分析,力求寻找提高急救医疗水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心脏性猝死72例进行统计分析.男女之比为1.3:1,发病平均年龄58.6±13.9岁,院外复苏成功率0%,院内12%.结果表明:心脏性猝死(SCD)抢救的关键在于有健全完善的急救医疗体系(EMSS)及其网络建设.缩短急救距离和急救时间,普及民众,特别是与高危人群密切生活的人群对该病的认识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培训,并积极搜寻高危人群加以预防,将电除颤及基本CPR作为SCD的首选抢救手段.  相似文献   

10.
陈立峰  彭莉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7):1997-1998
通过学习心肺复苏现场急救与"生存链"五环节实用简化流程,总结分析近年来我院在实践工作中抢救4例心搏骤停患者的得失,进而加深对现代急救医学新概念的理解,并得出现场急救"五早"环环相扣。专业医务人员应确保心肺复苏术(CPR)的高质量,非专业人员亦应学习和接受CPR教育,全社会共同构建突发性卫生事件的救护体系,使更多的危重病患者有接受进一步治疗的时间和机会。  相似文献   

11.
院前心肺复苏研究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用于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一组急救措施的组合。由于心搏骤停发生后的有效抢救期仅仅为数分钟,使该症的院前急救难度大大增加,这是院前复苏成功率难以提高的首要原因。根据院前急救的特殊性设计和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心肺脑复苏技术,多年来一直是院前急救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8):143-145+149
目的观察心肺脑复苏护理与心肺复苏护理在心搏骤停急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依据患者所接受的急救护理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心肺复苏护理)与观察组(心肺脑复苏护理)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后不同时间点GCS评分以及抢救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其总有效率、复苏当天、复苏第3天以及复苏第7天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肺脑复苏护理在心搏骤停患者的急救中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机体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呼吸心搏骤停是院外急救中经常遇到的急危重症。心肺复苏术(CPR)是院外急救研究的重点、热点,护士在现场心肺复苏的各项急救技术操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医护配合默契、操作准确熟练,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开始CPR,提高现场CPR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结合多年来我们在院外急救工作中的经验,现将现场CPR的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院外心搏骤停(OHCA)复苏的因素,以进一步提高复苏实施率与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该中心2012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心搏骤停的急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专业、学历、工作年限及是否是专职急救人员进行心肺复苏的实施率有不同。结论合理运用各种方法提高急救人员及目击者第一时间的心肺复苏(CPR)实施率,并通过系统性、综合性培训学习提高急救团队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院外急救和院内急救的心肺复苏进行分析,为挽救患者的生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06~2011-12于医院内和医院外接受急救的心脏骤停患者35例,其中24例在院外接受心肺复苏急救,11例在院内接受心肺复苏急救,对这两组患者的急救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并分析影响急救的相关因素。结果:院外急救患者中复苏成功率为4.17%,有效率为8.33%,院内急救患者复苏成功率为9.09%,有效率为18.18%,两组复苏有效患者急救时心脏骤停时间均不超过6min,6min内复苏有效率显著好于6min外复苏有效率(p<0.05)。结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要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抢救,心脏骤停时间3min是救治的黄金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卫生院心肺复苏的特点和对策。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心肺复苏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63例,心肺复苏成功4例,脑复苏成功1例,心搏骤停原因以脑、心及肺疾病多见。结论卫生院心肺复苏的特点是:院外急救多、急救条件差、医疗配备不足、围心搏骤停期的救治空白、4min内的“黄金抢救时间”等难以保证。但卫生院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潜力是大有可为的。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提高必须从时间、高质量的急救技术和设备关键因素下手。  相似文献   

17.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在院外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在院外急救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遵循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的要求,对21例院外心肺复苏的病人分别经开放气道、呼吸支持、持续胸外按压、电击除颤、复苏药物的应用等治疗抢救。结果21例院外心肺复苏病人,经现场复苏至送达医院急诊科时:出现自主呼吸、自主心率者2例(9.52%),无自主呼吸、出现自主心率者6例(28.57%),无自主呼吸、心率者11例(52.59%),现场复苏无自主呼吸、心率家属放弃送医院者2例(g.52%)。结论按照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的要求,普及急救常识,建立健全急救救治网络(EMSS)体系的建设,加强院外急救技术现场应用的熟练程度,可以提高院外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为院内的心肺复苏,特别是促进脑复苏奠定基础,可以明显改善及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一汽厂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心肺复苏的相关对比分析.方法 对心肺复苏的8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心肺复苏为863例,其中院前急救443例,院内急救420例,院前急救成功率和生存率分别为4.97%(22/443)和4.06%(18/443),院内急救成功率和生存率分别为22.14%(93/420)和19.29%(81/420),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抢救成功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心肺复苏术前呼吸心跳停止到开始抢救时间为(14.15±6.57)min,院前和院内急救时间分别为(18.01±5.81)min和(10.26±4.62)min(P<0.01);院前和院内急救资料均显示,心肺复苏术前心电图表现与复苏成功率密切相关,以室颤最佳,无脉电活动次之,心室静止最差(P<0.01).结论 院内急救心肺复苏较院前急救患者生存率高,应广泛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可提高急救成功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闫丽影  黄景利 《吉林医学》2013,(28):5872-5873
<正>猝死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发病年龄呈年轻趋势。2012年的统计数据是我国48.84例/10万发生心脏性猝死,位居全球之首。其中87.7%发生在院外,没有专业急救人员在现场[1]。而猝死急救成功的唯一途径是在黄金抢救时间内由"第一目击者"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高危患者的家属、社区医师、警员、消防员、教师、急救从业人员等掌握"徒手心肺  相似文献   

20.
2017年5月,中心常规救治了1例院外心脏骤停对象,患者在机场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急救人员抵达现场后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并使用AED为其进行除颤,自主呼吸循环恢复后,约12分钟到达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随访患者预后较好,未见严重的后遗症。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早进行规范的心肺复苏、除颤治疗,因此需要重视公共场所的急救人员培训、配置除颤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