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东省某医院儿科病区院内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儿科病区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为控制儿科病区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东省某医院1999~2002年儿科病区医院感染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999~2002年共有住院病人7285人次,发生院内感染263例次,院内感染率为3.6%;医院感染高发部位的前三位为口腔感染(占33.1%)、上呼吸道感染(占29.7%)、胃肠道感染(占27.8%)。对55例次病人进行病原学检查,检出的病原微生物中真菌占41.2%,病毒占35.3%,革兰阴性菌占23.5%。结论 对儿科病区医院感染的控制应该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消毒隔离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科出院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某院儿科2015年出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该院儿科院内感染发生率和例次率均为1.68%(68/4 048)。年龄以4月龄~1岁为主,占54.41%。以口腔感染居首位(占36.76%),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占35.29%)、胃肠道感染(占23.53%)。感染率较高的时间为第2季度(2.49%)、第4季度(1.91%)和第3季度(1.38%)。结论该院儿科患者院内感染以口腔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为主,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以4月龄~1岁为主。  相似文献   

3.
本文调查了我院肿瘤科1996年全年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481例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共98例,医院感染率为.19.54%。恶性肿瘤的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手术切口、下呼吸道感染。接受放疗、化疗的病人,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手术病人。本文还分别从性别、年龄、住院天数、原发疾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5~2006年上海市普陀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的现状,为降低院内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监测全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院内感染的现状. [结果]2005~2006午院内感染率为3.89%,其中一级医院院内感染发病率为5.01%;二级医院院内感染率为4.12%;三级医院院内感染率为3.04%.院内感染率一级医院明显高于二、三级医院;二级医院高于三级医院.三者之间感染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75,P<0.001).院内感染率无明显季节性.感染的高发科室,二级医院以ICU、干部科、CCU为主;三级医院以神经ICU、ICU、血液科为主.感染部位,二级医院以下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为前三位;三级医院以下呼吸道、泌尿道、上呼吸道为前3位. [结论]普陀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院内感染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及合理使用抗菌素是控制降低院内感染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1990年我院对700例出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初步探讨到中医院院内感染的特点:呼吸道部位感染率高;肿瘤病人易发生院内感染;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并探讨了今后预防院内感染的要点,以达到降低医院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农村医院儿科院内感染现状分析与对策曹金海(江苏省南通市卫生局226001)王兴红(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26001)医院内感染是指病人入院后发生的感染。为了解我市中心卫生院儿科院内感染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全市中心卫生院儿科住院病人医院内感染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7.
基层医院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问题与对策楼小红(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儿科322200)医院内感染是指病人入院后发生的感染,当前医院内感染是困扰医疗质量提高和住院病人住院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了解我院院内感染的具体情况。对本院儿科病房1994年7月1日至...  相似文献   

8.
我院1989年1月~1992年10月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共死亡192例。发生院内感染54例,感染率高达28.2%。导致院内感染的因素有下列几个方面。 1.严重的原发疾病本文的192例病死老人所患的疾病都属于严重疾病,而且绝大多数为致死性病种;因此发生院内感染也较高,与同期内住院的非重症老年患者比较,前者的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后者(15.8%~12/76),(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院内感染肝炎病毒的原因。方法应用第二代ELISA方法对本院HD病人进行HBV、HCV、HGV检测,同时记录透析时间,输血次数进行对比设立非透析病人对照组。结果HD病人肝炎感染率:HBV22.9%,HCV51.4%,HGV1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其中HCV感染率与透析时间、输血次数相关密切(p<0.01)。结论可能共用透析机、重复使用透析器、输血、透析环境血液污染是肝炎病毒院内感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儿科院内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制定有针对性地干预措施。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在我院儿科患儿1 426例根据院内感染情况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整理所有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儿科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院内感染发生87例,感染率为6.10%,其中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36例,41.38%)和消化道感染(23例,26.44%)为主;病例组患儿年龄3岁(45例,51.72%)、住院时间10 d(30例,34.48%)、有侵袭性操作(12例,13.79%)、营养不良(16例,18.39%)、使用抗生素种类≥3种(20例,22.99%)、使用免疫抑制剂(15例,16.09%)以及重症监护(11例,12.64%)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儿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住院时间10 d (OR=3.353,95%CI:1.685~6.672)、侵袭性操作(OR=1.872,95%CI:1.024~3.424)、抗生素种类≥3种(OR=2.356,95%CI:1.452~3.823)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OR=2.793,95%CI:1.681~4.640)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院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为主,其中住院时间10 d、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种类≥3种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是儿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2004~2008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其易感因素,为降低骨科手术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04年1月~2008年12月骨科251例医院感染患者情况。结果251例发生医院感染的骨科住院患者,感染部位以切口感染发病最高82例,占32.7%;上呼吸道75例,占29.9%;泌尿道感染37例,14.7%。结论骨科以切口感染多见,急诊手术感染率高于择期手术,执行围手术期用药者感染率低于持续用药者,手术时间持续越长,感染率越高,加强切口感染率的监测与控制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儿科患儿心理健康状况与早期干预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国外的研究发现儿科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的现患率高于普通人群,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儿科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状况,探讨尽早发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并进行干预。方法:随机选取儿童住院患儿104人,年龄5岁至14岁,采用“心理社会问题筛查-儿科症状检查表”(PSC)筛查,并用“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诊断标准”诊断。结果:经筛查可能有问题儿童为19.2%。经ICD-10诊断有行为问题者为23.1%,16.7%问题儿童曾接受过专科治疗或心理咨询。儿科患儿与普通人群儿童行为问题比较,我国住院患儿的现患率约为普通儿童的2倍。结论:总体而言,儿科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的现患率明显较普通儿童的高,但有问题儿童曾到专科就诊或咨询的比率较低。应重视对儿童心理的健康保健,建议将心理行为状况的筛查纳入常规的健康检查范围,以期主动地早期发现问题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3.
6年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监测了解医院6年内医院感染状况,为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用前瞻性调查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综合性监测方法,对医院2002-2007年66876例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6年发生医院感染2569例,医院感染率为3.8%;感染高发科室主要为:康复科(25.3%)、神经内科(9.82%)、外科三区(8.39%);感染部位分布主要是下呼吸道(27.0%)、上呼吸道(19.4%)、泌尿道(16.7%);年龄≥60岁的住院病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最高. 结论 通过动态监测,了解医院感染率、科室、部位、患者年龄分布,从而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分析泰安市医院感染现患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10月8日在泰安市全部市级和部分县区医院住院的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现患情况调查。[结果]调查住院病人3677例.发现现患医院感染者180例、208例次,人数感染率与例次感染率分别为4.90%、5.66%。医院感染率,综合ICU科最高;男性为4.96%。女性为6.28%(P〉0.05);老年组为9.23%,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使用泌尿道插管的为10.94%,使用动静脉插管的为12.14%。使用呼吸机的为14.29%;气管切开的为25.21%,进行手术治疗的为12.11%.有输血的为10.90%,均高于未进行相应治疗者(P〈0.01;基础疾病3种及以上者为20.22%.高于1~2种的(P〈0.01)。检测各科室物体表面标本1289份。检出病原体197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12.69%。白色念珠菌占11.17%,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占9.14%.不动杆菌属占7.61%。[结论]泰安市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患率处于一般水平.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大、使用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呼吸机、气管切开、手术,输血治疗。  相似文献   

15.
Hospital infection prevalence surveys were performed in our 1400-be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 in Hong Kong from 1985 to 1988. We investigated the rates of four major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HAIs) (pneumonia, symptomatic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and laboratory-confirm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order to identify current distribution and any changes after 15 years. A one-day point prevalenc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7 September 2005. All inpatients were surveyed for HAIs, community-acquired infections (CAIs), risk factors, pathogenic isolates and antibiotics prescribed. Infections were diagnosed according to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criteria. In total, 1021 patients were surveyed; of these, 41 had 42 HAIs (4% prevalence) and 389 (38%) were receiving antibiotics. The commonest HAI was pneumonia (1.4%) followed by bloodstream infection (0.9%) and symptomatic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0.8%). The prevalence of postoperative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was 5.6%. The nosocomial prevalence rate was highest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followed by the Pediatric and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Children's Cancer Centre/Bone Marrow Transplant Unit and Orthopaedics with Traumatology. Met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the commonest pathogens. The rates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previously and reflect the increased resources for infection control made available following the outbreak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相似文献   

16.
王清妍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09-5011
目的 了解某院医院感染的现患率.方法 采取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结果 共调查人数为528人,医院感染率为3.98%.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前3位分别为重症监护病房33.33%,神经内科15.38%,心内科7.89%.医院感染部位前3位依次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胃肠道.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3.64%.结论 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7.
田秋芬  左伟 《职业与健康》2014,(14):2046-2048
目的分析增加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风险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探讨相应的管理控制(管控)措施,以更加有效防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4月兴隆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 473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感染与否分为感染组(135例)及非感染组(1 338例),对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总结针对性管控措施。结果该组1 473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院内感染135例,感染率为9.16%;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60岁)、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肿瘤、联合使用抗生素、使用激素、化疗药物、侵入性操作均与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联合使用为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各因素采用必要合理的管控措施,可有效降低消化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妇幼保健院7年院内感染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平  温远辉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66-1668
目的:及时掌握院内感染的发病特点及趋势,为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7~2003年的住院人员的院内感染监测资料。结果:7年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94%;各科室根据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低依次为:儿科(4.14%)、新生儿科(3.86%)、外科(2.50%)、妇科(0.75%)、产科(0.62%);院内感染部位以胃肠道感染为主,其他依次为口腔、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手术部位、皮肤软组织、泌尿道、血液;各季度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第三季度发生率偏高,最低为第一季度。结论:与综合医院相比,妇幼保健院的院内感染有其特点,在系统地了解该院院内感染的趋势及特点后,针对该院院内感染高危因素开展目标性监测及专题调查,将监测和控制有效结合起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9.
The authors analyzed two hospital outbreaks of 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is (EKC), one at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30 cases) and another one at the Department of Premature Newborns (22 cases). In both outbreaks, EKC was diagnosed in inpatients (16 and 6 respectively), outpatients (5 and 3 respectively), healthcare workers (HCWs) (3 and 5 respectively), and relatives of EKC patients (6 and 8 respectively). Implemented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included isolation precautions, improved disinfection and hand-washing of both hospital and outpatient department personnel. Shortly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control measures the rate of infection transmission started to decrease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20.
2OO8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8年住院的所有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10 793例住院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599例次,医院感染率为5.5%;神经内科、烧伤科和干部病房的医院感染率较高,各科室间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40.2%);原发病发生医院感染的构成比,居前3位的为烧伤(19.0%)、各种恶性肿瘤(11.9%)和脑梗死(9.4%);各年龄段医院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病种和重点人群医院感染的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