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前常规检查以判断手术适应证、选择术式、判断手术禁忌证及评估手术愈后。方法82例128眼老年性白内障术前例行超声检查,采用高频探头(7.5MHz)观察晶状体、玻璃体、眼底及球后回声情况,测量眼轴。结果老年性白内障伴:①玻璃体轻~中度混浊,术后视力0.5~1.2,对视力恢复无影响。②玻璃体重度混浊,术后视力≤0.6,对视力恢复有一定影响。③高度近视(眼轴≥26n1珈),仅施行白内障摘除术,术后视力o.5~1.0,不必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④视网膜脱离等为白内障手术的禁忌证。极硬核性白内障,行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0.5~1,2,不适于超声乳化术。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直接显示眼内结构,便于了解球内及球后病变,而不受屈光间质混浊的限制,为白内障病例提供选择手术依据,具有较大的临床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超声检测白内障合并症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白内障晶状体混浊到明显影响视力时眼科裂隙灯眼底窥不进,眼球内及眼底即成为眼科检查的"盲区".而超声检查可获得晶状体、玻璃体、眼底及球后的回声情况,为临床医生判断手术禁忌证、选择术式及评估手术预后提供帮助.本研究应用超声对46例68只眼白内障合并症患者晶状体、玻璃体、眼底及球后回声情况进行观察,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白内障合并症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超声评价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用超声透过白内障,明确有无玻璃体及视网膜等病变。方法:观察眼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眼底血管等。结果:113例白内障患者,合并玻璃体混浊45例。合并视网膜脱离15例,手术67例,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42例,单纯囊外摘除术25例。结论:术前超声检查,明确有无玻璃体及视网膜病变,为掌握手术指征及选择术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了解白内障患者术前眼球内病变,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86例高频彩色超声诊断各种类型白内障的病例资料,对各种类型白内障超声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其中老年性白内障58例,先天性白内障9例,并发白内障8例,原因不明的白内障6例,外伤性白内障5例。结论:86例患者高频彩色超声检查,86例均出现晶状体前后径增大。晶体形态呈椭圆形、圆形或窄带形,晶状体前、后囊回声增强、增厚,皮质区呈条带状相对高回声反射,中心部呈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点状或斑状相对高回声。有些病例中病变侵范到晶体囊和核时,晶体可表现为"双同心圆"。其中玻璃体内正常35例,玻璃体混浊23例,玻璃体内有机物存在17例,视网膜脱离1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白内障手术前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 278例4 026眼白内障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4 026眼中,玻璃体积血163眼,星状玻璃体变性79眼,玻璃体后脱离328眼,球内肿物14眼,球内异物4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68眼,视网膜脱离37眼,永存原始玻璃体动脉增生症24眼,视网膜皱襞3眼,脉络膜缺损22眼,高度近视178眼,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减低83眼。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发现球内具有形态学改变的病变,为评估白内障手术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罹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妨碍术前检查、术中操作和术后的观察,老龄患者更是如此。即使术前晶状体混浊不严重,玻璃体切割本身也会加速白内障的发展,影响视力恢复。在玻璃体术后,经过十年的随访,白内障发生率是7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声像图特片以及超声诊断与术中所见的符合率,方法:对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8例(62只眼)在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3d内行超声检查,并将其超声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相比较,通过仔细观察记录各种病理改变的位置,形态,程度,范围,活动度等情况作出判断。结果:超声检查不受屈光间质混浊影响,能清楚显示多种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对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各种病理改变-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机化物,玻璃体视网膜粘连和视网膜前膜,机化物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91.1%,96.4%,80.0%和87.9%,结论: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变术前超声检查的临床符合率高,能为眼科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超声诊断晶状体全脱于视网膜后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 ,6 6岁 ,右眼白内障针拨术后 ,现鼻侧视物不清 1月余。体检外眼未见异常 ,玻璃体内混浊 ,眼底看不清。超声所见 (图 1)右眼长轴 2 3.2mm ,前房后方未见晶状体回声 ,于玻璃体内颞侧可见19.2mm条状稍强回声 ,后端与视乳头处相连 ,在条状稍强回声与颞侧球壁间可见晶状体回声 ,另于玻璃体内中央可见条状及絮状稍强回声 ,后端与颞侧条状稍强回声相连 ,后运动较弱。超声提示 :①右眼晶状体脱位于颞侧视网膜后 ;②右眼颞侧部分视网膜剥离 ;③玻璃体内混浊伴机化物。讨论 晶状体脱位多见于外伤后脱落于玻璃体内。此例患者曾行白内障针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05—2014-05收治的7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视力改善28例,改善率73.7%,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并发症发生率13.2%;对照组改善19例,改善率51.4%,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并发症发生率32.4%,两组患者在视力改善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病人手术前,了解其眼球长短,眼球内是否有玻璃体及视网膜病变,对手术预后判断及治疗方式选择有重要意义。眼底镜及裂隙灯无法对白内障病人进行眼底及玻璃体检查,目前随着超声显像诊断技术提高,超声检查已成为白内障病人术前检查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本文对58例(74只眼)白内障进行眼球超声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患者B超声像图的特征性改变。方法对10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B超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212眼)患者中,皮质型白内障145眼(68.4%),B超声像图表现为晶状体前后皮质区呈带状或环晕状强回声,核心区域呈梭型低回声;核型白内障48眼(22.6%),表现为晶状体核心区域呈强回声,自中心向皮质逐渐减弱;混合型白内障19眼(9.O%),表现为整个晶状体呈弥漫点团状强回声。结论B超检测对老年性白内障具有简单易行、无创、诊断符合率高、图像直观等特点,便于疾病的普查以及手术前后的对比观察,值得临床重视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患者B超声像图的特征性改变.方法 对10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B超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6例(212眼)患者中,皮质型白内障145眼(68.4%),B超声像图表现为晶状体前后皮质区呈带状或环晕状强回声,核心区域呈梭型低回声;核型白内障48眼(22.6%),表现为晶状体核心区域呈强回声,自中心向皮质逐渐减弱;混合型白内障19眼(9.0%),表现为整个晶状体呈弥漫点团状强回声.结论 B超检测对老年性白内障具有简单易行、无创、诊断符合率高、图像直观等特点,便于疾病的普查以及手术前后的对比观察,值得临床重视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眼科住院诊断为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并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的72例(72眼)患者。根据裂隙灯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将患者分为晶状体不全脱位组和全脱位组,详细记录2组患者的术中周边视网膜病变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疗效。 结果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中有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的占72.22%,其中晶状体不全脱位组发生率高达80.95%,显著大于晶状体全脱位组的60.00%(P<0.05)。2组患者的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均以隐匿性视网膜裂孔、变性和出血为最常见。所有患者术后视网膜情况稳定,视力预后较好。 结论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常出现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是视网膜裂孔、出血、变性。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是有效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后眼球按摩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眼压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术后眼球按摩护理,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段眼压控制情况、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2组眼压水平在时间、组间、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 25.255,P<0.001; F时间= 29.252, P<0.001; F交互=21.152,P<0.001)。观察组眼压控制有效率、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χ2=7.265,P=0.007;χ2=8.437,P=0.004;χ2=6.222,P=0.013)。结论 术后眼球按摩护理能有效控制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眼压,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前高频超声波检查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只临床诊断白内障眼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白内障主要声像图表现有1.(未成熟期)晶体前后囊膜状弧形回声带稍增粗强至增粗强,厚度稍增大,表面光滑,内部呈无回声区;2.(成熟期)晶体前后囊膜状弧形回声带明显增粗强,内部呈散在强回声点,晶体厚度明显增大、增厚,并检出术前未能诊断眼内病变108(各种)例。结论高频超声显像对晶状体病变及各类眼内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眼内炎的情况,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9660例(10898眼)术后并发跟内炎的发生率,筛查分析其发生眼内炎的危险因素。结果:10898眼中共有27眼术后发生眼内炎(0.25%),危险因素主要有术中玻璃体溢出、并发糖尿病、年龄较大(≥70岁)、大手术切口和手术历时较久(≥1h)等;发现眼内炎后立即行玻璃体注药联合全身给药或玻璃体手术,并行细菌学检查,27例中,16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7例,粪肠球菌(D群)4例,肺炎链球菌3例.真菌感染2例,其余11例标本培养3次均无细菌生长。治疗后7眼无光感,3眼行眼球摘除。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并发眼内炎有诸多危险因素,采取规范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旌、推广小切口巩膜隧道式手术、提高基层医生的手术技能、减少玻璃体溢出等有望降低眼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高频超声诊断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高频超声诊断早期白内障,以提高对早期白内障的诊治水平。方法 采用ATL-HDI5000高频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2MHz。观察晶状体形态的改变及内部回声。结果 早期白内障的超声改变主要是晶状体周边部出现斑点状强回声。80例老年性白内障.160只眼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8%。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可以全面地了解晶状体浑浊的状况.对不能散瞳者更有价值。因此,高频超声检查是诊断早期白内障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短期病理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慢性宫颈炎超声治疗后短期内的病理学变化,旨在探讨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子宫肌瘤合并慢性宫颈炎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在手术前对宫颈进行超声治疗,手术后进行宫颈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治疗后局部变为乳白色坏死区。宫颈组织上皮、腺体和间质均见凝固性坏死,治疗区周围组织没有损伤变化或仅见充血带。结论 超声用于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7.5MHz普通高频超声对皮肤及皮下病变间接探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简易水囊加7.5MHz高频超声探头对66例皮肤及皮下病变间接超声检查,观察病变距体表位置、大小、形态及病变性质的切面显示情况。结果超声间接检查能够克服超声近场伪像,清晰或较清晰显示病变特征性声像图,明确皮肤及皮下病变性质及其来源。全部病例临床追踪与超声结果相符。结论7.5MHz高频超声间接探测之方法可作为普通高频超声直接探测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SD大鼠主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把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1只和实验组33只,实验组喂高脂饲料 0.2%丙基硫氧嘧啶,对照组喂基础饲料。3个月后对所有大鼠行超声检查,观察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内中膜变化,超声观察后处死大鼠并行病理学检查,观察主动脉管壁病理改变。结果饲养3个月后对照组大鼠主动脉全程超声及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病变,实验组大鼠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可见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即超声表现为主动脉管壁内膜偏心性增厚、不光滑、连续性中断,病理表现为主动脉壁增厚、平滑肌细胞增生、细胞排列紊乱、弹性纤维层结构不清及局部管壁向管腔内突出。结论超声可准确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SD大鼠的主动脉内中膜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