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化生长因子β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患者常见和特异的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转化生长因子(TGF)-β特别是TGF-β1在DN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阻断TGF-β1的过度表达、抑制或降低其生物活性,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预防和治疗DN的有效措施.本文就TGF-β的生物学特性、在DN发生中的作用及目前所作的相关研究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2.
TGF-β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肾病(DN)是直接威胁糖尿病(DM)患者生命及生活质量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迄今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在DN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对TGF-β与DN关系的研究有可能为诊治DN提供新的思路。一、TGF-β及其受体的结构特点TGF-β家族是TGF-β超家族中的一员,它是由两条12.5kD、以二硫键结合的多肽链组成的二聚体[1~3]。在人类中,TGF-β有3种同功异构体:TGF-β1、β2、β3,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基本是相同的,但每种异构体在靶细胞的作用位点不…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N)肾间质纤维化的初始环节之一是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EMT发生的重要诱导因子.了解DN中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发生及过程,探讨Smad7、C-肽、TGF-β1抗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在DN中的作用,将为DN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 )在糖尿病肾病 (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半定量方法 ,对糖尿病 (DM)及 DN肾功能衰竭 (DR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TGF-β1 m 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 ,并与健康人 (对照组 )比较。结果显示 ,DRF组 TGF-β1 的表达最强 ,其次为 DN、DM组 ,对照组表达最弱 ,三者间两两比较 P均 <0 .0 1。认为 TGF- β1 参与了 DN病理变化的全过程 ,测定 PBMC中 TGF- β1 m RNA的表达 ,是判断 DN患者 DRF进展程度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常见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DN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参与其发生发展,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起重要作用.TGF-β1信号系统是细胞生长和分化的重要调节因素,Smads蛋白是TGF-β信号系统细胞内的重要转导因子,在TGF-β的刺激下Smads蛋白在核内积聚调节靶基因的转录,引起细胞外基质沉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足细胞凋亡,导致DN,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和进行性肾功能衰竭.Smad 2是Smads蛋白家族中的一员,是TGF-β1在细胞内特有的作用底物,因此Smad 2与TGF-β受体短暂的结合和磷酸化是Smad复合体在细胞核内蓄积所必须,是信号转导的始动因子.本文就Smad 2蛋白分子的结构、生物学作用、细胞内信号转导、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桑叶多糖(MLP)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MLP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MLP高、中、低剂量(C、D、E)治疗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MLP进行治疗8 w后,分别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PG);检测尿液中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测定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通过RT-PCR法测定肾脏中TGF-β1 mRNA表达。结果 MLP能显著降低DN大鼠FPG、mAlb含量,同时能够降低血清中BUN、Cr含量(P<0.01);下调TGF-β1 mRNA表达(P<0.01)。结论 MLP对DN具有一定肾保护作用及抗肾小球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 mRNA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沉默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与抑制肾小管上皮(HK-2)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检测TGF-β1在DN的表达;TGF-β1小干扰RNA(TGF-β1-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NC)转染HK-2,空脂质体转染细胞为对照,检测各组TGF-β1;将HK-2分为低糖、高糖、siRNA-NC+高糖和TGF-β1-siRNA组+高糖组,检测细胞存活,凋亡及Cleaved caspase 3、Notch1和Hes1表达。结果 TGF-β1在DN表达高于正常肾组织(P0.05);TGF-β1-siRNA组TGF-β1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高糖组细胞存活低于低糖组,凋亡率、Cleaved caspase 3、Notch1和Hes1高于低糖组(P0.05),siRNA-NC+高糖组细胞存活、凋亡及Cleaved caspase 3、Notch1和Hes1表达与高糖组相当(P0.05);TGF-β1-siRNA+高糖组细胞存活高于高糖组,凋亡及Cleaved caspase 3、Notch1和Hes1低于高糖组(P0.05)。加入GSI细胞存活、凋亡及Cleaved caspase 3、Notch1和Hes1表达与沉默TGF-β1一致。结论 TGF-β1在DN高表达,高糖能抑制HK-2的存活,促进凋亡,沉默TGF-β1能减弱这种效果,可能与Notch信号通路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DN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实验大鼠60只,以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N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N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只),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24 h蛋白尿、血糖、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肾组织病理损害、TGF-β1高表达,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24 h尿蛋白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增高,与DN组相比有显著降低,肾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TGF-β1表达高于正常组,低于ND组,差异显著.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以通过降低TGF-β1表达对2型糖尿病DN大鼠肾脏起到保护作用,延缓DN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单侧肾切除、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并设立正常对照(NC)组;DN对照(DN)组,苦参碱治疗组(MT)(100 mg·kg~(-1)·d~(-1)),腹腔给药8 w后处死所有大鼠,检测苦参碱对DM大鼠肾功能的影响,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NC组大鼠比较,DN组大鼠尿蛋白排泄量增多,肾小球体积增加,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升高,肾组织TGF-β1表达上调(P<0.01).苦参碱明显减少DN大鼠尿蛋白排泄量,降低血清BUN、Cr水平(P<0.05,P<0.01),肾小球体积明显改善,肾组织TGF-β1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 苦参碱显著改善抑制肾脏TGF-β1表达,改善肾小球肥大,减轻蛋白尿,对DM大鼠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的蛋白含量及mRNA变化水平,探讨二者是否参与DN的发病进程。方法 DN患者50例作为DN组,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清晨空腹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血清中TGF-β1和PPAR-γ的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N组血清中TGF-β1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PPAR-γ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TGF-β1和PPAR-γ具有负相关性(r=-0.689,P=0.042;r=-0.711,P=0.036)。结论 TGF-β1水平的上调和PPAR-γ水平的下调及二者具有明显负相关性,说明可能参与了DN的发病进程。  相似文献   

11.
尿TGF-β1、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尿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型胶原排泄量,糖尿病患者的尿液TGF-β1、LN和Ⅳ型胶原排泄量增加,并与糖尿病肾病(DN)的严重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尿TGF-β1可能为早期DN的指标、尿LN、Ⅳ型胶原可能为DN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①研究糖尿病肾病(DN)模型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C-myc的表达状况及C-myc基因在DN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②研究冬虫夏草对TGF-β与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DN模型组D组,冬虫夏草干预组C组[冬虫夏草5·0g/(kg·d),灌胃]。第2、4、6周各组处死5只并收集标本,检测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胆固醇、血三酰甘油、血TGF-β、血Col-Ⅳ及肾脏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与C-myc基因的表达,并分析TGF-β与C-myc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C组24h尿蛋白定量低于D组(P<0·01),血肌酐、血胆固醇、血TGF-β、血Col-Ⅳ均低于D组(P<0·05),肾脏病变减轻,免疫组化显示D组TGF-β与C-myc基因的表达高于N组(P<0·05),C组TGF-β与C-myc基因的表达低于D组(P<0·05)。结论:冬虫夏草抑制肾组织TGF-β与C-myc基因表达,对早期DN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TGF-β1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肾病 (DN)是直接危害糖尿病患者生命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可能在 DN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 ,对 TGF- β1 与 DN关系的研究有可能为诊治 DN提供新思路。一、TGF- β1 及其受体的生物学特征TGF- β在哺乳动物体内主要存在着 TGF- β1 、β2 、β3三种同分异构体。TGF- β1 的基因为 10 0 kb。内源性蛋白酶如呋林蛋白酶(furin)调控产生的 12 .5 KDa的 TGF- β单体以二硫键形成有功能的同源二聚体。各异构体的生物学特性基本…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 ( DN)是糖尿病 ( DM)的全身微血管合并症之一 ,肾脏典型的病理改变为渐进性肾小球硬化 ,主要为肾小球基底膜 ( GBM)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TGF- β1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 ,在外周血中对多种细胞的增殖、趋化、粘附起作用 ,通过加重全身微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而加剧肾小球硬化的进程[1] 。我们检测了 62例 D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转化生长因子 ( TGF-β1) m RNA的表达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 ( UAE)的关系 ,旨在探讨 TGF-β1在肾小球硬化早期进程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对照组为 1 7例健康自愿献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制剂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冬虫夏草制剂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N模型组、冬虫夏草组.虫草组予人工冬虫夏草粉5.0g/(kg·d)进行干预.第2、4、6周处死大鼠(每组5只).检测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水平和肾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CTGF、Ⅳ胶原(ColⅣ)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肾组织TGF-β1、CTGF、ColⅣmRNA的表达.结果DN模型组尿蛋白排泄明显增加(P<0.01),SCr水平上升(P<0.05)同时肾组织内细胞基质增多,TGF-β1、ColⅣ和CTGF出现高表达.冬虫夏草制剂干预,与DN模型组比较,虫草干预组尿蛋白排泄明显减少,SCr水平降低,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并且肾组织中TGF-β1、CTGF、ColⅣ表达均有下调(P<0.05或P<0.01).结论冬虫夏草制剂对DN具有一定肾保护作用及抗肾小球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使TGF-β1、CTGF的表达下调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Leu10Pro多态性在郑州市汉族健康人群和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分布以及与DN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个体血清TGF-β1表达水平。方法采用PCR-SSP法检测DN组患者280例、非DN(Non-DN)组患者280例和正常对照(NC)组270名TGF-β1基因Leu10Pro多态性,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水平。结果DN组TGF-β1基因Leu10Pro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Non-DN组和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eu/Pro基因型携带者患DN的风险是Leu/Leu纯合子基因型的1.615倍;含等位基因Pro的基因型(Pro+)携带者、DN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非携带者、DN组和NC组(P均〈0.05)。结论TGF-β1基因Leu10Pro多态性与DN的发病有关联,并影响DN患者血清TGF-β1表达水平,提示Pro等位基因可能是DN发病的一个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醛固酮(ALD)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104例老年2型DN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52例单独采用硝苯地平治疗。均连续6个月,并于治疗前后测量血压及肾功能相关指标,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及血清中TGF-β1、ALD和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TGF-β1、ALD和CRP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TGF-β1、ALD和CRP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对老年2型DN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作用明显,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TGF-β1、ALD和CRP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自蛋白尿组,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AP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同时测定各组的UAER、血糖、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等的水平,取正常人34例为对照组。结果(1)血清APN、TGF-β1水平随病程进展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在DN阶段血清APN与TGF-β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449(P〈0.01)。(3)在DN阶段血清APN、TGF-β1水平与UAER、血糖、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APN和TGF-β1可能在DN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GF-β1可作为早期发现DN的一种新的敏感指标;APN、TGF-β1有望成为治疗DN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T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影响。方法以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和高糖刺激大鼠肾系膜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生化指标,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测定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殖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肾脏和系膜细胞中SIRT1和TGF-β1蛋白表达。结果糖尿病肾病(DN)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肾脏肥大指数、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 r)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而TSG能明显改善上述指标,并改善大鼠抗氧化应激能力。TSG能明显增加糖尿病大鼠肾脏和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SIRT1蛋白表达,并抑制TGF-β1蛋白表达。结论 TSG对DN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调节SIRT1活性,并抑制肾脏TGF-β1蛋白表达而减少DN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雷米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保护的分子机制.方法 20周雄性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DN)对照组与治疗组;非DN大鼠分为非DN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大鼠给予雷米普利(3mg/kg体重)9周.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血压、24小时尿蛋白(UPro/24h)、肌酐清除率(CCr);PAS染色和三色染色观察肾小球及肾小管问质病变;Northern杂交、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hred-2、Smad-4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N组血压、UPro/24h增加,CCr显著下降,TGF-β1、Smad-2、Smad-4的表达明显上调,伴有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雷米普利治疗后使上述指标均逆转.结论 雷米普利对DN大鼠具有肾治疗作用,其机制与干预TGF-β-Smnd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