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热病是祖国医学对多种传染性热性病的总称。前人根据《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等论述,按照热性病临床证候的差异,把温病的发病机理,分为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二类。其实,《内经》四气所伤的论述,并不是指伏气为病;温病临床证候的差异,乃是不同的热性病各有不同的特有表  相似文献   

2.
伏气温病新探讨200040上海市华东医院潘永福对于伏气温病,历代论述颇多。如《内经》:“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夏伤于暑,秋必疟”;《伤寒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薛生白又指出:“伏气有二,伤寒伏气即春温、夏热病也;伤暑伏气,即秋温、冬湿病也”等...  相似文献   

3.
邵学鸿 《江苏中医药》2011,43(11):82-83
伏气说的提出是医家基于对《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意会,也是对《内经》学而未明和临床未开悟的结果。其肇始于王叔和,附和于后世医家,基本点是由"病温"颠倒为"温病",进而被清.叶天士演变为温病学,又是伏气温病春温的前身。伏气说之所以得到不断发展,一是盲目创新;二是一味继承。  相似文献   

4.
“温病由温邪所致”是目前之通论,但笔者认为尚难这样定论,现特提出质疑如次: 一、伏气温病的远因并非均属温邪温病分伏气、新感二大类,新感温病只有近因,没有远因;伏气温病或有近因,或无近因,但均有远因。伏气温病的远因,在古之医家,都认为是寒邪,其依据是《内经》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凡病伤寒而成热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的理论。例如王叔和在《伤寒例》中就说:“冬令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而伏藏于肌腠,  相似文献   

5.
1 伏气化热,四时皆有,有常有变张锡纯论伏气化热,倡<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说而有所发挥.他认为伏气化热四时皆有.春天发病者,多因冬天感受邪气,伏而化热,至春天阳气萌动化热而成温病,此即"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意.  相似文献   

6.
<正>伏气是指伏藏于体内,伺机而发的邪气,具有隐伏、缠绵、暗耗、暴戾、杂合、多变的特点[1]。感受外邪后邪气伏藏,病发于里,病情较重的称为伏气温病。伏气温病学说肇端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经过后世医家不断发展,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当今伏邪的内涵,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如伏寒、伏火、伏暑等,还包括七情内伤及痰、瘀、湿等病理产物,并涵盖了现代医学可以检测出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及肿瘤等。  相似文献   

7.
六、温病学中的几个问题1.伏气与外感伏气、外感(即新感)的学说,在章虚谷的著作中加以肯定。如果从流溯源,那末明代汪石山有伏邪,新感的学说,王安道、王叔和论温病有即病不即病的区别;伤寒论平脉篇也有“伏气”一词;内经的冬伤于寒一节,是伏气学说的源泉。内经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意义明确。伤寒论平脉法说:“帅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  相似文献   

8.
伏气(也称伏邪),作为温病的一种发病学说,虽然已存在了两千多年,但从明代开始就一直是个颇多争议的问题,迄今仍无定论。本文拟就此问题,略呈管见。一、伏气的源流《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又云:“冬伤于寒,春生瘅热”;又云:“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这些论述,是伏气学说的理论基础。王叔和在《伤寒例》中也说:“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对这个理论,自从明朝汪石山提出温病有新感、伏气之分的观点后,就引起了历代医家对各种温病发病原因的争论。有的对伏气理论提出了否定意见,如刘松丰云:  相似文献   

9.
正《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伏气温病中"伏寒化温"说的理论来源,治疗上应根据病位病性辨证施治。本文通过对《内经》相关原文的剖析,旨在揭示《内经》对伏气温病的病因、发病、治疗及预防等的影响。1病因病机1.1从季节伏邪而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此为重阴必阳的一种诠释。冬于五行属于阴、寒亦属阴,因此便称为重阴,"必阳"即  相似文献   

10.
朱欣佚  窦国祥 《新中医》2011,(9):120-121
伏邪学说是温病学中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伏邪又称伏气,伏是隐藏、潜伏之意;邪指人体感受外邪;伏邪即是指感受邪气,潜藏于体内,逾时而发。伏邪之说源于《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相似文献   

11.
根据发病后的临床表现 ,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两类。伏气温病简称伏温 ,原意是指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的温病 ,实际是指病发于里的温病。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溲赤、舌红苔黄等热郁于里的症候为主要表现。伏气温病一般病情较重 ,病程较长。里证是其表现的重心 ,里证的转归是其演变的关键。主要病种有春温、伏暑等。由于对邪伏的具体部位 ,所伏为何邪 ,邪发后的演变及治法等 ,医家们见仁见智 ,故在伏气温病方面 ,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学说 ,伏寒化温说是其最具代表的一种。以《内经》“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以及“冬不藏精 ,春…  相似文献   

12.
李宇铭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307-2309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出自《黄帝内经》,对于其中温病的发病机理众说纷纭,多认为是伏邪所致。透过《内经》四时疾病发病规律的考证,可知温病的发生属于"外内合邪",是在冬季受寒以后邪气留连,正气受伤,到春季时再感受邪气而发病,其发病必须符合3个条件。实际上,《内经》的温病并非必须发于春季,冬伤于寒未必春成温病,温病亦不一定是伤于寒所致,"外内合邪"理论与后世多种温病学说有所不同。明确温病发生的源头理论,对于温病学理论与临床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宇铭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080-2082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出自《黄帝内经》,对于其中温病的发病机理众说纷纭,多认为是伏邪所致。透过《内经》四时疾病发病规律的考证,可知温病的发生属于"外内合邪",是在冬季受寒以后邪气留连,正气受伤,到春季时再感受邪气而发病,其发病必须符合3个条件。实际上,《内经》的温病并非必须发于春季,冬伤于寒未必春成温病,温病亦不一定是伤于寒所致,"外内合邪"理论与后世多种温病学说有所不同。明确温病发生的源头理论,对于温病学理论与临床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探讨,揭示伏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阴阳转化的关系,为临床防治伏气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温病专题讲座:第四讲 外感与伏气,卫气营血与三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铁涛 《新中医》1989,21(7):41-43,45
外感与伏气,卫气营血与三焦,是温病学说的重要理论,同时又是有争议的问题。本讲对这些问题提出个人的不成熟见解。一、外感与伏气对温病的病因病机,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这就是伏气的来源。《伤寒论》继承《内经》这一学说,在《伤寒例》中:“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但另外提出非其时而有其气的时行病与疫气等不同于温病。《伤寒论·平脉法》:“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伏气”之说直至明代吴又可  相似文献   

16.
伏气发病学说对中医现代临床的重要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伏气发病学说是温病发病的重要病因学说,始于《内经》。所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论述历来被认为是伏邪发病学说之滥觞。所谓“伏寒”、“伏风”、“伏暑”、“伏湿”等皆属于伏邪范畴。《素问·热论》云:“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王叔和注释认为是冬受寒邪,“邪伏肌肤”,至夏发为温病与暑病。唐宋医家多重视“伏寒”。明末清初吴又可《瘟疫论》倡导杂气致  相似文献   

17.
“冬伤于寒,春必病溫”早在《內经·生气通天论》就提出,后代有些医家引用它来解释春季溫病的发生原因,作为伏气溫病的经典依据。认为伤寒感寒即发为伤寒,冬伤于寒,寒邪潜伏至春而发为温病。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有失经文原意。茲提出个人几点看法如下: 一、冬伤于寒是否为春季温病直接病因  相似文献   

18.
伏气暴感病原不同论清·柳宝诒撰冬时伏邪,郁伏至春夏,阳气内动,化热外达,此伏气所发之温病也。《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云: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难经》云:伤寒有五,有温病,有热病。《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  相似文献   

19.
《素问》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认为温病是发生于春季的外感热病,为后世伏气温病学说奠定了基础。仲景《伤寒论》和《伤寒例》详细论述了伏气温病的症候和治疗。诸医学名家均宗仲景和《伤寒例》的伏气温病说,认为伏气温病只发于春季,初起无恶寒表证,属里热外发型热病,是广义伤寒的一种类型,治当清泄里热,不须发表。  相似文献   

20.
温病学"伏气温病"之说来源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传统解释为"冬日伤寒,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与此相关的另一种说法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结合中医学气机圆运动及《内经》原文分析,笔者认为二者是有区别的,前者因冬日封藏之令太过,至春日疏泄之时,阳气升发过度,木火之气偏盛所致,为"物极必反"之意;而后者是冬令阳气封藏不足,过于消耗,卫外功能减弱所致。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