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 CT 灌注成像与血清学指标对兔肝纤维化进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四氯化碳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对40只肝纤维化成模兔及10只对照兔行灌注成像,取得不同肝纤维化级别肝灌注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量(ALP)、门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血流量(BF)、血容量(BV)。检测肝纤维化兔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IV 型胶原(IV-C)和层黏连蛋白(LN)值,随后行病检根据肝纤维化诊断评估标准进行分期分组,分析组间灌注参数值,同时分析灌注参数及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肝纤维化分期增加,PVP 值呈下降趋势(P <0.05);S0、S1期分别与 S2、S3、S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HPI 与肝纤维化分期存在一定相关性(r =-0.84,P <0.05;r =0.62,P <0.05)。血清学指标HA、PCⅢ、IV-C 和 LN 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HA、IV-C 与肝纤维化分期关系较为密切(P <0.05)。结论双源 CT 灌注成像与血清学检查对于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二者有助于临床对肝纤维化进行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肝脏纤维化中的价值,探讨相应参数的特征及临床意义,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79例经肝穿证实为肝纤维化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18例非肝脏疾病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肝脏CT灌注扫描,获得主要灌注参数,即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流指数(HPI)、肝血流量(HBF)及血容量(BV)。结果:观察组患者分期,S1期17例,S2期20例,S3期20例,S4期22例。观察组中PVP、TLP、HBF和BV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P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PVP、TLP、HBF及BV在S3和S4期中的值明显低于S1和S2期,而HPI在S3和S4期中的值明显高于S1和S2期。结论:CT灌注成像能很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的血管分布情况,对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分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成像测定健康犬肝脏血流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 利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12只健康中华田园犬行全肝灌注增强扫描,运用肝脏灌注分析软件计算得出时间密度曲线(TDC)及肝动脉灌注(HAP)、门静脉灌注(HPP)、总肝灌注(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灌注彩图,并分别测定相应的灌注参数值以评价正常犬的肝脏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 各脏器绘制的TDC形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计算得到HAP(28.25±2.19)mL/(min·100 g),PVP( 53.53±10.71 )mL/(min·100g),TLP(S1.78±18.56)mL/(min·100g),HPI(0.30±0.16)%.结论 64排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成像克服了以往灌注成像的不足,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可以对健康犬肝脏进行准确的血流动力学测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型猪肝硬化模型制备过程中肝脏病理学及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用同种系巴马小型猪50头,随机分为实验组40头,对照组10头,雌雄不限,4月龄,体重15-20kg。实验组予四氯化碳复合因素造模法喂养,正常组予饲料及清水喂养。于造模的0、4、8、12、16、20、24周末进行肝脏穿刺活检及耳缘静脉抽血进行数据采集,对比分析肝纤维化-肝硬化制模过程中的肝脏病理学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24周末,对照组获得数据S0期70例次;实验组获得数据轻度肝纤维化(S1+S2期)82例次,重度肝纤维化(S3+S4期)62例次,肝硬化共39例次。从正常组到肝硬化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肌酐及球蛋白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白蛋白,A/G比值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凝血酶原时间则逐渐延长,统计学分析,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四氯化碳复合因素造模法可以成功制备出小型猪肝硬化模型,肝纤维化不同阶段肝脏病理学和生化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分期老年肝纤维化患者多层CT灌注成像参数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医院收治肝纤维化患者65例作为肝纤维化组,选取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记录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量(ALP)、肝脏灌注指数(HPI)、血容量(BV)、血流量(BF),并与临床病理分期行对照研究。结果肝纤维化组PVP、BF、BV均分别为(92.26±6.25)ml·100ml-1·min-1、(41.09±3.55)ml·100ml-1·min-1、(126.64±8.52)m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PI为(23.18±2.85)%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1期PVP、BF、BV分别为(102.24±3.28)ml·100ml-1·min-1、(45.64±1.36)ml·100ml-1·min-1、(133.75±5.59)m l/L显著高于S 3期、S 4期,H P I为(20.06±2.16)%显著低于S3期、S4期,差异显著(P0.05);S1期、S2期组间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CT灌注成像参数与老年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的血流灌注特点。方法:对94例PHC及29例无肝脏疾病患者(对照组)进行肝脏CT灌注扫描,采用斜率法计算其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HAP)、门静脉灌注量(hepatic portal perfusion,HPP)、总肝灌注量(total liver perfusion,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 index,HAPI)和门静脉灌注指数(hepatic portal perfuiosn index,HPPI),对比分析PHC和对照组血流灌注参数差异。结果:PHC组织HAP和HAP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HPP、TLP和HPP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1)。结论:CT灌注成像可以精确测定PHC血流灌注参数;PHC表现为高动脉灌注和低门静脉灌注。  相似文献   

7.
陈刚  李宏波  邱少敏 《现代医学》2010,38(3):225-229
目的:研究CCl4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血清纤维化指标变化以及病理组织学改变,为临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SD大鼠予50% CCl4植物油混悬液皮下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每周2次,共计12周,分别于给药3、6、9、12周末随机取10只大鼠,从对照组大鼠中取2只行病理、血液肝纤维化4项检查,观察大鼠生存率、血清学HA、PCⅢ、C-Ⅳ及LN水平变化和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造模时间与肝纤维化进程的关系及分级情况,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细胞变性、坏死,逐渐形成纤维间隔,肝小叶结构紊乱,最终形成假小叶.给药3周S0期4只,S1期5只,S2期1只;给药6周S0期2只,S1期1只,S2期5只,S3期2只;给药9周S1期1只,S2期3只,S3期4只,S4期2只;给药12周S2期1只,S3期2只,S4期7只.肝纤维化进程(分级)与血清学关系,随着肝纤维化加重,HA、PCⅢ、C-Ⅳ及LN水平随肝纤维化加重呈上升趋势.HA、LN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对照组S1期、S2期与S3、S4期可区分(P<0.05);PCⅢ、C-Ⅳ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对照组S1期、S2期、S3期与S4期可区分(P<0.01).结论:大鼠CCl4油溶液皮下注射可以成功建立大鼠不同级别肝纤维化模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制备方法,值得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全肝灌注对于诊断肝脏的隐匿性转移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lO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记为研究组,将10例消化不良患者需要排除肝脏占位病变患者记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全肝CT灌注扫描,计算各肝段肝动脉灌注量(HAP)和门静脉灌注量(HP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等。结果研究组隐匿性转移的肝段中HAP和HPI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将两组结果通过ROC曲线进行分析,HAP对于隐匿性转移肝段诊断的最佳阀值是24.0ml·min^-1ml^-1,灵敏度73%,特异度89%;HPI对于隐匿性的转移肝段诊断的最佳阀值是29.2%,灵敏度67%,特异度89%。结论全肝CT灌注可通过肝段灌注参数值变化反映隐匿性转移肝段的血流灌注变化,从而对隐匿性转移肝段做出旱期无创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56层CT全肝灌注及一站式成像对肝硬化合并肝癌的诊断及其在肝储备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T形态学分级方法对35例临床确诊为肝硬化合并肝癌的患者进行轻、中、重3级肝硬化程度划分(其中轻度10例、中度15例、重度10例),所有患者均行CT全肝灌注扫描,分析其CT灌注值差异以及CT形态学分级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同时依据时间-密度曲线(TDC),在原始数据中选取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图像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 (1)不同级别肝硬化的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LP)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值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VP、TLP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呈逐渐递减趋势,HAP、HPI则呈逐渐递增趋势;(2)CT肝硬化形态学分级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831,P<0.001);(3)从灌注原始数据可获得相当于常规平扫及动态扫描的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图像,图像质量满足肝脏常规动态扫描形态学分析标准,肿瘤强化特征与对应灌注彩图具较高一致性,并可以进行肝脏、肿块的3D体积测量。结论 256层螺旋CT全肝灌注实现了肝脏功能和形态的一站式成像,CT灌注值可作为评价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肝硬化程度和肝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对外科肝切除术前综合因素评估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兔肝VX2肿瘤多层螺旋CT(MSCT)增强表现,以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选取25只实验兔,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MSCT灌注成像和免疫组化方法对对照组、实验组、兔肝VX2肿瘤模型组于建模后的7、14、21和28 d进行检查,测定分析MSCT灌注参数值: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以及VEGF和MVD表达的变化,并分析MSCT灌注参数值和VEGF、MVD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的HAP、HPI、VEGF和MV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HP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兔肝VX2模型组的HAP、HPP和HPI值以及其VEGF和MVD值在模型建立后不同时间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P的变化与VEGF、MVD的变化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HPP、HPI的变化与VEGF、MVD变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可以提供肝动脉和门静脉灌注的量化信息,HAP与MVD、VEGF表达有明显正相关性,可间接反映肝肿瘤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动态灌注成像对肝硬化血流量动态变化分析及对肝硬化程度分级的价值。方法肝硬化患者21例采用Child-Pugh分级法进行肝硬化程度分级;对照组为无肝脏疾病者20例,选取同时含有肝脏、脾、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层面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计算肝脏血流量。结果对照组肝动脉灌注量(HAP)为(10.67±2.13)ml/(min.ml),门静脉灌注量(PVP)为(76.15±7.89)ml/(min.ml),总肝血流量(TLP)为(85.89±8.66)ml/(min.ml),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为(14.32±3.01)%。肝硬化时HAP为(15.89±6.23)ml/(min.ml),PVP为(52.16±16.76)ml/(min.ml),TLP为(68.03±10.16)ml/(min.ml),HPI为(26.19±12.96)%。肝硬化患者的HAP和HPI均较正常组升高,PVP、TLP较正常组降低。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时肝血容量(T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较正常组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时HPI与肝纤维化程度显著相关。结论 CT灌注参数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CT灌注成像可以定量地反映肝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2.
梁溢贞  张艳  王晓白 《当代医学》2010,16(11):162-164
目的探讨肝脏CT灌注成像评估肝癌TACE术前后肝储备功能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4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于TACE术前3天及术后4周行肝脏CT灌注成像,分析CT灌注参数与肝纤维化、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肝动脉灌注、门静脉灌注、肝动脉灌注分数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及相关性(r=0.447、0.442、-0.267,均P〈0.05),随着Child-Pugh分级升高,PVP逐渐减低而HAP及HP逐渐升高。HAP、HPI与血清透明质酸呈高度正相关(r=0.701、0.651,均P〈0.05)。术前肝动脉灌注分数大于25%共17例中7例(41%)术后恢复不良,占TACE术后肝功能恶化组9例中的77.7%。结论肝脏CT灌注成像可作为评估肝储备功能的重要影像学指针,有很好的术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扩散成像肝脾ADC比值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成像肝脾ADC值之比评价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能力。方法采用超导型全身磁共振扫描系统对39例肝纤维化患者和15例正常志愿者,选择b值为200,400,600,800,1000s/mm2行DWI扫描,分别在肝右叶和脾脏测量ADC值,计算肝脾ADC值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纤维化S分期与肝脏及脾脏ADC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增加,与肝脏ADC值呈负相关,而脾脏ADC值只与S2期以上纤维化有显著相关性。肝脾ADC比值与肝纤维化S0及S1期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536,0.491,p>0.05),而与S2-S4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81,-0.828,-0.385,p<0.05),且于b=800s/mm2相关性最强,评价效能最优(S2以上纤维化组AUC为0.842,灵敏度为0.819,特异度为0.947;S3以上纤维化组AUC为0.995,灵敏度0.857,特异度为1.000)。结论采用脾脏作为参考器官行DWI扫描,在b=800s/mm2时,评价肝纤维化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脏CT灌注成像对HIV合并HCV感染者早期肝硬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HIV感染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行肝脏CT灌注扫描,其中早期肝硬化组14例、非肝硬化组19例;对两组的各项灌注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期肝硬化组与非肝硬化组对比,门静脉灌注量(HPP)、门静脉灌注指数(PPI)、肝脏总灌量(TLP)明显降低[HPP:(86.34±20.73)ml·min-1·100ml-1与(111.87±20.59)ml·min-1·100ml-1,P=0.0014;PPI:(72.18±2.94)%与(78.69±2.29)%,P=0.0001;TLP:(119.44±27.17)ml·min-1·100ml-1与(142.02±24.70)ml·min-1·100ml-1,P=0.0001],而肝动脉灌注指数(HPI)明显升高[(27.82±2.94)%与(21.31±2.29)%,P=0.0001];以上4项灌注参数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脏CT灌注成像能反应HIV合并HCV早期肝硬化的血流灌注改变,对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CT灌注成像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相关性。方法以拟行外科手术切除的HCC19例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64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肝脏CT灌注扫描,采用斜率法计算CT灌注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HAP)、门静脉灌注量(hepatic portal perfusion,HPP)、总肝灌注量(total liverperfusion,TLP)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index,HAPI)。收集外科手术后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VEGF表达情况,分析肿瘤组织血流灌注参数与VEGF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织CT灌注参数HAP与VEGF表达显著相关,HPP、TLP和HAPI与VEGF表达无相关性。结论CT灌注成像可用于活体评价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同时与反映肝纤维化的血液生化学指标作对比分析。方法分别对41例经肝穿确诊的肝纤维化病人及10例正常对照组利用扩散成像技术测定b值为600S/mm^2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同时测量血液生化学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以及肝纤维化诊断预测模型Forns和APRI指数。结果(1)随肝纤维化程度进展,ADC值依次减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ADC值除在S0与S1期间无差异外,余各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具有很好的负相关性。(2)ADC值、血液生化学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G)均〉0.7。在判断s≥2为阳性标准时,ADC值的AUC为0.88、敏感性为75.9%、特异性为83.3%;在判断S≥3为阳性标准时,ADC值的AUG为0.93、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8.5%。无论在判断S≥2或者是S≥3为阳性标准的情况下,ADC值的AUC均大于血液生化学指标。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是一种能有效检测中重度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肝细胞型肝癌(HCC)与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比较14例HCC(A组)、10例FNH(B组)的实性成分的CT灌注值;比较FNH实性成分与远处肝组织CT灌注值;比较HCC实性成分、灶周组织及远处肝组织的CT灌注值。结果 A组的实性部分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HAP)、总肝灌注量(total liver perfusion,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artery perfusion index,HPI)都低于B组,门静脉灌注量(portal venous perfusion,PVP)高于B组,其中HAP、PVP及HPI存在统计学差异。A组病灶实性部分的HAP、HPI高于灶周、远处肝组织,并存在统计学意义;病灶实性部分的PVP低于灶周、远处肝组织,存在统计学差异。B组中病灶实性部分的HAP、HPI、TLP高于远处肝组织,PVP低于远处肝组织,其中HAP、HPI及PVP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CT灌注成像对肝癌及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