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患者,女,63岁,因右侧背痛1年,加重伴胸痛、胸闷、心累1月入院.查体:气管偏向左侧,右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语音震颤减弱,右下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消失.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9岁,44kg。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呈持续性钝痛并阵发性加重,伴胸闷、气紧,轻度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术前呈半卧位已1周,左肺呼吸音低下,心脏听诊心音右移并遥远,CT示纵隔有15cm×15cm×13cm块状阴影,左肺不张,B超示心包中至大量积液,血吸虫病肝,胸腔少量积液。既往有阑尾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 ,3 6岁。 2 0 0 1年 5月于全麻下行左侧头面部蔓状血管瘤切除术。血管造影显示此病变与颅内血管交通。术前肌注杜冷丁 5 0mg ,东莨菪碱 0 3mg。进入手术室后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 ,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连续监测动脉血压 ,右颈内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麻醉诱导予芬太尼 0 2mg、利多卡因 60mg、异丙酚 1 5 0mg、琥珀酰胆碱 1 0 0mg,经鼻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麻醉维持采用氧气 笑气 异氟醚吸入。手术分两步 ,首先结扎左颈外动脉和椎动脉分支 ,然后切除血管瘤。麻醉成功后即经中心静脉导管放血 ,同… 相似文献
5.
患儿女,13个月,因反复发热,咳嗽,气短六个月,加重10日入院。查体见左侧肋间隙变窄,呼吸运动减弱,叩诊第二助间隙以下为浊音,呼吸音消失。胸部CT片见左侧胸腔被巨大的囊性病变占据,肿物包膜光滑,完整,其CT值为25Nu。病变导致生肺不张。抗炎治疗五日后在全麻下行纵隔囊肿切除术。术中见肿物起缘于后纵隔,大小约15cm×10cm×7cm,上端呈囊性,与肺组织轻度粘连。穿刺浅黄色液体约200ml,肿物基底部位于膈肌肋膈角及降主动脉旁。基底部有许多分隔,切开后见有小肠粘膜样组织。病理诊断:成熟畸胎瘤。术后二日发现胸腔闭式引流引出… 相似文献
6.
7.
8.
9.
正1一般病例女,64岁。以"腰背部疼痛2月余"入院。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查体示胸10水平压痛阳性。MRI平扫示胸10水平右侧脊柱旁沟团块状稍长T1长T2异常信号,境界清晰,信号均匀,大小约3.7cm×2.3cm×2.5cm,邻近椎间孔略扩大;MRI增强示病灶中度均匀强化。CT平扫示病灶呈略低密度,CT值约27HU,密度均匀,境界光整。影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樊××,男,13岁,因发育迟缓及贫血作体格检查摄片时发现上纵隔肿块于1990年7月3日入院。患儿自幼体质一般,近2年常感乏力、纳差。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身材较同龄儿童明显矮小,但智力正常。颈静脉无怒张,体表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心肺听诊阴性,腹部无阳性体征。胸片示上纵隔偏右有一个5cm×5cm中等密度肿块影,中 相似文献
14.
患者 ,女 ,5 0岁。右胸闷 ,易瞌睡 3个月。查体 :精神可 ,消瘦。右胸叩诊为实音 ,右中下肺呼吸音极低。胸片示 :右胸巨大团块影。B超示 :右胸腔混合性肿瘤 ,均考虑畸胎瘤。CT示 :右侧胸腔巨大畸胎瘤 ,肿块边缘包膜完整。临床诊断 :右纵隔畸胎瘤。于 2 0 0 3年 2月 10日行了右侧开胸手术。术中见肿瘤约 2 5cm× 13cm× 14cm ,包膜灰白色 ,完整 ,与右肺、壁胸膜、心包、膈肌粘连 ,右肺严重受压 ,肿瘤于前上纵隔处突向左胸腔生长。完整切除肿瘤。送病理检查。肿瘤标本包膜完整 ,重 3 6 2kg。包膜部分为白色软骨样组织 ,肿瘤内有薄层分隔 ,腔… 相似文献
15.
16.
17.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质软,切面呈蜂窝状,状如海绵,内充满大量血液。肝内巨大海绵状血管瘤,主要表现为肝肿大或胃、十二指肠压迫症状,若肿瘤破裂,则出现失血性休克或急腹症症状,危及患者生命。目前治疗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最有效的方法是肝切除术,但由于术中出血凶猛、不易精确进行肝门阻断等,常使术中的麻醉管 相似文献
18.
1 资料与手术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8岁,自述肝区偶有不适,查体肝区有轻度叩击痛,肝肋缘下2cm,无腹水;CT检查:肝右叶巨大低密度灶,中心见不规则的更低密度区,增强后密度明显增高,病灶最大断面约152mm×121mm,右前缘已达肝门;B超检查:肝右叶可见一141mm×157mm的类圆形实性病灶,病灶与门静脉右支粘连;肝、肾功全项在正常范围内;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甲胎球蛋白检测阴性,包虫病8项免疫试验阴性;心肺无异常发现。手术前患者自家备血2次共800ml,准备手术中自家输血。12 手…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48岁,主诉咳嗽、胸闷2个月,加重7d于2006年7月11日就诊.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胸闷,偶有心悸,无肌无力症状,在地方医院以感冒肺炎治疗不见好转来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