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残端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5例宫颈残端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5例宫颈残端癌患者平均年龄为54岁,均有阴道流血症状.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鳞癌20例(80%).临床分期Ⅰ期4例(16%)、Ⅱ期13例(52%)、Ⅲ期8例(32%).24例全量放疗,全量放疗后2例接受了残端宫颈切除术,3例接受了同步化疗;另1例术前接受了腔内放疗2次,腔内放疗后行广泛性残端宫颈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5年生存率为56%.结论:宫颈残端癌发病年龄较大,临床表现以阴道流血为主,病理类型以鳞癌多见,治疗以放疗为主,但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阴道分泌物非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在胎膜早破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采用快速层析法对59例确诊或疑似胎膜早破孕妇和40例正常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进行IGFBP-1检测。结果:应用IGFBP-1诊断胎膜早破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100.0%、90.9%和98.3%。检测IGFBP-1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精确度均显著高于羊齿状结晶法和pH值法。结论:宫颈阴道分泌物IGFBP-1的检测可用于诊断胎膜早破,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和准确的特点,对临床确诊胎膜早破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病因、诊断及保守性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收治的宫颈妊娠及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孕合并宫颈妊娠患者36例,探讨宫颈妊娠保守治疗方式的选择,并随访患者术后情况。结果:29例单纯宫颈妊娠:6例外院误诊为"难免流产",误诊率20.69%;10例经阴道B超引导下宫颈妊娠囊局部穿刺+MTX注射治疗,6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6例MTX肌内注射治疗,7例腰麻下宫腔镜检查宫颈妊娠清除手术。7例宫内孕合并宫颈妊娠:1例阴道B超引导下局部妊娠囊穿刺注入KCl 1ml,3例期待疗法后清除宫颈妊娠物,3例腹部B超引导下宫颈妊娠物清除术。结论:阴道彩超用于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有较大的价值,术前应充分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宫内孕合并宫颈妊娠的患者在腹部B超监测下清除宫颈妊娠物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但要及时手术并且加强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年轻早期宫颈鳞癌患者实施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价值。方法:对21例23~40岁早期宫颈鳞癌患者实施根治性宫颈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从生殖、生理、肿瘤复发3个角度对其进行临床追踪随访,随访时间2~5年。结果:21例患者中19例完成随访,5例要求生育的患者4例妊娠,其中1例妊娠6月引产,2例孕早期流产,1例异位妊娠。19例患者术后均有月经来潮,3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术后随访2~5年,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对年轻早期宫颈鳞癌患者实施根治性宫颈切除保留子宫体的手术是安全的、可行的,明显提高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有足月妊娠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电热圈环切术诊断治疗宫颈原位癌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电热圈环切术(1oop electr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在诊断和治疗宫颈原位癌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因宫颈病变行Leep且Leep病理诊断为宫颈原位癌45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宫颈原位癌45例Leep术切缘阳性16例,占35.6%。切缘阳性16例中10例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8例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2例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证实3例残存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病灶,分别为CINⅠ2例、CINⅡ1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6例中3例再次Leep,术后病理证实1例残存CINⅠ,3例拒绝进一步治疗。切缘阴性29例中15例直接随访,14例术后接受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术后无1例有残存病灶。Leep切缘阳性者与阴性者病变残留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41,P(0.05)。随访41例12~36个月,平均23个月,均未发现病变复发;保留子宫的21例中近期有生育要求的5例,3例分别在术后6~21个月妊娠,1例足月分娩,其余2例在妊娠中,均未见宫颈机能不全的表现。结论:Leep是宫颈原位癌患者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年轻未育、Leep切缘阴性或切缘阳性但切缘病灶仅为CINⅠ~Ⅱ的宫颈原位癌患者保留子宫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6.
宫颈多发性息肉伴横纹肌及软骨化生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37岁 ,因白带增多 2年 ,伴下腹部疼痛 1个月 ,于 2 0 0 2年 1月 30日就诊。 2年前无明显诱因白带增多 ,黄色略带混浊 ,近 1个月来感下腹部不适 ,并有疼痛。既往体健。体查 :宫颈稍肥大 ,轻度糜烂 ,下唇有 2个息肉状赘生物 ,无蒂 ,质中。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宫颈息肉。病理检查 :肉眼观 :一粒为 0 .6cm× 0 .6cm× 0 .4cm大小 ,灰白 ,质软 ;另一粒为 4cm× 3cm× 2cm大小 ,灰白灰褐 ,部分呈透明状 ,质韧。镜检 :两粒组织均显示炎性肉芽组织图像 ,有多个潴留囊肿 ,间质内有多灶性横纹肌纤维和软骨组织 ,细胞均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先天性宫颈闭锁的矫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3月至2009年3月25年间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宫颈闭锁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按宫颈闭锁的解剖学特征将此畸形分为4型:Ⅰ型19例,子宫体下为壁厚5~6mm、平均直径7.7cm×6.1cm的积血囊腔;Ⅱ型5例,子宫体下为短实性组织,无骶主韧带固定;Ⅲ型2例,子宫体下为长实性宫颈组织;Ⅳ型3例,子宫体下为壁厚约1.5cm的盲状宫颈管腔。根据宫颈闭锁畸形特征制定宫颈闭锁的分型诊断标准,Ⅰ型为宫颈不全闭锁型:子宫组织学内口闭锁,其以上的子宫解剖学内口和子宫峡部发育正常,宫颈管缺如;Ⅱ型为无宫颈或子宫峡部闭锁型:子宫组织学内口以上子宫管腔闭锁,闭锁段以下宫颈缺如,多数伴有子宫体发育不良;Ⅲ型为宫颈完全闭锁型:子宫解剖学内口以下峡部和颈管全部闭锁,闭锁宫颈长度、直径和形状不同,多数伴有子宫体发育不良;Ⅳ型为子宫峡部缺失型:子宫体下端直接与呈盲端的宫颈管腔相连,子宫峡部缺如。结论:先天性宫颈闭锁分型诊断标准对宫颈闭锁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宫颈口已开大和(或)伴有羊膜囊脱出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实施紧急宫颈环扎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紧急宫颈环扎术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紧急宫颈环扎术的患者分成3组:宫颈口扩张<3 cm组、≥3 cm且<5 cm组与≥5 cm组,对比分析3组的延长孕周、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非妊娠期环扎带宫颈环扎术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非妊娠期环扎带宫颈环扎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例1患者因发现宫颈松弛,于妊娠21周行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妊娠23周因难免流产行第2次经阴道官颈环扎术失败,于非妊娠期行环扎带宫颈环扎术.例2患者因宫颈功能不全中期妊娠流产5次,于非妊娠期行腹腔镜环扎带宫颈环扎术.手术经过均顺利.结果:例1于术后1年零3个月,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杯状举宫器在孕早期行腹腔镜下宫颈环扎的极简手术方法,追踪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7月—2016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宫腔镜中心因宫颈机能不全伴有孕中期流产史,使用杯状举宫器在孕早期进行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的妇女20例,介绍手术方法,记录手术并发症,随访妊娠结局。结果:2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9.2±21.7)min(24~110 min),出血量10(10,15)m L(5~100 m L)。1例因暴露困难中转开腹手术,术后病率为0。2例术后胎儿停止发育。18例于孕35~39周均剖宫产分娩,活产率90%(18/20),获活婴19例,平均分娩孕周(37.5±1.3)周,新生儿体质量平均(3 348.8±407.4)g。结论: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使用杯状举宫器进行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的方法微创、有效、易于掌握,妊娠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11.
子宫颈结核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颈结核 (结核性宫颈炎 )少见 ,检索国内近 2 0年文献 ,仅有 6篇报道 ,且多为个案 ,国外大宗病例报告的文章亦不多。本病临床上易误诊为子宫颈癌。为提高诊断率 ,现回顾分析我院 1977至 2 0 0 1年经病理确诊的 2 6例的临床病理资料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5年间门诊诊断宫颈结核 2 3例 ,占同期妇科门诊 4 792 4 0例的 0 .0 4 8‰。住院病例 3例 ,占同期住院患者 30 340例的 0 .0 99‰。 2 6例宫颈结核占同期女性生殖器官结核 81例的 32 .1%。 2 6例均已婚 ,2 2~ 6 7岁 ,平均 4 0岁 ,<30岁 8例 ,31~ 4 0岁 7例 ,4 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时颈管黏膜环切对预防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作用.方法:对1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62例选择三角形电极行LEEP切除宫颈及颈管组织;研究组63例在LEEP切除宫颈及颈管组织后,再用小环形电极伸入颈管切除颈管黏膜0.5~0.8 cm.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发生率及宫颈粘连狭窄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发生率1.59%(1/63)低于对照组14.52%(9/6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8);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宫颈粘连狭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中颈管黏膜环切可有效预防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阴股局部皮瓣旋转移植人工阴道及宫颈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宫颈不全闭锁合并阴道完全闭锁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10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阜阳临床学院妇科收治的先天性宫颈不全闭锁合并阴道完全闭锁患者5例,设计并施行了阴股局部皮瓣旋转移植人工阴道及宫颈成形术,对手术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5例手术均顺利,出院前阴道深度为7~10 cm。远期随访:5例均无痛经;患者阴道宽度与深度均满意。其中1例已结婚,性生活满意,已育1子1女。结论:阴股局部皮瓣旋转移植人工阴道及宫颈成形术是治疗先天性宫颈不全闭锁合并阴道完全闭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改良普通电刀宫颈锥形切除术2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进操作步骤后,利用普通电刀进行宫颈锥形切除术(宫颈锥切)的可行性、临床价值和手术要点.方法:对我院2005年11月至2007年10月开展的210例改良普通电刀宫颈锥切(电刀锥切组)的手术步骤、切除范围、手术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随机选取同期180例冷刀宫颈锥切(冷刀锥切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①电刀锥切组和冷刀锥切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4.7±9.2分钟和29.2±11.6分钟(P<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1±8.2 ml和25.5±14.2ml(P<0.01);②电刀锥切组和冷刀锥切组的锥高分别为19.7±5.1 mm和19.3±4.8 mm(P>0.05),分别有12例(5.7%)和10例(5.6%)患者宫颈内口切缘阳性(P>0.05);③电刀锥切组出现术后发热(超过38.5℃)者11例(5.2%),冷刀锥切组术后发热情况不详;电刀锥切组和冷刀锥切组分别有1例(0.5%)和4例(2.2%)患者术后发生宫颈残端出血,分别有1例(0.5%)和3例(1.7%)患者术后发生宫颈管粘连.结论:经过对操作步骤进行改进后,普通电刀宫颈锥切不影响切缘完整性,能获得与传统冷刀宫颈锥切相当的切除和宫颈成型效果,同时操作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正>阴道平滑肌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间质性肿瘤,1733年由Denys de Leyden首次报道。其发病率较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故临床误诊率较高,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阴道平滑肌瘤合并宫颈肌瘤报道如下,并结合该病例作相关文献复习。1病例简介患者,女,23岁,因"发现阴道壁肿物2+年,月经量增多1+年"于2013年5月3日收入院。近2年患者因"月经量增多伴痛经"相继多次就诊于外院及我院。2011年10月11日曾于我院行盆腔MRI平扫+增强示:宫颈及阴道壁包块(边  相似文献   

16.
宫颈细胞学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目的 评价宫颈细胞学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3年 7月间广东省惠州市中心医院对妇科门诊行宫颈细胞学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进行筛查 ,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 ,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宫颈涂片检查 2 0 2 3例 ,异常涂片 2 30例 (11 37% ) ,行阴道镜检查 2 39例 ,2 0 6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显示 :子宫颈鳞癌 8例 (0 39%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 73例 ,其中CINⅠ 33例 (1 6 3% ) ,CINⅡ 2 1例 (1 0 3% ) ,CINⅢ 19例 (0 93% ) ;HPV感染 13例 (0 6 4 % ) ;急慢性宫颈炎 112例 (5 5 3% )。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CIN符合率为 75 5 5 % ,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符合率为 90 4 1% ,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阴道镜诊断CIN的敏感性为 90 4 1% ,特异性为 84 0 0 %。结论 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下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锥形切除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实用价值。方法:2005年2月~2007年12月经阴道镜多点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CIN并实施宫颈LEEP术271例(LEEP组);CIN同期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CKC)32例(CKC组),随访治疗效果。结果:(1)LEEP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3±5.1m in和14.4±13.8m l;CKC组为29.4±15.3m in和68.6±31.8m l,均高于LEEP组(P<0.01);(2)LEEP后宫颈病变级别升高23例(8.5%),完全符合131例(48.3%),降低117例(43.2%);CKC组分别为8例(25.0%)、20例(62.5%)、4例(12.5%);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3)LEEP组术后切缘阳性11例,病灶残留2例;切缘阴性260例,病灶残留3例;CKC组术后切缘阳性1例,无病灶残留;切缘阴性31例,病灶残留1例。各组子宫切除标本病理诊断级别再无升高病例;(4)随访期间LEEP组复发3例,余者无复发。LEEP组、CKC组治愈率分别为95.2%(139/146)、96.7%(29/30)。结论:LEEP治疗宫颈病变不仅可完整切除病灶,而且能消毁切缘病灶,消除宫颈HPV负荷,疗效肯定,简便易行。高级别CIN治疗前需要先行LEEP预处理,这对早期发现宫颈浸润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预置宫颈圈套线暂时套扎宫颈组织在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8例需行LEE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6例).实验组预置宫颈圈套线套扎宫颈后行LEEP,术后立即拆除套扎线;对照组常规行LEEP.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4周内术后出血率、术后宫颈黏膜外翻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15.5分钟vs 25.5分钟)、术中出血量(2.5 mlvs6.0 ml)以及术后出血率(4.5% vs 2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宫颈黏膜外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患者除对照组3例术后发生黏膜外翻,其余均宫颈创面愈合良好.结论:宫颈圈套线套扎宫颈后行LEEP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患者少,宫颈创面愈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与改良McDonald宫颈环扎术治疗孕前、孕期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于孕前诊断出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为试验组;另选同期195例于孕期诊断出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细分为四组,试验组分为试验1组与试验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分为对照1组(98例)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宫颈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其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88例宫颈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88例患者中,宫颈管型70例、微小偏离型11例、肠型2例、绒毛管状腺癌5例;Ⅰ期38例(Ⅰb1期24例、Ⅰ b2期14例),Ⅱ期32例(Ⅱa期10例、Ⅱb期22例),Ⅲ期18例(Ⅲa期1例、Ⅲb期17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仅为28% (10/36).10例经反复细胞学检查及宫颈多点活检均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其中7例经宫颈组织大块切除活检及宫颈管搔刮术确诊:5例为宫颈管型,2例为微小偏离型;2例经诊断性锥切确诊:1例为Ⅰ b1期宫颈管型腺癌,1例为Ⅰ b1期微小偏离型腺癌;1例Ⅰ b1期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患者经宫腔镜下大块组织切除活检确诊.88例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60.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治疗方式与预后有关(P值分别为0.046、0.007、0.007、0.009);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治疗方式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013).11例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患者中Ⅱb~Ⅲb期占7/11,而5例宫颈绒毛管状腺癌患者中Ⅱb~Ⅲb期仅1例.88例患者总体HPV感染率为65%(57/88),不同病理类型宫颈黏液腺癌的HPV感染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黏液腺癌的诊断意义不大;宫颈黏液腺癌早期容易漏诊,尤其是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宫颈组织大块切除活检、宫颈管搔刮术、诊断性锥切及宫腔镜检查有助于其诊断.治疗方式是影响宫颈黏液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