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V1,5导联T波的特征及V6导联T波和R波的特征; TV1/T v5>1,V6T/R<1/10在冠心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分析150例因胸部不适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的心电图TV1/T V5>1,V6T/R<1/10阳性率在CAG阳性及阴性组中的差异,以及随访观察CAG阳性患者中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事件发生率.结果: TV1/T V5>1,V6T/R<1/10阳性率在CAG阳性组和阴性组中分别为54.0%,14.1%,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在CAG阳性患者中,有TV1/TV5>1,V6T/R<1/10阳性患者冠脉事件发生率高于TV1/T V5>1,V6T/R<1/10阴性患者.结论:对于胸部不适的患者,心电图T V1>T V5,6阳性可提示冠脉存在病变,并可预示在CAG阳性患者中,有TV1/T V5>1,V6T/R<1/10阳性其冠脉事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2岁,因持续性胸痛2h于2012年3月16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否认吸烟及饮酒史.患者于入院前2h出现持续剧烈胸痛伴大汗.入院时心电图显示V1~V5导联,Ⅲ、AVF导联ST段抬高0.3 mv.心脏彩超示:节段室壁运动异常、心尖圆隆,EF:53%.急检心肌酶显示:CKMB:27.00 U/L.TnI-ADU:0.154 ng/ml.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术前给予患者拜阿司匹林300mg口服,1次/d,氯吡格雷300 mg口服,1次/d,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2次/d.急诊冠脉造影显示(图1):前降支(LAD)中段完全闭塞,回旋支(LCX)远段高度狭窄,于前降支植入支架一枚.术后服用拜阿司匹林100 mg口服,1次/d,氯吡格雷75 mg口服,1次/d,低分子肝素0.3 ml皮下注射2次/d.替罗非班3ml/h,持续72 h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康复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COPD护理相同,研究组采取肺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情况.结果:(1)护理前两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FEV1、FEV 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FEV1、FEV 1/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PIH)患者外周血 Th1 / Th2 失衡与 IL - 12的关系及 Th1 / Th2 比率失衡的原因。方法 :采集 18例重度 PIH患者、 13例轻中度 PIH患者、 15例正常妊娠妇女及 15例健康未孕妇女的外周血淋巴细胞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 SIA)测定 IL - 12水平 ,用流式技术测 Th1 / Th2 比率。结果 :重度 PIH患者外周血 IL- 12 ( 89.83± 6 .2 4 pg/ ml)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 P<0 .0 0 1) ,Th1 / Th2 比率 ( 18.2 6± 1.2 4 )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 P<0 .0 0 1) ,且二者存在明显正相关 ( r=0 .6 72 ,P<0 .0 0 1)。结论 :PIH患者其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 (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cell,PBMC)分泌的 IL - 12可引起 Th2 优势向 Th1 优势转变 ,从而导致 Th1 / Th2 失衡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4岁.主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1d入院.查血常规WBC:14.5×109/L.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7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90mmHg.腹平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未见其他阳性体征.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狼疮样抗凝物质(LA)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ITP)的关系.方法:采用血浆蝰蛇毒时间(RVVT)测定55例ITP患者及35例正常对照组的LA比值,同时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蛋白C活性(PC:A),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结果:ITP组LA比值、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PC: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LA可导致ITP患者PC:A降低、TXB2/6-keto-PGF1α比值升高,ITP血栓的发生可能与LA比值的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连续7年随访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IgM、IgG及N蛋白抗体滴度变化,应用胃肠镜观察胃肠道的病理改变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IFA)和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对SARS患者发病1年后采用每隔1年检测一次血清SARS病毒(SARS-CoV)特异性IgM、IgG及N蛋白抗体滴度;用抗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对SARS恢复期患者胃肠道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14例SARS患者特异性IgG抗体1年后平均滴度为1/71(95%CI:1/58~1/85),连续追踪7年呈下降趋势,7年后大部分患者IgG抗体滴度消失,特异性IgM抗体1年后消失,N蛋白抗体1年后平均滴度为1/146(95%CI:1/122~1/171),与IgG抗体变化同时呈下降趋势.7年后其中9例患者检测N蛋白抗体全部为阴性,另5例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N蛋白抗体仍检测阳性,其中3例N蛋白抗体滴度维持在1/156~1/210之间,2例N蛋白抗体滴度接近正常.该5例患者行胃肠镜检测和细胞免疫组化试验,血中N蛋白抗体检测阳性的3例患者胃组织黏液腺上皮细胞免疫组化呈阳性表达,大部呈胞浆着色.其中1例患者在肠组织浆液柱状上皮及间质细胞亦有表达,另2例血清N蛋白抗体检测接近正常的患者,细胞免疫组化为阴性.5例患者病理活检:1例明确诊断为"胃印戒细胞癌并直肠多发转移"、1例"胃息肉"、1例"浅表性胃窦炎",其余2例正常.结论 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IgM、IgG、N蛋白抗体在恢复期呈下降趋势,7年后大部分消失;N蛋白抗体变化规律与病情轻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连续7年随访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IgM、IgG及N蛋白抗体滴度变化,应用胃肠镜观察胃肠道的病理改变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IFA)和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对SARS患者发病1年后采用每隔1年检测一次血清SARS病毒(SARS-CoV)特异性IgM、IgG及N蛋白抗体滴度;用抗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对SARS恢复期患者胃肠道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14例SARS患者特异性IgG抗体1年后平均滴度为1/71(95%CI:1/58~1/85),连续追踪7年呈下降趋势,7年后大部分患者IgG抗体滴度消失,特异性IgM抗体1年后消失,N蛋白抗体1年后平均滴度为1/146(95%CI:1/122~1/171),与IgG抗体变化同时呈下降趋势.7年后其中9例患者检测N蛋白抗体全部为阴性,另5例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N蛋白抗体仍检测阳性,其中3例N蛋白抗体滴度维持在1/156~1/210之间,2例N蛋白抗体滴度接近正常.该5例患者行胃肠镜检测和细胞免疫组化试验,血中N蛋白抗体检测阳性的3例患者胃组织黏液腺上皮细胞免疫组化呈阳性表达,大部呈胞浆着色.其中1例患者在肠组织浆液柱状上皮及间质细胞亦有表达,另2例血清N蛋白抗体检测接近正常的患者,细胞免疫组化为阴性.5例患者病理活检:1例明确诊断为"胃印戒细胞癌并直肠多发转移"、1例"胃息肉"、1例"浅表性胃窦炎",其余2例正常.结论 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IgM、IgG、N蛋白抗体在恢复期呈下降趋势,7年后大部分消失;N蛋白抗体变化规律与病情轻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张建秋  王建辉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2):1727-1728
患者,女,28岁,足月妊娠,因情绪原因感觉心慌、气短3d于2012年9月6日入院.查体:T 37.0℃,P 120次/min,R 17次/min,BP 106/62 mmHg(1 mmHg =0.133 kPa).神志清,精神一般,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心肌酶及肌钙蛋白T正常.患者曾于怀孕4个月时查体,心电图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心室率64次/min.2012年9月6日复查心电图示:(1)可见规律出现的P波,但形态异于正常的窦性P波;(2)PR间期>0.12 s;(3)QRS形态正常;(4)心房率及心室率相等为151次/min.(图1).心电图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后患者经给予按压颈静脉窦,刺激迷走神经后,心室率减慢,出现3∶1 ~4∶1房室传导,并出现明显的扑动波.(图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连续7年随访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IgM、IgG及N蛋白抗体滴度变化,应用胃肠镜观察胃肠道的病理改变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IFA)和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对SARS患者发病1年后采用每隔1年检测一次血清SARS病毒(SARS-CoV)特异性IgM、IgG及N蛋白抗体滴度;用抗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对SARS恢复期患者胃肠道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14例SARS患者特异性IgG抗体1年后平均滴度为1/71(95%CI:1/58~1/85),连续追踪7年呈下降趋势,7年后大部分患者IgG抗体滴度消失,特异性IgM抗体1年后消失,N蛋白抗体1年后平均滴度为1/146(95%CI:1/122~1/171),与IgG抗体变化同时呈下降趋势.7年后其中9例患者检测N蛋白抗体全部为阴性,另5例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N蛋白抗体仍检测阳性,其中3例N蛋白抗体滴度维持在1/156~1/210之间,2例N蛋白抗体滴度接近正常.该5例患者行胃肠镜检测和细胞免疫组化试验,血中N蛋白抗体检测阳性的3例患者胃组织黏液腺上皮细胞免疫组化呈阳性表达,大部呈胞浆着色.其中1例患者在肠组织浆液柱状上皮及间质细胞亦有表达,另2例血清N蛋白抗体检测接近正常的患者,细胞免疫组化为阴性.5例患者病理活检:1例明确诊断为"胃印戒细胞癌并直肠多发转移"、1例"胃息肉"、1例"浅表性胃窦炎",其余2例正常.结论 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IgM、IgG、N蛋白抗体在恢复期呈下降趋势,7年后大部分消失;N蛋白抗体变化规律与病情轻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1病例 患者,男,63岁,家属代诉患者发热(37.8℃)、呕吐、嗜睡、反应迟钝、少语1 d来我院就诊.入院时查体:体温39.4℃,周身及四肢皮肤有散在出血点;血常规:WBC6.5×109/L,Hb 139 g/L,PLT 68×109/L;随机血糖14.8 mmol/L,尿糖++++;头颅CT检查:右底节区腔梗;即按脑梗死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人神经内科住院部.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2岁.因突然晕厥伴呕吐、尿失禁1 h急诊入院.既往无冠心病及糖尿病病史.查体:Bp 20.0/14.6 kPa(150/110 mm Hg).神志不清.心率84次/min,心律齐.根据体征及CT示左侧颞、顶、枕叶脑出血破入脑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卧位心绞痛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及其导致PTFV1改变的机制和意义。方法 :确诊卧位心绞痛患者 5 8例 ,平均年龄 (6 6 0± 5 .2 )岁 ,分别于心绞痛发作时及后、卧、立位和予硝酸甘油 0 .4mg舌下含服 10min后采集PTFV1、心脏超声左室舒张功能和其中 10例心导管指标 ,自身前后对照。结果 :(1)卧位时和心绞痛发作时PTFV1均显著加深 (P <0 .0 5~ 0 .0 1) ;(2 )心脏超声 :立位时E/A、IVRT、dD/dt、TmaxdD/dt均较卧位时明显改善 (P<0 .0 5~ 0 .0 1) ,而立位时LAd及LVEDd减小不显著 ;(2 )心导管指标 :用药后LAP、LVEDP、DFT及FV明显下降(P <0 .0 5~ 0 0 0 1)。结论 :卧位心绞痛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显著异常 ,左室舒张末压增加致左房压增加 ,卧位时更明显 ,促使PTFV1随着病情和体位的变化而变化 ,故PTFV1在该类患者治疗和随访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6岁,因睡眠打鼾10年加重伴憋气3年于2009年9月19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最高150/95mmHg(1 mmHg=0.133 kPa),规律口服降压药物北京降压0号,1片,1次/d.入院时查体:血压130/80 mmHg,软腭松弛,口咽狭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7.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及Polysmith睡眠分析软件对患者进行整夜监测,结果:AHI≥5次/h,PO2 93%.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2岁,未婚.主因发现下腹部肿物1年、发热1周入院.入院查体:T 38.5℃,P 120次/min,R 25次/min,Bp 110/85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贫血貌,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右上肺及左肺呼吸音粗,无胸膜摩擦音.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56岁,因睡眠打鼾10年加重伴憋气3年于2009年9月19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最高150/95mmHg(1 mmHg=0.133 kPa),规律口服降压药物北京降压0号,1片,1次/d.入院时查体:血压130/80 mmHg,软腭松弛,口咽狭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7.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及Polysmith睡眠分析软件对患者进行整夜监测,结果:AHI≥5次/h,PO2 93%.  相似文献   

17.
病例1冠心病左心衰误诊为肺部感染 患者男性,58岁,咳嗽伴乏力,上腹部胀满不适半月余.半月前患者因受凉后咳嗽,咯少许白色泡沫痰,同时伴有乏力和上腹部胀满不适.查体:T 36.8℃,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呼吸20次/分,双肺底均可闻及湿罗音.腹软,无异常.辅助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胸透示:肺部感染,ECG示:心肌劳累.按"肺部感染"治疗1周,效果不明显,患者仍有咳嗽、咯痰,肺部罗音未消失.考虑可能为左心功能不全导致肺部罗音,经强心利尿等抗心衰方案治疗1周,咳嗽等症状完全消失,肺部罗音消失.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5岁,主因反复鼻出血,颜面、口唇紫绀10余年,活动后胸闷气短1个月入院.患者平时劳动耐力下降,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喘憋,1987年因房间隔缺损行房间隔修补术,多次复查正常.体检:Bp110/80mm Hg(1 mm Hg=0.133 kPa),口唇、颜面、四肢末梢紫绀明显,可见杵状指,左耳廓可见一个1 cn×1 cm暗红色结节,压之有血管波动感.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双肺广泛散在血管杂音.心率86次/min,左胸第2~4肋间可闻及2/6~3/6收缩期杂音.辅助检查:红细胞4.86 × 1012/L,血红蛋白156 g/L;血气分析:pH值7.406,PaO243.7 mm Hg,PaCO240 mm Hg,SaO20.683,持续吸氧后pH值7.459,PaO2 49.6 mm Hg,PaCO2 34.6mm Hg,SaO2 0.866.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电轴左偏.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0岁,以"停经42 2周,腹渐隆,腹痛20小时"之主诉入院.末次月经2005.10.26,预产期2006.8.3.孕期具体情况病人及家属叙述欠详,患者家属称患者在当地医院拒不配合检查及治疗,而血压异常,遂于2006.8.19.2pm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36.5℃,P88次/分,R22次/分,BP22.61/15.96kPa(170/120mmHg).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45岁,主因反复四肢无力1年,加重2d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伴胸闷,无发热,无肢体麻木,无腹痛、腹泻.就诊于我科,血钾1.8 mmol/L,甲状腺功能未见异常.查体:四肢肌力3级,双侧腱反射未引出,双侧病理征未引出,诊断为低钾性麻痹,给予补钾治疗后好转出院.2d前,患者再次出现四肢无力,行走费力,无心慌、胸闷,无腹痛、腹泻,无发热,血钾1.85 mmol/L,无饱餐及饮酒史.查体:四肢肌力3+级,双侧腱反射未引出,双侧病理征未引出.血尿素氮10.0 mmol/L,肌酐385μmol/L.考虑患者有肾功能受损,故查双肾及肾上腺CT,CT回报:双侧髓质海绵肾(MSK).结合患者病史及肾功能受损、双肾CT,诊断为MSK、低钾性麻痹.给予补钾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后出院,嘱患者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