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粘度和血脂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缺血性卒中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有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缺血性卒中与血脂改变及血粘度增加有密切关系,血脂异常升高对促进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增加血粘度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加速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血粘度即血液流变学检测近年来受到临床与社会的高度重视。作者检测1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水平,旨在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粘度和血脂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卒中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有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缺血性卒中与血脂改变及血粘度增加有密切关系,血脂异常升高对促进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增加血粘度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加速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1].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伴有高脂蛋白血症的缺血性中风病人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止血功能的改变的研究,了解高脂蛋白血症对血液流变学特性和止血功能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人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检测患有缺血性中风病人的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正常的和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状态指标.结果 伴有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大部分都异常增高,这些指标包括全血和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和变形能力等.凝血功能呈明显活跃状态,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明显升高.结论 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能对血液流变学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影响到凝血状态.因此,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定期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状态监测对缺血性中风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与红细胞免疫黏附(RCIA)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检测14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包括脑梗死、脑血栓、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RCIA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与健康人比较,缺血性中风患者红细胞受体花环率(RBC-C3bRR)明显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明显升高;血液流变学呈高凝血症和(或)红细胞聚集症.相关分析显示,脑梗死、脑栓塞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和脑血栓的全血高切黏度与RBC-ICR呈正相关.结论:不同类型缺血性中风患者均存在RCIA功能紊乱和血液流变学异常,且是缺血性中风病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采用普利生LBY-N6K型锥扳式血黏度计对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缺血性中风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性中风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红细胞沉降率结果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患者在临床症状相混淆时,血黏度及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变化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6.
季勇 《中国疗养医学》2007,16(4):193-195
目的 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和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血浆黏度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18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200名健康体检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含量与血浆黏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多数指标存在明显的异常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血浆粘度呈正相关.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存在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表现为高脂血症和高黏血症.对糖尿病患者及时做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测和及早纠正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是改善糖尿病的预后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急性脑梗死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高血脂、高血液黏度导致血管壁的病理改变,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因素,具有高血脂、高血液黏度高危因素者应定期检查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对预防脑梗死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检测65岁以上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72例及65岁以上健康者66例血液流变学,并进行比较。结果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健康者,两组血液流变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提示临床上特别是对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注意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于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及预防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0例健康人,分别对两组对象进行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并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红细胞比容及全血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内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水平测定在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115例脑梗死、脑出血和短暂性脑供血不足(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梗死和TIA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并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脑出血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的浓缩和高黏状态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的血液流变性变化.方法 分别测定26例ION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ION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血黏度增高与ION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液流变性改变在ION的发病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29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参数及血脂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作了对比分析.结果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发病与血液高黏度、早期发生血小板变化及高血脂密切相关,在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脂增加及血液流变性损害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血液流变学指标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王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2):1179-1180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监测,对于高脂血症及其所引起的并发症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 对118例经医学证实的高脂血症住院患者,采用全自动血流变仪分别测定3个不同切变下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并以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各组间所比较的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且男、女患者组的血黏度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经实验证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若在患者出现高脂血症的临床症状时,进行血黏度的检测可根据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时给予降低血脂、纠正高黏血症的治疗,这样对高脂血症的及时治疗及其所引发的脑血管病、冠心病的预防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对中风患者进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和动态观察判定中风的性质.为临床提供鉴别诊断依据、指导用药、判断预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36例脑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3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血液粘度等项目明显增高;而6 例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血液粘度等反而降低。说明缺血性中风时的血液粘滞性呈持续性升高状态.而出血性中风时血液粘滞性为反应性降低。在缺血性中风纵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有关项目的检测和观察中发现;经一个疗程《两周J 的药物治疗小吊粘、抗栓)后.血液粘…  相似文献   

15.
活骨丸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活骨丸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5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予活骨丸6个月的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丹参片口服,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活骨丸可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作用(P<0.01或P<0.05)。结论:活骨丸改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水平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并与胰岛素抵抗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别检测正常糖耐量(NGT) 者、糖调节受损(IGR)者及2型糖尿病(T2DM)者的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和全血黏度等指标,计算HOMA胰岛素抵抗(IR)指数和HOMA-β细胞功能指数,并将全血黏度与糖脂代谢指标及HOMA-IR指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IGR 组及T2DM组全血黏度均明显高于NGT组,而且全血黏度与糖代谢指标及HOMA-IR指数呈正相关。结论不仅T2DM者存在高黏血症及IR,早在IGR阶段就已经存在明显的IR和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变可能参与了T2DM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糖尿病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其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40例糖尿病人的血流变、血脂、血糖并与正常对照组血流变学作统计学分析;对糖尿病患人血流变与血糖作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血流变学与正常对照相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都有明显增高(P<0.05)。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与血流变学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人普遍存在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其异常结果可能是造成糖尿病持续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定期做血液流变学检测对治疗、预后及疗效观察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冠心病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脂系列指标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TG、TC及LDL-C降低明显(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中全血高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降低显著(P〈0.01);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降低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明显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体检人员中血脂升高者血液黏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0例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血脂升高人员的血液进行血液黏度测定,同时以50例血脂正常的体检人员为对照,分析血脂升高时血液黏度的改变.结果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均升高组以及单一TC升高组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TG均升高组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与单一TC升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一TG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全血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浆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一TG升高组与TC、TG均升高组比较全血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浆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脂升高者与血脂正常者相比,血液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92例(男120例,女72例;平均年龄62.7岁)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回顾性调查.并进行了“中风预报”’观察。同时以120例健康人(男70例,女50例)为时照组.以了解血液流变学与缺血性中风的相互关系。回顾性的调查的结果表明: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变.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风回报的测试有72例阳性(60%),而对照组则全部为阴性。 作者认为.利用血液流变学测定技术对高患人群进行疾病普查和临床检测.具有十分重tie的0义。ii ti可以在体检巾发现邢分您Yij#病SWIJJt状并有可能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