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彬森 《河南中医》2012,32(9):1244-1245
目的:建立慢性脑缺血的中医诊断和辨证论治的统一标准。方法:通过临床调查获取239例慢性脑缺血患者四诊资料,对四诊信息频率的筛选根据临床专业知识结合检索1995-2009年中医治疗眩晕的文献,涉及的证型计35种进行对照,通过样本聚类找出临床共有的表征,辨证分析得出"气虚证""血瘀证""痰证""肝阳证""肾虚证"等5个基本证候。对本病五种证候及其他症候要素组合进行分析,初步探索、研究慢性脑缺血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结果:慢性脑缺血存在"气虚证""血瘀证""痰证""肝阳证""肾虚证"等证候所含证候要素的84.5%。对证候组合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气虚证和痰浊证在所有慢性脑缺血中所占比例最高。证型之间组合发现慢性脑缺血证型,既可表现为单一证候,也可为2个、3个、4个或以上证候同时出现。2个证型组合规律,气虚痰证复合证最多。3个证候要素组合规律,气虚、痰浊、血瘀之间组合出现的频率最高。结论:此五种证型能较全面地概括慢性脑缺血证型特征,可以作为制定慢性脑缺血证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与应证组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阶  李军  姚魁武  衷敬柏 《中医杂志》2007,48(10):920-922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的提取和应证组合规律,对证候规范化进行深化研究。方法对297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其各个证候要素及组合形式,运用现代医学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要素中,血瘀占86.5%,气虚占78.8%,是主要证候要素,其他由多到少依次为热蕴、痰浊、气滞、阳虚、阴虚、寒凝。(2)证候要素共有74种组合形式,虚实两种证候要素的组合占90.2%,实性证候要素间的组合占9.8%。(3)证候要素的组合可归结为气虚血瘀兼其他要素、气虚痰浊兼其他要素、阳虚血瘀兼其他要素、气滞血瘀兼其他要素4种主要形式,其涵盖了90.2%的病例。结论气虚、血瘀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病机;气虚血瘀兼其他证候要素是证候的主要组合形式;证候要素组合呈现一定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复杂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将976例冠心病按单一证候、2个证候组合、3个及以上证候组合进行中医证候分型,计算构成比并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单一证候分为血瘀、痰浊、气滞、络阻、热(火)、水饮、寒凝、气虚、血虚、阴虚、阳虚11个证候,血瘀(93. 44%)为本病核心证候,络阻(88. 62%)、痰浊(71. 41%)与热邪(65. 88%)占重要位置; 2个证候组合分为痰瘀互结、痰热互结、血瘀络阻、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寒凝血瘀、气阴两虚、气血两虚、阳虚水泛9个证候,血瘀络阻(86. 16%)、痰瘀互结(69. 15%)与痰热互结(62. 70%)占主导地位; 3个及以上证候组合分为血瘀痰浊络阻(或兼热)、气滞血瘀络阻、气虚血瘀络阻、气阴两虚兼络瘀5个证候,血瘀痰浊络阻(68. 34%)占主导地位,偏热者尤多(65. 88%)。结论:血瘀为冠心病核心证候,其次是络阻、痰浊。本病是由2个及以上证候组合引起,3个及以上证候组成的复杂证候占主导,血瘀痰浊络阻为核心证候,其中偏热者尤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脑缺血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特征为慢性脑缺血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慢性脑缺血患者中医证候学资料制定中医证候学观察量表,采用频数分析、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各证型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医证候进行挖掘。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病例478例,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51~70岁之间,对其四诊信息进行频数分析得出头晕、视物模糊、颈部强直、双目干涩、肩背部沉重、失眠、胸闷、憋气(气短)、心慌心悸、颈部疼痛、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最为常见,舌象以舌质红、舌质暗、白苔为主,脉象多为弦脉、滑脉、细脉等;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病性要素主要有肾虚、气虚、痰浊、血瘀、阴虚、火热、阳虚、气滞等,病位要素主要与肾、心、肝、脾有关;利用因子分析得到的19个公因子得分作为变量对其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发现聚成4类时分布最为合理,其中气虚血瘀型占34.31%,肾虚血瘀型占29.71%,阴虚火旺型占27.62%,痰浊瘀阻型占8.37%。结论 慢性脑缺血是以瘀血、气虚、痰浊、肾虚为主的一类虚实夹杂的疾病,主要病位在肝、肾、脾,常见证型为气虚血瘀、肾虚血瘀、阴虚火旺、痰...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介入术后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冠心病介入术(PCI)后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及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143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在不同性别、年龄、PCI术后病程等方面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①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主要证候要素为血瘀、气虚、阴虚、痰浊、阳虚、热蕴。气虚血瘀作为主要证候贯穿冠心病PCI术后的始终;②中青年最主要的证候要素为血瘀,老年人最主要的证候要素为气虚。女性患者的痰浊证、热蕴证明显多于男性。气虚证、痰浊证所占比例随着PCI术后病程的延长而逐渐上升。结论:血瘀、气虚、阴虚、痰浊、阳虚、热蕴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基本证候要素。中医药防治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应以益气活血为主法,中青年人应侧重活血,而老年人应侧重益气。  相似文献   

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证候要素组合与分布规律。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获取49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四诊资料,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证候要素,确定症状贡献度,建立诊断阈值,通过阈值辨证结果,分析本病证候要素组合与分布规律。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在气虚、气滞、血瘀、痰浊、阴虚、火热等证候要素,可有单一证候要素、2个证候要素、3个证候要素、4个证侯要素及4个以上证候要素组合类型,气虚、气滞、痰浊在本病证候要素总体分布及组合分布中出现频率较高。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病机特点为气虚为本,气滞、痰浊为标,临床应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7.
1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证候要素应证组合的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衷敬柏 《北京中医药》2008,27(9):675-677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78例,采用证候要素辨证方法进行分析,运用频数统计及聚类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在178例ACS患者中共提取证候要素12个,其中血瘀、气虚、痰浊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4.94%、66.85%和57.30%.聚类结果示分为4类时,各类别是血瘀寒凝、气阴两虚痰瘀互阻、气虚血瘀及血瘀痰浊,其中气虚血瘀及血瘀痰浊组合最多;分为5类时有痰热互结、血瘀痰浊、血瘀寒凝、气虚血瘀及痰瘀夹热,其中气虚血瘀及血瘀痰浊组合最多.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内热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结论 从本组病例提取ACS证候要素12个,以血瘀、气虚及痰浊为主,应证组合以气虚血瘀及血瘀痰浊居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冠心病介入术(PCI)后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及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143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在不同性别、年龄、PCI术后病程等方面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①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主要证候要素为血瘀、气虚、阴虚、痰浊、阳虚、热蕴。气虚血瘀作为主要证候贯穿冠心病PCI术后的始终;②中青年最主要的证候要素为血瘀,老年人最主要的证候要素为气虚。女性患者的痰浊证、热蕴证明显多于男性。气虚证、痰浊证所占比例随着PCI术后病程的延长而逐渐上升。结论:血瘀、气虚、阴虚、痰浊、阳虚、热蕴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基本证候要素。中医药防治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应以益气活血为主法,中青年人应侧重活血,而老年人应侧重益气。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采集冠心病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观察其不同年龄阶段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以期为不同年龄阶段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诊疗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 运用课题组研制的《冠心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量表》收集冠心病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依据辨证标准对其进行证候要素提取以观察不同年龄阶段的证素分布规律。结果 冠心病病位在心,常兼见肝、肾、胃、肺等脏腑,病性证候要素以气虚较多见,其次为痰浊、阴虚、血瘀、气滞。病位证候要素中,青年组以心兼肝最多见,中年组和老年组均多见心兼肾。病性证候要素中,青年组虚证以气虚多见,实证以痰浊、气滞多见,以气虚兼痰浊同现频次最高;中年组虚证以气虚多见,实证以痰浊、血瘀多见,以气虚兼痰浊血瘀同现频次最高;老年组虚证以气虚、阴虚多见,实证以痰浊、血瘀多见,以气阴两虚兼痰浊、血瘀同现频次最高。结论 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证候要素组合有各自的特征,青、中、老年组均可见于虚实夹杂,而青年组以气虚兼痰浊最多见,中年组以气虚兼痰浊血瘀最多见,老年组气阴两虚兼痰浊血瘀最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证候要素组合复杂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成形术(PTCA)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证候分布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63例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通过调查法,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既往病史资料、中医证候类型及西医检查指标,分析冠心病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证候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再狭窄组66例,无再狭窄组97例,再狭窄率为40.49%。66例冠心病PTCA术后再狭窄的中医基本证侯主要为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脏腑虚症主要为心虛证、肾虚证、脾虚证,与无狭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分析发现血瘀、气虛和痰浊证是冠心病PTCA术后再狭窄中医证候的影响因素。结论冠心病PTCA术后再狭窄中医证候主要为血瘀证、气虚证和痰浊证,脏腑以心虛证、肾虚证、脾虚证为主,血瘀、气虚和痰浊是PTCA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治应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化痰降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临床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中医证型及其合并症的相关关系,从而揭示CHF及其合并症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通过临床横断面调查研究630例CHF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现病史、中医四诊相关信息及其合并症分布情况,对CH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采用逻辑回归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CHF患者中常见合并症依次为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糖尿病、脑血管意外、高血脂等;主要中医证型依次为气虚证、血瘀证、水停证、阴虚证、痰浊证、阳虚证等。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CHF常见合并症与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CHF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回归模型显示气虚证、阳虚证与合并高血压痛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CHF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回归模型显示水停证、痰浊证与合并糖尿病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CHF合并心律不齐患者中,各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CHF合并高血脂患者中,回归模型显示气虚证、水停证与合并高血脂症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血瘀证、阴虚证和痰浊证与合并高脂血症呈显著正相关(P〈0.01);在CHF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回归模型显示气虚证、阳虚证与合并脑血管意外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5)。结论CHF主要中医证型分布与其合并症有一定的关联规律,对应用中医药治疗CHF及其合并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军  顾海琳 《河北中医》2009,31(12):1818-1820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茴拉西坦片和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桃红四物汤加味口服。观察2组临床症状及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组头痛、头昏、记忆力下降、失眠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2.4%,对照组总有效率达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能够改善脑外伤后综合征临床症状,降低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血常规检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9例慢性乙肝患者临床资料,内容包括中医证型、血常规检验结果等,分析方法为查阅相关病历资料、询问当时医护人员及患者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289例慢性乙肝患者中医证型与血常规检验结果对比可知,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RBC、HGB水平最高,而肝肾阴虚型慢性乙肝患者WBC、PLT水平最高,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4项指标可达正常水平。结论临床中医医生可利用中医证型与血常规检验结果相关性帮助判断慢性乙肝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结果,为今后对证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医内科中眩晕患者病因及诊治情况。方法时间以2018年1—12月为准,回顾江西省吉安县人民医院中医科75例眩晕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引起眩晕的病因,并从中医内科角度分析患者的证型情况。结果75例眩晕患者中60~69岁的发病率最高,20~29岁发病最少;病因分析得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高血压病、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精神障碍性眩晕、脑梗死是导致眩晕的主要原因,而其中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情况最多,脑梗死情况最少。从中医内科角度,眩晕分型中痰湿中阻证型数量高于其他证型(P<0.05)。治疗结果,75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或好转出院。结论眩晕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年龄、脑供血不足等疾病有关,从中医角度来看,痰湿中阻证居多,治疗要注重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试并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足三里穴的电阻,总结其与临床证型的关系,以指导针灸临床治疗。方法:收集17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判定临床证型,应用体表电阻测量法测定双侧足三里穴电阻,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证型中,足三里穴电阻均值不同,胃络瘀血型〉肝脾失调型〉胃阴亏虚型〉脾胃虚寒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不同证型下足三里穴电阻不同,可以有效的指导针灸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塞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梗塞中医各证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并观察不同证型患者神经系统缺损程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脑梗塞在临床上诊断及中医分型找到相关依据。方法:将82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检测血清hs-CRP,同时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计算TC/HDL值及评价神经系统缺损程度,分析其与中医各证型的关系。结果: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hs-CRP及神经系统缺损程度明显,与阴虚风动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3种证型TC、TG及TC/HDL值无显著差异(P>0.05);各证型中hs-CRP与TG,TC、TC/HDL值呈正相关。hs-CRP水平与脑梗塞患者神经系统缺损程度相关(P<0.05)。结论:hs-CRP增高是脑梗死痰证、血瘀证的一个重要客观指标,hs-CRP水平升高可能可作为病情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慢性胃炎中医证候学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来自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消化慢性胃炎患者480例。进行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中医证候胃黏膜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研究45例,确诊为慢性胃炎。慢性胃炎中医证候表现为脾胃虚弱证、脾虚痰湿证、脾胃湿热证。每组症候患者数均为15例。正常对照组15例。对三组进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胃泌素(Gas)检测以及CD4和CD8的检测。[结果]脾虚痰湿证组与脾胃虚弱证组相比较.胃黏膜胃泌素Gas含量呈上升趋势。与脾胃虚弱证组相比较.脾虚痰湿证组CGRP含量和脾胃湿热证组胃黏膜Gas含量均有明显升高:与脾胃虚弱证组相比.脾虚痰湿证组和脾胃湿热证组每个视野内的胃黏膜CD4阳性细胞面积明显增大,脾虚痰湿证组和脾胃湿热证组相比较.每个视野内的胃黏膜CD4阳性细胞面积没有明显差异,每个视野内胃黏膜CD4阳性细胞面积。三组证候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T淋巴细胞免疫、胃黏膜神经内分泌在慢性胃炎以及慢性胃炎不同中医证候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同证候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痰浊阻遏,营卫不和兼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73例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以辨证分型分组,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并进行1年随访,观察2组间差异。结果:173例患者中属痰浊阻遏,营卫不和兼证者73例,与其他患者相比其BMI、血清TC、TG及皮损局部无汗、憋闷不舒、头重如裹、肢体沉重、固定性疼痛、嗜睡、舌体胖大、舌质紫暗、舌下经脉曲张、舌苔腻、脉弦等体征的比例明显偏高(P0.05),治疗效果较差。结论: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痰浊阻遏,营卫不和兼证患者较一般患者存在症状及治疗难度上的差异,应予以区分,并探寻对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不同证候与脑血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IA患者193例,按中医证候分成风痰内盛、瘀血阻络(BHO)组,肝胆火旺、痰瘀闭阻(HLO)组和气阴两虚、脉络瘀滞(QYC)组3组,并选择51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3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应用TCD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 3证型组各血管血流速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HLO组椎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BHO组,而与QYC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BHO组和QYC组;BHO组椎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QYC组,而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与QYC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LO组主要为椎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缺血;BHO组主要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缺血;QYC组所有脑动脉缺血。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胆囊炎中医证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与慢性胆囊炎发病的关系,揭示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选择确诊为慢性胆囊炎患者200例,填写临床观察表,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慢性胆囊炎的中医病因、发病特点、症状分布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的规律和不同因素与证型分布的关系。结果年龄、性别在慢性胆囊炎的发病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胆囊炎中医证型分布为肝胃郁热证型33%,肝胃气滞型26%,肝胆湿热型19%,肝气郁滞型14%,肝阴不足型8%。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是否伴胆囊结石在慢性胆囊炎的证型分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出现频率最高的20个症状进行聚类分析,与频数分析得出的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结果大体一致。结论年龄、性别与慢性胆囊炎的发病无关。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以肝胃郁热证和肝胃气滞证为多见;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及是否伴胆囊结石与中医证型分布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