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宏  周奕菁 《浙江医学》2010,32(8):1185-1188
目的探讨膜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M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6例HBV—MN和32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临床表现、病理及诊治的异同。结果(1)两组发病年龄、血尿值、HT率、血肌酐值及eGFR较HBV—MN组均明显低于IM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两组患者均以I、II期膜性肾病常见,且HBV—MN组表现为多种免疫复合物、多部位高强度沉积,而IMN组以IgG、C3在上皮下和基底膜高强度沉积。(3)治疗方法间比较无明显不同。结论HBV—MN多发于男性中、青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合并肾病综合征;病理特征为多种免疫复合物、多部位、高强度沉积,以I、II期膜性肾病常见;激素、霉酚酸酯及拉米夫定临床治疗均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膜性肾病(MN)模型的全血uPA、tPA及PAI-1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足细胞损伤凋亡的影响及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早期预防纤溶紊乱对防止MN进展有重要意义。方法:按改良border法制作MN大鼠模型,正式免疫第1、2、3、4周末检测全血uPA、tPA及PAI-1的表达水平;取大鼠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足细胞Nephrin、WTl蛋白表达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全血uPA、tPA水平明显减少,而PAI-1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显示肾小球足细胞广泛足突融合至消失;GBM基质出现“钉样突起”,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重。肾小球足细胞分布区WT-1和Nephrin蛋白表达下调,其中Nephrin蛋白表达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鼠全血tPA和uPA水平与肾组织Nephrin蛋白的表达变化呈正相关,全血PAI-1水平与肾组织Nephrin蛋白的表达变化呈现负相关。结论:在MN发展中,纤溶系统对足细胞损伤凋亡具有重要意义,早期评估预测MN足细胞损伤情况或可为防治早期MN步入终末期肾脏病找到又一治疗靶点,亦可为临床研究治疗MN的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微小病变型肾病(MCD)、膜性肾病(MN)患者尿足细胞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6月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城关医院内二科及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肾内科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分为FSGS组、MCD组、MN组,另选同期30例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收集四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采用免疫荧光、免疫印迹实验、核酸检测检测四组患者治疗前后尿中的足细胞表达。比较四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尿足细胞表达与阳性率。结果:四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FSGS组、MCD组、MN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FSGS组以急性肾损伤入院的患者比例高于MCD组、M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FSGS组、MCD组、MN组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低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尿酸、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检出尿足细胞,FSGS组尿足细胞阳性率高于MCD组、MN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常见病理类型之一。典型病理特征为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致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目前IMN的治疗颇有争议,本文对其治疗现状做一综述。1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膜性肾病(MN)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70%-80%呈肾病程度蛋白尿,5%-10%伴有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及血尿发生率较少。MN常见于成人,约占成人肾病综合征的33%,儿童患者少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和核因子-κB(NF-κB)在原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肾小球中的表达与蛋白尿、血肌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IMN患者与6例正常对照者肾小球内Hpa和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Hpa和NF-κB在对照组正常肾组织的肾小球基底膜及肾小管上皮细胞仅有少量表达;在IMN组肾小球基底膜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强(P〈0.01)。Ⅰ期IMN组与Ⅱ期IMN组比较,肾小球内Hpa、NF-κB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IMN组肾小球内Hpa、NF-κB与24h尿蛋白定量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与血肌酐无相关性。Hpa与NF-κB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NF-κB、Hpa的异常表达参与IMN的肾病理损害与蛋白尿的形成。本实验结果可为IMN的治疗策略进一步提供参考,即适当下调NF-κB及Hpa有益于IMN的转归。  相似文献   

6.
近10年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IMN病因不明且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补体系统在IMN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生成膜攻击复合物引起相应的足细胞损伤是膜性肾病(MN)的关键发病机制.现就补体系统在IMN发病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由抗体介导的一种肾脏特异性疾病,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确诊IMN的金标准,目前认为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是IMN患者足细胞上的特异性靶抗原,血清中可检测出相应的抗体,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既往膜性肾病(MN)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本综述将从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Ab)对IMN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6):522-525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及炎性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及霉酚酸酯干预组,干预组给予霉酚酸酯15 mg/(kg·d)灌胃,8周末处死动物,常规检测尿蛋白、肾功能、肾质量/体质量,光镜及电镜观察肾小球及肾小管变化,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Nephrin及MCP-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肾脏组织肾小球肥大、部分纤维化,肾小球滤过膜损伤严重,尿蛋白增加,Nephrin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MCP-1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与糖尿病组相比,霉酚酸酯干预组尿蛋白较正常对照组增加,但较糖尿病组有改善(P<0.01),肾小球滤过膜病变较糖尿病组改善,Nephrin蛋白及mRNA表达较糖尿病组增加(P<0.01),MCP-1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P<0.01)。结论:霉酚酸酯可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水平,下调MCP-1等炎症介质,上调Nephrin蛋白。霉酚酸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的保护可能通过干预Nephrin蛋白及炎症因子MCP-1的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9.
足细胞是位于肾小球基底膜外部(GBM)的终末分化细胞,其形成的裂孔膜是肾小球滤过的最后屏障。足细胞损伤后,其结构完整性受损,足突消失,滤过膜孔径增大或断裂,大分子蛋白质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蛋白尿。研究表明,原发性足细胞病是以足细胞结构和功能异常为主要特点的肾小球疾病。本文主要对原发性足细胞病的几种类型,包括膜性肾病(MN)、微小病变型肾病(MCN)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与足细胞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足细胞中E-钙粘素(E-cadherin)的表达,探讨其在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经肾穿确诊为足细胞病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为PNS组,外科手术切除肾肿瘤周边2 cm以上正常肾组织20例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肾E-cadherin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Nephrin表达.结果 E-cadherin在PNS组及对照组肾小球足细胞中均不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NS组肾小管中E-cadherin的表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PNS组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 E-cadherin不参与足细胞损伤(脱落),参与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学标志物阴性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提高对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认识,从而避免误诊与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阴性、经活检诊断为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33例血清学标志物阴性的患者中,29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4例表现为肾炎综合征;病理类型:经典臆性肾病6例,不典型媵性肾病27例。结论①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并非确诊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必要条件,血清抗原阴性不能排除HBV—GN的诊断,尤其是肾脏病理类型为不典型膜性肾病的青少年患者;②血清学标志物阴性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病理类型以不典型膜性肾病为最多。  相似文献   

12.
小儿膜性肾炎和乙型肝炎病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小儿膜性肾炎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关系,阐明其发病机制。方法:检测22例膜性肾炎患儿血清HBV标志物,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HBV抗原,有4例肾组织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BV-DNA。结果:全部病例血清HBV标志物阳性,肾组织HBV抗原阳性率达90.9%,4例肾组织HBV-DNA均阳性。结论:小儿膜性肾炎和HBV感染密切相关,发病和免疫复合物及直接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成人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病理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7月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并行肾穿刺活检回报为膜性肾病的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高血压、尿潜血、甘油三酯等临床指标与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69例患者的年龄为(46.2±14.2)岁,男性45例,女性24例,男女比例1.875∶1。原发性膜性肾病55例(79.7%);继发性膜性肾病14例(20.3%),其中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7例(50%),Ⅴ型狼疮性肾炎1例(7.1%)。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54例(78.26%),肾炎综合征15例(21.74%),伴有镜下血尿21例(30.43%),伴有高血压17例(24.64%),伴有肾功能不全4例(5.80%)。病理表现:Ⅰ期膜性肾病25例36.2%,Ⅱ期膜性肾病30例(43.5%),Ⅲ及Ⅳ期未收集到。免疫荧光下可见免疫复合物沉着主要为免疫球蛋白G(IgG)和补体C3,分别为69例(100%)和65例(94.2%);21例(30.4%)可见免疫球蛋白A(IgA)沉积,18例(26.1%)可见免疫球蛋白M(IgM)沉着;乙肝病毒相关膜性肾病可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或)乙型肝炎核心抗原表达。男性、老龄、高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高的患者病理分期高(P〈0.05)。结论 膜性肾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病理分期以Ⅰ期和Ⅱ期为主,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以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为主,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及SMN临床均表现多为肾病综合征,男性、老年、高血压、24h尿蛋白定量多者病理分期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来氟米特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均口服拉米夫定、来氟米特,研究组患者加服中药组方,治疗6个月,分别对经测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胆固醇(CHO)、尿蛋白定量和临床疗效做出评价。结果患者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ALT、CHO和尿蛋白定量[(45.8±10.3)、(5.7±1.4)、(1.5±1.3)】较对照组[(73.8±28.9)、(8.4±2.2)、(6.8±3.6)均明显降低,ALB(33.9±5.3)较对照组(25.5±8.2)升高,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o研究组患者经6个月中西结合治疗后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P〈0.05)。结论联合应用拉米夫定、来氟米特和中药治疗HBV—MN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更明显地改善ALB、ALT、CHO和尿蛋白定量,改善和调理患者肝、肾、脾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学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案,评估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9月该院其经肾活检诊断为HBV-GN的患者,根据血清学特点选出HBV血清学阴性组患者20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将确诊为肾病综合征的17例患者分为两组,拉米夫定联合激素组(B组)和他克莫司联合激素组(A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并定期监测HBV血清学指标及肝、肾功能等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①20例血清学阴性HBV-GN患者,男女比为1.86∶1.00,17例(85%)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例(15%)表现为肾炎综合征;血清HBsAg、HBeAg、HBsAb、HBeAb、HBcAb阴性,HBV-DNA阴性。②HBV-GN病理特点。a.光镜100%表现为不典型膜性肾病(M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肾组织HBsAg、HBcAg和HBsAg+HBcAg阳性率分别为90%(18/20)、40%(8/20)和30%(6/20)。免疫荧光多种免疫复合物多部位、高强度沉积。b.电镜下电子致密物多部位沉积。③A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B组(12.5%)(P <0.05);A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高于B组(P <0.05),而A组24 h尿蛋白定量(UPRO)低于对照组(P <0.05)。④两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①血清学阴性HBV-GN以男性多见,病理类型表现为不典型膜性肾病。血清学阴性HBV-GN患者拉米夫定+激素治疗无效;FK506+激素治疗所有患者均有效,并且不引起HBV活动及肝肾功能异常。②建议对乙肝病毒血清学阴性的肾病综合征或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尤其病理表现为非典型膜性肾病的患者,肾活检时应常规行肾组织病理乙肝抗原检测,以免漏诊HBV-GN。③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是治疗血清学阴性HBV-GN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Steroid resistant nephrotic syndrome (SRNS) continues to be a challenge for pediatric nephrologists the world over. Secondary causes of nephrotic syndrome need to be searched for in all cases of steroid resistance. Hepatitis B virus (HBV)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al types of glomerulonephritis, most commonly being membranous nephropathy (MN) in children. It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secondary nephrotic syndrome in countries with high prevalence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和比较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 HBV-MN )和原发性膜性肾病( IMN )中IgG亚型(IgG1、IgG2、IgG3、IgG4)组间及组内的表达差异,探讨IgG亚型在二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肾活检确诊为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病例为实验组,20例原发性膜性肾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IgG各亚型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实验组中30例肾组织以IgG1沉积为主, 6例出现IgG4阳性表达,其中5例同时伴有IgG1沉积,21例IgG2阳性,13例IgG3阳性。对照组中19例以IgG4沉积为主,15例可见IgG1沉积,但以弱阳性为主,伴有IgG2阳性7例,IgG3阳性4例。结论 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以IgG1沉积为主,原发性膜性肾病以IgG4沉积为主,可伴有IgG1。两组间IgG1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二者发病机制不同可能引起不同类型的免疫复合物的沉积,IgG4与IgG1有望成为二者鉴别诊断的有应用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陕北地区对弥漫性肾病诊治水平。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26例弥漫性肾病患者经皮快速自动肾穿刺活检。结果26例肾穿刺均成功取材,成功率为100%。其中18例肾穿刺取材两针成功,另6例一针穿刺成功,2例3针穿刺成功;穿刺出标本长度为6~22mm,并行光镜、免疫荧光,必要时加做电镜、乙肝标志物等。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自动肾穿刺活检简便、易行,取材满意,可为临床病理学诊断提供理想的活检标本。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微小病变型肾病3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例,膜性肾病5例,IgA肾病2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1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3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例,糖尿病肾小球硬化1例。  相似文献   

19.
来氟米特对大鼠被动型Heymann肾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对被动性Heymann肾炎(PHN)的治疗作用,为临床膜性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抗FX1A血清,建立PHN模型;用BCA法测量24h尿蛋白变化,用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并用RT-PCR观察nephrin mRNA表达改变.结果:成功复制了PHN模型来氟米特能减轻PHN大鼠蛋白尿,肾脏病变程度,抑制nephrin mRNA表达减少.结论:来氟米特对PHN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nephrin表达及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来实现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及其抗体在膜性肾病(MN)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经肾活检证实的特发性MN(IMN)58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MN(HBV-MN) 15例、V型狼疮性肾炎(V-LN) 17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PLA2R1抗原,并与IgG4共定位.同时检测上述MN患者血清抗PLA2R1抗体.分析肾组织PLA2R1抗原及其抗体在MN中的表达差异,以及PLA2R1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 VLN及HBV-MN患者肾组织及血清中均未发现PLA2R1抗体;在81.03% IMN患者肾组织检测到PLA2R1抗原,70.69% IMN患者血清中检测到PLA2R1抗体,PLA2R1抗原与IgG4共定位,均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细颗粒状沉积.PLA2R1抗原阳性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阴性患者(P<0.05),并且血清清蛋白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肾组织PLA2R1抗原在IMN的诊断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且表达与临床病情严重性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