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综合性三甲医院不同年龄医护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和防御方式现状,探讨自我效能感与防御方式的相关性,为有效提高医护人员自我效能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某地区3所综合性三甲医院302名医护人员,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分别对其自我效能感状况和防御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医护人员自我效能感总体得分较高,70.2%医护人员属于自我效能感较高人群。72.85%医护人员倾向于选择成熟防御方式。不同年龄医护人员在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F=27.432,P0.01),而在防御方式中仅在不成熟防御方式上差异显著(F=18.760,P0.01)。自我效能感与防御方式的关系研究显示,医护人员自我效能感较低者在不成熟防御方式上得分显著高于自我效能感较高者(t=3.407,P0.01),而在成熟防御方式上得分则显著低于自我效能感较高者(t=-2.590,P0.05)。此外,成熟防御方式得分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r=0.163,P0.01),不成熟防御方式得分则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r=-0.252,P0.01)。结论:医护人员的自我效能感与其特定的防御方式密切相关,发展成熟的防御方式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维护其身心健康。此外,不同年龄医护人员自我效能感与防御方式情况存在差异,可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并探究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BI—HSS)、主观幸福感测定量表(Subjective Well—Being,SWB)对烟台、威海某3所医院26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总分及各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492,-0.385;P0.01),与消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r=0.573,P0.01)。回归分析发现,职业倦怠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P0.01)。结论: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处于中度倦怠水平,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学历、职称、护龄、月收入等因素对职业倦怠、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职业倦怠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聘用制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李永鑫编制的职业倦怠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342名综合医院聘用制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综合医院聘用制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总检出率为54.57%,轻、中、重度比率分别是26.21%、18.15%、10.21%.情感耗竭评分中,大专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上的护理人员(t=2.024,P<0.05).个人成就感减低的评分中,年龄≥30岁的显著低于年龄<30岁(t=-2.132,P<0.05).去个性化评分中,离异及未婚显著高于已婚的(t=-2.129,P<0.05).情感耗竭维度,神经质有显著的正向预測作用(β=0.323),积极应对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185).去个性化维度,精神质、消极应对有显著的正向预測作用(β=0.176,0.167),家庭支持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182).个人成就感减低维度,积极应对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47).结论:综合医院聘用制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情况不容忽视,人格因素,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聘用制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医生的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临床医生职业倦怠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112名临床医生进行了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医生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3.932;P<0.05)、不同婚姻状况医生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F=7.526,12.048,7.519;P<0.01)、不同职称医生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2个维度上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3.731,7.478;P<0.05)。在应对方式中,不同性别医生在自责、合理化两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F=1.845,2.356;P<0.05)、不同婚姻状况医生在求助和退避两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F=3.155,3.784;P<0.05)、不同职称医生在幻想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537,P<0.05)。通过职业倦怠和应对方式的Pearson相关分析,解决问题、求助与情绪衰竭(-0.254,-0.214)、去个性化(-0.208,-0.159)、低个人成就感(-0.216,-0.161)存在显著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医生职业倦怠现状严重,防治工作应关注女性、离异、高级职称的医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对缓解医生职业倦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对象为 1999年 11月至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住院 ,诊断符合CCMD -2 -R[1] 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病例共 91例 ,男 3 2例 ,女 5 9例 ,年龄在18-65岁 ,平均年龄 (3 7± 8)岁 ,受教育程度在小学以上。以某医科大学学生 49人和本院进修医生 3 4人为正常对照组 ,其中男 5 5人 ,女 2 8人 ,年龄(19-5 3 )岁 ,平均年龄 (2 6± 6)岁 ,受教育程度均在大专以上 ,无精神疾病史。采用防御方式问卷 (DSQ) [2 ] 、A型行为问卷 (TABQ) [3 ]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2 4项 ) [4] 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14项 ) [4] 为评定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幼儿教师职业怠倦现状及其与归因方式的关系。方法运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和心理控制源量表(IPCS)对福州地区227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结果①福州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总分高于平均水平的比率为33%;②教龄、婚姻状况、所教班级性质和班级规模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有一定影响;③归因方式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有显著相关,同时,归因方式的内控性和有势力的他人这2个维度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结论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并从归因角度降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7.
小学女教师的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小学女教师的压力、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三者之间关系。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自测压力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81名小学教师进行测试。结果小学女教师的压力较大、职业倦怠现象并不严重;小学女教师的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相关(P〈0.05);回归分析结果说明,小学女教师的压力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β=0.50、0.55、0.15,P〈0.01);小学女教师的应对方式是压力与职业倦怠的中介变量。结论减轻压力、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可减少小学女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8.
神经症患者的防御方式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防御机制是精神动力学派的基本概念之一 ,它被多数学者所接受 ,由于防御机制存在的普遍性 ,以及它对缓和内心冲突的痛苦时具有重要作用 ,故本文初步探讨神经症患者的防御方式特点。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研究组为本院 2 0 0 1年 2月~ 6月住院及门诊病人 ,符合CCMD - 2 -R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年龄在18~ 5 5岁 ,小学以上文化程度 ,共 5 6例。男 2 0例 ,女 36例 ,平均年龄 38.2± 7.3岁 ,文化程度 :小学 12例 (2 1% ) ,初中 2 1例 (37% ) ,高中 15例 (2 7% ) ,大学 9例 (16 % )。 5 6例中广泛性焦虑 14例 (其中 1例伴发惊恐障碍 ) ,癔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地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本市3家医院300名一线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①年龄30~39岁的医护人员情感耗竭较高,40~49岁的医护人员有较高的成就感(F=4.39,4.17;P<0.05);②工龄10~19年的医护人员情感耗竭较高,20~29年的医护人员有较高的成就感(F=4.18,4.21;P<0.05);③妇产科医护人员情感耗竭较高,精神科医护人员的人格解体较高(F=5.02,5.40;P<0.05);④医护人员的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t=0.94,0.96;P<0.01)。结论医护人员面对工作的压力,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5·12"灾区中小学教师的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的状况,分析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抽取广元市各区、青川县、剑阁县等中小学教师146名,使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及<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灾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处于一般水平,整体应对方式较积极;②不同性别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1.
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护士的职业倦怠、工作压力情况做探讨,揭示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对唐山市3家医院的200名护士,运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68份。使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的统计方法有描述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检验,相关分析。结果①护士的职业倦怠整体水平较高;②护士的年龄、人事关系等人口学变量对其职业倦怠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③护士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有显著的相关(r=0.415,P<0.01)。结论唐山护士工作压力越大,职业倦怠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2.
护士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护士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与其工作倦怠水平的关系,为对护士的工作倦怠干预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量表、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75名护士进行测试.结果 控制源对于耗竭有正向的预测作用(P<0.01),积极应对对于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有负向的预测作用(P<0.05),消极应对对于耗竭和成就感降低有正向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 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是影响护士工作倦怠问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精神病院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的现状,并探讨其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国工作倦怠量表(CM B I)为调查工具,对随机抽取的精神病院95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①精神病院医护人员轻度倦怠症状水平的检出率为32.6%,中度倦怠症状水平的检出率为18.9%,高度倦怠症状水平的检出率为5.3%;②经过回归分析得出,自我效能感对耗竭(t=-2.008,P<0.05)和个人成就感降低(t=-4.269,P<0.01)有预测作用,而对人格解体(t=0.542,P>0.05)无预测作用。结论精神病院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现状不容乐观,其自我效能感对其工作倦怠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员工职业倦怠、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移动公司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职业倦怠、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测查了移动公司共132名员工(获得有效问卷113份)的职业倦怠、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所用问卷分别是职业倦怠问卷(MBI中文修订),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4,0.806,0.968。结果①职业倦怠3个维度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存在显著相关;②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中,消极应对方式与症状自评量表存在显著正相关;③职业倦怠量表的情感枯竭、讥诮态度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的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效应。结论移动公司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倦怠、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相关。职业倦怠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健康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问卷和幸福进取者问卷,测试重庆地区518名护士。结果 1积极心理健康与护士工作倦怠具有显著负相关(r=-0.38~-0.62,P<0.01);2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幸福感、克服困难和目标管理是预测情绪衰竭的主要因素(β=-0.209,-0.176,-0.167),目标管理、学习成长和人际关系是预测玩世不恭的主要因素(β=-0.250,-0.215,-0.214),目标管理和人际关系是预测成就感低落的主要因素(β=-0.193,-0.167)。结论护士积极心理健康水平与其工作倦怠显著相关,积极心理健康可有效预测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职业倦怠状况及二者间关系。方法:对47名精神科男护士和53名女护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职业倦怠量表(MBI-GS)测试,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精神科男护士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偏执、精神病性和饮食睡眠因子得分均高于女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4~3.707,P0.05);(2)精神科男护士在去人格化上的得分高于女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7,P=0.034);在职业效能上的得分低于女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8,P=0.004);(3)精神科男护士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和SCL-90总分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394~0.653,P0.01);去人格化除敌对因子外,与SCL-90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90~0.496,P0.05);职业效能与SCL-90总分、人际关系障碍、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365~-0.427,P0.05)。结论:精神科男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护士,职业倦怠水平高于女护士;男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南昌市三甲医院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倦怠状况,探讨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提高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工作效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南昌市448名三甲医院护士为研究对象,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职业倦怠量表(MBI)进行研究,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被试在躯体化(t=3.689,P<0.001)、焦虑(t=4.193,P<0.001)、抑郁(t=2.952,P<0.001)、敌对(t=2.896,P<0.01)和人际敏感(t=2.569,P<0.05)因子上,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情绪衰竭处于中度水平,情感淡漠处于轻度水平,个人成就感处中度水平,情感淡漠(t=2.531,P<0.05)和情绪衰竭(t=2.403,P<0.05)对心理健康水平有影响。结论南昌市三甲医院的护士群体在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和人际敏感等因子上低于国内平均水平,总体上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该群体情绪衰竭处于中度水平、个人成就感较低,其职业倦怠状况不容乐观;护士群体的情感淡漠和情绪衰竭对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