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肥厚性硬脑膜炎1例报道及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法分析1例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慢性头痛、多颅神经麻痹等;头部MRI示局部硬脑膜异常强化灶;脑膜病理检查显示炎症改变,有多量浆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疗效显著。结论肥厚性硬脑膜炎多以慢性头痛和多颅神经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MRI可见特征性的硬脑膜强化改变;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附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双眼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面神经瘫痪及声音嘶哑等;头部MRI示硬脑膜异常强化灶,以大脑镰、小脑幕等处为主;硬脑膜病理检查可见有慢性炎症改变,有多量浆细胞浸润,纤维组织浸润、增生、玻璃样变性,肉芽肿形成.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疗效显著.结论 肥厚性硬脑膜炎以头痛和多脑神经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MRI可见特征性的硬脑膜强化改变;病理学检查有硬脑膜慢性炎症改变,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探讨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HCP)的临床、病理特点并介绍治疗体会。方法收集4例IHCP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IHCP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头痛、多脑神经麻痹以及癫痫发作,头颅MRI增强检查可见局部脑膜增厚,脑膜病理检查显示肉芽组织样增生。甲基泼尼松龙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IHCP效果好。结论IHCP多以慢性头痛起病,头颅影像可见硬膜肥厚,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小儿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已越来越得到重视,很多病毒如腮腺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由虫媒传播的病毒等均可引起脑炎.由于病原体致病性能和宿主反映过程的差异,形成不同类型的疾病.若炎症过程主要在脑膜,临床重点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主要累及大脑实质时,则以病毒性脑炎为临床特征,它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脑组织,病毒性脑炎的病理改变是脑膜或脑实质广泛性充血、水肿,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可见炎症细胞在小血管周围呈袖套样分布,血管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和髓鞘崩解.病理改变大多弥漫分布,也有可在某些脑叶突出,呈相对局限倾向.在急性期,病理改变较轻微或仅表现为轻度脑水肿,而在重症或慢性脑炎则可能出现严重的病理改变[1],主要表现为广泛的弥漫性和局限性异常.弥漫性异常被认为,主要是由于炎症的范围广,除大脑皮质白质受损外,亦产生上行性激活系统的功能障碍.脑电图(EEG)检查其中见暴发性双侧同步的慢波活动,多见于累及皮质下灰质的疾病过程[2].EEG检查对于病毒性脑炎患者,不仅异常率高,而且能较早、较准确地反映脑组织受损情况,对帮助诊断、指导治疗、估计预后均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结核性脑膜炎(TBM)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颅内感染,占全身结核病的6% [1].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是由新型引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确诊方法主要依靠病源学检查[2].  相似文献   

6.
正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是以局限或弥漫性硬脑膜肥厚性改变为特征的一组罕见疾病。根据病因分为继发性和特发性,后者病因不明,前者其病理生理过程尚不明确,可能与Wegener肉芽肿、结节病、干燥综合征等风湿性疾病相关。HCP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累及的部位,通常表现为慢性头痛、颅神经功能受损、共济失调及癫痫发作,增强头部磁共振可见局部或弥漫性硬脑膜增厚。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HCP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报道如下,为后续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3例肥厚性硬脑膜炎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例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3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HCP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和影像学。结果3例HCP患者均以头痛,颅神经麻痹和共济失调等为主要临床特点,增厚的硬膜在MRI的T1WI上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在T2WI上常表现为中央低信号边缘高信号,病理特征是硬膜的致密纤维化,慢性炎性细胞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可有肉芽肿样改变。结论HCP的MRI表现较具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硬脑膜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肉芽肿性脑膜反应的特征是肉芽和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和巨细胞浸润及反应性动脉内膜炎,可见于梅毒、结核、某些CNS 霉菌感染和神经类肉瘤病时。据作者所知文献报道中仅有两例不是由于上述原因引起。作者报导了第三例不明原因的肉芽肿性脑膜炎,认为这是一种与其它类型肉芽肿性脑膜炎临床不同的疾病单元,而称之为特发性肉芽肿性脑膜炎。患者系女性,69岁,右利。在住院前8周一直健康。开始行走时右腿沉重乏力,上楼困难。有8次间断的急性下肢轻瘫发作,每次持续10~30分钟。首次发作时语言含糊。近两年体重减轻。有复发性中等度枕部头痛,对镇痛剂有效。查体:血压150/80mmHg,心脏无杂音,胸腹部正常。神经系:步态  相似文献   

9.
脑膜癌病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膜癌病是指脑脊髓膜的弥漫性癌转移,而脑脊髓内无瘤块。由于癌细胞广泛浸润软脑膜、脊膜、颅神经和脊神经根而产生复杂的神经症状,临床常易误诊,特别是与常见的脑膜炎相混淆。现将本院1978~1990年经病理或尸检证实的10例脑膜癌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CT和MRI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称颅内感染,是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原虫和寄生虫等引起的炎性病变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感染途径包括血行播散、邻近病灶的浸润和沿周围神经蔓延。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脑膜炎和脑炎。不少病变同时累及脑膜和脑实质,又称为脑膜脑炎。病理改变包括脓肿、肉芽肿、粘连、囊性炎、血管炎、脱髓鞘和脑积水等。近  相似文献   

11.
脑膜癌病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脑膜癌病钱立庭综述周本秀审校早在1870年Eberth从肺癌的尸检病例中发现癌细胞选择性地侵犯软脑膜,其早期临床表现类似脑膜炎,但病理解剖脑膜并无炎症,而是癌细胞浸润。1912年Beerman将这种癌细胞的软脑膜弥漫性播散或多数的局灶性浸润所引起的具...  相似文献   

12.
脑膜癌病1例     
脑膜癌病(meningeal carcinomatasis,MC)又称癌性脑膜炎,是肿瘤细胞在脑、脊髓蛛网膜下腔和软脑膜内弥漫性转移并随血管周围间隙侵入脑实质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由于MC原发病灶隐匿,转移形式特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一般常规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发现,早期诊断较困难.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脑膜癌患者进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肥厚性硬膜炎诊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膜炎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病人结合文献讨论肥厚性硬脑膜炎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肥厚性硬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少见的硬膜弥漫性炎症致其组织肥厚的疾病。病因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临床表现慢性头痛、周围性多颅神经损害等,CT示硬脑膜高密度影,MRI平扫显示硬脑膜长T1短T2信号,增强扫描呈异常强化。诊断需要与其他慢性脑膜炎鉴别。结论:具有病因不明和缓慢病程的局灶和全脑功能障碍的症状,MRI的增强利于肥厚性硬膜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研究背景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通常与免疫缺陷无关,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易误诊为脑膜炎症性病变,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而在病理诊断上,形态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相似,间变性淋巴瘤激酶1可呈阳性或阴性。由于易误诊为脑膜炎而于组织活检前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造成组织学观察呈现大片坏死,以及大量组织细胞增生和吞噬现象,故在取材不够全面时易误诊为脑梗死或恶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等。本文结合1例12岁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相关文献回顾,总结该病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以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与结果 12岁男性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MRI检查右侧顶叶局部脑回肿胀及软脑膜异常强化,并累及右侧颞叶;左侧顶叶软脑膜异常强化。右侧颞顶叶病变组织活检肿瘤细胞体积较大且形态不规则,胞质丰富、嗜伊红,可见马蹄形和肾形核。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细胞CD3、CD45RO、CD30、间变性淋巴瘤激酶1和上皮膜抗原表达阳性,CD20和CD79a表达阴性。结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罕见病理亚型,临床及影像学极易误诊为脑膜炎症性病变。因此,对临床考虑为脑膜炎,但治疗效果差、病情反复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脑组织活检或反复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尤其是脑组织活检为明确诊断之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osisMeningi—tis,CM)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同时也是误诊率较高的一种慢性脑膜炎。现将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为焦虑症患者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样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一例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样肉芽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者,57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3个月,地点定向障碍,计算力和理解判断力下降。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侧额叶占位性病变,呈等T1、长T2信号,强化不均匀。术中可见病变区域脑组织稍膨胀,表面黄染,切面组织颜色灰白,质地较软,血供较丰富。组织学表现为以血管为中心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病变,破坏血管壁,部分区域增生的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伴大量吞噬细胞浸润及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伴小血管增生,血管壁呈玻璃样变性,呈淋巴瘤样肉芽肿结构;部分区域增生的淋巴细胞弥漫成片,B细胞所占比例升高,细胞呈明显异型性,并具有憎K链的单克隆性扩增,表现为淋巴瘤样改变,EB病毒检测阴性。结论淋巴瘤样肉芽肿作为淋巴瘤的前期病变,应该被列入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及多发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样肉芽肿与EB病毒的相关性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是一种以颅内硬脑膜局限或弥漫性增厚及纤维化为表现的慢性炎性病变~[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慢性头痛、多组脑神经损害、共济失调及癫痫发作,核磁可见大脑镰及小脑幕脑膜局限或弥漫性增厚,并有明显强化。病因可分为继发性硬脑膜炎及特发性硬脑膜炎,继发性硬脑膜炎病因多种,主要为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特发性硬脑膜炎(idiopathic hypertrophic pachymeningitis,IHP)无明确病  相似文献   

18.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49例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患者的分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和预后。方法25例男性和24例女性患者均行头颅或有助CT,并对18例加作磁共振检查,依病变范围分为3型,并总结其特点。结果23例脑膜炎型病变局限在脑膜。25例脑膜脑炎型除有脑膜病变外还表现为脑内炎症、梗死、结核瘤。两型主要死因为脑积水。脊髓型主要表现为脊髓和脊蛛网膜病变。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结核可分为3型,影像学的检查有助于发现更多脑实质损害病例。无论是脑膜炎型还是脑膜脑炎型其主要死因均为脑积水、脑疝。  相似文献   

19.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41例患者的临床与CT、MRI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4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及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资料.结果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脑膜刺激征和颅内高压,影像学表现为脑积水、脑室扩大、脑膜强化、血管周围间隙扩张等.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帮助早期诊断,确诊仍依靠病原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1例经病理确诊的神经皮肤黑变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表现.方法 患者女性,21岁,出生时全身即有多处皮肤大面积黑痣,因耳鸣、头痛、呕吐2个月,视力下降1个月就诊.头部MRI扫描显示后颅凹囊性占位,Dandy-Walker畸形,颈椎管内及颅内广泛脑脊膜强化并增厚.行后颅凹开颅囊肿切除术,切除标本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观察.结果 开颅后显示术野内囊肿及脑表面软脑膜均呈黑色.光镜下囊壁内见大量黑色素细胞,局灶呈瘤样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黑色素细胞呈黑色素瘤抗体HMB45、MelanA、S100、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核抗原ki-67阳性率<1%.病理诊断:脑膜弥漫性黑色素细胞增多症.患者术后2个月死亡.结论 神经皮肤黑变病主要特点为皮肤及软脑膜弥漫性或局灶性黑色素细胞增生,可合并Dandy-Walker畸形.确诊需病理活体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