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研究方法对发病6 h内的A组30例,发病6~12 h的B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快速静脉滴注尿激酶100~150万U治疗。另设30例未用尿激酶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C组)作为对照组。两组其余治疗方法相同。分别对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变化进行评定,并用TCD评价血管再通情况。结果A组、B组与C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管再通率等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A、B两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内出血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管再通率两组间无差别(P>0.05)。结论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6 h内疗效显著,并发症少,6~12 h溶栓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总结采用静脉推注尿激酶行溶栓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溶栓全称的护理要点,为提高溶栓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确诊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尿激酶剂150万U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30 min内快速静脉滴注溶栓,如症状缓解不明显可追加25~50万U尿激酶,24 h后评价溶栓疗效。结果:本组40例患者24 h后根据神经功能改善情况NIHSS评分,基本痊愈8例,显著改善13例,改善14例,无明显变化4例,恶化1例,总体溶栓有效率为87.5%;无死亡病例。结论:静脉推注尿激酶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措施,在溶栓前、溶栓中及其溶栓后给予优质的护理可以提高该治疗手段的安全性,为患者顺利出院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静脉溶栓方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观察组,以25万U尿激酶静脉推注,随后150万U尿激酶1h内静滴;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通常的药物治疗方案。对治疗前和治疗后1d、1周、2周、1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给予评分。结果:治疗后1d、1周、2周、1月时,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1d~1月期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逐渐改善,非常显著(P<0.05):观察组用药后1d、1周、2周、1月时的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比常规治疗效果好,且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病后6小时内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起病3小时内给尿激酶50万U+生理盐水100ml静滴,20分钟滴完;3~6小时内用尿激酶100万U+生理盐水150ml静滴,30分钟滴完。对照组采用通常的治疗方案,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1周、2周、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痊愈率为60.5%,与对照组疾病痊愈率20%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起效快.作用强,效果好并且安全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2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6例和对照组1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分别给予尿激酶150万U、100万U、75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于35min内滴完,对照组分别给予降纤酶10U、5U、5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连用3天,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测血流变及相关指标.结果:在血流变学指标改善方面,尿激酶组明显优于降纤酶组.发病3个月时,3h内尿激酶治疗组临床治愈率62.07%,总有效率89.66%石;12h内尿激酶治疗组临床治愈率27.09%,总有效率82.76%,而降纤酶组治愈率仅6.67%,总有效率50%~70%,2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可减少出血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脉络宁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6 h内应用(125~150)万U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8%(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评分平均减少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溶栓组、对照组。溶栓组应用100万U尿激酶加入0.9%氯化钠溶液200ml静滴,30min内滴完,溶栓12h后用低分子肝素7500U皮下注射,1次/24h,共5~7d。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24h、2周及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溶栓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疗效好,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研究组患者在发病6~12h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剂量100万~200万U,同时给予降颅压、脑细胞保护、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给予降颅压、脑细胞保护、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并判定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无溶栓禁忌证的脑梗死患者能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血液流变性,对于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超早期(发病<6 h)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溶栓适应证发病6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首先加用国产尿激酶2.0万U/k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按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7 d、14 d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治疗前后分别监测凝血功能及头颅CT,了解有无出血倾向以判断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4 d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严格掌握溶栓治疗适应证,应用尿激酶2.0万U/kg超早期静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彦嫦  杨淑莲 《微创医学》2006,25(2):202-203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AMI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100万~150万IU加0.9%氯化钠100ml静滴,30min内滴完.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40%.治疗组溶栓后2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18例,其中1例死亡.对照组5例死亡.结论尿激酶溶栓对AMI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溶栓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按照不同的治疗时间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超早期治疗(开始治疗距发病时间3 h内),对照组延迟治疗(开始治疗距发病时间3~6 h),观察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6 h、24 h、1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急性脑梗死发病3h内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神经损伤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12.
李彦嫦  杨淑莲 《医学文选》2006,25(2):202-203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AMI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100万~150万IU加0.9%氯化钠100ml静滴,30min内滴完。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40%。治疗组溶栓后2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18例,其中1例死亡。对照组5例死亡。结论 尿激酶溶栓对AMI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溶栓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39例静脉滴注尿激酶100万U(体重女≤50公斤,男≤55公斤),130万u(体重女50-60公斤,男55-65公斤),150万U(体重女>60公斤,男>65公斤)溶于生理盐水100ml,半小时内滴完;对照组39例按常规治疗,并分别在溶栓前、溶栓后3h、溶栓后24h、1周、3周时间点,采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9.00%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显效率为13.00%,总有效率为82.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前、治疗后3h、24h、1周及3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剂量为1 00万U(体重女≤50公斤,男≤55公斤),130万U(体重女50-60公斤,男55-65公斤),150万U(体重女>60公斤,男>65公斤)较符合治疗剂量个体化原则,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9~72h内)急性脑梗死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组和对照组,尿激酶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50万U加入生理盐水50ml静滴,30min滴完,连用3d.结果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溶栓后各时间点与溶栓前比较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OT)、纤维蛋白(TIB)无显著差异(P<0.1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发病6~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周晓莉 《中原医刊》2005,32(21):70-71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除正常给予脱水、抗凝、扩管外,给予尿激酶50~100万U 加入100ml生理盐水30~60min滴完,每日1次,观察治疗效果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程度.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溶栓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有显著差异.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3月来自我院的60例内瘘血栓形成患者采用尿激酶(UK)溶解血栓的治疗方法,尿激酶25万U+生理盐水20ml,在血栓的近心端用5#针头穿刺1针,10~20ml/h用微泵推注。日最大用量100万U。随机选取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6h以内溶栓患者30例为治疗组,6h以后溶栓3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的再通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33.3%。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6h内溶栓效果明显高于6h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穿刺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5例在溶栓时间窗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颈内动脉穿刺注射尿激酶40万U+基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4天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显效率。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颈内动脉穿刺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张伟林 《中外医疗》2010,29(18):16-17
目的讨论尿激酶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25万U+生理盐水20mL静脉推注,继以尿激酶100万U+生理盐水250mL进行30min静滴,观察治疗效果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溶栓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溶栓后再瘫痪及死亡状况。结论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效果、用药时间窗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连续静滴1周,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1周。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发病48小时内溶栓均有效果,6小时内疗效最佳。观察组仅有3例出现皮下瘀斑,未见颅内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连续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用药时间窗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20.
王发辉  朱亚非  张长青 《吉林医学》2011,(35):7498-7499
目的:探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肌梗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给予尿激酶150万U,加入NaCl注射液100 ml中在30 min内滴注完毕。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口服300 mg/d,3 d后改为100 mg/d。在应用尿激酶溶栓后的12 h在腹壁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每隔12小时注射1次,2次/d,连续应用7 d。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再通率、心绞痛发生率和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心绞痛发生,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