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对TTP的认识.方法 对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TTP患者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首发症状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的TTP,1例早期诊断为脑梗死,1例早期诊断为脑出血,两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肾功能损害.应用糖皮质激素、血浆、丙种球蛋白的患者存活,未应用的患者死亡.结论 伴有血液系统异常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考虑有TTP的可能,可行相关辅助检查,早期明确诊断.无条件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血浆、丙种球蛋白等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系统观察以头痛首发就诊的结缔组织病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更多免疫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方法:25例患者以头痛为主诉首发就诊,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回顾性分析,对相关临床症状及免疫炎症指标情况的比较,分析实验室指标监测,分析临床特点。结果:在以头痛首发就诊的结缔组织病相关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占首位,而其免疫检测指标阳性率较低,病理性活检取材困难,患者依从性较差。结论:要提高以头痛首发就诊的结缔组织病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辨别,扩大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血液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艾滋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鹏翔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5):535-535,538
目的:认识艾滋病的多种首发症状,防止临床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9年36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以血液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都进行了血液学的部分实验室检查。结果:4例患者最初被误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癌及多发性骨髓瘤,最终HIV抗体检测阳性确认为AIDS。结论:血流系统表现可成为艾滋病的首发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表现,加深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特殊首发症状及早期临床资料。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首发临床表现多样,可为紫癜、血管炎、肾脏症状、关节症状、血液系统症状、神经症状等。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首发症状无固定模式,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积极进行相关的检查,提高早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外疾病为首发症状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1995~2005年间收治的以肾外疾病为首发症状,收治相关科室,最后确诊为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以消化系统疾病为首发最常见,其次是血液系统疾病.结论 慢性肾衰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病人可引起消化、血液、循环等多系统损害,可以某一系统损害为首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血液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 SL E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及血象缺乏特异性 ,但所有病人均具备SL E相关的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及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关节等症状 ,以贫血为主要表现者 10例 (6 6 .7% ) ,以出血为主要表现者 5例 (33.3% ) ,以溶血性贫血为主要症状者 2例 (13.3% ) ,白细胞减少者 7例 (4 6 .6 % ) ,血小板减少者 9例 (6 0 % ) ,全血细胞减少者 7例 (4 6 .6 % )。骨髓形态学改变缺乏特异性 ,主要表现为红系或粒系增生活跃 ,巨核数目正常或增多 ,但功能差。 2例溶血性贫血患者 Coom bs试验均为阳性 ,尿蛋白阳性者 11例 (73.3% )。 结论 :血液系统症状可以是 SL E的早期表现 ,当病人以血液系统症状就诊时 ,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性 ,可进行与 SL E相关的检查 ,这对减少误诊率和提高诊断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陈向东  李忠心 《浙江医学》2000,22(3):157-159
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常累及的脏器 ,狼疮肾炎的发生几乎占SLE患者的100% [1]。狼疮肾炎时常伴贫血、白细胞数(WBC)减少或血小板数 (BPC)减少 ,甚至全血细胞减少。有时血液系统损害先于狼疮肾炎发生而为SLE首发症状或主要表现[2]。本文报道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17例狼疮肾炎 ,以对其临床、病理及预后进行分析。1.一般资料 :17例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狼疮肾炎患者来源于本院内科住院的87例狼疮肾炎伴血液系统损害者。年龄22~75岁 ,平均40.9±14.3岁 ;女性13例 ,男性4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以血液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爱滋病临床及血液学特点.方法 将我院2008年~2012年收治的13例爱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表现及血液学改变.结果 13例病患中有3例发热,6例淋巴结肿大,4例肝大,3例脾大;3例白细胞减少,10例贫血,7例血小板减少;8例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骨髓细胞学检查显示为正常骨髓象、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结论 对于爱滋病患者而言,其血液学改变有一定的特点,而以血液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爱滋病则极易合并机会菌感染,因此必须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9.
魏红亚  杨冬英 《吉林医学》2011,(17):3540-354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方法:现对我院2002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以血液系统改变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血液系统疾病治疗后,短期内反复发作,病情不易控制,或治疗后病情改善不理想,进一步行自身抗体检查提示抗-Sm(+),抗ds-DNA(+)6例,3例经行肾穿刺活检后提示狼疮性肾炎,结合其他临床症状,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予以泼尼松及环磷酰胺等综合治疗后,病情有所改善。结论: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液学改变,有助于临床诊断,减少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24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误诊原因的分析,了解该症状常见的临床误诊原因,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误诊的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T3,T4,FT3和FT4均有明显下降,TSH明显升高.结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临床症状表现各异,可以以不同系统的表现为首发症状,如不进行认真体格检查及相应辅助检查,极易导致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血小板减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7-2011 年205 例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表现且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05 例病历资料的骨髓报告中,提示血液系统疾病154例(75.1%),其中血液系统良性疾病129 例(62.9%),血液系统恶性疾病25 例(12.2%),非血液系统疾病51 例(24.9%).结论 骨髓细胞学检查作为血小板减少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不需要昂贵仪器设备,适合各级医院广泛开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的129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血液损害发生率、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9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中有83例患者出现了血液系统损害,所占比例是64.34%。其他症状包括了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等。结论对风湿免疫病患者的血液损害情况应该给予关注,采取相关的应对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损害神经、精神系统导致神经精神症状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误诊的原因,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以11例精神神经系统损害的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基本病因、临床特点、误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例患者误诊时间最短4个月,最长3年之久。重视神经精神系统为首发症状患者的血液系统检查,排除巨幼细胞贫血引起的可能性,是防止或减少误诊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李晓丽  赵艳辉  金花 《吉林医学》2012,(29):6390-6391
目的:总结恶性血液病的首发症状并对首诊血常规进行分析。方法:对77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首发症状及首诊血常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诊血液病患者血细胞数变化多样。在77例恶性血液病中,WBC数升高约占1/3、减少约占1/2、正常约占1/5,Hb量下降约占8/10,PLT数下降3/5,而Hb量或PLT数增加者很少见。从血液指标变化组合来看,约1/3患者三系减少,1/6患者WBC数增加而其他两系减少,少数仅表现为一系下降。结论:WBC数不高患者,或仅一系下降者,尤其要注意结合其他指标,否则很容易漏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临床类型。方法通过我院近10年来治疗的38例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糖尿病患者38例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47~78岁。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19例,以植物神经病变为首发3例,以脊髓病变为首发4例,以脑部病变为首发12例。结论凡是中老年人出现隐匿或急性起病的神经系统症状。均应及时检查血糖,以排除糖尿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2011年收治的130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消化道症状是慢性肾衰竭的早期常见症状,严重程度与慢性肾衰程度相关,食欲减退最为突出,伴随症状中恶心、呕吐116例(89.2%),纳差97例(74.6%),上腹饱胀58例(44.6%),腹泻36例(27.7%),口臭67例(51.5%).结论 慢性肾衰可引起多系统损害,消化道症状为部分慢性肾衰患者的首发症状,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的艾滋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艾滋病合并消化道症状为首发就诊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5例消化道症状突出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组均有食欲减退、消瘦、乏力,部分患者有吞咽困难、腹泻、发热等临床表现,其中真菌性食道炎12例,反流性食管炎伴慢性胃炎6例,消化性溃疡3例,CMV食道炎1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直肠炎1例。结论: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的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消化系统是最常见累及的系统之一。接诊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的患者时,对伴随发热、消瘦患者应警惕艾滋病可能性,并做HIV抗体检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首发症状和误诊情况,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收集在2家医院确诊的SLE患者258例,通过面对面询问调查的方法,获得患者的首发症状和误诊情况,并从患者的首发症状及误诊时的检查等方面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258例患者中有127例(49.2%)曾被误诊,平均误诊时间是(4.2±2.2)月,其中单次误诊66例(52.0%),多次误诊61例(48.0%)。以发热、关节肌肉症状为首发症状误诊率56.3%(63/112);皮肤黏膜损害为首发症状误诊率为45.9%(28/61);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误诊率为24.2%(8/33);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误诊率为41.4%(12/29);消化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误诊率为58.3%(7/12);其他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误诊率为81.2%(9/11)。常见误诊的疾病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征,肾炎,上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减少症,多形性红斑,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等。结论 SLE误诊普遍存在,患者首发症状无特异性、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无固定模式是构成SLE早期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误诊。方法对我院近几年遇见的42例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通过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28例患者首次就诊时确诊,14例首次就诊时误诊。结论医生诊断思维局限,体格检查不详细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以血液系统改变为主要首发表现的风湿免疫病患者骨髓形态特点,初步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其诊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的风湿免疫病患者骨髓表现及血液学改变。结果464f0的风湿免疫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者22例(47.8%)、白细胞减少19例(41.3%)、血小板减少17例(37.0%),a-系减少者21例(45.7%),同时有两系减少者18例(39.1%),全血细胞减少3例(6.5%)。骨髓红系主要呈增生活跃或减低的慢性病贫血及溶血表现。粒系可见中毒改变。巨核细胞数可正常或减少,伴成熟障碍。部分血小板正常的患者骨髓巨核细胞缺如。结论风湿免疫病常以因血液系统受损导致的各种血液学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骨髓细胞形态检查及特点对以血液学异常为主要首发表现的风湿免疫病与原发造血系统疾病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