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压积(HC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病例组,其中轻型胰腺炎(MAP)组40例,重症胰腺炎(SAP)组30例。选择同期住院非感染、肝脏、胆道、胰腺疾病30例患者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入院24 h内血清HCT及CRP水平,比较其在不同分组间的差异及通过ROC曲线了解其在重症胰腺炎诊段中的价值。结果:MAP组、SAP组患者血清H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AP组患者血清HCT、CRP水平明显高于MAP组(P0.05)。ROC曲线显示入院血清HCT及CRP水平诊断重症胰腺炎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3、0.828。结论:血清HCT及CRP水平可有效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其可作为诊断重症胰腺炎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淀粉酶的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53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健康对照组为30例健康者。采用速率法检测淀粉酶(AMY),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结果起病时MAP和SAP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20.8±4.6)mg/L和(90.5±14.2)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AP组又明显高于MAP组(P<0.05);MAP和SAP组血清AMY水平分别为(543.5±106.7)U/L和(627.3±135.7)U/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疾病早期联合检测CRP和AMY诊断MAP组和SAP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CRP与AMY联合检测有助于AP的早期诊断、病变程度判断、治疗效果观察以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AP患者79例(58例重症患者和21例轻型患者),非急性胰腺炎患者42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于在入院后1、24h、3d抽血测试TAP,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和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于1、24h、3、5、7d抽血测试CRP,并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胰腺炎组与非胰腺炎组相比,TAP明显升高,且SAP组和MAP组之间T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MAP组入院1周内各时测点CRP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能够早期准确诊断AP,其和CRP动态检测可作为AP患者严重度区分的指标,对AP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SF)的表达水平在急性胰腺炎(AP)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AP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2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88例,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健康对照组和AP患者入院初的血清SF、CRP、淀粉酶(AMY)及脂肪酶(LPS)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早期SAP组、MAP组的SF、CRP、AMY、LP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AP组的SF、CRP水平均高于MAP组(P0.05),而AMY、LPS水平与M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SF阳性率水平明显高于MAP组(P0.05);早期AP患者血清SF和CRP呈正相关(r=0.227,P=0.013)。结论 SF和CRP均能够作为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型的重要标志物,SF在判断患者严重程度上优于CRP,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 )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AP患者86例,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三组:轻度急性胰腺炎(MAP)27例(MAP组),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39例(MSAP组),重度急性胰腺炎(SAP)20例(SAP组)。比较三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血清淀粉酶、PCT和CRP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淀粉酶、PCT和CRP水平随时间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各组患者不同时段APACHE Ⅱ评分、淀粉酶、PCT 和CR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APACHE Ⅱ评分、血清淀粉酶、PCT和CRP水平与患者预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P <0.05)。出院后随访6个月,MAP组无患者死亡,MSAP组死亡率2.56%(1/39);SAP组死亡率35.00%(7/20),三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PCT和CRP水平可反映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二者检测简单、方便,在AP患者预后评估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联合红细胞压积(Hct)检测对早期预测急性重症胰腺炎(A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月一2014年12月因急性胰腺炎住院治疗的患者75例,比较轻型急性胰腺炎(MAP)和重型急性胰腺炎(SAP)患者24 h内CRP和Hct的差异,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早期CRP、Hct及两者联合检测对重症胰腺炎的诊断效率。结果:SAP组患者的CRP和Hct水平均明显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和Hct诊断SAP的敏感性分别为61.56%、49.57%,特异性分别为83.27%、80.2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3.52%、40.3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7%、85.26%。CRP联合Hct诊断SAP的敏感性为51.23%,特异性为94.29%,阳性预测值为76.12%,阴性预测值为87.23%。结论:CRP联合Hct有助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水平的变化,评价以上4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21例,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49例,分别检测急性期患者体内PCT、SAA、CRP及TAP水平,并与50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SAP组与MAP组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PCT、SAA、CRP及尿TAP水平均与健康对照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血清PCT、SAA、CRP及TAP水平均明显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项指标联合检测效能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论联合检测患者血清中SAA、CRP、PCT及TAP水平的变化,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对SAP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与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急性胰腺炎(AP)的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水平,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45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61例。分析它们与其他生化指标、AP 病情程度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SAP 组患者血清 PCT 及 CRP 水平分别为(7.86±2.38)μg/L 和(148.26±16.46)mg/L,明显高于 MAP 组的(5.22±2.13)μg/L 和(47.62±9.89)mg/L(P <0.01)。AP 患者血清 PCT 水平与 CRP 水平呈正相关(r =0.316,P <0.01),且两者与24 h APACHE II 评分、Ranson 评分、Balthazar CT 评分均呈正相关(P <0.05或<0.01)。结论检测 PCT 与 CRP 水平有助于判断 AP 病情发展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早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及合并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65例发病12 h内入院的AP患者,其中轻型胰腺炎(MAP组)114例,重型胰腺炎(SAP组)51例;合并感染(感染组)34例,未合并感染(非感染组)131例。检测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第7天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结果 SAP组患者各时点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MAP组(P<0.05),而血清CRP水平、IL-6水平与M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血清PCT水平在入院时、第3天及第7天均高于非感染组(P<0.01),CRP和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能够在早期反映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且能够反映AP患者是否合并感染,有助于早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早期合理预防感染,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综合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 C 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胰腺坏死的评估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该院收治的9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检测两组患者入院第1、3、5、7天血清 CRP 水平,分析血清 CRP 水平检测对预测 SAP 的意义。根据有无胰腺坏死分为胰腺坏死组和非坏死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 CRP 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 CRP 水平预测胰腺坏死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第1、3、5、7日, SAP 组血清 CRP 水平均高于 MA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胰腺坏死组患者血清 CRP 水平在各时间段均高于无坏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 CRP 水平的升高,CRP 预测 SAP 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逐渐增加。当 CRP≥150 mg/L,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91.0%。第3日血清 CRP 预测胰腺坏死的灵敏度较高,为95.4%。结论急性炎症反应期 CRP 测定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胰腺坏死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真  阮辉  周茜 《华西医学》2009,(11):2911-2912
目的:动态监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CRP对AP的早期诊断与病情评估的参考价值。方法:分别检测75例SAP患者和75例MAP患者入院后第1、3、5、7、9天外周血CRP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AP组患者CRP高峰值出现在住院第3天,第7天开始下降,14天后恢复正常。而SAP组患者住院第1天即可出现CRP显著增高,且下降速度缓慢,在后期CRP仍可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入院第1天,SAP组血清CRP水平均显著高于MAP组(P〈0.01)。轻症与重症组(无并发症或有并发症)之间患者血清CRP水平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动态监测CRP可作为AP早期诊断、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一个独立的衡量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急性胰腺炎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将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胰腺炎组(MAP组)及重症胰腺炎(SAP组)。另以同期门诊健康体检的正常健康人为对照(CON组),比较三者间血清PCT的差异,比较MAP组和SAP组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差异,分析血清PCT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MAP组和SAP组患者血清PCT显著高于CON组(均P<0.05),SAP组血清PCT、APACHEⅡ评分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MAP组(均P<0.05)。MAP组和SAP组不同血清PCT水平例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将血清PCT和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分析,MAP组和SAP组患者血清PCT和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s>0,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病情与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胰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按《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将56例急性胰腺炎患儿分为轻型组(MAP组,n=30)和重型组(SAP组,n=26);另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6例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儿童的PCT、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酶(S-Amy)水平。结果:(1)MAP组和SAP组患儿入院24h、48 h、72 h时的PCT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MAP组和SAP组患儿入院24 h时的CRP较入院时无明显升高,48h、72 h时的CRP升高明显(P0.05)。SAP组PCT降低及CRP升高的幅度较MAP组明显(P0.05)。MAP组和SAP组间及两组入院24 h、48 h、72 h时的S-Amy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56例AP患儿入院时有68%血清PCT升高,入院24 h时有57%PCT升高;在入院48 h时有30%PCT升高。结论:PCT检测对儿童AP的诊断较为敏感,可为其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血清三酰甘油水平与急性胰腺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19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19例(SAP组),轻症急性胰腺炎180例(MAP组),比较2组入院时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Ranson评分、Balthazar CT分级等指标,分析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SAP组入院时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水平高于MAP组(P〈0.05);Ranson评分≥3分、Balthazar CT分级为D或E级者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水平分别高于Ranson评分〈3分、Balthazar CT分级为A,B或C级者(P〈0.05);体质量指数和血清三酰甘油水平与Ranson评分、Balthazar CT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水平可反映急性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可用于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采集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将其分为轻症型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中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NLR水平。评估其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SAP组与MAP组患者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NLR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WBC及NLR预测SA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不低于0.7。NLR较WBC预测SAP的诊断临界(CO)值、敏感性、特异性、AUC具有更大的价值,而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在SAP的早期诊断中意义不大。结论 NLR在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不良预后中优于WBC。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最佳实施时机。方法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通常时间开始肠内营养(EN)组。EEN组30例,发病后2~5d内行肠内营养,平均(4.05±1.97)d;EN组28例,发病后6-10d内行肠内营养,平均(7.23±2.25)d;比较两组患者人院第10天时的APARCHEII评分变化,同时分析血清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变化,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0天与人院时相比较,APACHEII评分、血淀粉酶、C-反应蛋向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下降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恰当尽早实施肠内营养安全可行,根据个体情况人院后2~5d内实施肠内营养为比较合理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a和CRP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心静  谢江文 《江西医学检验》2005,23(3):207-208,267
目的探讨TNF-a、CRP变化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第1、4、7、14天时血清TNF-a和CRP水平,并与健康人对照。结果入院时和入院后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TNF-a和CRP水平均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而后者又均高于健康组(P<0.05),且血清TNF-a含量和CRP含量变化呈正相关(r=0.7124,P<0.05)。结论血清TNF-a和CRP水平变化与AP病情变化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有无差异。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39例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13例)和早期肠外营养组(TPN组14例),对照组(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EN组早期留置液囊空肠营养管行空肠营养,TPN组早期行静脉高糖氨基酸治疗,对照组早期未行肠内外营养支持。分别在治疗1、2、3周后比较三组总胆红素、WBC、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和C-反应蛋白(CRP)、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蛋白变化情况,于出院时比较感染并发症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三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Ran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第2周时,EN组及TPN组白细胞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第2、3周时.EN组和TPN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N组及TPN组感染率、感染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N组更优,但TPN组肠胀气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EN组及对照组,尤其是较高龄人群。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缩短病程、减低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但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可选择不同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武  谢小兵  屈飞 《检验医学》2011,26(8):527-530
目的 探讨血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胰脂肪酶(LPS)、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和C反应蛋白(CRP)等5项生化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65例急腹症患者分为AP组和非AP组,其中AP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AP(MAP)和重症AP(SAP),同时选取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水平变化,分析PCT、CRP在鉴别AP的分型及对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9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入住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按RANSON诊断标准及Balthazar CT分级评分来判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分组,每组30例。入选病例均于入院当天及入院后第35、、7、9天空腹静脉采血4 ml,提取血清后放置-80℃超低温冰箱保存备检。PCT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结果 MAP组与SAP组PCT及CRP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高低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分型及预后判断密切相关,24 h内即能达到峰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均优于CRP,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T是一种特异敏感的鉴别急性胰腺炎分型、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新指标,且检测方法简单易行、无创,患者及家属易于接受,值得临床试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