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内复杂动脉瘤的血管腔内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兵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2B):112-116
复杂颅内动脉瘤指巨大、宽颈、梭形、微小、夹层及假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虽然比神经外科有更大的优势,但目前大部分这类病变仍是血管内治疗的难点,就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高满  崔世民 《医学综述》2008,14(9):1321-1323
虽然神经介入放射学发展很快,但部分颅内动脉瘤仍不能经血管内介入的方法治愈,而随着目前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近年出现的新型栓塞材料Onyx使完全栓塞颅内巨大及不规则动脉瘤成为可能。其治愈率提高,并减少了并发症,增加了适应证,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叙述了Onyx栓塞剂在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各种栓塞技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管内治疗的72例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常规可脱弹簧圈技术、球囊再塑形技术、支架载瘤动脉成形术及载瘤动脉闭塞术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72个,完全或近全栓塞率为83.3%,部分栓塞率9.7%,永久性致残率2.8%,死亡率1.4%。20例患者随访2~13个月,平均6.5个月,均无颅内出血或再出血。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的相对安全有效的选择,各种新型栓塞技术、栓塞材料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逐步积累将使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右江医学》2017,(1):105-108
<正>颅内动脉瘤是指异常原因导致脑动脉壁的瘤样膨出,是神经外科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破裂动脉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1],致死致残率很高。过去20年来,开颅手术在颅内动脉瘤的手术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显微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血管内介入材料及技术的飞速发展,血管内治疗以其微创的特点已成为大多数颅内动脉瘤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在此两种手术方式的基础上又催生了以杂交复合手术治疗复杂动脉瘤的合作方式。脑  相似文献   

5.
张冉  罗猛强  侯炯 《上海医学》2012,35(10):897-899
颅内动脉血管局部异常膨出即形成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最常出现于前交通动脉(30%~35%)、后交通动脉起始部(30%~35%)和大脑中动脉分岔处(20%)[1].其破裂可导致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死亡率高达50%.传统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是开颅动脉瘤结扎术,但近年来随着介入神经放射技术及相关仪器、材料的快速发展,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被普及.尽管血管内介入手术的麻醉风险与传统神经外科手术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仍存在很大差异.麻醉医师需要理解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的特殊性、潜在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并能够熟练调整患者的麻醉状态和生理参数,对于保证患者安全、保障手术顺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减少介入手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4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总结我院这几年来血管内治疗动脉瘤护理的经验与教训。结果本组94例患者均获得良好栓塞,均为一次性完全栓塞。1例术后发生动脉瘤再次破裂死亡,3例出院时出现一侧肢体肌力下降,1例出院时出现轻度语言障碍,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手段。围手术期采取恰当、正确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能有效较低动脉瘤术前发生破裂风险和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前交通动脉瘤约占全部颅内动脉瘤的1/3,其破裂出血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介入材料的迅猛发展,绝大多数前交通动脉瘤均可行血管内治疗。我院2009-10-2012-10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栓塞技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35例复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常规可脱弹簧圈技术、球囊再塑形技术、支架载瘤动脉成形术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35个,完全或近全栓塞率为62.9%,部分栓塞28.6%,永久性致残率5.7%,死亡率2.9%。29例患者随访3~14个月,平均7.5个月,均无颅内出血或再出血。结论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相对安全有效,特别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法、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选取30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首发症状的颅内动脉瘤早期患者,均在出血后的3d内采取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30例患者中出现了1例重残,无死亡病例。结论采用析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能够处理形态各异和手术不能达到的部位,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局部的异常改变产生的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脑血管病,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致死致残率高达42%.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颅手术直接夹闭,但随着介入神经学的发展,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血管内技术逐渐成熟,目前血管内栓塞治疗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入放射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随着临床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血管内治疗材料和设备的改进和提高,血管内治疗技术已成为神经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介入放射血管内栓塞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总结了40例介入放射治疗脑血管疾病病人的麻醉管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血管介入材料及介入治疗设备的进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2],作者2004年8月至2005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修期间,共参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34个,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是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目前对于此疾病的治疗多采用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与血管内介入栓塞动脉瘤两种治疗方法。我院将2011年1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采用开颅夹闭手术治疗和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做出了回顾性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中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神经介入的迅速发展和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已得到广泛应用,其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术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最新的一项微创技术,对病人损伤小,痛苦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2006年12月~2008年6月开展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3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颅内动脉瘤属神经外科临床常见脑血管病,是由异常原因导致的脑动脉壁膨出瘤。动脉瘤破裂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而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颅内动脉瘤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群体,且女性发病率更高。在过去的二十年,临床上主要采用开颅手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时至今日,显微技术的发展已趋于成熟,显微设备也更加精密,血管介入材料不断被开发出来,临床上血管内治疗开始逐渐取代开颅手术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手术方式,血管内治疗,具有微创特点,患者手术耐受性更高,也能够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在上述两种术式基础之上,又衍生出复合术式,对复杂的颅内动脉瘤进行治疗。诊疗手术的不断发展,极大的改善了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提升,存活率大幅度提高。本文简要概括了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精湛。  相似文献   

16.
兰展 《微创医学》2023,(3):361-364
颅内微小动脉瘤是人类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而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是神经外科极具危险性的疾病,受到临床医学的高度关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设备精细化程度的逐渐提高,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亦不断提高,使得患者在动脉瘤破裂前及时得到诊断及治疗。对于颅内微小动脉瘤急性破裂患者,可选择开颅术清除颅内血肿并夹闭动脉瘤,也可实施介入栓塞治疗。随着介入材料的研发创新及介入技术的不断改进,血管内介入治疗越来越安全,已成为颅内微小动脉瘤急性破裂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难以用介入方法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的特点,并报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从瘤颈、瘤体大小、囊颈比及颅内血管条件等方面,分析27例(33个)由介入科转诊,行显微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的特点,27例中男7例,女20例,年龄27~67岁.结果 难以用介入方法治疗的颅内动脉瘤包括宽颈动脉瘤(瘤颈>4 cm)、较大动脉瘤(最大直径≥8 mm)及血管内操作失败动脉瘤(血管迂曲或严重的血管痉挛),手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某些介入治疗困难的颅内动脉瘤可以考虑选择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胡北泉  魏风 《微创医学》2014,(3):331-334
血管内治疗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但其应用于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不明确,尤其是其再次出血、复发和再通问题。本文就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法的技术、并发症及其防治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盘丽华 《医学文选》2013,(5):653-654
颅内动脉瘤是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原因,颅内动脉瘤破裂而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死亡率约20%~30%[1].其传统手术方法是开颅直接行动脉夹闭,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血管内栓塞是近年来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具有微创、损伤小等优点.我院自2009年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30例,围手术期给予精心细致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指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5年12月通过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8例颅内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均在全麻下经微导管予EDC或DES栓塞。结果所有病例均取得成功。2例患者在术中出现较严重的颈内动脉痉挛,处理后缓解。其中1例术后继发脑梗死,经治疗,1个月后逐渐恢复。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神经介入技术和材料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