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脑干内5-HT能神经元至小脑皮质的纤维投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单纯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电镜方法研究了大白鼠小脑皮质内5-HT纤维的分布及存在形式,并用HRP逆行追踪和免疫细胞化学结合法研究了脑干内5-HT能神经元向小脑皮质的纤维投射。实验证实:5-HT纤维广泛存在于小脑皮质各部、各层,其中Ⅴ~Ⅷ叶较集中,蚓部纤维密度较半球高。皮质各层中,颗粒细胞外层及Purkinje细胞层纤维密度最高,呈树枝状分布;分子层次之,呈“T”型分布;颗粒细胞内层纤维密度最低,向垂直皮质表面方向行走。电镜观察到:小脑皮质分子层内有多个5-HT免疫反应阳性末梢,其中多数为无突触末梢,部分分布在毛细血管壁附近,少数为轴-轴型突触末梢。实验还证实:小脑内5 HT纤维有多个来源,它们可来自延髓外侧网状核、中缝隐核、巨细胞网状核、楔外核、脑桥被盖网状核。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采用5例有机玻璃单体铸型标本,暗视野全景观察和日立S—450扫描电镜观察,较完整地显示人脑海马内部血管从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毛细血管—微静脉—小静脉连续性立体构筑。海马内微动脉与微静脉有着特殊的分布形式,本文观察到一支动脉分细支或数条动脉的分支组成血管网,数支微动脉伴随一条微静脉为-血管单位,毛细血管互相交织成不规则的血管网.皮质动脉分支走向及毛细血管袢长轴与神经纤维走向平行。皮质长、短动脉各序支管随年龄增长而变粗;皮质动脉在深部发支返回浅层。本文观察到微血管间存在多种吻合:1.微动脉间吻合;2.毛细血管前动脉间吻合;3.微动脉与微静脉间吻合;4.微静脉间有搭桥式吻合。微血管形态特征;小动脉壁有卵圆形的内皮细胞核压迹,排列整齐,清晰可见。小静脉壁有圆形的内皮细胞核压迹。较大数量的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动脉末端肌纤维包绕管壁形成纹理的微动脉括约肌,微动脉管径突然变细呈锥状与毛细血管相连接。毛细血管汇入静脉,静脉属支呈“树根状”。  相似文献   

3.
应用单宁酸-氯化铁法显示小脑不同部位的微血管构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光镜下观察 6只大鼠小脑前叶、后叶及蚓部微血管构筑。方法 用单宁酸 -氯化铁法 (TAFM)媒染显示小脑内血管。结果 小脑各部位皮质、髓质动脉均来源于软脑膜动脉和小脑动脉中央支 ,软脑膜动脉分支多以直角进入小脑皮质 ,分别在分子层、蒲肯野细胞层、颗粒层形成毛细血管网 ;小脑后叶髓质中微动脉呈爪状分支 ,小叶两侧皮质深层微动脉或毛细血管可跨过髓质互相沟通。结论  TAFM显示小脑微血管构筑清晰、立体感强 ,并发现小叶内皮质深层微血管之间有吻合支  相似文献   

4.
人大脑内部微血管构筑——组织化学显示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对血管内皮的染色方法,光镜观察了3例人大脑内部的微血管构型。结果,皮质短动脉进入皮质内的分枝去向有:1.皮质返枝;2.水平枝;3.下降支。皮质长动脉末端的分枝类型分为:1.血管栅栏样分枝型;2.烛台样或小锚样分枝型;3.树根样分枝型。看到了从微动脉、毛细血管到微静脉的连续性通路。论述了皮质动脉与静脉之间在形态学方面的差别及皮质内血管吻合的几种形式,为更好地理解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类型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幼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小脑齿状核微血管构筑的形态学特点。方法:采用改良碱性磷酸酶染色法显示小脑齿状核内的微血管形态及吻合,并测血管密度。结果:本实验首次成功地显示出小脑齿状核内微静脉,且观察到微动脉和微静脉间的吻合。小脑齿状核的微血管多为树根状,分支多以大锐角和弧形发出,且彼此吻合成网,其密度明显高于周围髓质区。结论:小脑齿状核内微血管近似直角和弧形的弯曲,可能是该区易发生出血的形态学基础。其密度较周围髓质高很多,与该部位神经细胞需氧量较大,代谢较活跃有关。  相似文献   

6.
人小脑内部毛细血管密度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政  萧鸿 《解剖学杂志》1997,20(3):253-256
应用甲醛碳素墨水灌注,按立体学方法测量并分析5例儿童(3~11岁)小脑皮质及髓质的毛细血管密度.结果如下:皮质深层(包括蒲氏层和颗粒层)毛细血管密度最高,为1137.25±204.95mm/mm~3,皮质浅层(分子层)次之,为647,68±153.18mm/mm~3,,髓质最低,为493.81±126.78mm/mm~3,经统计学分析表明三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于同一层次,小脑各区间差异不显著(P>0.05).文内还讨论了毛细血管密度与小脑细胞构筑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2侧成人新鲜尸体上肢,经肱动脉灌注ABS丁酮溶液,制成铸型样品,喷镀金膜。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手鱼际和小鱼际皮肤及浅、深筋膜微细血管的立体构筑。微血管网可分为5层:(1)乳头层网:可见排列整齐的皮纹血管及乳头毛细血管;(2)乳头下层网:血管网眼大、小不均,呈多角形;(3)真皮深层血管网:在纵横交错的微血管网中,有散在或聚集成团的毛细血管球;(4)浅筋膜层网:在粗大的血管干周围,形成小叶状血管网;(5)深筋膜层网;可见并行排列的干线血管。左右侧之间、鱼际和小鱼际之间,微血管网的形态无明显差民。  相似文献   

8.
刘辉凤 《中国微循环》2009,13(3):219-222
微血管的网络形态指器官中微血管的三维分布、排列样式,其中微血管包括细动脉、分支毛细血管、网状毛细血管、集合毛细血管、细静脉。为了便于观察研究,微血管的网络形态被归纳为八类:发夹型、树枝型、网囊型、丝球型、密网型、珊瑚型、球网型、菜花型,但这八种网络形态远不能概括全身所有微血管的立体形态。同一网络形态内各器官间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9.
<正>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和镀银复染,研究人胎(孕龄为16~28周的人流标本)小脑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lyse,TH)和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 β-hydrolyse,DβH)神经元及其传入纤维的发育.结果证实,16~18周龄,两种免疫性反应已出现于小脑皮质的分子层,Purkinje细胞和粒细胞层.23周,TH和DβH阳性Purkinje细胞排列紧密,其核周质含粗大颗粒状的呈色物明显地延伸至突起内,此外,分子层尚见有棱形的蓝细胞和圆形的星形细胞均有散在的阳性反应.26~28周,皮质各阳性胞体的突起明显增长,胞体增大.切片镀银复染,16周龄的皮质亦已见有丰富的苔状纤维和少量的平行纤维存在;随胎龄发育,TH和DβH两种阳性Purkinje细胞胞体和突起均还有较丰富的爬行纤维附着;且分子层内可见更多的平行纤维与阳性的Purkinje细胞的突起相交错成网.小脑中央各核,16~18周龄已明显有TH和DβH的阳性反应,且随胎龄的发育,各核群(顶核、球核、栓核和齿状核)的阳性胞体各异,而其各胞体的直径大小,则始终是以齿状核的胞体为最小.切片镀银复染,在本文的最早胎龄(16周)亦已见大量的传入纤维布于中央各核,在阳性胞体上均附有传入纤维的突触样小结;23周龄后,中央核内阳性胞体与小脑皮质、前庭脊核,以及参与小脑脚的纤维联系,所见更为丰富和显著  相似文献   

10.
空回肠器官内各层微血管构筑特点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空回肠疾病的机制、手术治疗以及肠移植等提供微血管构筑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通过墨汁灌注、组织切片、揭层透明、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空、回肠肠壁各层微血管构筑特点并探讨其相互关系.结果:空、回肠直动脉进入肠壁后分别向浆膜和肌层发出分支,其中浆膜层微血管较稀疏;肌层微动脉走行与肌纤维方向一致,相互间吻合成网;黏膜下动脉分别向肌层和黏膜层发出返支和分支,构成黏膜层和肌层动脉网;黏膜层微血管形态大体与肠绒毛的轮廓和肠腺窝结构相似;空肠在环肌层、黏膜下层和黏膜层毛细血管密度均大于回肠.结论:黏膜下动脉是肠壁的血供枢纽;空肠壁内各层血供均优于回肠.  相似文献   

11.
海马结构(hippocampal formation)的主要组成是海马和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它们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有广泛的纤维联系,参与形成学习记忆.海马皮质从海马沟至脑室回依次为分子层、锥体层和多形层;齿状回皮质也分3层:分子层、颗粒细胞层和多形层,其神经细胞发出的纤维不超出海马结构范围.海马内锥体细胞规则排列,故结构比较一致.尽管如此,依据细胞形态、不同皮质区发育差异以及纤维排列不同,海马皮质亦能分为4个沿其长轴分布的不同亚区,即CA1、CA2、CA3、CA4区,且研究表明各亚区在基因表达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2.
成人海马结构微血管密度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有伟  宫瑾 《解剖学报》1995,26(3):235-239
用碱性磷酸酶血管染色法对成人海马结构内微血管密度进行了形态计量学研究。结果表明,海马皮质各层的微血管密度,以分子层最高,以下依次为锥体细胞层和多形细胞层,而腔隙层最低。海马皮质各区和齿状回的微血管密度,以CA2区最高,CA3和CA1区居中,CA4区次之,齿状回最低。微血管直径以海马锥体细胞层最大(8.20±2.1μm),多形细胞层最小(7.12±0.9μm)。CA2区的微血管直径最大(7.59±1  相似文献   

13.
猪小脑皮质内突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简化的Гольджи-Дейнека石蜡切片法染制了猪小脑皮貭的切片,研究了小脑皮貭内神经原的突触分布和形态。猪小脑皮貭内的轴突终末扣结的形态与其他动物和人类的基本相似。终末扣结多呈环形和圆球形,其直径1—1.5微米,大的可达3微米。神经细胞上分布着很多的终末扣结,以浦金野氏细胞最明显。轴突终末扣结分布在神经细胞的胞体和树突上,以及纤维丛内。颗粒层内的小脑小球是一种较特殊的突触构造,它由神经胶貭、颗粒细胞的树突和苔状纤维构成。小脑小球内有不同大小的纤维和终末扣结。猪小脑皮貭内也存在轴突终末扣结与毛细血管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幼儿基底神经节微血管构筑的形态学特点.方法:采用改良碱性磷酸酶染色法显示幼儿基底神经节的微血管形态及吻合.结果:本实验成功地显示出微静脉,且观察到微动脉和微静脉间的吻合.基底神经节各核团内的微动脉有两种类型即长微动脉和短微动脉.其走行迂曲,多为树根状、树藤状和弓状,分支以大锐角发出多见,但也可见直角和钝角发出者,经1~4级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网.基底节区内各核团和内囊微血管密度高低不等,其由高到低依次为壳核、尾状核、屏状核、杏仁核、苍白球、内囊.结论:基底神经节各核团内微动脉的走行迂曲、形态各异,可能是该区易发生出血的形态学基础.各核团间微血管密度的差异,说明各部神经细胞的需氧量和代谢的活跃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人胚胎小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用 HE染色和超薄切片技术 ,对 4~ 8月胎儿小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细胞构筑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从胚胎 4月开始 ,小脑已由两侧的小脑半球和蚓部组成 ,可见皮质和髓质。皮质分为外颗粒层、分子层、中间层、内颗粒层四层。随月龄增加 ,外颗粒层的相对厚度下降 ,绝对厚度增加。8月时 ,皮质可分为外颗粒层 ,分子层 ,蒲肯野细胞层和内颗粒层。电镜观察发现 4月胎儿小脑皮质的神经细胞排列紧密 ,细胞核大而圆 ,突起少 ,此时突触处于形成期 ,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已清晰可辨 ,但突触小泡很少。6月时 ,神经细胞增大 ,胞质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目较 4月时有明显的增多。绝大多数突触依然是突触样连结 ,特点是两膜呈对称性增厚 ,突触间隙清晰可见 ,突触前终末内线粒体结构较幼稚 ,突触小泡数目较少。8月时的神经元发育基本成熟 ,细胞突起的数目增多且较长。突触结构趋于成熟 ,突触前后膜增厚 ,突触前终末内的小泡增多 ,且向前膜聚集 ,突触样连结数目减少 ,典型突触增多。以上这些结果表明 ,小脑皮质的神经细胞随胎龄增加 ,其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 ,7~ 8月间是发育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直肠与肛管器官表面动脉分布与器官内小微动脉及毛细血管精确分布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成人标本行巨微解剖观察表面动脉分支分布特点;20例胎儿尸体,墨汁灌注,组织切片及揭层透明铺片,光镜观察器官内微血管的构筑情况,测量各部位毛细血管分布密度.结果:器官表面动脉在直肠和肛管呈区域性分布的特点,在上半直肠前壁和直肠颈及肛管后壁中线部位存在"无血管吻合区".微血管测量结果显示上半直肠前壁和直肠颈及肛管后壁中线部位,肌层、粘膜下层及粘膜层毛细血管密度均低于同层其他部位.结论:直肠与肛管表面动脉分布与器官内小微动脉及毛细血管精确分布间存在对应关系,临床可根据肉眼所见表面动脉分布来评估直肠和肛管血供.  相似文献   

17.
中枢神经系统大部分结构内的神经元及其纤维成层排列,尤以大脑皮质、小脑皮质和海马(hippocampus)最为明显.这种层状结构对中枢神经系统完成其功能非常重要,皮质神经元排列紊乱的突变小鼠表现出功能上的障碍.我们曾以联合器官型脑片培养技术(organotypic slice co-culture)为主要手段对海马结构内齿状回(dentate gyrus)层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齿状回内细胞和纤维层的形成受不同因子的控制和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食管壁内动脉血供及微血管构筑的基础性研究资料。方法:随机选取新鲜胎尸25具,墨汁灌注,组织切片;家兔5只,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测。结果;食管壁内各层均存在动脉网,粘膜下层动脉网丰富,分深浅两层;各层毛细血管特点各异,外膜层稀,肌层有肌束间血管网,粘膜下层呈丛状,粘膜层最丰富;食管各段毛细血管密度差异不大,但颈段前壁纵形肌、胸上段后壁粘膜层有相对毛细血管贫乏区。结论:食管的各段各层均存在动脉网,毛细血管密度差异不大,能有限代偿食管壁外供血动脉的阻断。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脑内动脉的研究越来越多,已积累了较多的资料。齿状核为小脑最大且重要的核团,小脑出血多发生在齿状核及其附近。因此,揭示齿状核内部微血管构筑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甲醛碳素墨水灌注组织切片光镜法及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法研究儿童(3—7岁)小脑齿状核动脉来源、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如下:齿状核动脉起自小脑动脉的l-2级分支,血管自各个方向向核集中,穿过皮质而达齿状核。来自小脑上动脉分支的齿状核动脉每侧为3-5支,多从齿状核门、核的前端及上端入核;发自小脑下前和下后动脉分支者每侧为2-3支’多自核的外侧、下面及后端入核。按动脉进入核的方式将其分为齿状核内动脉和齿状校外动脉。齿状核动脉粗而在,经皮质时几天分支,而当其进入核门或达核附近髓质时分支突然增多,一般以3-4级分文分布于齿状核。齿状核动脉主干和各级分支共同构成齿状核“血管树”。有时见一齿状核动脉主干末端同时发出许多分支达齿状核。某些分支呈直角自其生于发出。齿状核动脉分支间彼此交织形成致密的血管丛,丛的形态与齿状核的锯齿状外观一致。核内存在丰富的血管吻合,吻合的血管多为毛细血管及毛细血管前动脉。齿状核血管丰富,血管密度为1355.03±221..11mm/mm’。本文探讨  相似文献   

20.
12例新鲜儿童尸脑,以甲醛碳素墨水灌注,光镜观察.小脑皮质及髓质的动脉来源于小脑动脉皮质支及中央支.血管多以直角及呈放射状穿小脑实质.小脑皮质及髓质的动脉分为皮质浅动脉、皮质中动脉、皮质深动脉、皮质髓质动脉及髓质动脉.动脉分支间相互吻合构成皮质浅、深层及髓质血管网.血管及血管网眼密度以皮质深层为最高.皮质的血供主要来自皮质浅、中、深动脉,髓质主要来自皮质髓质动脉及髓质动脉.髓质内的血管多呈直角分支.且血管走行与白质纤维方向一致.本文讨论了小脑皮质及髓质的血供及血管形态与小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