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热性惊厥患儿首次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医师对有危险因素的患儿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热性惊厥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16例首次热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首次发作危险因素,并随机抽取同期发热但无惊厥发作(既往也无惊厥病史)的601例患儿为对照组。结果616例热性惊厥患儿,男344例,女272例,汉族584例,蒙古族32例。1岁以下126例(20.5%),~3岁405例(65.8%),3岁以上85例(13.7%)。发作病因中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3.6%(330/616)]、疱疹性咽峡炎[25.9%(160/616)]及幼儿急疹[10.5%(65/616)]居前3位。惊厥发作时体温在38.0℃及以上者570例(92.5%),16例(2.6%)患儿惊厥发作后出现发热。534例(86.7%)患儿在发热24 h内出现惊厥发作。608例(98.7%)患儿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惊厥持续时间<5 min 548例(89.0%)、~14 min 48例(7.8%)、~29 min 16例(2.6%)及≥30 min 4例(0.4%)。572例(92.9%)患儿在单次热程中仅1次惊厥发作。临床类型中单纯性热性惊厥占88.3%(544/616),复杂性热性惊厥占11.0%(68/616),惊厥持续状态占0.7%(4/616)。危险因素分析显示首次惊厥时年龄、低钠、低铁、低锌、剖宫产、异常出生史、抽搐前1周疫苗接种史及热性惊厥家族史在热性惊厥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次发热惊厥年龄、低铁、剖宫产、低钠及热性惊厥家族史是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热性惊厥首次发作多见于3岁以内婴幼儿,以单纯性热性惊厥为主,惊厥发作时体温高,易发生于发热后24 h内,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病因。引起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首次发作年龄、低铁、剖宫产、低钠及热性惊厥家族史,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降低热性惊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热性惊厥患儿的复发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结合98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研究其复发、转为癫和出现智力障碍及行为异常的情况.结果复发共52例(53.0%),复发危险因素与惊厥家族史、初次发作体温<38.5℃、初次发作年龄<1岁及复杂型热性惊厥有关(P<0.01);热性惊厥转为癫共20例(20.4%),转为癫的危险因素与复杂型热性惊厥、初次发作年龄<1岁、热性惊厥反复发作有关(P<0.01);发生智力障碍及行为异常2例(2.0%),说明热性惊厥患儿绝大部分预后较好,智力低下及行为障碍发生率低.结论对有复发危险因素及转为癫危险因素的患儿,应密切随访,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Ծ��ʼ̷���ڼ�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C)继发癫癎(EP)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干预.方法对1988年1月至2000年6月在内蒙古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253例FC患儿,进行5年至17年5个月随访观察.以第1次FC发作住院为随访起点,再次住院或家庭访问为随访方式,观察FC患儿继发EP的年发生率.并对FC患儿的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总次数、发作体温、首次发作24h内的发作次数、初发年龄、惊厥家族史、发作形式、首次发作48h内的脑电图、性别、原发病等可能继发EP的危险因素详细观察记录.所得资料应用生存分析寿命表和生存分析+COX回归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随访253例FC继发EP 19例.5,10,17年继发EP年发生率分别是0.53%,1.69%,8.70%.FC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总次数,经分析分别P<0.05和P<0.01,B分别为负值和正值,分别RR<1和RR>1,其95%可信区间内均不包含1;发作形式和惊厥家族史,均P<0.01,B均为正值,均RR>1,其95%可信区间内均不包含1.结论 FC的发作持续时间长、发作总次数增多、局灶性发作及有惊厥家族史是继发E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24 h内惊厥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 为早期识别有危险因素的患儿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384例热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 分为单次发作组和反复发作组, 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惊厥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 384例热性惊厥患儿, 年龄6个月~5岁, 单次发作组296例, 反复发作组88例, 两组患儿在是否首次发作、首次发作的年龄、发作时体温、发作持续时间≥15 min、热性惊厥家族史及C-反应蛋白这6项指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非首次发作(OR=2.085, 95%CI 1.232~3.529, P=0.006)、首次发作年龄小(OR=0.970, 95%CI 0.948~0.993, P=0.010)、发作持续时间≥15 min(OR=3.587, 95%CI 1.497~8.596, P=0.004)、有热性惊厥家族史(OR=1.892, 95%CI 1.126~3.180, P=0.016)是热性惊厥患儿24 h内反复出现惊厥发...  相似文献   

5.
063775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探讨/张喜芳…∥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97~98通过对102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48例,占47.06%,复发危险因素与惊厥家庭史、初发病年龄<1岁、惊厥时体温<38.5℃、复杂型热性惊厥有关(P<0.05)。  相似文献   

6.
921306 34例儿童复杂性高热惊厥与癫痫的高危因素探讨/刘超∥四川医学.-1991,12(6).-362~363 随访34例复杂性高热惊厥2~9年,分析其发生癫痫的危险因素与性别,惊厥发作前后表现,发作类型,伴随疾病,家族史,围产期因素,既往史均无明显关系。本组9例经临床和脑电图证实转为癫痫(癫痫组);25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反复发作热性惊厥患儿海马体积(HCV)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择34例热性惊厥反复发作且于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期间完善2次头部及海马磁共振平扫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根据随访时间,分为第1次随访组和第2次随访组;根据预后,分为热性惊厥组、无热惊厥组和癫痫组.分析比较各组患儿HCV变化...  相似文献   

8.
偏侧惊厥-偏瘫-癫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偏侧惊厥-偏瘫-癫痫(HHE)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对5例HHE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征及其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包括头颅CT和(或)MRI、脑电图及诊断性智力测定或精神运动发育评价。结果4例4岁内起病,3例伴热性惊厥,最长惊厥时间均在2h以上,并惊厥侧肢体偏瘫。5例均在偏瘫后2年内出现癫痫反复发作。4例为局限性运动发作,1例为精神运动性发作。5例均存在智力障碍或精神发育迟滞。头颅MRI检查4例发现左侧海马硬化,1例CT示右半球萎缩。脑电图均异常,4例见异常放电,1例示明显不对称。5例均予卡马西平为主的药物治疗,癫痫发作得到控制或部分控制。结论HHE综合征是持续偏侧惊厥导致的偏瘫-癫痫综合征,海马硬化可能是反复癫痫所致海马的继发性损伤,而非癫痫的起源灶。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正确处理惊厥持续状态将减少HHE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幼儿急疹合并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2月确诊的幼儿急疹病例和热性惊厥病例,对幼儿急疹并热性惊厥的3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其他热性惊厥患儿及幼儿急疹未合并热性惊厥者对比,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幼儿急疹合并热性惊厥患儿占所有热性惊厥的17.1%(31/181),占2岁内热性惊厥的24.4%(31/127),占幼儿急疹患儿的15.7%(31/198);幼儿急疹并热性惊厥患儿出现热性惊厥的平均年龄为(0.85 4±0.38)岁,早于一般的热性惊厥患儿(2.41±1.30)岁,P<0.01;与不伴热性惊厥的幼儿急疹患儿比较,伴热性惊厥者的性别、年龄、最高体温、热程、出疹时间均无显著差别(P>0.05),而热性惊厥家族史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遗传因素是导致幼儿急疹并热性惊厥发作的一个危险因素;幼儿急疹并热性惊厥时一般预后良好,但要警惕发生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能性,如癫痫.对于1岁内初次发热并出现热性惊厥的患儿要注意幼儿急疹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指导治疗和预后。方法对67例惊厥患儿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46例,肌阵挛16例,手足搐搦2例,失神3例;发热者48例,无热惊厥19例。病因前3位为热性惊厥45例(67.2%),癫痫11例(16.4%),颅内感染5例(7.5%);原发病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9例居首。经积极对症治疗,显效51例,有效13例,3例疗效较差。结论小儿惊厥的主要病因为热性惊厥,其次为癫痫,1~3岁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86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作仅1次54例,反复发作2次以上32例,1 d内发作2次8例。全身强直阵挛或阵挛性发作78例,失张力发作2例,限局性发作6例。结论小儿热性惊厥发作时需尽快治疗,防止抽搐时间过长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对于反复发作2次以上、低热发作、有癫痫家族史的患儿可以预防性应用镇静药。  相似文献   

12.
热性惊厥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惊厥,但有些遗传相关的癫痫类型也表现为发热容易诱发,即发作具有"热敏感"的特点。热敏感相关的癫痫包括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Dravet综合征(DS)和限于女性的癫痫伴智力低下(EFMR)。文章主要阐述这3种癫痫类型的临床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癎(SMEI)的临床特点和基因诊断.方法分析13例SMEI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EEG)特点及钠离子通道SCN1A基因突变筛查结果.结果男10例,女3例.8例有热性惊厥和癫痫家族史.惊厥起病年龄2~9个月,平均5.6个月.首次发作为热性惊厥9例.13例在病程早期均以反复发热诱发的全面性或一侧性阵挛或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其中8例有热性惊厥持续状态.出现无热惊厥的年龄为2~21个月.病程中均出现多种发作类型.发作均有热敏感的特点,诱发因素包括发热、洗热水澡和疫苗接种.起病后出现智力发育落后11例.共济失调5例,锥体束征阳性2例.EEG在1岁前多数正常,1岁后出现全导或局灶放电.头颅MBI检查异常2例.13例均应用多种抗癫痫药治疗,发作均未完全控制.卡马西平和拉莫三嗪使部分患儿发作加重.10例发现有SCN1A基因突变.结论 SMEI的临床特点是:1岁以内起病,首次发作常为热性惊厥;1岁以后出现多种发作形式和智力发育落后;发作具有热敏感的特点;EEG早期正常,以后出现全导或局灶放电.筛查SCN1A基因突变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指导选择抗癫癎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和脑电图的特点。方法对122例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和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对122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随访,单纯性98例中94例脑电图随访正常,有4例移行为癫痫,占4.08%;复杂性24例中9例脑电图随访正常,15例移行为癫痫,占65.2%。结论小儿热性惊厥是一种特殊的癫痫综合征,应重视临床发作和脑电图的特点,尤其应该强调的是定期复查脑电图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并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方法病例系列研究, 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7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15例NF1并癫痫发作患儿的病例资料, 对其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5例NF1并癫痫发作患儿中男12例、女3例。15例患儿均有皮肤咖啡牛奶斑, 6例存在神经发育障碍以智力障碍或发育落后为主。首次癫痫发作年龄为2.5(1.2, 5.5)岁, 癫痫发作形式多样, 包括全面强直-阵挛发作8例、局灶运动性发作6例、痉挛发作4例、强直发作1例、失神发作1例、全面性肌阵挛发作1例、局灶性继发双侧强直-阵挛发作1例。14例可获得颅脑磁共振成像结果的患儿中, 6例胼胝体、基底节、丘脑、小脑等部位点片状异常信号, 3例不同程度脑室扩大, 2例灰白质分界模糊, 1例胼胝体发育不全, 余无明显异常。13例符合癫痫诊断的患儿中, 8例应用1~2种抗癫痫药物后不再发作, 1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在接受左侧颞叶切除术后未再发作, 4例曾应用2~9种抗癫痫药物, 仍未控制发作。1例复杂热性惊厥患儿发热时口服地西泮预防性治疗, 未再发作, 1例患儿仅非诱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惊厥患儿的常见病因,为儿科急诊提供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滑翔院区儿科急诊296例惊厥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296例惊厥患儿中病因以热性惊厥、癫痫、颅内感染最常见,其中新生儿期惊厥病因多为颅内出血[4例(57.1%)],婴幼儿期惊厥病因以热性惊厥为主[186例(83.8%)],同时需注意癫痫[24例(10.8%)]、颅内感染[3例(4.1%)],>3~6岁儿童期惊厥病因仍以热性惊厥为主[39例(84.8%)],>6岁儿童期惊厥病因则以癫痫为主[12例(57.1%)]。结论儿童惊厥是儿科急诊常见的急症,如何快速地判断病因,是指导正确有效地治疗、尽快控制惊厥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942697热性惊厥患儿复发的多因素分析/刘智胜…//中国实用几科杂志一1994.9(3)一181~182 276例热性惊厥(FC)中,筛选出123例因第l次发作而住院的患儿进行了随访。随访率为86.2%,首次单纯性热惊厥(sFc)者75例,其中有3例后来转为复杂性热惊厥(C Fc);首次发作为cFc者31例。首次Fc患儿年龄较小2个月.最大年龄6岁2个月,77.4%在3岁以内,其中l~2岁占34.0%。在复发的33例中,2岁以内复发者23例,2岁以后复发者10例,其中1~2岁复发占38.9%。就Fc复发的危险因素.根据106例Fc患儿的首次发病年龄、发热至惊厥时间、惊厥发作形式、发作持续时间、同一次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小儿惊厥病因进行临床分析,以利于有效控制惊厥发作。方法收集5年中因惊厥住院的病例共436例,根据病史、性别、初发年龄、体温、脑脊液、脑电图、影像学检查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惊厥病因多样,包括热性惊厥229例,颅内感染68例,癫痫57例,腹泻相关性良性惊厥27例、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26例,颅内出血14例,中毒7例,其他8例。有热惊厥308例(70.64%),无热惊厥128例(29.36%)。结论热性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病因,其次为颅内感染,再次为癫痫。婴幼儿期惊厥发病率最高,青春期发病率最低。  相似文献   

19.
婴儿良性癫癎的临床观察和远期随访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 研究婴儿良性癫痫的发作特征,脑电图及治疗反应,探讨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对出生后3-24个月内起病,排除热性惊厥,症状性癫痫及发育异常的婴儿惊厥进行临床观察及寻像脑电图(VEEG)监测,并随访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结果 42例经2年以上随访确诊为婴儿良性癫痫,其中3例有良性婴儿惊厥家族史,19%惊厥伴有轻微腹泻,67%为短期内频繁发作,无癫痫持续状态,3例VEEG监测证实分别为起源于颞区,枕区及多灶性的部分性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背景正常,24%睡眠中有Rolandic区小棘波,39例接受抗癫痫单药治疗,平均用药时间9个月,3例未用药物治疗,起病1年内发作均消失,结论 起病早期具有以下特征应考虑有婴儿良性癫痫的可能;(1)起病年龄在3-12个月,不超过24个月,可有婴儿良性惊厥家族史;(2)发病前后精神运动发育正常;(3)发作无诱因,或仅有轻度腹泻等非特异性感染;(4)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可继发全身性发作,起病时发作可以很频繁,但无癫痫持续状态;(5)发作间期脑电图背景正常,无典型癫痫样放电,可有睡眠期Rolandic区小棘波;(6)神经影像学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复杂性热性惊厥(CFS)的临床特征,提高儿科医生对CFS的认识。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285例CFS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CFS发作影响因素较多,病原体感染以肺炎支原体和(或)衣原体近期感染(38.9%,111/285)多见,血清离子氯含量异常降低在CFS 3种表现形式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4.9±3.6) mmol/L、(103.3±3.0) mmol/L、(104.4±2.7) mmol/L,P<0.05],影像学及脑电图检查在惊厥再次发作及继发癫痫中有异常表现(CT 29%,MRI 39%,EEG 17%,VEEG 26%,AEEG 53%)。结论 CFS发作影响因素较多,影像学及EEG检查对评估惊厥再次发作及继发癫痫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