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5.
6.
7.
9.
乙肝前S1抗原与乙肝DNA和乙肝模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乙肝前S1抗原(PreS1-Ag)与HBV血清标志物和HBV—DNA的关系,进一步探明PreS1-Ag在乙肝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2835例乙肝患者血清HBV—M和PreS1-Ag,用荧光定量PCR法同时检测HBV—DNA。结果 对HBV血清标志物6种模式进行分析,模式①中,PreS1-Ag阳性率81.82%,HBV—DNA阳性率92.03%,代表病毒高复制,传染性强,与HBeAg呈明显的正相关性,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X^2=1.62,P〉0.05)。模式②中PreS1-Ag阳性率48.482%,HBV—DNA阳性率39.92%,说明HBeAg阴性的患者仍存在着病毒复制。1556例PreS1-Ag阳性中HBV—DNA阳性率82.51%(1284/1556),HBeAg阳性率54.18%(843/155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37.24,P〈0.01),说明PreS1-Ag与HBV—DNA符合率较HBeAg高,在判断乙肝复制方面比HBeAg更有意义。结论 PreS1-Ag能敏感地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与HBV—DNA的一致性较好,尤其可以反映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体内病毒的复制情况,在乙肝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HBcAg与乙肝标志物的相关性及肝脏受损情况。方法 HBcAg、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c-IgM采用ELISA ALT用IFCC推荐使用的速率法,以上检测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 大三阳患者HBcAg阳性率达67.61%、HBcAg阳性患者抗HBc-IgM阳性率43%、ALT异常率35%。结论 HBcAg对乙肝的早期诊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乙肝疫苗接种控制儿童乙肝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该中心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儿童160例,经过1个月的随访,观察研究对象免疫应答效果。结果:160例儿童,142例儿童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有效率为88.75%。与此同时,<3岁年龄段儿童,免疫有效率为94.34%,3~5岁年龄段儿童,免疫有效率为90.15%,5~8岁年龄段儿童,免疫有效率为77.78%,差异显著(P <0.05)。结论:乙肝疫苗接种,是控制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然而,年龄不同,疫苗所介导的应答量存在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免疫应答随之降低,保护效果呈下降趋势。因此,应及早给予儿童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2.
乙肝病毒感染者占我国总人口的1/10,其中10%~20%发展为肝硬化,1%~5%可并发肝癌,每年因乙肝死亡者约75万例.乙肝患者绝大多数来源于家族性的垂直传播,一旦新生儿的乙肝阻断方法选择错误,就会导致乙肝的家族扩散和蔓延,选择更有效更适宜的乙肝阻断方案成功阻断乙肝的垂直传播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乙肝两对半模式与乙肝DNA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326例血清标本同时进行乙肝两对半和乙肝病毒核酸扩增酶联定量(HBVDNA)检测,探讨乙肝两对半不同模式和乙肝病毒HBVDNA之间的关系,说明依靠乙肝两对半进行诊治和判定是否具人传染性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4.
俞世奉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2)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接种控制儿童乙肝感染情况。方法择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接种疫苗的10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另外择取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接种疫苗者1000例为对照组,分别使用10μg以及5μg(2009年后不使用5μg疫苗)的酵母型重组乙肝疫苗,分析相关结果。结果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免疫应答差异显著,1岁以下者免疫应答率为85.6%,与其他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乙肝抗-HBs转阳率更高,P0.05。结论乙肝疫苗为当前预防以及阻断HBV的最经济、最有效方式,倘若机体内缺少/未生成抗-HBs,则会加大乙肝感染率。因此,需要针对儿童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对完善的接种方案,加大乙肝疫苗接种宣传力度,以维护儿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16.
王澍寰教授,北京市人,生于1924年12月,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历任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手外科主任、教授。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82年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名誉院长。1997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59年创建我国手外科专业,在手外科诊疗技术及手术器材方面做了多项改进和创新。1963年开始研究1.0mm以上显微血管吻合技术,在国际上最早取得兔耳断耳再植及临床断指再植成功。1978年编写出版我国第一部《手外科学》。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专著5部,参编专著11部。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项,其它奖6项。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相似文献
17.
自今年2月人社部、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对乙肝歧视的"最后通牒"以来,从中央到各地已经陆续出台了各种落实措施,可以说这一系列措施不论是从反乙肝歧视还是社会来说都是一大进步。然而在这背后,部分业内人士开始了另一种忧虑,这种由反乙肝歧视而起的"不查乙肝"行动会不会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18.
王澍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29(1):106-108
王澍寰院士是我国医学界公认的有突出贡献、学术上有很深造诣的骨科、手外科专家。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作风严谨,是我国手外科专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为我国手外科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被称为"中国手外科之父我"。的临床工作年限正好 相似文献
19.
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后乙肝复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预防方法,提高乙肝相关疾病患者肝移植的疗效。方法对120例成人乙肝患者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小剂量HBIG Lamivudine与单纯应用Lamivudine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区别。结果Lamivudine组75例患者,12例患者发现有肝炎复发,复发率为16.7%(12/75),其中4例检测到YMDD变异株。联合用药组45例患者有3例乙肝复发,复发率为6.7%(3/45),未检测到YMDD变异株。结论小剂量HBIG Lamivudine比单纯使用Lamivudine能更有效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且术后发生YMDD变异的危险性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