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早期抗病毒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接治的12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应用索非布韦联合病毒唑治疗,后者在前者治疗基础上再应用雷迪帕韦应治疗,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12周时的转阴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的ALT、TBIL、CRE、BUN、CK、CK-MB也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早期抗病毒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丙肝)是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约有1.8亿丙肝病毒(HCV)感染者,每年新增病例300万~400万。国际公认的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标准方案(standard of care,SOC)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率为40%~50%[1]。此外,临床上有30%~40%的CHC患者不能耐受SOC不良反应而影响治疗,导致丙肝进展。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以及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应用目前的标准治疗仅有约一半的患者可以清除病毒。现有多种直接抗病毒药物正在进行Ⅰ、Ⅱ、Ⅲ期临床试验,其作用靶点包括NS3蛋白酶、NS5A蛋白、NS5B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它们通过与宿主细胞蛋白相互作用起到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复制的作用。由于HCV具有高度异质性且复制快速,单一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极易发生耐药。本文就直接抗病毒药物研发现状、耐药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临床实践研究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早期抗病毒疗效及评价其安全性。方法我院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给予6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基因1b型)患者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手段,均给予干扰素+利巴韦林的药物联合方案,疗程为16周。观察患者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的早期抗病毒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完成16周DAAs治疗后,对全部患者均进行病毒学经检测,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转阴例数为44例(73.33%),其中5例患者在停药8周后复发(11.36%)。经DAAs治疗4周后,检测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CK和CK-MB基本降至正常值范围内,经治疗16周时,仍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内;并且BUN与CRE未出现明显性升高现象,故无须调整药物使用剂量。患者在DAAs治疗中,以恶心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27/60),但患者均可耐受,无需停药处理。结论经临床实践研究,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早期抗病毒疗效较好,可以使HCV早期转阴,并且用药后患者耐受性良好,并无明显性不良反应,表明其治疗安全性颇高,值得在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时早期采用此DAAs方案。  相似文献   

5.
杨明  饶慧瑛 《肝博士》2014,(4):13-15
正丙型肝炎病毒(HCV)于20世纪80年代末被确认。由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容易转为慢性,长期感染容易引起肝硬化和肝癌,因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肝病之一。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丙型肝炎标准治疗方案。病毒基因型为1、4、5、6型的患者疗程一般为48周,持续病毒学应答率约为50%;病毒基因型为2、3型的患者疗程一般为24周,持续病毒学应答率约为85%。  相似文献   

6.
美国临床药理学和治疗学会在会议上报道了一项新研究,即遗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可能在“较差”或“缓慢”代谢者(PM)中引起副作用。在此项报告前,伦敦圣玛丽医院附属医学校的R L Smith证明控制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多态性,能够控制将近20种不同药物的羟化作用(见《Med Tribune》1984;2月15日)。20种药物中有降血糖作用的苯乙双胍、抗抑郁药去甲替林和抗高血压药异喹胍。美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38(3):212-212
我国在药用植物抗病毒研究领域取得最新成果: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4家单位在研究中发现,双裂孕烷甾体glaucogenin C及其苷类化合物可选择性地抑制a-正链RNA病毒,且对病毒宿主没有毒性。研究指出,病毒亚基因组RNA可作为发现抗病毒药物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正>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丙肝的感染率约为2.8%,也就是大约1.85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慢性化程度高,起病隐匿,是导致肝炎活动、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病因之一。近年来,丙型肝炎的治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出现在丙肝治疗上有划时代的意义。跟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相比,  相似文献   

9.
梁文焰  马爱霞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9):3661-3666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较常见,尤其是在进行透析的患者中,HCV感染较普通患者的风险极大增加,同时还会导致肝细胞癌及肝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近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在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本文通过总结DAAs在丙型肝炎合并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进展,发现对于基因1~6型HCV合并透析患者,推荐使用G/P方案;由于索磷布韦(SOF)经肾脏代谢,在重度肾损害人群中的血药浓度较高,因此SOF组合方案并不推荐用于丙型肝炎合并透析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由于病毒基因组编码基因数量少,从病毒中发现药物靶标受到一定限制.最近的研究表明,抑制宿主细胞中某些蛋白的功能可以阻断病毒感染.与病毒基因组相比,人类基因组序列中可能包括更多的与病毒繁殖有关的基因.用DNA微阵列技术系统分析宿主基因表达,是一种从宿主细胞角度发现潜在抗病毒靶标的有效方法.最近报道了有关病毒影响宿主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研究战略,以及通过表达谱分析来发现与病毒复制有关的宿主细胞通路.因此,人类基因组学技术在发现新的抗病毒药物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卓人  薛小临 《中国医刊》2000,35(12):37-38
3 β 阻滞剂近年来一系列临床试验对 β 阻滞剂禁用于心力衰竭治疗提出了挑战。3 1 β 阻滞剂降低心衰死亡率3 1 1 MDC( 1 993)观察美托洛尔对 383名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 :①美托洛尔组较安慰剂组 ,死亡或需心脏移植的危险性降低 34 % (P =0 0 58) ;② 6个月心排指数 (CI)值明显改善 (P <0 0 0 0 1 ) ;③在 1 2个月时运动时间明显延长 (P =0 0 4 6)。3 1 2 CIBIS试验 ( 1 994 ) ,比索洛尔用于 641例慢性心衰 ,伴左室射血分数 (LVEF) <0 4 0心功Ⅲ级和Ⅳ级患者。比索洛尔死亡率 ( 1 6 6% )略…  相似文献   

12.
硝酸盐类药物用于心绞痛治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是抗心绞痛的主药。常用的制剂有硝酸甘油及消心痛。近些年对硝酸盐类药物又有一些新认识,简述如下.一、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近年来,应用静滴硝酸甘油短程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已有不少报道。认为无论有无左心衰竭,在静滴低浓度硝酸甘油时(如平均37ug/min),可起到扩张静脉、降低左室充盈压的作用;左室充盈压平均降低10mmHg,而平均动脉压只下降7mmHg(平均血压=舒张压 1/3脉压).动物实验及临床还证实硝酸甘油能增加冠脉及侧支循环血流,改善心内膜下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能量消耗;减轻胸痛,增强左室功能,减少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及晚期室性心律失常的  相似文献   

13.
14.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16.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侃  许白 《中国医药情报》1996,2(5):303-307
本文综述了80年代以来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开发概况,重点介绍了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开发,临床和上市情况。  相似文献   

17.
近40年来,抗菌化学治疗取得很大成绩,但抗病毒化疗发展较慢,这是因为病毒缺乏完整、独立的酶系,常依赖宿主细胞器(如核蛋白体)及酶系进行繁殖。药物较难于选择地杀灭病毒,而不损害宿主细胞。了解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进行繁殖过程的特点,将有助于寻找抗病毒药物。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繁殖的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衣、基因组复制、蛋白质合成、病毒颗粒装配及释放等步骤。根据上述过程,病毒感染可通过几方面途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垂直传播是儿童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的主要原因,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25%-50%的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患者是由母婴垂直传播导致的。儿童HCV感染的自然病程特点是患者的自发性病毒清除率高,且在儿童时期绝大部分保持无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肝病。此外,患者感染HCV年龄越小病毒清除率越高,而肝硬化或肝癌绝大多数发生在患者感染HCV后20-30年。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s,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治疗方案可使基因2型或3型的HCV患儿的治疗结束后的12周持续病毒应答率(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 12 weeks post-treatment, SVR12)达到100%,但基因1型或4型的HCV丙肝患儿SVR12仅45-55%。近几年,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s,DAAs)的成功研发,迎来了丙肝治疗的崭新时刻。目前仅有两种DAA方案被FDA批准用于儿童HCV感染的治疗:雷迪帕韦与索非布韦的联合用药(ledipasvir/sofosbuvir,LED/SOF)和索非布韦(sofosbuvir, SOF)单药。本综述旨在阐明DAAs在丙肝儿童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合并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到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并使用DAAs抗病毒治疗的HIV/HCV共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观察治疗过程中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肝功能、APRI指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及不良反应。结果 49例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19例,年龄30~54岁,平均(42.29±4.69)岁,丙肝基因分型3b型20例,3a型10例,1b型12例,6 n型4例,6a型2例,2a型1例。HCV RNA载量为4.22×104~1.51×108IU/m L。治疗方案为索非布韦(SOF)+达卡他韦(DCV)+利巴韦林(RBV)患者5例、SOF+DCV治疗患者27例、SOF+雷迪帕韦(LDV)+RBV治疗患者3例、SOF+LDV治疗患者13例、SOF+RBV治疗患者1例。49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并且均已停药随访12周以上,所有... 更多  相似文献   

20.
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根据患者感染病毒与宿主免疫状态及其相互作用对肝脏的影响,一般分为4期,即免疫耐受期(慢性HBV携带状态)、免疫清除期[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控制期[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