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149例经直肠排粪造影和耻骨直肠肌肌电图确诊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经尾骨下正中切口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术后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复查直肠排粪造影了解其影像学变化.结果手术后排便困难均得到完全缓解,肛门坠胀或疼痛有15例未完全消除,但程度明显减轻;直肠排粪造影显示耻骨直肠肌压迹消失.结论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方法简便,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149例经直肠排粪造影和耻骨直肠肌肌电图确诊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经尾骨下正中切口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术后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复查直肠排粪造影了解其影像学变化。结果 手术后排便困难均得到完全缓解,肛门坠胀或疼痛有15例未完全消除,但程度明显减轻;直肠排粪造影显示耻直肠肌压迹消失。结论 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方法简便,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病理复杂,检查诊断方法不断变化,治疗多样、但欠规范。为提高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检查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从中西医结合角度综述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病因,检查诊断方法,治疗进展,同时也为研究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病因、检查诊断和治疗方法,手术方式标准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病理复杂,检查诊断方法不断变化,治疗多样、但欠规范。为提高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检查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从中西医结合角度综述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病因,检查诊断方法,治疗进展,同时也为研究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病因、检查诊断和治疗方法,手术方式标准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贾山 《医学研究杂志》2005,34(11):53-54
目的观察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使用可充气囊性扩肛器行术后扩肛治疗的意义。方法 136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排便障碍患者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A组89例术后未进行特殊处理。B组47例于术后第一天始采用可充气囊性扩肛器行扩肛治疗,扩肛2周,随访远期疗效。结果 A、B两组近期疗效相近分别为97.8%和98.8%。远期疗效相差悬殊,为52.8%和95.8%,P<0.01。结论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最有效的方法,但其远期疗效取决于正确的术后处理。术后充分、有效的扩肛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耻骨直肠肌节段切除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587-3588
目的:探讨耻骨直肠肌的痉挛与肥厚之间的关系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理特征和治疗关键。结果: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区分为耻骨直肠肌的痉挛与肥厚两种类型;肥厚者6例,治愈2例,好转4例;痉挛者2例,无效2例。结论:分离并切除2cm长的耻骨直肠肌对肥厚者有效,对痉挛者无效。痉挛者是肥厚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及早治疗肥厚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针刀钩切耻骨直肠肌治疗出口梗阻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确诊的出口梗阻综合征患者8例,对患者在局部麻醉的状态下进行小针刀钩切耻骨直肠肌治疗,小针刀钩切耻骨直肠肌长度约为1.5~2.0cm。结果:选取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7例,好转1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采取小针刀钩切耻骨直肠肌治疗出口梗阻综合征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开放式切口导致的并发症,降低并发的可能性,缩短患者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8.
贾山 《医学研究通讯》2005,34(11):53-54
目的观察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使用可充气囊性扩肛器行术后扩肛治疗的意义。方法136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排便障碍患者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A组89例术后未进行特殊处理,B组47例于术后第一天始采用可充气囊性扩肛器行扩肛治疗,扩肛2周,随访远期疗效。结果A、B两组近期疗效相近分别为97.8%和98.8%。远期疗效相差悬殊,为52.8%和95.8%,P〈0.01。结论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最有效的方法,但其远期疗效取决于正确的术后处理。术后充分、有效的扩肛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2种术式治疗重度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0例重度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采用小切口耻骨直肠肌部分离断术式,对照组采用耻骨直肠肌挂线术式。观察比较2组总有效率、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切口感染、肛门括约肌功能、再次手术情况。 结果 2种术式治疗重度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临床疗效相当,总有效率分别为试验组97.14%,对照组9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在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小切口耻骨直肠肌部分离断术治疗重度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具有疗程短,痛苦小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对38例确诊为耻骨直肠肌综合症的患者进行了经肛尾缝切口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松解术,通过对这些患者术后各个时期治疗效果的观察,可以看出,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疗效渐差,并有部分患者复发,但是我们认为手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要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并分析术后复发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分型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functional defecation disorders,FD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符合FDD诊断标准的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分为生物反馈组30例、中医辨证组30例、综合治疗组30例。生物反馈组患者接受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中医辨证组患者在中医辨证分型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综合治疗组患者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便质积分、肛管直肠压力、直肠感觉值、盆底Glazer评估及球囊逼出试验情况并作前后对比,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综合治疗组在肛门坠胀、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方式、便质的改善程度上优于生物反馈组(P<0.05),在肛门坠胀、便感的改善程度上优于中医辨证组(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直肠排便压改善程度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静息压低于中医辨证组(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后初始感觉阈值、疼痛阈值改善程度均优于生物反馈组和中医辨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阈值改善程度优于中医辨证组(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后快速收缩值、耐久收缩值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收缩值改善程度优于中医辨证组(P<0.05)。3组治疗后球囊逼出试验转阴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综合治疗组转阴率为最高。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生物反馈治疗FDD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中医辨证治疗或者生物反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电针刺激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曲池、上巨虚)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其中电针组采用电针双侧曲池、上巨虚穴;药物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各组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分别记录每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及每周正常排便天数,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每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每周正常排便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每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每周正常排便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每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每周正常排便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相当,且其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实秘患者以小承气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虚秘患者以济川煎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心理疏导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积分和便质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肛门坠胀、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便感、排便方式和便质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在降低排便时间及便质积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辨证论治对出口梗阻型便秘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艾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艾灸和西药洛哌丁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体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腹痛、腹胀或不适、大便性状、大便次数积分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腹痛、腹胀或不适、大便性状、大便次数、黏液便、胃纳减少、大便不尽感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前后胃纳减少、大便不尽感、腹痛、腹胀或不适的积分差值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洛哌丁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使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乳果糖治疗,试验组则判断患者的中医证型,予以采用相应的中药汤剂联合中医特色疗法,疗程为8周;剔除脱落的病例,最终试验组完成70例,对照组69例。采用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生活质量量表、用药安全性情况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观察。结果 (1)试验组可显著改善便秘患者的相关症状,在大便性状、排便困难、过度用力排便、排便频率、下坠、排便时间、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口渴喜饮、头晕耳鸣、手足心热、疲乏、失眠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2)试验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身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焦虑和担心、满意度4个维度方面,其疗效优于对照组;(3)试验组亚组4个证型通过中医辨证,分别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济川煎加减、增液汤合润肠丸加减及芪榔合剂4种汤剂联合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后,疗效相当。(4)临床使用安全,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芍黄通便合剂治疗气滞型便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南充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气滞型便秘患者22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芍黄通便合剂口服,对照组给予麻仁丸,疗程均为21d,记录治疗前后便质、排便费力、排便间隔时间、排便紧迫感、排便不尽感、直肠肛门的梗阻/阻塞感等情况;中医证候嗳气、胸胁痞满、腹中胀痛等相关症状;治疗过程中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停药2周后两组气滞型便秘患者的显著有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芍黄通便合剂对气滞型便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沙棘干乳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沙棘干乳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设计,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分别用沙棘干乳剂(治疗组30例)和得舒特(对照组15例)治疗,采用症状尺度表、大便性状表记录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变化,并记录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3%,对照组为73.3%。沙棘干乳剂在改善患者大便性状、减少腹泻患者排便次数、减少排便急迫感天数方面,其疗效均优于得舒特(P<0.05),同时未见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沙棘干乳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且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影响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病情的相关因素,并观察补脾固涩法治疗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于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就诊的120例IBS患者,其中包含IBS-D 91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  相似文献   

19.
总结《温热经纬》对痢疾辨证论治的特点.从发病时节、病因、病位、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论治方面进行阐述,强调痢疾大多由湿热引起.在辨证中重视四诊及整体情况,辨寒热、气血、虚实,寒者辛温疏利,热者宣通祛热;在血分者重用行血,在气分者偏于导气;实者可疏利清热、导气行血,虚者不可一味攻积清夺.在对不同治法的运用上,淡渗注重寒温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电针疗法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10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需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住院患者80例,所有病例初筛合格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术后第1天开始采取补液、抗感染、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