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急症手术,麻醉的难点在于与手术共用同一气道,术中呼吸管理尤其重要,有效的通气是手术成功关健,为了提高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安全性,我院将改良麻醉呼吸回路三通并联高频通气接头,使高频通气与手控呼吸联合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特殊,危险性高,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手术的顺利完成及患儿安全度过苏醒期有重要意义。现将20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儿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最常见且危险性极大的急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及缺氧,需行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由于小儿哭闹不合作、异物及炎性分泌物对气道的阻塞,术中易造成严重的呼吸道梗阻,若未及时取出可发生猝死,加之手术和麻醉共用通道,呼吸管理在整个麻醉中至关重要,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对异物取出术的顺利完成及患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麻醉却是高风险麻醉。由于手术与麻醉需共用呼吸道,且术中易于气道痉挛、屏气而引起的缺氧令麻醉者感到非常棘手,给手术操作和麻醉处理带来困难。本研究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效果,为临床找出一种更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儿气管异物是临床的常见急症,需紧急采用硬质支气管镜将异物快速取出,解除呼吸道梗阻。但由于咽喉部迷走神经丰富,对手术的操作十分敏感,如麻醉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1]。以往,小儿支气管异物多采用氯胺酮加表面麻醉或辅以γ-羟丁酸钠进行麻醉,术中呼吸平稳难以维持,并且喉水肿发生率也较高[2]。本文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麻醉,效果显著,并与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进行了比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找一个操作简单的,有效的治疗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方法,探讨插管全身麻醉下Hopkins内镜治疗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近期5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实施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下,应用Hopkins内镜取出异物。结果 50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取出异物,无1例发生窒息、脑缺氧性损害及喉痉挛等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为(7.2±3.0)min,平均住院时间为(3±1.6)d。结论经插管全身麻醉下Hopkins内镜治疗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操作简单、安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1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多年来收治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资料.结果:179例在全麻下经支气管镜成功取出,7例死亡.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重点预防,初步确诊后,应尽早行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术中麻醉应达到一定的深度,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电视监控带潜窥镜全身麻醉下取小儿气管异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电视监控带潜窥镜硬支气管镜检查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全身麻醉高频喷射呼吸,采用电视监控带潜窥镜,配合硬支气管镜,对146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进行异物取出术。结果145例(1例转胸外科)一次手术成功,无窒息、气管支气管壁损伤、气胸等并发症出现,无死亡痛例。结论电视监控带潜窥镜取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具有明视、放大等特点,全身麻醉高频喷射呼吸,使术者可以从容细致操作,提高了异物取出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现今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多采用全身麻醉,但何种麻醉药物及方法较理想,尚无定论。我院1980年9月~1987年9月行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183例,其中有159例(87%)是在以氯胺酮为主的全麻下完成,术中无死亡,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有关情况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选取我院儿科2009~2011年收治的支气管异物的患儿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在麻醉机控制通气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异物。结果 20例可疑支气管异物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下18例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成功取出异物,2例无异物只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清理炎症分泌物。有16例术中SPO2均维持在98%以上,有4例因麻醉减浅出现气道痉挛SPO2出现一过性下降至90%,经加深麻醉后很快回升至正常。小儿支气管异物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在麻醉机控制通气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异物,血流动力血较为稳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本科收治的22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病例资料。结果:1例在无麻醉下经直接喉镜取出异物。20例在全麻下经支气管镜成功取出,1例自行咳出,无气管切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及时明确诊断和正确处理是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治疗的关键;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安全意识,可降低小儿气管异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李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9):2235-2236
目的探讨丙泊酚微泵持续输注、芬太尼、七氟烷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4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采用2%~4%七氟烷-4 L/min纯氧面罩吸入诱导,芬太尼1~2μg/kg、丙泊酚1~2 mg/kg静脉注射诱导,丙泊酚2~4 mg/kg微泵持续输注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术中及术后HR、SBP、SpO2的变化及患儿苏醒情况。结果麻醉前、术中及术后患儿HR、SBP、SpO2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在术毕10~20 min清醒。结论丙泊酚持续输注、芬太尼、七氟烷复合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安全性高、苏醒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需在全麻下用直接喉镜或支气管镜行异物取出。气管异物常致吸气性呼吸困难。故术前即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1]。且由于小儿的呼吸、循环代偿功能差,对低氧的耐受能力差,因此,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选择至关重要。靶控输注技术(TCI)拥有诱导、苏醒迅速、麻醉深度易于调控等优点,但以往文献并未发现类似报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经支气管镜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7例呼吸道异物患儿在支气管镜下行呼吸道异物取出,术前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中做到密切配合,术后注意观察病情。结果27例患儿在静脉麻醉下经支气管镜均成功从呼吸道内取出异物,效果满意。结论及时细致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患儿平稳度过麻醉手术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麻醉下经硬质支气管镜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手术配合和护理要点。方法总结113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配合过程。结果 113例手术配合均获成功。结论手术室护士必须做到熟悉手术程序和步骤,及时充分准备用物,掌握特殊物品的使用,术中密切注意患儿的动脉氧饱和度,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170例麻醉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儿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临床上处理稍有不慎即可致严重后果。本文总结14年来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二种方式并进行比较。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1985年~1999年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170例。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基础麻醉组(Ⅰ组),即在清醒状态下取异物59例,其中男31例,女28例,年龄6个月~ 7岁。麻醉组( Ⅱ组) 111例,男 75例,女 36例,年龄 8个月~11岁。气管异物分为可膨胀性如花生、黄豆、瓜子等;非膨胀性异物如笔尖、小贝壳等。二组异物堵塞时间、种类,经统计学处理无显明差异。 …  相似文献   

17.
50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婷  王银莲  肖又中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5):880-880,F0003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术中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手术配合及患儿术前、术中、术后安全护理措施,总结其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50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均获成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及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手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后、插气管镜后和取出气管镜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中呛咳、屏气,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出入镜次数、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术中有效护理、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手术配合及患儿术前、术中、术后安全护理措施,总结其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50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均获成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0.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特殊,危险性高,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手术的顺利完成及患儿安全度过苏醒期有重要意义。现将20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5岁;体重8~20 kg。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及呼吸困难,急诊于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异物为花生12例,瓜子5例,米粒2例,豆子1例,术后均恢复良好出院。1·2麻醉方法本组均于术前半小时肌内注射阿托品0.02 mg/kg,15分钟后肌内注射氯胺酮4~6 mg/kg。待患儿入睡后,入手术室建立静脉液路,静脉缓慢注射羟丁酸钠80~100 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