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采用无血清原代培养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及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了不同剂量(1010、108和106mol/L)的17β雌二醇(estradiol,E2)对大鼠垂体前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α,TG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010mol/LE2作用24h后,对两种生长因子的表达均无显著影响;而108mol/L和106mol/LE2则显著升高TGFαmRNA,分别为对照组的15倍和16倍(p<0001);同时明显降低TGFβ1mRNA,使TGFβ1mRNA水平分别降低为对照组的70%和55%(p<0001)。说明一定浓度的E2对正常大鼠垂体前叶细胞TGFα和TGFβ1基因表达有明显影响,提示这两种生长因子可能以自分泌/旁分泌机制,参与E2对垂体前叶细胞功能的部分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反式维甲酸可增强大鼠系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材料与方法1.大鼠系膜细胞(MsC)的培养与鉴定:150~200gSD大鼠购自本校动物部,取肾皮质,分离肾小球,培养与鉴定MsC按本实验室常规方法进行[1]。实验用细胞为10~15代。2.Northern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当MsC长至亚融合状态后,分别在完全培养液中加入全反式维甲酸(ATRA,Sigma公司)10-6、10-7、10-8、10-9、0mol/L处理24小时;另在亚融合状态MsC加10-6mol/L全反式维甲酸分别处理0、6、12、24、4…  相似文献   

3.
采实验用Fluo-3/AM染色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了红细胞抗高血压因子(antihypertensive factor,AHF)对人脐静脉VSMC胞浆(〗Ca^2+〖)及核内(〖Ca^2+〗n)游离钙离了瓣影响。结果表明:AHF(10^-4g/mL)明显抑制Bay k8644(10^-6mol/L)KCl(60mmol/L),AngⅡ(10^-6mol/L)及IP3(10^-5mol/L)  相似文献   

4.
去甲肾上腺素对大鼠体外抗体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甲肾上腺素(NA,10^-1~10^-6mol/L)对大鼠体外抗体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体外用百红细胞(SRBC)刺激大鼠肠系结B细胞转化成形成细胞(AFC),然后检测其抗体生成量。结果 (1)10^-10、10^-6、10^-8和10^-7mol/L NA都能显著高于外抗体生成,其中10^-6mol/L NA的作用最强。(2)γ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亦能明显  相似文献   

5.
测定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生物学活性的MTT比色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依赖细胞株(NFS-60细胞株)为靶细胞,以MTT比色法测定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生物学活性,确定了在MTT比色法中NFS-60细胞浓度为3×104/孔以及rhG-CSF浓度与NFS-60细胞有量效关系的范围为2ng/ml~7.8pg/ml,对几种溶解液进行了比较,选定10%SDS-0.01mol/LHCl作为MTT结晶的溶解液,对MTT比色法的特异性、精密度和方法回收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物敏感基因对人胰腺癌细胞PC-2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HSVTK)/丙氧鸟苷(GCV)和胞嘧啶脱氨基酶(CD)/5氟胞嘧啶(5FC)两系统对人胰腺癌PC2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构建表达HSVTK和CD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其直接导入胰腺癌细胞;噻唑蓝法检测转化细胞对前体药物的敏感度及50%细胞受抑制时的药物浓度,即IC50值,并对旁观者效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HSVTK基因转化细胞IC50值为(106±012)μmol/L,比未转化细胞下降558倍;CD基因转化细胞IC50值为(3300±095)μmol/L,比未转化细胞下降258倍;混合细胞中含10%的转化细胞时,HSVTK/GCV系统的生长抑制率为39%,CD/5FC系统为503%。结论两系统对胰腺癌细胞PC2均有很好的杀伤和抑制细胞生长作用,HSVTK/GCV系统的治疗指数较高,但其旁观者效应弱于CD/5FC系统  相似文献   

7.
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了5株稳定分泌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McAb杂交瘤细胞株。5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2,且均识别CRF羧基端。ELISA交叉试验结果表明,该McAb不与ACTH、FSH、NPY、LH反应。5株杂支瘤腹水效价在10-4~10-5,亲和常数在5×107mol/L-1~1×109mol/L-1。  相似文献   

8.
蛋白激酶C抑制剂诱导CNE—2Z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和方法:采用蛋白激酶C(PKC)催化区抑制剂staurosporine(ST)、调节区抑制剂sphingosine(SS),诱导CNE—2Z细胞24h。结果:(1)ST、SS对细胞DNA裂解的影响均随浓度增高而逐步增强,作用明显的终浓度分别为1×106mol/L和4×105;(2)核形态观察:诱导后部分细胞核变小,核浓缩及核碎裂;(3)DNA琼脂糖电泳:诱导后的细胞有典型梯状DNA条带;(4)流式细胞仪分析:诱导组G1期前均有DNA亚二倍体峰,即凋亡峰。细胞周期改变:ST使G2期增加、G1、S期减少;SS使S期增加和G1期减少。结论:PKC抑制剂可有效地促进CNE-2Z细胞凋亡,但与抑制剂剂量有关,细胞周期的改变可能在PKC抑制剂诱导的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CKIs蛋白在视黄酸诱导HL-60细胞分化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细胞周期调控这一途径探讨视黄酸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5×10-6mol/L全反式视黄酸(ATRA)及芳维甲(AE)处理的HL-60细胞生长受抑,4d后90%细胞停滞于G0/G1期,G1→S期转换受阻,同时NBT还原反应增强,WesternBlot分析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表明处理后的细胞p16、p21两种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物(CKIs)表达增加,而CyclinD1和pRb蛋白则降低,其中尤以ATRA作用为明显。结果提示,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可能在视黄酸及其衍生物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和方法:采用分离的Sprague-Dawley大鼠心室肌细胞,以Fura-2/AM荧光指示剂负载,检测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变化,探讨内皮素-1(ET-1)对[Ca2+]i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ET-1(1×10-7mol/L)引起[Ca2+]i升高分两个时相:快速相和持续相,可被ETA的特异性受体阻断剂BQ123(2×10-6mol/L)所阻断。移去细胞外液钙以及用百日咳毒素(200ng/mL)处理10h后,ET-1仍引起快速相,但持续相消失。Ryanodine(4μmol/L)和异搏定(2×10-5mol/L)对ET-1诱导[Ca2+]i升高的作用无显著影响。结论:ET-1升高[Ca2+]i是通过ETA受体介导;快速相[Ca2+]i升高主要由胞内Ryanodine不敏感的钙池释放造成,与百日咳毒素敏感的G蛋白无关;持续相[Ca2+]i升高主要由胞外Ca2+内流引起,不是通过电压依赖性L-型钙通道介导,与百日咳毒素敏感的G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异丙嗪(promethazine,PMZ)对家兔EGTA性发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侧脑室和静脉给药。用Fura-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结果:(1)侧脑室灌注06μmolEGTA引起家兔明显的发热反应,侧脑室灌注06μmolEGTA20min后,静脉注射PMZ(5mg/kg)明显抑制EGTA引起的结肠温度上升,其3h发热反应指数明显低于侧脑室灌注06μmolEGTA20min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NS)组。而侧脑室灌注人工脑脊液(ACSF)20min后静脉注射PMZ(5mg/kg)组家兔结肠温度明显低于ACSF+NS对照组。(2)体外实验发现,向下丘脑细胞悬液中加入终浓度为074mmol/L的PMZ,下丘脑细胞[Ca2+]i从(1592±188)nmol/L升高到(5337±901)nmol/L(P<005)。结论:PMZ诱导体温调节中枢神经细胞[Ca2+]i升高可能是PMZ抑制家兔EGTA性发热的中枢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用Fura-2作为荧光探针测定大鼠腹腔巨噬细胞(M)内钙离子浓度([Ca ̄(2+)]i),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M表面Ia抗原的表达。结果表明:5×10 ̄(-6)mol/L的乙酞胆碱(Ach)可使M[Ca ̄(2+)]i;明显上升,可促进M表面I-A和I-E抗原的表达,而阿托品(10 ̄(-5)mol/L)可阻断Ach升高[Ca ̄(2+)]i的作用。阿托品、三氟啦嚎(TFP,50μmol/L)、EGTA(6mmol/L)均可阻断M促进MIa抗原表达的作用,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PKI,25μg/ml)对Ach促进MIa抗原表达的作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胆囊收缩素八肽及中毒剂量谷氨酸对大鼠大脑皮质细胞内Ca^2+2的影响及相互关系,以10^-10、10^-8、10^-6mol/L等浓度CCK-8和1mmol/LGlu分别或共同作用于大鼠大脑皮质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a^2+」,并探讨其变化机制。(1)10^-10mol/LLCCK-8可增加「Ca^2+」,10^-8、10^-6mol/LCCK-8无此作用;(2)10^-10mol/LC  相似文献   

14.
机体在应激状态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心房肽(ANP)浓度均显著升高,同时免疫功能亦有明显改变。本文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了应激激素AⅡ和ANP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AⅡ(10-12~10-10mol/L)在体外明显抑制脾细胞对分裂原(刀豆蛋白A,ConA)的增殖反应及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而ANP(10-12~10-10mol/L)可协同ConA促进脾细胞增殖和IL2产生。(2)AⅡ可显著促进巨噬细胞(M)的吞噬功能,而ANP则起抑制作用。提示:AⅡ和ANP对细胞免疫功能有显著影响,且二者的作用表现出相互制约、相互平衡。  相似文献   

15.
视黄酸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25分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糜漫天  余琦 《现代免疫学》1995,15(6):340-343
本实验采用分子杂交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研究了视黄酸(retinoicacid,RA)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25分子表达和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剂量(2.5×10-4mol/L)RA处理PHA活化48h淋巴细胞,其CD25mRNA含量、CD25阳性细胞百分率和膜表面CD25分子数量均显著降低,淋巴细胞大部分受阻于G0/G1期,G2+M期细胞仅占7.6%。而适量(2.5×10-6~2.5×10-7mol/L)RA作用后CD25分子表达和G2+M期细胞明显增加。该研究提示RA对CD25分子表达和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对60例肝细胞癌、癌旁肝组织和47例肝硬变石蜡切片进行IGF-2和HBxAg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在HBxAg阳性的肝癌和肝硬变中IGF-2阳性率分别为100%(32/32例)和94.6%(35/37例),而HBxAg阴性组分别为82.1%(23/28例)和60%(6/10例)。IGF-2在肝癌中的阳性强度明显高于癌旁肝和肝硬变。IGF-2的分布形态有:(1)胞浆包涵体样、(2)全胞浆、(3)核内分布三种。癌旁肝及肝硬变中可见小多角细胞(SPLC)呈IGF-2和HBxAg阳性。对IGF-2在肝癌、癌旁肝和肝硬变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HBxAg的关系以及SPLC的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K562细胞为阴性对照,观察SUNE-1和B958两种含EBV-BHRF1基因的肿瘤细胞株在2×106mol/L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作用18h后,细胞内EBV-BHRF1基因转录水平的改变。方法:细胞RNA的提取、RNA的点杂交(Dotblot)及反转录PCR(RT-PCR)。结果:上述两种肿瘤细胞在2×106mol/L地塞米松作用18h等诱导细胞凋亡的条件下,细胞内EBV-BHRF1基因的转录水平(mRNA)明显提高。结论:本结果初步显示EBV-BHRF1基因的转录与宿主细胞抵抗凋亡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凝胶色谱法半制备级纯化单克隆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SePllacylS-200凝胶色谱柱,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系统(FPLC)建立了肝癌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半制各级纯化方法。该法是将McAb腹水经40%饱和硫酸铵盐析粗分离后,再用凝胶色谱纯化,一次上样量相当于5~10ml腹水,可得纯化McAb30~60mg,得率为6~6.5mg/ml腹水,回收率为63%,一次色谱纯化周期2h,整个分离纬化可在3h内完成。经SDS—PAGE和DEAE离子交换色谱法检测McAb纯度大于80%,ABC染色法测定McAb活性为,1:40000(1.56×10-10mol/L),是一般实验室纯化IgG类McAb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设计确定了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抗dsDNA抗体的最适实验条件,并与免疫荧光法(lF)、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放射免疫测定法(Farr)比较。结果表明,最适条件:dsDNA包被浓度为10μg/ml、ABEI-SaHIgG结合物使用发光强度为1.0×10 ̄4mv坎德拉,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浓度为5μmol/L,H_2O_2浓度为0.3%,56份SLE患者血清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检测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83.9%,高于IF和ELISA法,接近Farr法水平。阻断试验证明,本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具较高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单克隆抗体(MCP-1-meAb)或Losartan 拮抗血管紧张素Ⅱ(AugⅡ)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与迁移效应的可能性,为防治动脉硬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Boyden小室法检测 VSMCs的迁移效应;以 MTT法、~3H-TaR掺入法、~3H-脯氨酸标记法和VSMCs计数评价VSMCs的增殖效应。将培养VSMCs分为 5组; 2%胎牛血清( 2%FCS)组、 AugⅡ组(其浓度为 10-10~10-6mol/L)、Losartan组(其浓度为 10-7~10-5mol/L)、MCP-lmcAb组(终浓度为 10μg/ml)和阳性对照组(含5%的酵母多糖活化血清)。结果(1) AugⅡ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促进 VSMCs的增殖与迁移效应;(2) MCP-1mcAb或 Losar-tan能有效地拮抗AugⅡ介导的VSMCs增殖与迁移效应。结论 MCP-1mcAb或Losartan对动脉硬化性疾病可能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