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蛛风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病症,及时、正确地诊断和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其对脑组织的进一步破坏。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文献,对其诊治进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病症。及时、正确地诊断和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其对脑组织的进一步破坏。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文献,对其诊治进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李焕伟  周志慧  魏连波 《山东医药》2001,41(20):78-78,F003
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种。近年来 ,笔者诊治较典型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3例 ,报告如下。例 1:男 ,32岁 ,因突发头痛、恶心 2天急症入院。查体 :自主体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颈项强硬。 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腰穿示血性脑脊液 ,压力稍高。入院后行保守治疗 (止血、脱水、解痉、支持等 ) ,7天后患者症状渐消失。嘱其行 DSA检查 ,注意休息 ,但患者要求出院。 3天后 ,在家劳动时突发昏迷、脑疝 ,6小时入院后抢救无效死亡。例 2 :女 ,2 4岁 ,因突发头痛、剧烈呕吐 1小时 ,意识障碍半小时入院。半年前曾癫痫小发作 1次。查体 …  相似文献   

4.
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与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病历摘要 患者 女,34岁,因突发左侧肩背疼痛不造伴短暂性意识障碍2个月,于2006年6月29日和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流行病学及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年发生率(包括首次发病和复发)范围为2.0/10万(北京)~22.5/10万(芬兰);性别、种族和地区对SAH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影响。本文对SAH的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积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徐东  王凤焰 《山东医药》2002,42(1):52-53
SAH继发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并发症 ,一直被临床所重视 ,而 SAH继发脑积水则常被忽略。脑积水是造成 SAH病情加重、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及防治介绍如下。1 病因与发病机制据报道 ,SAH继发脑积水的发生率为 2 0 %~ 70 % ,其发病率的差异可能与发病后 CT或 MR检查的时间、次数和病例选择有关。脑积水于 SAH后 2周内发生者为急性脑积水 ,2周后发生者为慢性脑积水。SAH继发脑积水的发病机理与脑室积血有关。 SAH后脑室内或脑池内积血 ,血块常堵塞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及基底池 ,影响脑脊…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一般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数小时内的一般治疗:(1)开放气道,改善呼吸、循环;(2)既往血压正常的患者,SAH后血压升高,控制血压使接近正常水平;(3)若有癫痫,抗癫痫治疗包括足量的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4)必要时给予止痛药和镇静剂;(5)对于动脉瘤性SAH,应进行急诊血管造影、血流动力学监测,早期手术。2抗血管痉挛治疗脑血管痉挛是在SAH后,颅底大血管迟发性收缩,常在血管造影或脑血流上表现为受累血管远端区域的灌注减少。造影上血管痉挛有典型的短暂过程-出血后3~5d开始,5~14d狭窄达最大限度,2~4周后逐渐恢复。约半数病例血管痉挛表现为…  相似文献   

9.
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病因诊断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年发病率为6/10万。再出血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要杜绝再出血,关键是早期明确SAH的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随着CT技术的不断成熟,CT血管造影(CTA)在SAH早期病因诊断上逐渐体现出其准确率高、安全性好的优势。2007年-2009年我院对32例早期SAH患者进行了CTA检查,同时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作为对比。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讨论50例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注意事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诊治策略及疗效. 方法 68例60岁以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共发现颅内动脉瘤72个,47例患者(59个动脉瘤)接受栓塞治疗,6例患者(6个动脉瘤)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夹闭,7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结果 57个动脉瘤被成功栓塞,技术成功率为96.6%,其中致密栓塞40个(占70.2%),不完全栓塞17个(占29.8%);47例患者中,出院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良好39例(占83.0%),较差7例(占14.9%),死亡1例. 结论 对于老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特别是存在颅内动脉瘤者,积极的干预措施如血管内栓塞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约50%~70%的患者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会继发心脏异常,而心脏异常又会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可能还会促进迟发性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很多研究人员借助心电图、心脏彩超和血清心肌酶检测来观察这种变化的临床特征、持续时间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文章就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心脏异常的原因以及心电图、心脏彩超和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特征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采取规范化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146例患者随机分为73例观察组和73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患者的致残率、并发症出现率、致死率、患者头痛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以及血性脑脊液清除时间等,观察组同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规范化治疗,可以依据病因进行彻底治疗,避免再次出血,降低脑部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的出现,能够使患者的致残率、并发症出现率以及致死率大大降低,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DU CP  Ke KF 《中华内科杂志》2011,50(5):408-410
目的 提高对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和影像特征、预后的认识水平,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首次3维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3周后复查造影,两次均阴性定义为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分2个亚组:中脑周围和非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结果 49例造影阴性.中脑周围者24例预后良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雌激素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关系密切.雌激素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颅内动脉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从而降低动脉瘤破裂发生率.雌激素还能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明确雌激素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响和机制,可能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及其导致的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8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治疗的27例(动脉瘤28个)Hunt—HessIV、V级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入院时Hunt—HessIV级23例,V级4例。行动脉瘤夹闭27个,孤立和血管重建1个。术中行第三脑室造瘘或脑室外引流13例,去骨瓣减压14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职7例中,出院时死亡8例,死亡原因为术中出血导致术后脑梗死2例;术后严重的血管痉挛导致大面积脑梗死6例。出院时残留偏侧肢体肌力下降6例,定向障碍5例,意识不清4例。②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9例,电解质紊乱20例,心律失常6例。③平均随访47个月(15~96个月)。随访期死亡2例。总体疗效恢复良好率为51.9%(14/27),预后差为11.1%(3/27),病死率为37.0%(10/27)。⑤在年龄、Hunt—Hess分级、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手术距离出血的时间及是否合并急性脑积水的因素中,影响患者的预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为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结论高级别aSAH患者预后与多因素有关。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可以改善高分级aSAH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84例经CT明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60岁以上的患者,Hunt & Hess分级为Ⅱ级26例,Ⅲ级31例,Ⅳ级25例,Ⅴ级2例.出血后6~72 h内,经全脑血管造影共发现89个动脉瘤,立即行介入栓塞治疗,根据动脉瘤结构,分别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球囊辅助技术和支架结合技术栓塞.术后给予脱水、扩容、扩血管、腰穿及(或)间断腰大池引流,同时对并存疾病予以治疗.结果 89个动脉瘤,成功栓塞83个,技术成功率93.3%.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优良68例,中残7例,重残4例,死亡5例(与技术相关的死亡1例); 结论 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存症多、全身状况较差,介入栓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动脉瘤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非aSAH和104例aSAH患者入院时的Hunt-Hess分级、CT检查(以德国Freiburg大学神经中心的标准,根据头部CT影像分型)、第1次全脑DSA检查、重复全脑DSA及短期和长期预后MRS(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等临床资料。结果①两组患者入院时的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23,P〈0.001。②两组CT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486,P〈0.001。非aSAH和aSAH患者伴有脑室积血者分别为36.6%(41/112)和89.4%(93/104),χ^2=72.254,P〈0.001;脑积水分别为34.8%(39/112)和74.0%(77/104),χ^2=38.910,P〈0.001。③中脑周围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非中脑周围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80,P〈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入院时Hunt-Hess分级与CT分型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r=-0.4,P〉0.05。④中脑周围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14.5%(8/55)和21.8%(12/55),非中脑周围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54.4%(31/57)和42.1%(24/57),两组比较,χ^2=19.575,P〈0.01和χ^2=5.283,P〈0.05。⑤168例非aSAH患者随访92例,MRS≤2分者占90.2%,中、重度残疾占3.3%;104例aSAH患者随访88例,MRS评分≤2分者占50.0%,中、重度残疾占34.1%,χ^2=8.42,P〈0.05。结论非aSAH比aSAH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低,并发症少、预后好,在中脑周围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约50%~70%的患者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会继发心脏异常,而心脏异常又会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可能还会促进迟发性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很多研究人员借助心电图、心脏彩超和血清心肌酶检测来观察这种变化的临床特征、持续时间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文章就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心脏异常的原因以及心电图、心脏彩超和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特征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约50%~70%的患者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会继发心脏异常,而心脏异常又会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可能还会促进迟发性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很多研究人员借助心电图、心脏彩超和血清心肌酶检测来观察这种变化的临床特征、持续时间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文章就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心脏异常的原因以及心电图、心脏彩超和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特征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