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穿心莲内酯引入亲水性基团,探索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和构效关系。方法:碱性条件下,穿心莲内酯1与硝基甲烷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重排生成12-硝基甲基-14-去氧穿心莲内酯,再以锌粉盐酸还原硝基生成12-氨基亚甲基-14-去氧穿心莲内酯2,最后与异氰酸酯反应成脲3a~3n,所有化合物考察了抗肿瘤和抑制NA活性。结果:经结构改造后,两个化合物(3f和3m)显示了中等的抗肿瘤活性,并且都是单取代芳环,提示芳环的引入优于脂肪链(环)和杂环;所有衍生物都无抑制NA活性。结论:穿心莲内酯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无抑制活性;12位引入芳环有意义,但芳环所处的支链不能过长;水溶性基团的引入对活性提高没有帮助,具体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左氧氟沙星,其性状为淡黄绿色或黄绿色澄明液体,其成份为盐酸左氧氟沙星,化学名称(S)-(-)-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7H-吡啶骈[1,2,3,-de].【1,4】苯嗯嗪.6.羧酸盐酸盐。结晶水合物。其药物相互作用1、避免与茶碱同时使用。2、与华法林或其衍生物同时应用时,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或其它凝血试验。3、与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同时应用,  相似文献   

3.
β-环糊精在穿心莲颗粒剂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七根  黄慧烽  方俊雅 《中成药》2004,26(7):595-596
穿心莲的爵床科植物[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n n.f.)Ness]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效.临床上多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菌痢、胃肠炎、咽喉炎等疾病的治疗.其抗菌的主要成分为内酯类,包括穿心莲内酯(或穿心莲乙素)、脱水穿心莲内酯(或穿心莲丁素)等内酯成分[1~2].  相似文献   

4.
焦姣姣  杨园珍  袁恩  伍振峰  王雅琪  杨明 《中草药》2018,49(12):2946-2952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筛选穿心莲与Caco-2细胞亲和的活性成分。方法利用Caco-2细胞进行药物摄取结合药物吸收转运实验共同筛选穿心莲的亲和活性成分,采用UPLC-Q-TOF-MS测定亲和前后的细胞样品。根据各化学成分的保留时间、质谱信息,并结合提取离子流图与对照品、相关文献质谱数据对比鉴定各亲和活性成分。结果从穿心莲中共筛选出10种能与Caco-2细胞亲和的活性成分,分别为12,13-双氢穿心莲内酯(1)、黄芩黄酮I-2′-O-葡萄糖苷(2)、穿心莲内酯(3)、14-脱氧-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苷(4)、7-羟基脱水穿心莲内酯(5)、新穿心莲内酯(6)、3-去氧脱水穿心莲内酯苷(7)、去氧穿心莲内酯(8)和脱水穿心莲内酯(9)和1种未知成分。结论结合UPLC-Q-TOF-MS技术建立的筛选穿心莲中与Caco-2细胞亲和活性成分的方法,可用于筛选中药复杂体系中的活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活性成分群间的协同配伍效应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左氧氟沙星抗铜绿假单胞菌的协同抗菌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用铜绿假单胞菌PAO1复制小鼠腹腔菌感染模型,考察穿心莲内酯对左氧氟沙星的协同抗菌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考察穿心莲内酯在100μg/ml、1μg/ml、0.01μg/ml剂量下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群体感应系统(QS)系统中lasR、rhlR和pvd Q基因mRNA在24h内表达量的影响,分析药物协同抗菌作用的机制;考察穿心莲内酯在100μg/ml、1μg/ml、0.01μg/ml剂量下对PAO1胞内总蛋白和己糖激酶(HK)活性的影响作用。结果:体内抗感染保护性实验显示,左氧氟沙星和穿心莲内酯配比中剂量组(1∶0.1587)和低剂量组(1∶0.0373),感染动物24h~72h死亡率明显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单用左氧氟沙星,提示其保护性作用明显加强;Real-Time PCR实验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不同剂量对PAO1 lasR、rhlR和pvd Q基因mRNA的表达均呈现相似的先抑制后加强再抑制的动态调控趋势;在各剂量穿心莲内酯影响下,PAO1胞内总蛋白量未见明显变化,但己糖激酶活力降低明显,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穿心莲内酯对左氧氟沙星呈现体内的协同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而且对PAO1 QS系统相关基因存在规律性调控,同时这一调节作用可能与降低细菌胞内己糖激酶活性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LC/MS/MS法,研究单体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时,血浆样品经沉淀蛋白处理后,以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采用Lichrospher C18柱分离。选用电喷雾离子源,选择反应监测方式扫描,负离子方式检测。结果: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在该条件下分离良好,保留时间分别为3.57min和4.51min。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线性范围均为0.02~10μg·mL^-1。定量下限均为0.02μg·mL^-1,最低检出量为0.003ng。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适合于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消炎利胆片中穿心莲内酯类和苦木碱类的RP-HPLC法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消炎利胆片 (穿心莲 ,苦木 ,溪黄草 )中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 ,3 -甲基 -铁屎米 - 2 ,6-二酮、苦木碱乙、苦木碱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应用RP HPLC法测定 ,通过中性氧化铝纯化样品 ,选用HPHypersilODSC18色谱柱 ,流动相为乙腈 - 0 .2 %氨水溶液 ( 2 2∶78) ;流速 :2mL·min-1;检测波长 2 5 4nm ,测定了消炎利胆片中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和苦木碱乙、丁和 3 -甲基 -铁屎米 - 2 ,6-二酮的含量。结果 :线性关系良好 ,加样回收率为 95 .3 %~10 1.0 % ,RSD为 1.7%~ 4.8%。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 ,可用于监测消炎利胆片的穿心莲内酯类和苦木碱类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穿心莲内酯对炎症模型大鼠抗炎作用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炎症模型大鼠给药后的不同时间点穿心莲内酯的血药浓度,获取药-时曲线;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样本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获取效时曲线。采用Phoenic 8.1软件的房室模型法对穿心莲内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拟合,获得药代动力学(PK)参数;固定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对效时关系进行拟合,得到药效动力学(PD)参数;根据PD参数,建立穿心莲内酯的PK-PD结合模型。结果 分别以IL-6、IL-1β和TNF-α为药效指标,获得穿心莲内酯的PK-PD模型分别为E=55.004-20.544 5×Ce/(1.680 23+Ce)、E=133.776-42.560 3×Ce/(3.483 03+Ce)和E=138.27-52.412 2×Ce/(2.571 69+Ce)。结论 IL-6、IL-1β和TNF-α的浓度与穿心莲内酯的质量浓度存在相关性,穿心莲内酯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6、IL-1β和...  相似文献   

9.
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Wall.ex Nees.主要活性成分是穿心莲内酯(1)及其衍生物脱氧穿心莲内酯(2)、新穿心莲内酯(3)和14脱氧-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4)等三萜内酯。该植物地上部分干粉在干燥环境中贮存一年以上,其总内酯含量减少26%。作者研究了穿心莲内酯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能的主要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10.
左氧氟沙星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氧氟沙星 (levofloxacin)属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 ,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 ,目前临床应用广泛 ,因而合理用药对临床医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1 作用机制及抗菌谱左氧氟沙星可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 ,阻断细菌DNA的复制 ,通过抑制酶的切割与连结功能 ,呈现快效杀菌作用。抗菌谱 :具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 ,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 ,如肺炎克雷白菌、变形杆菌属、伤寒杆菌属、志贺菌属、部分大肠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对部分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绿脓杆菌、淋球菌、衣原体等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2 药代动力学特点其主要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厚大鼠的肌浆网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与心肌肥厚模型组(n=32),心肌肥厚组再分为4个亚组(n=8):模型组、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穿心莲内酯低剂量组和二甲基亚砜(DSM0),采用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1.5mg·(kg·d)-1,2次/d,连续15d,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次日麻醉后分别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不同剂量的穿心莲内酯及DSMO,输注30min后处死大鼠,测定心肌组织Ca2+-Mg2+-ATPase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心肌肌浆网Ca2+-Mg2+-ATPase活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及低剂量穿心莲内酯治疗组心肌肌浆网Ca2+-Mg2+-ATPase活性显著升高(P〈0.01),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效应。结论:穿心莲内酯可提高Ca2+-Mg2+-ATPase活性,从而抑制心脏纤维化,起到抗心肌肥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合成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并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穿心莲内酯为底物合成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异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酸等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以人白血病HL-60为体外模型,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肿瘤为体内模型观察其抗肿瘤活性,同时观察对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及碳粒廓清功能的影响。结果目标物结构经红外、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确证。体外实验,异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内酯对HL-60细胞的IC50分别为7.15和28.34μmol·L-1,其余化合物均大于50μmol·L-1;体内实验,筛选剂量为100mg·kg-1时,穿心莲内酯和异穿心莲内酯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4.4%和61.2%,其余化合物抗肿瘤活性不明显;相同剂量下,穿心莲内酯,穿心莲酸对迟发性变态反应有促进作用,穿心莲内酯,穿心莲酸,14-去氧穿心莲内酯,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能降低小鼠碳粒廓清指数,而异穿心莲内酯对迟发性变态反应和炭粒廓清指数均无影响。结论初步生物活性实验表明,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内酯环是抗肿瘤的必须活性基团;该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内酯环部分(包括C11和C12)双键的个数及位置和14-位羟基均有一定关系,具有环外12,13-位双键和14-位羟基的抗肿瘤活性较强;异穿心莲内酯的四氢呋喃环有增强抗肿瘤活性之作用。异穿心莲内酯有非常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且对小鼠免疫功能无影响,提示它可能是一类有发展前景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LC/MS/MS法,研究单体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时,血浆样品经沉淀蛋白处理后,以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采用Lichrospher C18柱分离.选用电喷雾离子源,选择反应监测方式扫描,负离子方式检测.结果: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在该条件下分离良好,保留时间分别为3.57min和4.51min.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线性范围均为0.02~10μg·m-1.定量下限均为0.02μg·mL-1,最低检出量为0.003ng.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适合于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4R—cis)-6-[2-E2-(4-氟苯基)-5-(1-异丙基)-3-苯基-4-[(苯胺)羰基]-1H-吡咯-1-基]乙基]-2,2-二甲基-1,3-二氧己环-4-乙酸叔丁酯为原料,以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分子内脱水得到阿托伐他汀钙内酯,并讨论了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穿心莲总内酯对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体外炎症模型,采用Griess Reagent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一氧化氮(NO)含量并计算抑制率,通过MTT法评价细胞毒性。结果:穿心莲总内酯在5-50μmol·L-1浓度范围内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的NO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IC50分别为8.58μmol·L-1,11.52μmol·L-1,8.94μmol·L-1;其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5-60μmol·L-1)、脱水穿心莲内酯(5-100μmol·L-1)、新穿心莲内酯(5-100μmol·L-1)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的NO亦表现出抑制作用,并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其IC50分别为17.54μmol·L-1,49.54μmol·L-1,41.80μmol·L-1。结论:穿心莲总内酯的NO抑制作用优于三个单体,以上结果可为穿心莲总内酯的制剂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和脂滴堆积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穿心莲内酯分别作用于3T3-L1脂肪细胞,采用高内涵细胞成像技术,分析穿心莲内酯对脂滴形成的作用,并通过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表达分析穿心莲内酯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穿心莲内酯剂量依赖降低脂滴堆积,在30μmol/L可显著降低PPARγ和C/EBPα表达(P0.01),无显著的细胞抑制作用(P0.05)。[结论]穿心莲内酯通过降低PPARγ-C/EBPα表达抑制脂肪细胞分化,降低脂滴过度堆积,具有潜在的减轻肥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穿心莲总内酯对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建立体外炎症模型,采用Griess Reagent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一氧化氮(NO)含量并计算抑制率,通过MTT法评价细胞毒性。结果:穿心莲总内酯在 5-50 μmol·L-1浓度范围内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的NO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IC50分别为8.58 μmol·L-1,11.52 μmol·L-1,8.94 μmol·L-1;其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5-60 μmol·L-1)、脱水穿心莲内酯(5-100 μmol·L-1)、新穿心莲内酯(5-100 μmol·L-1)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的NO亦表现出抑制作用,并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其IC50分别为17.54 μmol·L-1,49.54 μmol·L-1,41.80 μmol·L-1。结论:穿心莲总内酯的NO抑制作用优于三个单体,以上结果可为穿心莲总内酯的制剂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燕萍  叶俊才  潘潇 《中成药》2006,28(4):591-592
复方穿心莲片是由穿心莲、路边青2味药组成的中成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作用。标准[1]收载的复方穿心莲片只有鉴别项目而无含量测定标准。为了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本文参照文献[2]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穿心莲片的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简单,结果准确,专属性强。1仪器试剂与样品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LC-10AD泵,SPD-10A紫外检测器,C-R6A数据处理机。脱水穿心莲内酯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复方穿心莲片(市售,A、B、C、D、E、F厂);甲醇为色谱纯;水为重蒸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2方法与结果2.1色谱条件色谱柱…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厚大鼠的肌浆网Na+-K+-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与心肌肥厚模型组(n=32),心肌肥厚组再随机分为4个亚组(n=8):模型组、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穿心莲内酯低剂量组和二甲基亚砜(DSMO)组,采用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1.5mg·(kg·d)-1,2次/d,连续15d,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次日麻醉后分别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不同剂量的穿心莲内酯及DSMO,输注30min后处死大鼠,测定心肌组织Na+-K+-ATPase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心肌肌浆网NaLKtATPase(P〈0.01)活性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及低剂量穿心莲内酯治疗组心肌肌浆网Na+-K+-ATPase活性显著升高(P〈0.01),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效应。结论:穿心莲内酯可提高Na+-K+-ATPase的活性,从而抑制心脏纤维化,起抗心肌肥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炎免疫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光  曾超  杜钢军  许启泰 《中草药》2006,37(12):1771-1775
目的合成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并进行抗炎免疫活性研究,比较不同结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活性。方法以穿心莲内酯(A)为底物合成了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DDA)、14-去氧穿心莲内酯(DA)、异穿心莲内酯(IA)、穿心莲酸(AA)等穿心莲内酯衍生物。采用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模型观察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抗炎活性,小鼠碳粒廓清实验观察其免疫活性。结果目标物结构经红外、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确证。穿心莲内酯衍生物A、DDA、DA、IA、AA均有较好的抗炎活性;A、DDA、DA、AA有显著的免疫抑制作用,而IA无免疫抑制作用。结论初步生物活性实验表明: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与双键的位置有关,具有环内双键的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较具有环外双键的抗炎活性强,IA的四氢呋喃环可能增强抗炎作用;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的免疫抑制作用与双键位置有一定关系,具有环外双键的较具有环内双键的免疫抑制作用强,IA无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四氢呋喃环有关;A的五元内酯开环物AA的活性与母体相当,说明五元内酯环打开与否和抗炎免疫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