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360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理想术式。方法:采用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BPH360例,其中作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Madigan术)325例,作耻骨上经膀胱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35例。结果:两种术式术中视野显露良好,操作准确、简易,术后恢复快,出血少,并发症少,随访3 ̄60个月,疗效满意。结论: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BPH较为理想的开放术式。  相似文献   

2.
直接显著尿道入路的改良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改进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方法 分析前列腺增生(BPH)组织标本,认识尿道前列腺部有部分无增生组织覆盖的区域。对1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改良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术中将前列腺包膜横切口移至近膀胱颈部,显露无增生组织覆盖的尿道区域,直视下分离出尿道,完整切除增生腺体,结果 12例术中均能显露无增生组织覆盖的区域,清晰地分开尿道与增生腺体。10例尿道保留完整,2例尿道破裂。  相似文献   

3.
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总结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尿道完整,2例膀胱颈和5例尿道损伤后均缝合修复。术后随访3-25个月,无尿道狭窄,,尿失禁,性功能丧失等并发症。结论;本术式适应证为以侧叶增生为主,中叶无明显增生,无膀胱内疾病,未接受过射频,微波,注射及电切等治疗的BPH患者。  相似文献   

4.
以尿道起始部为切入点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治疗 ,我院在开展经典的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Madigan)术基础上[1] ,从 2 0 0 1年起 ,共施行以尿道起始部为切入点的改良Madigan前列腺摘除术 2 4例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本组 2 4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年龄6 5~ 88岁 ,平均 76岁。病程 2年~ 10年不等。患者均有典型的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表现。B超测残余尿 6 0~ 5 80ml,其中 18例有急性尿潴留病史。术前平均最大尿流率为 8 9ml/s。IPSS症状评分为 18~ 30分 ,平均 2 3分。B超检查前列腺最大径为 4 5~ 8 5cm ,中叶增生者 …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增生症疗效不佳者尿流动力学原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为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疗效不佳的原因,对58例曾接受经膀胱及Madigan前列腺摘除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激光治疗、微波及射频热疗等不同方法治疗并诉疗效不满意的BPH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测定,项目为充盈膀胱测压、压力-流率测定、EMG测定、静态及加压尿道压力测定。测定结果出口梗阻(BOO)占48.3%、副尿肌收缩无力(DDC)占17.2%、逼尿肌不稳定(DIS)占20.7%、压力性  相似文献   

6.
影响前列腺手术疗效的逼尿肌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逼尿肌功能受损对前列腺手术疗效的影响 ,我们对 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手术前、后分别进行尿流动力学测定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40例。年龄 6 0~ 83岁 ,平均 6 9岁。 5例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 ,35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40例均排除神经系统疾病 ,肾功能正常 ,均行B超或CT检查并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手术前、后采用尿动力学分析仪测定充盈期膀胱压、压力流率、尿道压、膀胱等容收缩压。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 果 有逼尿肌功能受损 (A组 )的 19例BPH病人中 11例逼尿肌功能不…  相似文献   

7.
结扎前列腺动脉尿道外前列腺切除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结扎前列腺动脉尿道外前列腺切除术(Madigan术式)治疗前列腺增生症50例,结果50例均无手术并发症,失血量平均为218ml,无输尿管损伤,保留了前行射精功能。认为尿道外前列腺切除术可保持尿道的完整性,不会有尿液外渗和血液进入尿路;预先结扎前列腺动脉,可提供一个无血的操作环境,使手术从容进行。进一步证实Madigan术式疗效较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部分电切术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83,自引:0,他引:83  
为了提高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治疗效果,对72例高危BPH病人采用经尿道部分前列腺电切治疗,平均随访3.5年。结果显示:电切前列腺组织平均14.4g,占预测前列腺重量的21.9%;术后IPSS由26.5±3.7降至10.2±2.7,最大尿流率由5.9±2.5ml/s提高至14.8±2.3ml/s,而术后再手术率与其他并发症并未增加。切除前列腺组织10~15g与15~25g两组的术后IPSS、尿流率无明显差异。认为经尿道部分前列腺电切适用于高龄高危BPH病人,手术不必刻意追求前列腺切除的重量及彻底性,其效果关键在于切除的部位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改良Madigan术式,采用联合膀胱切开的耻骨后保留尿道粘膜前列腺切除术的方法治疗6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其中51例获随访,最长时间达36个月。结果显示本改良术式保留了Madigan术式术后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同时又能处理膀胱内的病变,中叶增生的患者同样获满意疗效,进一步扩大了Madigan术式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巨大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治疗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 2 8例巨大BPH患者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的临床资料。结 果 切除前列腺重量 36~ 90 g ,平均切除 5 6 .5g ;手术时间 5 0~ 15 0min ,平均 81min ;11例 (39% )术中输血2 0 0~ 4 0 0  相似文献   

11.
1995年 6月至 1998年 12月共行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 2 2 3例 ,获随访168例 ,其中 8例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复发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8例 ,年龄 68~79岁 ,平均 72岁。术后 1年 6个月~ 3年再现尿路梗阻症状 ,呈渐进性加重。其中尿潴留 1例 ,合并膀胱结石 1例。剩余尿量 5 0~ 60 0ml,最大尿流率均 <15ml/s,IPSS评分 18~ 3 0分 ,平均 2 4 .5分。直肠指检及B超提示前列腺增生 ,3例中叶增生向膀胱内突出 1.5~ 2 .8cm。 4例质地不均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为良性增生。结果  8例中行药物治疗 6例 ,尿路梗阻…  相似文献   

12.
改良 Madigan 前列腺切除术在临床的应用(附53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前列腺切除术的治疗效果,1993年9月~1996年5月对53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改良Madigan前列腺切除手术。术前留置尿管后作CT检查,按CT测量前列腺体积计算重量并分度,了解尿道走向。手术特点为锐性分离前列腺与尿道、膀胱颈之间的组织及前列腺包膜,切除增生的腺体组织,保留完整尿道与膀胱颈。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随访1~32个月,疗效满意。对手术操作要点及适应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症(BPH)及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进行测定,就两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材料和方法 收集我院1995~1998年经手术切除的前列腺癌25例,其中开放手术19例,经尿道前列腺癌切除术(TURCaP)6例。年龄48~60岁,平均54岁。BPH20例,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获得前列腺,年龄58~72岁,平均68岁。12例正常前列腺取自意外死亡男性,年龄23~29岁,平均25岁。上述标本均经病理证实后,…  相似文献   

14.
经尿道等离子气化术与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比较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我院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气化术(TU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 60例并与同期经尿道电切术 (TURP) 60例作疗效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TUPVP组 60例 ,年龄 66~ 89岁 ,平均 75 .1 2岁。前列腺重 2 5~ 75 g,平均 48g。TURP组 60例 ,年龄 65~ 85岁 ,平均 74.3 2岁。前列腺重 2 8~ 68g,平均 45g。两组术前常规行直肠指检、B超及血PSA检查。术前和术后 1、3个月分别测定最大尿流率 ,B超测前列腺体积 ,并作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1 .2 手术方法TUPVP组采用英国Gy…  相似文献   

15.
非接触式激光前列腺切除4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非接触式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对400例BPH患者采用Nd:YAG非接触式激光经尿道行前列腺切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4年。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5.0%,无尿失禁,膀胱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残余尿量及前列腺重复等主客观参数测定值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改良Madigan术切除前列腺中叶增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良Madigan术切除前列腺中叶增生常绍志李伟自1995年9月以来对31例前列腺中叶增生患者,采用前列腺包膜及膀胱颈不连续倒T形切口,经尿道后前列腺窝内固定或切除部分后唇粘膜方法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1例,年龄58~83岁,平均6...  相似文献   

17.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一直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最常见和有效的方法。该研究的目的是观察BPH患者行TURP术后对性功能的影响。共155例资料完整的BPH行TURP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69岁(49~86岁),平均直肠B超前列腺体积5...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 996年 5月~ 1 998年 5月采用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1 46例 ,发现术后尿道刺激症状发生率达 78.6%。为了明确原因 ,了解疗效 ,我们对 1 998年 5月以后采用激光治疗的 2 3例BPH患者使用尿道灌注双氧水 (H2 O2 )气泡混悬液行经直肠B超前列腺部尿道声学造影检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2 3例 ,年龄 73~ 84岁 ,平均 79.7岁。术前经直肠B超测得前列腺大小 33.6~ 89.2ml,平均 5 7.4ml。术前及术后 2~ 3周分别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剩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 (Qmax)…  相似文献   

19.
改良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报道行改良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107例的临床资料。年龄48~87岁,平均69岁。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有尿道损伤25例,膀胱颈损伤2例,直肠粘膜损伤1例,精囊损伤1例,术中大量出血1例达600ml。术后排尿不畅1例,轻度尿失禁5例,耻骨后间隙感染1例。对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钬激光特性以及钬激光切除前列腺(HoLRP)技术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中的临床应用现状,认为HoLRP安全有效,术中、术后并发症少而轻,能迅速改善因BPH所引起的膀胱流出口梗阻症状和提高尿流率,该技术能像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一样切除前列腺组织,也具有取出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特点,是目前BPH激光疗法中最有望成为替代TURP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