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探讨温阳通脉方对大鼠再灌注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5min,再灌注5min,反复3次后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心肌缺血预适应(IP)模型。检测大鼠灌胃14d后温阳通脉方组、心肌缺血预适应组(IP组)、再灌注损伤纽(IR组)、假性处理组血清MDA、SOD含量。结果 温阳通脉方组、IP组MDA含量低于IR组,SOD高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后,能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DA含量,升高SOD含量,减轻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模拟心肌缺血预适应参与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优降糖对缺血预适应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缺血预适应 (IPC)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在犬、兔、猪、大鼠、人等进行的大量研究均证实了这种现象的存在 ,但IPC的作用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本文旨在研究在完整大鼠模型中 ,IPC对心肌保护作用是否通过三磷酸腺苷 (ATP)敏感钾通道(KATP)介导。资料和方法   1 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Spraque Daley(SD)大鼠 ,体重 15 0~ 170g ,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 ;所有大鼠均自由饮水、摄食 ,由实验动物部专人饲养。2 .实验分组和方法 :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 (5mg/kg)进行麻醉 ,采用结扎及放松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方法复制心肌缺血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质胞壁酸(LTA)诱导的延迟预适应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是否参与其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复制大鼠心肌I/R模型,结扎前24h注射LTA,检测心肌再灌注60min后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并用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蛋白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同时采用实时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心肌再灌注末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LTA预适应组能显著减少室性心律失常(VA)评分值(P<0.01);LTA预适应还能明显减少I/R后血清CK-MB和LDH的漏出(P<0.01,P<0.05),减少心肌细胞凋亡(P<0.01),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明显上调(P<0.01),而Bax蛋白表达则下调(P<0.01)。再灌注末,预适应组iNOS mRNA的平均相对表达量较I/R组增加了0.71倍(P<0.01),LTA预适应组iNOS蛋白的表达量较I/R组增加了0.96倍(P<0.05)。不论在LTA预适应前或缺血前期给予iNOS抑制剂氨基胍或是单独给予氨基胍,上述观测指标均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TA预适应能显著减轻SHRI/R导致肥厚心肌的坏死和细胞凋亡,iNOS/NO作为触发和效应环节在介导LTA预适应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开展,寻求有效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成为较为突出的课题。通脉灵注射液是复方中药制剂,有扩张冠脉血管、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1〕,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心功能有保护作用〔2〕,但其抗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观察通脉灵对犬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氧供需平衡的影响,以探讨其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1材料与方法1.1动物及分组健康杂种犬,雌雄兼用,体重(14.60±1.69)k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G);通脉灵临床剂量组(TM1):通脉灵2倍临床剂量组(TM2)和丹参对照组(DSG)。每组6只。1.2…  相似文献   

5.
预适应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缺血预适应 (ischemicprecondition ing,IP)是指心肌经过 1次或反复多次的短暂缺血或再灌注后 ,通过激活心肌内源性保护机制 ,增加其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 ,减轻随后长时间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1] 。此现象已在不同种属和临床病人中得到证实。IP不但能够有效地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所造成的心肌损害 ,包括心肌坏死、心肌顿抑、收缩功能减退 ,且显示有抗氧自由基 (OFR)及抑制膜脂质过氧化等作用 ,预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 ] 。关于其确切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目前一般认为与以下几方面有关[1] :…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建立兔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来研究缺血后适应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同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从而为临床上运用缺血后适应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后适应组、缺血后适应+PD98059组、缺血后适应+LY294002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2只。对照组结扎左前降支30 min后立即恢复心肌灌注,持续达180 min。缺血后适应组结扎左前降支30 min后,实施间断性心肌灌注,方案为:再灌注30 s,再次结扎该血管30秒(重复4次),然后恢复心肌灌注180 min。缺血后适应+PD98059组仍结扎左前降支30 min,但在静脉推注PD98059 10 min后实施间断性心肌灌注,方案同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适应+LY294002组亦结扎左前降支30 min,在静脉推注LY294002 10 min后后实施间断性心肌灌注,方案同缺血再灌注组。结扎血管采用"二线二结"法。假手术组仅将线从左前降支周围心肌中穿过,但并不结扎。实验中持续心电监护并于术前、结扎后10 min和再灌注后120 min描记Ⅱ导心电图。实施缺血再灌注各组分别于结扎前和再灌注后60 min从股静脉取血1 mL,假手术组于穿线前和穿线后60 min同样途径取静脉血1 mL,运用ELISA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浓度。再灌注结束后取心肌行相关检查。其中每组中6只兔运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测定各组心肌坏死面积,另外六只兔取心肌运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式电子显微镜行组织形态学检查,并提取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检测Bad、Akt、P-Akt、ERK1/2和P-ERK1/2蛋白表达。结果 (1)各组兔术前性别、体重和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心肌缺血后心率有增快趋势,但与术前比亦无明显差异(P>0.05)。(2)血管结扎后四组心电图均可见Ⅱ导联ST段弓背上抬,再灌注后120 min四组心电图均可见ST段回落。对照组、缺血后适应+PD98059组再灌注后分别有8只和6只兔ST段下降50%,而缺血后适?  相似文献   

7.
芪丹通脉片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芪丹通脉片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B组)、芪丹通脉片加缺血再灌注Ⅰ组(C组)、芪丹通脉片加缺血再灌注Ⅱ组(D组)。大鼠麻醉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再灌注4h。采用Evan’sBlue和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并TUNEL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的细胞凋亡,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结果不同剂量(1.08g/kg,3.24g/kg)芪丹通脉片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死面积和凋亡指数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4h后B组大鼠血清CK和cTnI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不同剂量芪丹通脉片预处理组再灌注后血清CK和cTnI含量明显降低,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芪丹通脉片预处理能够有效地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大鼠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对心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钢  左春梅 《心功能杂志》1999,11(3):194-196
动物实验发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能降低心肌细胞Ca^2+依赖的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导致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功能障碍,使细胞合成一氧化氮的能力受损。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心功能障碍与心肌组织内一氧化氮含量减少有关,缺血后再灌注一氧化氮合成前体左旋精氨酸,可改善因缺血引起的左室舒缩功能障碍,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可以对心功能产生负性肌力效应,影响缺血后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刘高利  王安彪 《山东医药》2006,46(27):93-94
心肌较长时间缺血造成一定损伤后,恢复供血后不但不能减轻或逆转损伤,反而加重损伤,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内直视手术主动脉阻断期间,冠脉供血中断,心肌细胞进入无氧代谢,心肌恢复氧供后,大量自由基生成,导致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明显增加,细胞中肌酸磷酸激酶(CPK)及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增加,心肌遭受再灌注损伤。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因素就是氧自由基释放和细胞内Ca^2+超负荷。1986年Murry等首次报道犬心肌短时反复缺血可缩小随后长时间缺血造成的心肌梗死范围,即心肌缺血预适应(MIP)。MIP的保护作用是机体产生了某些活性物质增强了细胞或组织器官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和适应性,对抗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应用外源性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模拟MIP,产生心肌保护作用为药理性预适应。药理性预适应以药物替代缺血刺激,克服缺血损伤的弊端,为心肌保护开创了广阔的前景。现将常见可行药理性预适应的药物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预适应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用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缺血预适应组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组。后组持续缺血前20min静脉注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10μg/kg)。所有动物均接受30min缺血/2h再灌注。预适应方案由3次5min缺血/再灌注组成。梗塞大小由硝基四唑氮兰染色判定,并以坏死区占危险区的百分数表示。结果发现,缺血预适应和降钙素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降糖对KATP通道介导心肌缺血预适应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4只大鼠随机分为心肌缺血预适应组(IPC组)、优降糖组(GLI组)、优降糖 IPC组(G-P组)和对照组(C组)。心肌缺血预适应由3次10min缺血/10min再灌注组成。所有大鼠均接受30min缺血/60min再灌注。梗死范围由饱和曲利本蓝和红四氮唑蓝染色判定,并以坏死区占缺血区的百分率表示。Ⅱ导联记录心脏室性心律失常。结果IPC能显著缩小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梗死范围,且这种作用能被KATP通道阻滞剂优降糖完全取消。IPC可减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但这种保护作用不能被优降糖所阻断。结论优降糖对KATP介导IPC的心肌保护作用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养心通脉方(YTF)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血瘀证大鼠心肌损伤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其相关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YTF低剂量组、YTF中剂量组、YTF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均建立大鼠MIRI血瘀证模型,YTF低剂量组、YTF中剂量组、YTF高剂量组分别给予4.725、9.450、18.900 g/kg YTF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10.710 g/kg冠心苏合丸混悬液灌胃,阴性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2次,连续给药14 d;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不灌胃。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心肌组织及线粒体超微结构,TUNEL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酶标仪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肿胀度(OD540)及线粒体超氧阴离子含量。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心肌肌丝排列整齐,肌节规则,结构清晰,线粒体外膜完整,嵴结构正常,排列致密;模型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心肌肌节断裂,核周间隙增宽,线粒体排列紊乱,部分外膜模糊甚至破裂变形,线粒体嵴结构部分缺失,出现少量自噬体包裹线粒体及细胞质,有少量溶酶体出现;阳性对照组及Y...  相似文献   

13.
心肌缺血预适应与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的发现使其成为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近 3 0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逐步阐明了这种现象发生的机制。本文综述了该现象研究的历史和最新进展 ,以及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细胞、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并阐述了其与心肌梗死、心肌顿抑和心律失常的临床关系 ,文章中也涉及到了最新的麻醉剂预适应和远隔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阳通脉方是否通过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转导通路,调节水通道蛋白(AQP)的表达,发挥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温阳通脉方低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将大鼠灌胃给药14天后,结扎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按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电图检测大鼠ST段抬高情况;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组织中AQP1、AQP4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JAK2、p-JAK2、STAT3、p-STAT3、AQP1、AQP4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CK-MB、LDH含量显著上升(P0.01),缺血30 min与再灌注120 min后心电图的ST段显著抬高(P0.01),HE染色显示模型组的心肌细胞损伤严重,AQP1、AQP4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明显增多(P0.01),JAK2、p-JAK2、STAT3、p-STAT3、AQP1、AQP4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药大鼠CK-MB、LDH水平明显降低(P0.01),缺血30 min与再灌注120 min后的ST段均降低(P0.01),心肌细胞损伤均可见不同程度减轻,AQP1、AQP4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明显减少,JAK2、p-JAK2、STAT3、p-STAT3整体的表达呈升高趋势,尤其是p-JAK2和p-STAT3的表达(P0.01),AQP1、AQP4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结论温阳通脉方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下调AQP1和AQP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痛灵滴丸预适应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心痛灵滴丸预适应对兔心肌组织形态结构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心痛灵滴丸预适应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组织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学损伤,能显著提高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而且能加强缺血预适应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心痛灵滴丸预适应能诱导缺血预适应样心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兔右冠脉缺血预适应与右心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兔右冠脉缺血预适应 (IP)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IR)的相关性。方法 :以单纯缺血 6 0 min 再灌注 6 0 min(IR)为对照 ,观察经 IP(缺血 5min 再灌注 10 min)后 IR心肌缺血型 S- T段、超微结构改变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较之 IR组 ,IP组的 ST段明显下移 ,电镜下见右室和右房心肌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 ,缓慢型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 :清醒兔右冠脉 IP可减少 IR引起的右心缺血性超微结构损伤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联合缺血预适应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适应组、不同剂量灯盏花素预处理(10 mg/kg,5 mg/kg,1 mg/kg)加预适应组,每组8只.于实验前、缺血40 min、再灌注180 min时记录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压、左室内压变化的最大速率,并同时采血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取缺血区心肌组织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不同剂量灯盏花素联合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能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心功能,抑制CK、CK-MB释放,增加心肌细胞SOD的活性及NO含量,降低MDA的含量(均P<0.01);中、高剂量灯盏花素组联合预处理组与单纯预适应组相比效果更加显著(P<0.01).结论:灯盏花素预处理能加强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缺血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与增强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及增加心肌组织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卡维地洛对大鼠心肌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间隙连接通讯(GJIC)及连接蛋白43(CX43)的影响,验证卡维地洛可通过改变CX43磷酸化状态抑制GJIC起到防止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假设.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卡维地洛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致缺血30 min后复灌4 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4 h末测定心肌酶及心肌梗死范围变化;制作Langendorf心脏灌流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卡维地洛组和庚醇组,于整体缺血30 min末期用改良的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测定GJIC;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缺血30 min CX43磷酸化状态的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心肌酶及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增加,GJIC无明显变化,非磷酸化CX43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卡维地洛组心肌酶及心肌梗死范围显著减少,同间隙连接抑制剂庚醇作用相似,GJIC也明显受到抑制,伴非磷酸化CX43水平明显上升.结论卡维地洛具有使CX43去磷酸化进而抑制GJIC防止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鼠心肌反复短暂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心律失常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彦  徐成斌 《心电学杂志》1995,14(4):231-232
20只大鼠乙醚麻醉后开胸结扎左冠脉主干10min、放松5min,反复10次。病理学检查证实40%大鼠发生了心肌坏死。持续心电监测显示在冠脉结扎后均出现ST段明显升高,实验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00%,出现最多的是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其发生高峰在第1次再灌注期间,若早期发生了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则其后再发的机率明显降低,提示心肌缺血预适应可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心肌肽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保护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肽是国内单位首先从乳猪心室肌中提取的小分子多肽。许多动物实验证实,该肽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对多种原因尤其急性缺血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热休克蛋白(HSP)70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提示多肽或蛋白质物质可望成为一类新的抗心肌缺血药物。研究表明能量代谢障碍是缺血再灌注的主要发病基础,自由基的作用是发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