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学习张锡纯治肺的方法和理念,为现代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从病因病机、处方用药特点等方面对《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肺痈、肺痨、喘证等章节及医案进行研读分析,归纳总结张氏治疗肺系疾病的基本治法和方药,分析张氏治病的基本理念及其对后世的指导意义。[结果]张氏认为肺痈、肺痨同有肺体损伤、血败肉腐之病机,疾病初期善用生石膏、金银花等清热解毒,中期善用生山药、白术等培土生金,后期善用熟地黄、麦冬等滋阴润肺,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常用资生汤、参麦汤、清金解毒汤等方,并主张用徐服法缓解生石膏寒凉之性引起的副作用。喘证病因在于外邪侵袭、痰湿内生、大气下陷、肾不纳气、元气欲脱,张氏以宣肺利水法、理气化痰法、益气升提法、补肾纳气法、敛气固脱法治疗喘证,善用赭石、半夏、陈皮降胃气,芡实敛肾气,龙骨、牡蛎、山萸肉敛元气,生黄芪、升麻、柴胡升提大气,常用薯蓣纳气汤、参赭镇气汤、理痰汤、升陷汤等方。张氏主张整体观念和异病同治的辨证思维,在肺系危重症的治疗上颇有建树,提出了“兼以解毒”的瘟疫治疗理念,可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提供经验借鉴。[结论]张氏重视肺痨、肺痈、喘证的病机演变过程,运用脏腑五行生克、气机升降理论立法用药,注重异病同治,擅长运用清热解毒法、敛气固脱法等治疗肺系危重症,这些方法在当今肺系相关疾病治疗中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中梓对治疗积聚疾病的治疗原则提出了治疗积聚需要分初、中、末3期,根据人体正气与邪气双方势力的强弱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的主张。结合李中梓的医案论述了李中梓对积聚病证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原则的学术思想。尤其是李中梓所提出来的治疗积聚须分初中末3期进行分阶段治疗的原则对于现今治疗肿瘤类疾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兴甲  王洋  王卉  刘坤 《中国医药导报》2023,(36):142-146+150
眩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可见于多种疾病。张锡纯立足于历代医家的观点,汲取总结前人经验,并对眩晕的认识和治疗提出了新的思路,本文基于《医学衷中参西录》探讨张锡纯治疗眩晕学术特色,发现其论治眩晕,病因上多从虚实入手,虚证分为气虚、血虚和阴虚致眩,实证多由外感风寒和痰湿导致,病位与肝密切相关,病机涉及冲气上冲、火不归原,治疗上用药考究药性,善用寒、补、敛、降等药物,方剂上多有创新,创制镇肝熄风汤、建瓴汤、理痰汤等治疗眩晕,反对盲目运用补阳还五汤。张锡纯丰富了眩晕的诊疗方法,形成了完备的思想体系,推动了眩晕学术思想的争鸣和发展,对现代眩晕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归纳《金匮要略》中肿瘤相关的诊治内容,以利将经典更好地指导现代临床。[方法]梳理《金匮要略》一书中肿瘤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从症论治等方面的论述,并结合临床各家之言,分析总结各医家的临床经验。[结果]《金匮要略》并未设有肿瘤专篇,对于肿瘤的认识亦未形成体系,但书中各篇可见不少肿瘤病临床症状的相关描述,其脉、症等涉及不同部位的肿瘤,肺部、胃部及妇科肿瘤症状均有所提及。[结论]《金匮要略》注重辨病辨证结合,对肿瘤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有一定的认识,其分证论治、从症而治思想对中医治疗肿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读中医经典对于现代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需要进一步重视与挖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张锡纯从脑论治痿证的思路与特色。[方法]从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的角度,对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从脑病角度论治痿证的相关论述、医案、具体药方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和总结其痿证论治思路和特色。[结果]张锡纯汇通中西,以“肢体痿废”一症立论,结合现代医学对脑病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脑贫血、脑充血两种病因均可导致肢体痿废,在此基础上以传统医学宗气不足、精髓不充、脏腑气血大热的观点诠释二者病机,立益气引血、镇肝熄风大法,创干颓汤、镇肝熄风汤、建瓴汤等,大大扩展了痿证的治疗思路。[结论]张锡纯衷中参西,从脑病角度论治痿证,对痿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于今日临床启发尤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西汇通派大家陆渊雷治疗血证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用药特色。[方法]通过研读《陆渊雷医案》及《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探讨陆渊雷对血证治法的科学性认识,并归纳陆渊雷治咳血证所累积的治疗特色与用药经验,扼要分析其医案;总结陆渊雷对便血证的诊断与证治,以及黄土汤的临证运用。[结果]陆渊雷论治血证有五大特色:论治血证有三个阶段;论治血证有病气病血之说;临证注重正气为转归;根据病证善用柴胡;注重止血不留瘀,有3组常用止血专药的药对。其医案注重辨证,善用经方,用药精简有验。对于便血证的诊治,陆渊雷提出鉴别肠出血的三大独到见解,并针对病机,灵活运用黄土汤加减治疗。[结论]陆渊雷对血证治疗经验丰富,善治咳血证与便血证,其宝贵的诊治思想与临证用药经验,既突显其中医科学化的学术观点,亦对后世医家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唐宗海及张锡纯论治吐血的异同.二者对吐血的病因多责之于气逆与火热,治疗以降胃止血为首要,并均注重消瘀.但唐宗海主张止血后再消瘀,张锡纯则以消瘀寓于止血中;急性出血,唐宗海予以独参汤,张锡纯则以独参汤配代赭石;对于血证复发,唐宗海立宁血及补血法,而张锡纯善用代赭石.认为张锡纯的论述对唐宗海治吐血四法可形成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王樟连教授针灸学术思想菁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王樟连教授针灸学术思想。其学术上主张习古践今,兼收并蓄,衷中参西,优势互补。重视脉诊,强调辨证、辨病与辨经;提倡针药结合,并善用穴位注射治疗各科疾病;对于气血阻滞的各种病症,施用拔罐,补泻分明。  相似文献   

9.
张锡纯作为临床大家和中西医汇通的领军人物,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本文以张锡纯为例,从对当代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临证思维模式、临床用药思维模式、医学教育模式等方面,论述汇通学派学术思想对当代中西结合医学的重要影响。1对当代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锡纯先生治疗女子癥瘕经验丰富且独特,主要体现在病因上主张:女子癥瘕,血瘀、冷积;治疗上以“补破并用”为原则,用黄芪、党参等与三棱、莪术或牵牛组成益气活血,扶正祛邪之剂,以理冲汤(丸)为代表方,采取“久服”之策略,以达到“徐徐消之”之目的;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正邪力量对比之不同,不失时机地加用水蛭“专药消之”,促进癥瘕的消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肝癌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研究周仲瑛老师肝癌临床病案,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验用药等方面总结老师治疗肝癌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并举验案佐证。[结果]周仲瑛教授认为正气亏虚是肝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基础,癌毒内生是肝癌发生的关键,癌毒因素在于气滞湿热瘀毒互结,治疗上周老师主张扶正祛邪,解毒抗癌,注重对于气滞、瘀毒、热毒、痰毒的辨证治疗,结合辨证适当运用解毒攻毒及虫类药物,临床上常获良效。[结论]周仲瑛教授治疗肝癌临证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其学术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连建伟教授平脉辨证治疗产后汗出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验案赏析,阐述连建伟教授平脉辨证及灵活的处方用药,治疗产后汗出的临床经验。[结果]本案连建伟教授平脉辨证,根据其脉证与病机转归,善用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经典名方,随证候加减变化,以治疗产后汗出一证,疗效颇佳。[结论]连建伟教授四诊合参,善用脉诊,用方精炼,临床疗效显著,对于后学于产后汗出一证之脉证认识,具有临床实践和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马振华老中医治疗脾胃疾病的经验。[方法]整理马振华老中医临证论治脾胃疾病的验案,并遴选验案3则,结合《内经》等中医经典论著及其理论,并结合吴门医派学术思想,阐释马老治疗脾胃疾病的验案,分析阐明马老注重调理全身气机、辨证施治的学术思想以及遣方用药的特色。[结果]烧心、胃胀、腹泻3则验案显示,马老在治疗脾胃疾病时,尤其注重全身气机的调理,从脾胃气机的升降、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以及肝气的疏泄3个方面论治。辨证与辨症相结合,因时因地制宜。擅长配伍运用调理气机、芳香化湿与辛开苦降之品。[结论]马振华老中医治疗脾胃疾病辨证论治、对全身气机调理的主张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浙派中医辨治眩晕的病因病机认识与治疗思路,总结其学术思想特色。[方法]通过查阅浙派中医中几位代表性医家的书籍、文献资料,摘录整理其关于眩晕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论述,总结归纳浙派中医辨治眩晕的共同点及各家学术经验与特色。[结果]张景岳等医家认为眩晕多因正气亏虚,治疗应补虚为先,实脾补肾,慎用攻法。朱丹溪等医家主张因痰作眩,痰因火动,主要采用顺气治痰、兼降相火等治法。虞抟等则倡导瘀血致眩,重视活血化瘀法在眩晕中的应用,并且强调辨体论治。[结论]浙派中医辨治眩晕,病因病机立足虚、痰、瘀为核心,治疗上紧扣病因病机,攻补允当,为临床诊治眩晕提供了重要指导,其学术思想特色值得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5.
[目的]归纳总结程泾教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临证经验。[方法]整理程泾教授相关医案,从病理机制、中医病因病机和治疗经验等方面系统总结程泾教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临证经验,并附医案验证。[结果]程泾教授认为子宫内膜息肉的病机在于肝脾肾的功能紊乱,导致体内水液气血运行失衡,痰浊瘀血互结于胞宫成为癥瘕,引起子宫内膜息肉,致发不孕症。故程教授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更主张内外同治,采用宫腔镜诊治结合中药内服,同时联用中药灌肠及丹参注射液离子透入局部治疗,治疗期间始终配合中医周期疗法积极调经助孕。所举验案中患者辨为脾肾两虚、肝郁瘀阻证,予化瘀益宫汤结合灌肠和丹参注射液离子透入治疗,随症加减,患者停经48天后复诊确认妊娠,予安胎治疗,获得良效。[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程教授主张病证结合治疗,不仅利用现代医学宫腔镜诊疗,而且配合中药内服及局部治疗,改善宫腔环境,增加受孕机会,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颜德馨教授的脾胃学说思想。[方法]从学术源流、学术思想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论述颜教授对于脾胃学说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应用经验,对其脾胃学说思想特色予以总结,并举案例予以佐证。[结果]颜教授脾胃学说主要学术思想包括:师承孟河,多有发挥;重视脾升胃降,善调脾胃气机;重视胃阳脾阴;主张"脾统四脏",善于从脾论治;善用苍白二术、枳术丸等。所举案例,取得良好疗效。[结论]颜教授在继承历代医家脾胃理论的基础上,对脾胃学说有着独到的见解,对后世医家有一定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锡纯,清代著名医家,其临床治疗疾病,强调辨证论治,主张治痢应辨病性、察病机、分病期、别时域、审表里上下,充分体现了其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李德新教授从脾论治痹证的学术思想。其在对痹证病因、病机的认识方面,认为正虚、湿邪、痰瘀在痹证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在对痹证的治疗方面,重视整体观念,强调五脏并调,认为脾胃健运有利于提高人体正气,痹证的治疗必须扶正祛邪兼顾;在遣方用药方面,辨证选方,灵活化裁,善用经方及小方。  相似文献   

19.
周鲜平 《当代医学》2011,17(25):158-159
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理论萌芽于古老的《易经》,而在《黄帝内经》当中得以完善,并且随着我国古代各医家的学术思想理论体系的不断充实而发展,是传统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以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来指导中医肿瘤疾病的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理论的基本内涵以及对于中医肿瘤防治的具体指导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中"治未病"思想的临床应用体会做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锡纯被称为近代中西医汇通的巨擘,但后世对其在中医传统辨证方面的功力和成就认识有所不足。笔者通过研读和分析张锡纯治疗不寐的论述及医案,体会到张锡纯对于不寐的治疗是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的,处处以五脏相关的理论为指导,圆机活法,而非执套方来治病。通过对张锡纯治疗不寐的理念特色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临床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