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随着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发现,1971年Jensen首先报告测定乳腺肿瘤组织的ER可以预测对内分泌治疗的效果。近十多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都肯定了这个结果,乳腺癌激素受体的测定对选择治疗方法具有指导作用。一、雌激素受体的作用原理:雌激素属类固醇激素,具有甾核的结构,雌激素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的亲和力,只能和雌激素特异的结合。受体作用机制是按照“二步作用”原理进行的,首先雌激素通过扩散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和雌激素受体相结合,形成雌激素——雌激素受体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细胞类乳腺癌细针穿刺的细胞形态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33例小细胞类乳腺癌细针穿刺细胞学涂片与93例乳腺纤维腺瘤和76例乳腺增生症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小细胞类乳腺癌中,细胞排列紊乱、松散,以散在或小细胞群为主,易见腺腔样、腺管样、炮竹式、栅栏状、单列纵队样排列,圆形核细胞占绝大多数,核质比明显减小,散在细胞易见、圆形核占多数、胞质完整,未见肌上皮细胞的相对病例数,均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症的相对病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量中等以上的相对病例数,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间质及其与乳腺上皮细胞混杂的相对病例数,明显低于乳腺纤维腺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细胞类乳腺癌具有不同于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增生症的细针穿刺细胞形态学特点,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症可以鉴别。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受体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雌激素受体是一种配体激活转录因子,类固醇激素17-β雌二醇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反应。雌二醇进入细胞后,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一同结合到靶基因调节区的雌激素反应原件上,起调节作用。现普遍认为有两种雌激素受体,存在于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raloxifene)在骨和心血管系统表现雌激素样作用,在乳腺和子宫表现抗雌激素样作用,并能预防乳腺癌的发生,目前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结合近年文献,综述雷洛昔芬对绝经妇女的骨、心血管、乳腺、子宫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乳腺囊性增生症是妇女常见病,有临床症状者占50%,约有2%~4%癌变的可能性。目前治疗该病尚无理想的方案,既往大部分患者采用中药、维生素E、维生素B、碘化钾等治疗。但疗效不稳定。三苯氧胺与雌激素竞争受体,阻断过高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组织,但部分患者临床效果甚微。或服药期间疗效较好,停药后复发。我科运用中医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雌激素受体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雌激素受体是一种配体激活转录因子 ,类固醇激素 17—β雌二醇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反应。雌二醇进入细胞后 ,与雌激素受体结合 ,一同结合到靶基因调节区的雌激素反应原件上 ,起调节作用。现普遍认为有两种雌激素受体 ,存在于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 ,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RRs)是最早被识别的孤儿核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因其与雌激素受体竞争结合于同一靶基因位点,因而可能在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付春林  李军川  胡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636-4638
目的:探讨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腺瘤细针穿刺细胞学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乳腺癌、109例乳腺纤维腺瘤、106例乳腺增生症患者年龄特点、肿块表现、针刺特点和细胞学特点。结果:195例乳腺癌,多数表现为:年龄≥45岁,脆样穿刺针感,容易吸出物质,细胞排列杂乱、疏松,核增大、呈圆形,核质比增大,核大小差异明显,散在细胞胞质完整、核呈圆形,不见肌上皮细胞,其相对病例数均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部分表现为: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穿刺针感软,以散在或小细胞群为主,核边缘不整齐,核质比减小,核仁增大,其相对病例数也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以上表现是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症细针穿刺细胞学的鉴别诊断要点,充分掌握这些要点,将有助于对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乳腺增生症的癌变研究及雌激素对抗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80%~90%,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是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在乳腺科病人中,以乳房疼痛、包块及乳头溢液就诊占绝多数。本组就目前国内外对乳腺增生症这个良性疾病的癌变问题及雌激素对抗剂在其治疗中的应用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乳腺增生症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献报道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30-60%,它是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病变,是以患的乳腺小叶和终末导管扩张增生和囊性变为主的一种缓慢的病理过程。乳腺增生症与雌激素相对或绝对增高,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raloxifene)在骨和心血管系统表现雌激素样作用,在乳腺和子宫表现抗雌激素样作用,并能预防乳腺癌的发生,目前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结合近年文献,综述雷洛昔芬对绝经妇女的骨、心血管、乳腺、子宫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raloxifene)在骨和心血管系统表现雌激素样作用,在乳腺和子宫表现抗雌激素样作用,并能预防乳腺癌的发生,目前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结合近年文献,综述雷洛昔芬对绝经妇女的骨、心血管、乳腺、子宫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镉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生长和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筛选镉促进MCF-7细胞增殖的最佳作用时间和剂量,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死亡情况,划痕实验评价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blot检测雌激素受体α、雌激素受体β蛋白表达,同时加入雌激素受体阻断剂氟维司群观察细胞增殖和2种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1μmol/L镉处理24 h和1nmol/L镉处理72 h对MCF-7细胞的促增殖效应最明显,增殖率(PR)分别为133%、138%;l nmol/L镉处理72 h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死亡,死亡细胞比例为28.5%,低于对照组的44.5%(t=4.557,P <0.05);增强细胞迁移能力,划痕伤口愈合率为25.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696,P<0.05);增加雌激素受体α蛋白的表达;雌激素受体阻断剂能够抑制镉对MCF-7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和拮抗镉对雌激素受体α蛋白表达增加的效应.结论 长时间低剂量处理镉对MCF-7乳腺癌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并可能与激活雌激素受体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在脂肪组织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雌激素介导雌激素受体在白色脂肪组织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在男性和女性脂肪组织中,尤其在白色脂肪组织均存在雌激素受体,通过雌激素受体α敲除鼠的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是白色脂肪组织发育的抑制图子。植物雌激素有益于调节白色脂肪组织,植物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有望用于肥胖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复发性自然流产病因复杂,仍有近50%的复发性流产病因不明。辅助性T细胞1型(Th1)和2型(Th2)失衡是复发性流产的重要特征。雌激素与其受体结合后可通过基因途径和快速信号反应途径影响T细胞功能,进而影响Thl/Th2型细胞因子间的动态平衡,可能导致复发性流产。雌激素受体在绒毛和蜕膜组织中表达量降低也可能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发生。通过对雌激素受体与T细胞功能的分析,着重对雌激素受体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16.
雌激素及其受体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发性自然流产病因复杂,仍有近50%的复发性流产病因不明。辅助性T细胞1型(Th1)和2型(Th2)失衡是复发性流产的重要特征。雌激素与其受体结合后可通过基因途径和快速信号反应途径影响T细胞功能,进而影响Thl/Th2型细胞因子间的动态平衡,可能导致复发性流产。雌激素受体在绒毛和蜕膜组织中表达量降低也可能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发生。通过对雌激素受体与T细胞功能的分析,着重对雌激素受体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RRs)是最早被识别的孤儿核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因其与雌激素受体竞争结合于同一靶基因位点,因而可能在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雌激素受体和绝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雌激素受体是一类有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介导大部分的雌激素反应。研究雌激素受体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雌激素的不同靶器官效应。近年来,有关雌激素受体的报道层出不穷,尤其是两种受体亚型的组织学定位及其与妇科内分泌的关系,已普遍认为雌激素受体广泛存在于体内多个器官、与绝经期及绝经后相关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乳腺增生症临床诊断中,分析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天津市北辰医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95例疑似乳腺增生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超声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以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症的准确程度及分类结果。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症的准确率、灵敏度与特异性,并将上述结果与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95例疑似患者经细针穿刺活检确诊9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87例。其中,细针穿刺活检确诊囊性增生25例,小叶增生38例,纤维腺乳腺增生22例,混合性增生5例;彩超确诊囊性增生25例,小叶增生36例,纤维腺乳腺增生22例,混合性增生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与活检方式获得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诊断乳腺增生症的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分别为95.79%、96.67%及80.00%,与活检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诊断乳腺增生症具有良好的效果,在鉴别乳腺增生症的类型时也具有明显优势,创伤小,依从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RRs)是最早被识别的孤儿核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因其与雌激素受体竞争结合于同一靶基因位点,因而可能在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