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石  马宁  谈静  宋杰  李兴  尚国燕  许绍雄 《贵州医药》2000,24(10):602-603
目的 探讨带膜自式金属内支架姑息性治疗已无法手术的恶性食管狭窄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进口或国产还膜自式金融内支架,对42例恶性食管狭窄患者进行姑息治疗。全部带膜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均经口腔在X线监视下进行。结果 42例内支架置入术的一次性成功。所有患者摄食能力均有改善。1例内支架滑脱,3例内支架移位,部分患者术后1周内有胸骨后疼痛或异物惑。随访1~19个月,除6例外,其余患者未再出现明显吞咽困难;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晚期及食管贲门手术后狭窄、食管气管瘘或吻合口瘘的疗效。方法对食管良恶性狭窄及食管瘘共37例患者置入镍钛金属自膨胀网状食管支架,分别采用全覆膜、大部分覆膜和裸支架。结果37例均一次放置成功,立即解除了吞咽困难及食管瘘症状。结论镍钛金属网状食管支架是缓解食管良恶性狭窄及食管瘘等的良好姑息性方法;配合其他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分析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及食管瘘的效果.方法 本组60例,其中,食管癌放疗后复发合并食管严重狭窄18例,贲门癌12例,食管气管瘘21例,食管纵隔瘘9例.结果 60例患者均在DSA监视下,经口腔一次性置入成功,所有食管气管瘘及食管纵隔均封堵成功.1例出现气管受压,呼吸困难.结论 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内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国产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7例癌性食管狭窄不愿意或不能手术的患者,均未经放射治疗。其中食管上段狭窄8例,食管中段狭窄12例,食管下段狭窄27例(其中贲门癌12例)。针对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直径、不同开口形状的国产支架,行经口腔支架置放术。随访5~16个月,平均11个月。结果47例48个支架置入技术操作全部成功。所有患者术后吞咽困难改善在Ⅰ级以上,达到0级或Ⅰ级。术后3个月发生一过性狭窄1例,是肿瘤向支架近端生长造成,经置入第2枚支架后改善。结论国产覆膜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癌性食管狭窄是安全的,能有效缓解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记忆合金内支架治疗食管炎及贲门部良恶性狭窄的效果。方法 按常规胃镜检查操作,经引导钢丝予软管扩张器对狭窄部位先施扩张,再经胃镜及X线对狭窄段行双重定位,后置入金属内支架(Stent)10例共置入支架12枚。结果 内支架置入全部成功,术后患者狭窄全部得到改善,但贲门失驰缓患者出现严重反流性食管炎,结论 记忆合金内支架是治疗食管及贲门部恶性狭窄的有效的非手术方法,可明显改善明显的生存质量,而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国产带膜食管支架在食管瘘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对15例食管癌手术后出现吻合13瘘或放射治疗后出现食管-气管或纵隔瘘的患者行国产带膜食管支架置入堵瘘术,并观察其堵瘘效果.结果:15例带膜食管支架均一次置入成功.随访观察12~96个月,死亡6例(生存期12~28个月,平均16.5个月),生存9例.结论:国产带膜食管支架是治疗食管瘘的有效方法,支架置入术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内支架置入在食管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的临床疗效,总结内支架置入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方法本组65例,置入支架前行食管造影检查,并用X线定位后行支架置入术。结果除1例外,全部支架置入成功,患者吞咽功能均缓解,瘘口完全封堵,恢复正常饮食,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结论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10.
晚期食管癌、食管癌放疗后食管狭窄及食管—气管瘘使患者进食困难,甚至无法进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存愿望。对于不能手术或者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而言,采用自膨式覆膜食管支架食管内置入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解除狭窄立竿见影等优点,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1、2]。我院自2008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经验,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52例,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保守性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治疗后均痊愈,11例出现并发症,生活质量良好;对照组患者17例出现并发症,1例死亡。结论食管癌患者出现术后口瘘时,应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制酸药物、全胃肠动力药物、生长抑素、生长激素等药物,并给予胃肠减压、有效的胸腔引流、充分的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从而提高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高原  赵逵  龙小英  熊弦 《中国药房》2008,19(35):2773-2774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封堵治疗食管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近5年11例碘剂造影和/或胃镜检查证实为食管-呼吸道瘘和食管-颈部瘘的患者,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经胃镜进行封堵瘘口治疗。结果:11例患者胃镜下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封堵瘘口均获成功,其中9例经1次封堵后窦道完全愈合,2例经2次封堵后窦道完全愈合。平均住院时间为27d,平均费用为2.45万元。随访3~6个月无复发,无不良并发症。结论:与常规保守治疗比较,胃镜下医用生物蛋白胶封堵食管瘘口,可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总结5年来147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6例吻合口瘘的不同处理方法和结果,指出及时处理吻合口瘘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吻合口瘘确诊后,应争取尽早再次开胸修补瘘口,充分引流及全身支持治疗,可提高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与胸内灌洗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疗效。方法对6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经鼻腔经食管向脓腔内置入引流管、再经食管置入蘑菇状覆膜内支架,结合胸管胸内灌洗,附以抗感染对症处理。结果6例吻合口瘘患者经治疗瘘口愈合,脓腔消失。结论介入支架结合胸腔内灌洗治疗吻合口瘘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植入术对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行食管支架植入术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40例行常规化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治疗后吞咽情况、气促指数、FVC、FEV1指标比较,分析食管支架植入术对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结果 1治疗组治疗后吞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2治疗组的气促指数小于对照组;肺功能(FVC、FEV1)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支架植入术可以有效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对后续开展相关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任开祥  王利明  顾宇 《淮海医药》2012,30(2):127-128
目的评价胃镜直视下食管扩张、置内支架在食管、贲门术后狭窄和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胃镜下对25例食管贲门术后再狭窄的患者,使用探条式扩张器共行49次扩张,对15例单纯扩张效果差的晚期食管癌及2例合并食管-气管瘘的患者,安装食管内支架。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吞咽困难明显缓解,呛咳消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胃镜直视下食管扩张及内支架置入术方法简便、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被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贲门良性狭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行被膜食管支架的46例食管贲门良性狭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治疗过程及治愈情况,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措施。结果操作成功率100%,46例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架,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良好,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食管穿孔、出血等),但术后部分患者胸部隐痛等轻度并发症,经临床医师发现均予以及时处理。结论被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贲门良性狭窄,疗效确切,应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18.
食管内支架置入的并发症及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金属支架置入后的随访,探讨在治疗食管重度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等方面的有效性、可行性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82例可随访的行食管支架置入病人。术后复查上消化道钡餐及胃镜检查。结果82例病人放置支架96个。2例吻合口-胸腔瘘和1例食管-支气管瘘第一次堵瘘失败;3例支架滑脱;29例食管及支架内再狭窄;33例病人在术后4~40周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占40%(33/82);9个支架出现断裂。结论食管内支架置入可以迅速有效地改善病人饮食,尽管有并发症,与提高患者的晚期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相比,仍为一种比较积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吻合口动脉端狭窄致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在2019年3月~2019年8月治疗的100例需要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慢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狭窄组51例,非狭窄组49例。结果:狭窄组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发生率要高于非狭窄组,狭窄组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要大于非狭窄组,狭窄组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要小于非狭窄组,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吻合口动脉端狭窄会增加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发生概率,增加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时间和减少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