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药学系新合成的5-对氟苯氧基伯喹柠檬酸盐(MP0090),属8-氨基喹啉类抗疟药。在临床应用中,8-氨基喹啉类抗疟药,常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因此,我们用MP0090对家兔进行试验,并与磷酸伯氨喹啉进行比较,观察其溶血反应。  相似文献   

2.
痢特灵(Furazlidonum)(Furaxone)具有较广谱的抗菌作用,最敏感为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口服后在肠道吸收较少,故主要啉于菌痢、肠炎。对它引起的付作用,尤其是急性溶血性贫血早有报道。它属非免疫性伯氨喹啉型溶血性贫血,与人体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Iucose—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药品生产日新月异,品类繁多,临床用药日趋复杂。药疗事故有日渐增多之势。本文对几种常见的配伍用药问题进行以下分析: 一、配伍用药出现问题的几个病例[例1]用氯喹加伯氨喹啉进行疟疾休止期的根治服药。1984年5月在我县一个区内有3例病人发生溶血性贫血。一例15岁男性病例,第一日服氯喹1.0,伯氨喹啉39.6毫克,  相似文献   

4.
我院从1990年10月至1991年8月共收治8例恶性疟,用氯氨喹啉、伯氨喹啉联合治疗无效,改用蒿甲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8例均为男性,年龄21~47岁,病程4天至2月,病前均到过疫区,皆有发热、溶血性贫血、脾大;3例脑型疟有昏迷、呼吸衰竭。8例在未发作期查血及骨髓片均有恶性疟配子体或环状体。二、治疗方法 8例均曾先用氯伯喹8日疗法无效,改用云南昆明制药厂生产的蒿甲醚。其中2例剂量为80mg,每日1次肌注,  相似文献   

5.
伯氨喹啉合并乙胺嘧啶作为预防及抗疟常用药。我科于1977年6月先后收治因服预防剂量伯喹及乙胺嘧啶2—5天而引起溶血性贫血及黄疸5例。主要临床表现明显贫血貌,酱油色尿,呕吐,厌食,精神萎靡,重者卧床不起,面色苍白,嗜睡或烦躁,反应低钝,巩膜轻度黄染。实验室检查黄疸指数最高1例为50单位,最低为9单位,凡登白间接强阳性,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及谷丙转氨酶均正常,尿隐血  相似文献   

6.
陈哲民 《海南医学》2008,19(10):65-66
目的 了解圭亚那儿童恶性疟疾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恶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观察疗效.结果 86例疟疾患儿均有发热,出现贫血33例,有胃肠道症状45例,有呼吸道症状28例,肝脾肿大18例,血涂片疟原虫检出86例,86例经奎宁或氯奎与伯氨喹啉的联合疗法应用,除一例脑型疟疾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恶性疟疾是圭亚那儿童患病率较高的疾病,特别对于生活在原始森林之中印第安儿童.临床症状以发热、胃肠道及呼吸道症状、贫血、肝脾肿大症状多见.奎宁或氯奎与伯氨喹啉的联合疗法应用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我县用伯氨喹啉进行抗疟疾复发治疗,发生溶血性贫血者4例。患者女,9岁,入院前4天服伯氨喹啉,每天一次,每次11.25毫克基质。第二天有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第三天见血水样尿,软弱无力,面色变黄,呼吸速,昏迷15小时而入院。入院检查:体温38.6℃,脉搏160次/分,呼吸56次/分,血压40/0毫米汞柱。发育营养中等,昏迷,唇绀,脉细弱,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正常。肝脾未扪及。化验检查:血红蛋白1.5克%,红细胞69万,白细胞14,100,中性杆状核9%,中性分叶核75%,淋巴14%,酸性1%,网织红细胞  相似文献   

8.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一种主要表现溶血的遗传性代谢疾患,遗传方式为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具有不同的表现度。患者的G6PD活性或稳定性显著降低,溶血性贫血一般呈间歇性发作,但某些变异型可有慢性自发性溶血的表现。在G6PD众多的变异型中,有不少在服用蚕豆或伯氨喹啉类药物后,会诱发急性溶血。  相似文献   

9.
关于磷酸咯萘啶(简称“735l”)与伯氨喹啉配伍组成复方,对间日疟疾进行根治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于1978年、1979年分别以“7351”总量1.2克及1.6克配伍伯氨喹啉总量90毫克三日疗法,在胶县低疟区进行现场观察,并设氯喹配伍伯氨喹啉八日疗法作对照。今将两年来不同剂量的“735l”配伍伯氨喹啉根治间日疟疾观察结果报导如下: 一、病例选择及观察方法: 凡有发冷、发热、出汗等明显疟疾症状,经厚薄血片检查疟原虫阳性者,采取随机  相似文献   

10.
用体内姊妹染色单体互换法观察了抗疟药伯氨喹啉对大鼠的细胞遗传学效应,见大鼠骨髓细胞 SCE 频率明显增加,提示伯氨喹啉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诱变剂。  相似文献   

11.
伯氨喹啉已被认为是目前根治间日疟疗效最佳之抗疟药。但应用时药物反应较多,其反应可包括各系统的症状,特别重要者为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及发绀等。目前对于伯氨喹啉药物反应的报告多为有关溶血方面,而对临床上各系统的反应作较大规模及较详细观察的报告则较少。本文报告1964年在广东省英德及清远两县的部分地区进行疟疾春季抗复发治疗时所观察的3,966例服用伯氨喹啉时药物反应结果。材料及方法材料取自1964年2月在英德及清远两县的部分地区进行疟疾春季抗复发治疗时服用伯氨喹啉及部分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关于遗传变异对药物反应的影响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远在1926年就发现了服用伯氨喹引起溶血的付作用,至50年代初期,侵朝美军为了防治疟疾,广泛服用伯氨喹,发现不少黑人士兵发生溶血性贫血。其后,不断对这一反应的机理进行系统的研究。至50年代中期Carson和Waller分别证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现已确认G6PD缺陷是结构基因变异的结果。家系研究证明,本症属于性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其等位基因在X染色体上。1952年日本耳鼻喉科医生高原在用过氧化氢(H_2O_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青蒿琥酯片联用伯氨喹啉治疗疟疾的疗效.方法 对采用青蒿琥酯片联用伯氨喹啉治疗疟疾25例(观察组)与采用氯喹联用伯氨喹啉治疗疟疾32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的退热时间、治愈率、复燃率及副作用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100%及96.9%(P>0.05),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为(19.7±11.8)h,低于对照组的(31.5±18.1)h(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均未见复燃.结论 青蒿琥酯片联用伯氨喹啉治疗疟疾具有退热时间短,治愈率高,复燃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用氚气与磷酸伯氨喹在二氧六环溶液中进行催化同位素交换制备氚标记伯氨喹磷酸盐([~3H]PQ),所得产品的放射性比度为4.4×10~(10)Bq/mmol,其放化纯度为95%以上,都比国外报道为高。经质谱证实[~3H]标记位置可能在喹啉环上,得率为4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伯氨喹啉溶血反应是疟疾防治工作中经常发生的药物反应之一,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恰当,可以造成病人死亡,应予重视。我院近12年来收治严重的伯氨喹啉溶血反应病人100多例,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加深了对本病的一些认识,现将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药物热是药物引起的特异性不良反应,它可由药物的过敏反应,药物对体温调节机制的影响,药物使用方法不当,用药过程中出于污染了微生物、内毒素或其他杂质等外源性致热原,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以及患者存在有遗传性生化缺陷(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病人若使用伯氨喹啉可诱发发热和溶血性贫血)等原因引起。据报道:药物热约占发热3~5%。随着临床药物品种日益增多,尤其是新品种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由此而引起的药物热亦会增多。兹将药物热的诊断与防治作一概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伯氨喹啉(简称伯喹)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反应是我县应用伯喹十五年来首次发现。1975年春,我们采用伯喹合并乙胺嘧啶八日疗法,对73、74年有疟疾病史者及其家人进行抗复发治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伯氨喹啉的毒性作用,我们用不同剂量的伯氨喹啉对狗、猴和大鼠作毒性试验,着重检查动物心脏的形态病变。看到大多数中毒狗的心肌有颗粒交性,嗜伊红变性、空泡变性,凝固性坏死和溶解坏死,少数有炎症反应,狗心脏传导系统也有上述多种组织病变。电镜检查见中毒狗心肌纤维内线粒体肿胀、横管肌浆网扩张,肌原纤维密集或溶解、核畸形、染色质凝聚,甚至细胞坏死。病变随用药剂量增大而加剧。这些病变可设想为临床心脏功能变化的形态学证据。实验大鼠也有少数出现心肌嗜伊红变性。实验猴未见明显的心脏病变而有明显的肝脏病变。不同种类的实验动物对伯氨喹啉的中毒反应虽有差异,但心脏损害应视为8-氨基喹啉类药物的重要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析与讨论  本例患者因为发热、贫血和有出血倾向(皮肤、粘膜出血点,痰中带血,鼻衄,血尿)而由急诊收入血液科病房。出血的主要原因是2周内患者的血小板由60×109/L下降到8×109/L。人体血小板低于20×109/L就会有自发出血倾向,低于10×109/L就有颅内出血的可能。另外,患者血红蛋白为37 g/L,有高胆红素血症(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网织红细胞升高,血红蛋白尿,骨髓涂片红系增生显著,可以诊断为重度贫血、溶血性贫血。因为患者发病年龄大,红细胞酶(如丙酮酸激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或珠蛋白异常(如镰形红细胞贫血、海洋性贫血)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可以不考虑,而需考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为此,患者入院后作了Coombs试验,3次结果均为阳性,抗体为IgG型。血涂片可见到球型红细胞,故可诊断温抗体型AIHA。入院时病人有发热、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我们还把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TTP)作为鉴别诊断考虑,但有几项化验检查结果不支持TTP:(1)本例贫血是溶血性贫血,(2)血涂片未见到红细胞碎片,(3)Coombs试验阳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加上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血小板抗体显著升高(达1 659 ng/107),因此可以诊断Evans综合征[1]。  相似文献   

20.
间日疟可出现血小板减少,但出现血小板减少性或过敏性紫癜者极少。本例患者两次均以“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住院。最后经骨髓穿刺及血抹片找到间日疟原虫明确诊断,用氯喹及伯氨喹啉治疗而获得控制。现报告于后。郑××,男,16岁,农民,住院号:234662。因畏冷,寒战,高热七天,伴周身皮肤出血点,瘀斑,血尿六天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