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呼吸衰竭(简称呼衰)常引起血和脑脊液(CSF)酸碱平衡紊乱,二者变化既可相同也可相反。因此,认识CSF的酸碱代谢基础、变化规律及与血液酸碱平衡的关系,对于及早防治呼衰时的CSF酸碱平衡紊乱,终止脑的不可逆性损害,提高呼衰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大意义。【CSF酸碱平衡的调节】正常人的脑脊液酸碱状态:CSF pH7.312±0.016:CSF HCO_3~-22mEg/L±1.5;P_(CSP)CO_2 46.7mmHg±3.5。CSF的缓冲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人体适宜的酸碱度由动脉血pH表示,正常值为7.35~7.45,变动范围很窄,维持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机体酸碱平衡机能对细胞和器官正常功能的维持非常重要。除肾脏和肺脏外,肝脏也被认为是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肝功能障碍的患者常表现为复杂的酸碱失衡,其中呼吸性碱中毒在慢性肝病中最为常见,代偿期肝病患者体内存在几  相似文献   

3.
急性溶血时的酸碱平衡紊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溶血时的酸碱平衡紊乱曾红兵,唐锦治酸碱平衡紊乱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病理生理改变。许多疾病如严重糖尿病、重型肝病等都可并发酸碱失衡(ABD)。对于溶血时的酸碱平衡改变尚未见报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些急性溶血病人出现ABD,现将连续观察的13例(1...  相似文献   

4.
文献报告肝硬化患者常并发酸碱平衡紊乱,其中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的发生率占46.7%~63%。肝硬化治疗不当及肝病终末期,可发生多重酸碱平衡紊乱,多为呼碱型三重酸碱失衡(即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本义就1998年1月~2003年3月我科收治的87例肝硬化患者发生酸碱平衡紊乱32例的观察和护理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科近2年资料完整的39例晚期肝硬化伴腹水患者中,诊断三重酸碱紊乱(TABD)11例,现报告并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1例TABD年龄39~71岁。男9例,女2例。肝炎后肝硬化9例,血吸虫性肝硬化2例。均并发腹水(其中大量腹水6例),胸腔积液2  相似文献   

6.
<正>危重患者因机体内环境紊乱,常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特别是肺和肾功能障碍,极易并发动脉血气异常和酸碱平衡紊乱,严重的酸碱平衡紊乱又可影响重要脏器的功能,有时往往成为患者致死的直接原因。因此,及时正确地识别和处理常是挽救危重患者的关键因素之一。抢救危重患者时不但应争分夺秒,而且在救治过程中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变化对危重患者的治疗更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主要阐述危重患者常见的动脉血气变化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特点、判断与救治原则。  相似文献   

7.
混合型便秘(MC)是一种同时有慢传输型便秘(STC)和出口梗阻型便秘(OCC)临床表现的功能性便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由于MC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确、目前的诊断方式、方法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治疗效果欠佳,常称之为顽固性便秘。本文就近年来发表的有关MC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现况文献进行综述,为MC临床诊治寻找新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晚期肝硬化病人经常出现酸碱平衡紊乱和动脉低氧血症,其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各不相同。国外曾有少数人作过一些观察。1976~1978年我们对一些晚期重症肝硬化病人进行了血气和酸碱平衡指标的测定。今就资料较完整的25例重症肝硬化病人的测定结果进行初步分析。资料和方法25例中,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27~67岁。肝硬化的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典型体征,异常肝功  相似文献   

9.
小管-间质性肾病是指病变累及肾小管及间质,而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一组疾病。本组疾病最后导致肾功能衰竭者约占慢性肾功能衰竭总数的25%。表明这类疾病很常见,其重要性不亚于肾小球疾病。小管-间质性肾病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但其病因大体可分为五类:①毒素、毒物直接损害肾小管及肾间质;②触发肾小管间质的免疫反应;③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④肾内微循环障碍;⑤集合管系统梗阻。尽管这些肾损害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病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了解危重病患者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发展规律,探讨其发生机制,分析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价值,提高对危重病患者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的认识。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救治的危重病患者368例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内科住院患者359例作为对照,所有危重病患者和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动脉血气数值:pH、PaCO2、PCO2、HCO3-、TCO2、BE和SaO2;同时测定血生化参数:血清钾、钠、氯、肝功能、肾功能及血糖;低氧血症依据PaO2浓度作出诊断,计算阴离子隙(AG)和潜在HCO3-,依据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PCF),做出酸碱失衡的判断。结果危重组368例患者中,发生低氧血症者175例,占47.6%,死亡者79例,占45.1%,其中PaO2≤40mmHg(5.3kPa)者死亡34例,占69.4%;对照组359例患者中,发生低氧血症者76例,占21.2%,死亡者17例,占22.4%,其中PaO2≤40mmHg(5.3kPa)者死亡7例,占36.8%,危重组和对照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危重组368例患者中,发生不同类型的酸碱失衡共315例,占85.6%,其中死亡者220例,占69.8%;对照组359例患者中,发生单纯性和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共128例,占35.6%,其中死亡者26例,占20.3%,危重组和对照组酸碱失衡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危重病患者不但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的发生率较高,病死率亦非常高,而且与预后有关,因此,应重视危重病患者低氧血症与酸碱平衡紊乱的预防和及时救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慢性肺心病酸碱平衡紊乱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多重性酸碱平衡紊乱的认识,仅靠血气分析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利用血气分析,结合阴离子隙(下称AG)相互参照比较,判断慢性肺心病多重性酸碱平衡紊乱已日趋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殷霖霖  赵思  张秀华  季国忠 《肝脏》2021,26(7):720-723
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癌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肝癌,其兼具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特点.而这一特性也导致其难于与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区分.同时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癌的预后差,对相关治疗的反应也有别于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严重危害着患者健康.因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癌诊断和治疗上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能为临床上混合型肝细...  相似文献   

14.
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心衰的发病机制复杂,尽管不同原发病导致心衰的机制存在差异,但心肌代谢异常、能量利用障碍是共同作用途径。目前改善心衰患者异常的心肌能量代谢已成为治疗心衰的有效手段,受到临床医生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就心衰与心肌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及心肌能量代谢药物的应用进行综述,增进医务工作者对心衰及其治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严重感染的免疫紊乱和免疫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是以全身性感染导致器官功能损害为特征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1000人中就有3人发生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同时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1.5%~8.0%的速度上升。近年来,抗感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病毒(HIV)相关的神经认知紊乱(HAND),是由HIV感染引起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已成为HIV感染者重要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对其生活和工作造成巨大影响。依据神经认知功能损伤程度,HAND分为无症状性神经认知损害、轻度神经认知紊乱和HIV相关痴呆症。现行的HAND诊断标准采用的是自我报告的主观评价法,依赖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神经认知损伤的严重程度,难以准确对HAND诊断和分类,尚需发现更多客观的生物标志物来辅助诊断。目前,在HAND诊断和疗效评估上,外周血、脑脊液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新的影像学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在HAND的治疗方面,虽然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使用,降低了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和HAND最严重临床类型HIV相关痴呆症的发病率,但无法完全改善病人的神经认知表现,轻型的HAND的发病率却在提高。针对HAND发病机制下游环节辅助治疗正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慢性免疫复合物介导性疾病,与HCV感染密切相关.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是一种累及小或中等大小动静脉的血管炎,由抗原、冷球蛋白及补体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引起.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可触及性紫癜、关节痛及乏力三联征,以及其他病理表现,如肾小球肾炎、周围神经病变、皮肤溃疡等.由于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不等,使得HCV相关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的治疗极其困难.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抗HCV感染治疗、抑制B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冷球蛋白产生以及对症治疗等.此外,最恰当的治疗策略的选择必须依据疾病的活动情况及脏器损害严重程度的评估,为此本文作一综述,希望对HCV相关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常人体体液酸碱平衡的调节,首先发挥作用的是体液的缓冲系统,其次,通过肺排出二氧化碳,随后,氢离子被细胞内的蛋白所缓冲,最后,由肾脏排酸、保碱的功能来调节,保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肾脏的作用最强且持久。肾脏疾病发展到尿毒症阶段,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的分泌、重吸收功能均已衰竭。因肾小球滤过酸性代谢废物锐减,磷酸根、硫酸根、乳酸、尿酸等有机酸在体内潴留。肾小管分泌氨的能力下降,尿中  相似文献   

20.
张毅  ;李文星 《胰腺病学》2014,(5):355-357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病程快,病情凶险,早期即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病死率高达20%~30%.迄今为止,SAP发病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传统的酶异常激活理论和自身消化学说己不能全面解释SAP的发病机制及其复杂的病理进程.近期研究表明,免疫功能紊乱在SAP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