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糖尿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0.67%已增加至2002年的2.6%。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并发症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也日趋严重,尤其是对肾脏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重视。曾经认为1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风险较高,但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及肾功能受损的发生率是相似的,大约4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2.
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测定的血清肌酐值和MDRD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120例患者分为肾功能不全组[eGFR〈60ml·min^-1·(1.73m^2)^1]和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20例患者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为44%。肾功能不全组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升高(66.04%比32.84%,P〈0.01);心衰发生率显著增多(52.83%比25.37%,P〈0.01);住院期间死亡率显著增高(28.3%比7.46%,P〈0.01);糖尿病发生率高(58.49%比31.34%,P〈0.05)。结论合并肾功能不全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发生率高,多合并糖尿病,住院期间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器官损害的肾脏表现,亦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由于糖尿病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的发生亦在增加,近5年中我科共收治透析患者687例,其中糖尿病肾病所致的肾功能衰竭(肾衰)28例(3.78%)。现就其透析治疗体会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糖尿病肾病井肾衰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32岁~71岁,平均年龄62.5±10.0岁,年龄≥60岁16例。I型糖尿病2例,Ⅱ型糖尿病26例。病程1年~24年,平均在9.65±6.47年。冠心病和心肌病变10例,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脏病变(NDRD)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了2000年7月至2005年7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肾活检证实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的NDRD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依据年龄不同,分为青年(≤35岁)、中年(36~59岁)和老年(≥60岁)组,分析了三组患者合并NDRD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结果在青年组10例糖尿病患者中,NDRD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占50.0%,肾脏病理主要为IgA肾病,占40.0%;中年组81例,临床表现多样化,肾病综合征占29.6%、慢性肾炎综合征占29.6%、隐匿型肾炎占16.1%以及非糖尿病肾病(DN)性肾功能减退者占24.7%,四者之间差异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但肾脏病理主要为IgA肾病,占42.0%;老年组15例,临床主要表现为非DN性肾功能减退,占66.7%,肾脏病理主要为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占40.0%。在青年和中年组患者中IgA肾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老年组,而老年组非DN性肾功能减退和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的患病率则明显多于青年和中年组。结论青年和中年糖尿病患者合并的NDRD主要为IgA肾病,老年组患者则主要为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  相似文献   

5.
我国糖尿病肾病(DN)的患病率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为22.5%,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为34.7%,而且病史越长,患病率越高。据调查,我国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约1/4是DN患者,由此可见,DN可对肾脏造成直接损害——肾功能衰竭,另外,DN对心脏等其他脏器也有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脏病(CKD)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大多数口服降糖药及其代谢产物由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半衰期延长,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低血糖及其他相关不良反应风险。合并CKD的T2DM患者在选择降糖药时,应充分考虑肾功能情况,优选具有肾脏获益证据、经肾脏排泄少、低血糖风险低的药物。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DPP-4i)作用机制独特,降糖疗效确切,不增加体重和低血糖风险,且使用简便,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4种DPP-4i开展的大型心血管结局研究(CVOT)在不同肾功能状态的T2DM患者中,评估了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不同DPP-4i虽降糖疗效相似,但药物特点及心肾结局存在一定差异。本综述基于CVOT,归纳比较了不同肾功能状态患者使用DPP-4i的心血管安全性和肾脏相关结局,并对DPP-4i的潜在肾脏获益及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合并CKD的T2DM患者的治疗提供循证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4):220-220
糖适平(格列喹酮)作为经典的口服降糖药,自问世以来,在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其仅5%经肾脏排泄的特点,被指南推荐为特别适合于轻中度肾功能受损糖尿病患者。为鼓励广大内分泌医师在临床实践中科学合理地应用糖适平,现向广大医师征集与糖适平相关研究结果和最新研究进展文章,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8.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6):382-382
糖适平(格列喹酮)作为经典的口服降糖药,自问世以来,在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其仅5%经肾脏排泄的特点,被指南推荐为特别适合于轻中度肾功能受损糖尿病患者。为鼓励广大内分泌医师在临床实践中科学合理地应用糖适平,现向广大医师征集与糖适平相关研究结果和最新研究进展文章,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在患者入院后将他们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75例,对照组则为单纯的确诊为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45例,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和临床特点进行比较,通过1年的随访了解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高血压患病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80.0%vs 57.8%,P<0.05);左室射血分数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室间隔厚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支病变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9.3%vs 33.3%,P<0.05);多处钙化高于对照组(58.7%vs 28.9%,P<0.05);接受药物治疗的概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0.7%vs 33.3%,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发生急性左心衰竭(28.0%)和不稳定心绞痛(48.0%)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1.1%,26.7%,P<0.05),其中有4例患者心肌梗死。结论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冠状动脉钙化,症状不突出,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人数多。慢性肾功能不全在预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伴有糖代谢紊乱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解冠心病患者伴有或不伴有糖代谢紊乱时临床特点,为此,回顾分析81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合并糖尿病占17.2%,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状态占15.8%。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伴高血压、脑卒中、高脂血症及阳性家族史率较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明显升高,该组患者无胸痛型较多(占49.2%),病情较重,病死率是非糖尿病冠心病者的2.36倍,该组病人中近四分之一的糖尿病诊断于冠心病之后,近四分之一是两者同时诊断,无论二者诊断先后,其冠心病的其它危险因素的伴发率、临床特征及病死率无显著差异。这提示糖尿病与冠心病可能为伴发或并发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的早期诊治对冠心病的预后非常重要。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状态的患者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病死率高,需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进行性的代谢性疾病 ,以控制不良的急性或慢性高血糖为特点。高血糖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这些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 ,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明显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的危险。但是 ,有一些并发症又在限制我们对疾病的控制。特别是当肾功能不全时 ,不论这是糖尿病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肾功能异常 ,会减少对通过肾脏进行代谢和排泄的降糖药的使用 ,因而限制了它们对血糖的控制作用。瑞格列奈为氨甲酰甲基苯甲酸的衍生物 ,是一类新型的降糖药 ,可以刺激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对左室重塑的影响。方法:124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别分为肾功能正常组(n=68)和早期肾功能损害组(n=56),比较左室结构的变化和左室肥厚的发生率。结果:早期肾功能损害组的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质量(LVM)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较肾功能正常组明显增加,其数值分别为(9.0±1.2)mm:(8.3±1.0)mm、(159±2)g:(11±5)g和(43±2):(30±1),P均〈0.05。早期肾功损害组左室肥厚(LVH)的发生率为21.9%,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的(2.3%),P〈0.05。结论: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对左室重构有显著影响,对糖尿病患者积极预防早期肾功能损害能减少左室重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的常见原因。根据美国2007年度USRDS的报告,DN在ESRD中占43.8%,中国DN在ESRD中所占比例约为15%。更为严峻的是,DN患者发展进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后,其’肾脏替代治疗的效果远较一般肾脏疾病差。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在美国,DN占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第一位,在欧洲居第二位。我国DN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据1999年国内初步统计,它是导致终末肾功能衰竭的第二位疾病,占全部透析患者的13.3%,其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在我国,96%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CA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远期出现肾功能下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我院CAD合并2DM患者共7 552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用药史、冠状动脉造影及血运重建史,根据随访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值将患者分为肾功能保留组及肾功能下降组,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肾功能下降组年龄较大,男性、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血运重建史比例较高,入院时收缩压、心率较高,但已婚比例较低。化验检查结果:肾功能下降组比对照组有更高水平的TC、LDL-C、HCY、尿酸、总胆红素、红细胞压积,但白蛋白、HDL-C、HGB、RBC水平却低于对照组。用药史:肾功能下降组应用ACEI/ARB、皮下注射胰岛素及利尿剂比例高于对照组,口服降糖药及抗血小板药物用药比例低于对照组。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远期肾功能下降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提示男性、年龄、心率、高血压史、高脂血症病史、血同型半胱胺酸浓度、血尿酸浓度为T2DM合并CAD患者远期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年龄、心率、高血压史、高脂血症病史、血同型半胱胺酸浓度、血尿酸浓度为T2DM合并CAD患者远期肾功能下降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住院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研究--中国心脏调查   总被引:183,自引:4,他引:183  
目的 探讨中国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状况。方法 选取北京、上海等7个城市共52家三级甲等医院为合作研究中心,于2005年6月1日至2005年9月31日在各医院心内科所有符合冠心病诊断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连续入选为研究对象,共收集有效病例3513例。未确诊为糖尿病的对象均需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判断糖代谢状况。结果 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为52.9%,糖调节受损患病率为24.0%,总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76.9%。若不进行OGTT试验,仅依靠检测空腹血糖,将有87.4%糖调节异常患者和80.5%糖尿病患者被漏诊。结论 中国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绝大多数合并糖代谢异常,并且需要通过OGTT及时准确地发现这些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Jin ZN  Chen YD  Lü SZ  Song XT  Zhu HG  Li H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12):1093-1096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概率的预测模型,为中国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的合理使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分析我院2002-2004年1126例冠状动脉内非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患者(2376处病变),使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比较术后出现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数据和造影资料,并使用上述数据库建立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概率预测表。结果在889例(78.9%)有6个月随访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的患者中,151例(17%)有糖尿病。再狭窄定义为支架内及前后5mm范围内狭窄≥50%参考管腔直径。在非糖尿病组(738例),再狭窄的发生率为21.2%,糖尿病组(151例)再狭窄的发生率为35.9%(P〈0.001)。多元逻辑分析结果显示参考血管直径(≤3.0mm),病变长度(〉15mm)和胰岛素治疗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再狭窄的可预见危险因素(P〈0.05)。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概率的预测表结果显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再狭窄发生概率首要依赖于参考血管直径。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概率显著增加。参考血管直径、病变长度和需要胰岛素治疗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可预见危险因素。非糖尿病患者合并短病变(〈15mm)而无论参考血管直径,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大直径血管(〉3.0mm)合并短病变(〈15mm)预期再狭窄发生率〈15%,可以考虑使用金属裸支架。除此之外,建议使用药物洗脱支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使用低渗与等渗造影剂对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126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资料,着重比较低渗与等渗造影剂对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根据使用的造影剂将患者分为低渗造影剂(LOCM)组,86例;等渗造影剂(IOCM)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前后血清肌酐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变化、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临床特点、手术前后血清肌酐差值[6.4(38.5)vs.6.0(48.9),P0.05]及肾小球滤过率差值[0.9(9.7)vs.0.9(8.8),P0.05]的均值及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24.4%vs.25.0%,P=0.9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两种造影剂对肾功能影响相当。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估计,目前我国约有4000多万糖尿病患者,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糖尿病后期可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失明和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1998年,美国肾脏病数据统计资料显示,糖尿病性肾病为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占42.8%;欧洲肾脏透析移植学会统计资料表明,糖尿病性肾病占终末期肾病病因的28%;在我国,糖尿病性肾病虽不是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但据上海透析移植登记资料统计,糖尿病性肾病已占患者总数的15%左右,且每年以甚高速率递增。由此可见.糖尿病性肾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值得重点防治的疾病,也是我国肾脏病学界面临的严峻挑战。鉴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增高其及危害性,国际糖尿病联盟将2003年11月14日的“世界糖尿病日”的口号命名为“糖尿病与肾病(Diabetes and Kidney disease)”,以提请人们重视积极防治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20.
本文收集我院近5年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35例,试图探讨其临床特点。 1 临床资料 35例患者昏迷入院。男24例,女11例。年龄61~82岁,糖尿病病史0.5~21年。有高血压病史者24例;有冠心病病史者22例,有脑血管病病史者5例;高脂血症病史者1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者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者2例。糖尿病病足患者5例,其中2例糖尿病足截趾后合并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