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方法选取17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病灶切除术治疗,统计复发率。结果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恢复良好,复发率为0%。结论病灶切除术可有效治疗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无复发,手术关键在于根除病灶。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部位为卵巢、子宫直肠陷凹、盆腔腹膜和子宫肌壁等。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由于近年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术后并发症日趋增加。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03%~0.47%.近年来发病率升高翻,故逐渐引起临床医生重视。该病多发生于剖宫产术后1~5年,表现为周期性腹部包块增大和疼痛,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患者 ,2 7岁。因左下腹部包块伴周期性疼痛 1年就诊。患者于 1年前因足月第一胎行下腹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切口用可吸收微乔线皮内缝合 ,愈合良好。 1年前患者发现腹壁切口左端有一约蚕豆大小肿块 ,质硬 ,有压痛 ,逐渐增大 ,伴经期疼痛 ,局部无红肿及发热。经抗感染对症治疗无好转 ,近 1个月包块周围又发现 2枚黄豆大小结节。既往无痛经病史。查体 :心肺正常。下腹以腹中线为中心沿Pfannenstiel皱纹可见一横切口瘢痕长约 10cm ,瘢痕左端可扪及 4cm× 3cm× 2cm的肿块 ,边界清 ,质硬 ,不活动 ,触痛 ,无波动感 ,肿块两侧扪及 2枚黄豆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研究剖宫产术后出现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总结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情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手术处理切除病灶后,患者切口均在 I 期愈合,术后并没有出现明显并发症。经过6个月时间随访,并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及早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是临床处理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临床应尽可能降低剖宫产率,在剖宫产术后保护切口,可有效降低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收治的继发于剖宫产术后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32例,24例(75.00%)病灶位于皮下脂肪及腹直肌前鞘,6例(18.75%)病灶向下浸及腹直肌,2例(6.25%)病灶累及腹直肌后鞘及腹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药物组给予米非司酮,手术组行腹壁病灶切除术,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手术组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优于药物组的6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治疗,清除病灶及周围纤维组织,术后药物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和诊断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加手术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额治愈率为36%,观察组治愈率为100%,两组患者治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操作精细,术后对患者伤口及时进行清洗,有助于降低子宫内膜异位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2010年2月就诊的36例腹壁切口内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无哺乳的患者术后腹壁内异症的发病时间显著短于哺乳的患者(P=0.003);小于30岁患者术后腹壁内异症的发病时间显著短于大于30岁的患者(P=0.002);初次就诊于不同级别的医院,术后发生率也显著不同(P=0.006)。术后采用孕三烯酮与未用的复发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56)。结论腹壁切口内异症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术后哺乳、手术操作有密切关系,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手术操作的规范性并提倡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IEM)是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是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此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对我院1999年—2009年间收治的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是首选且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 16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相吻合。术后随诊无1例复发。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均发生于剖宫产术后,术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同时注意术中切口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部位为卵巢、子宫直肠陷凹、盆腔腹膜和子宫肌壁等。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1]。由于近年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术后并发症日趋增加。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剖宫产腹壁切口与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对经病理确诊的29例剖宫产腹壁切口与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患者中,腹壁内异症患者26例,均有剖宫产手术史,会阴侧切口内异症3例。均有典型周期性腹痛、肿块;手术切除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原因属医源性种植,重在预防;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只要病灶彻底清除,术后不需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分析剖宫产患者出现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诊断方式以及诱发因素以降低手术出现并发症概率。方法:虞城县人民医院2011年至2013年经手术证实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35例,以回顾性方法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接受肿块切除手术,均痊愈出院,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进行剖宫产手术时,操作要严格遵循要求,对腹壁切口进行严密观察和保护,术后注意清洗伤口,避免出现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4.
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术后并发症也随之增加,术后腹壁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逐渐引起重视。异位症虽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和种植的能力。此病仅见于生育年龄女性,以25~45岁女性多见。绝经后或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者的腹壁切口之中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病症的治疗措施。方法:2011-09-29到2013-07-04,我院有剖宫产女性190例,其中有18例在剖宫产之后,腹壁切口之中发生了子宫内膜异位的病症现象。为了探讨治疗剖宫产者的腹壁切口之中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病症的措施,对这18例在剖宫产之后,腹壁切口之中发生了子宫内膜异位病症的现象的女性进行分析。结果:18例剖宫产之后腹壁切口之中所发生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症者的发病时长:5个月到5年,18例均做了满意的手术,肿块所处部位:腹直肌前鞘位置(11例)、腹膜位置(4例)、皮下位置(3例)。结论:通常诊治剖宫产者的腹壁切口之中所发生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症有效措施就是切除术。手术操作应遵照无菌的原则,进而使腹壁切口可以得到保护,防止疾病或者病菌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1例术前服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2例术后给予米非司酬治疗,7例术后未进行任何治疗。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无1例复发。结论术中尽量保护切口,避免纱布和器械与切口部位的接触,能有效的预防此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随访、分析我院10年间诊治的13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经手术、服药后均可治愈、无复发。结论:该病应引起临床重视。尽量避免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马启敏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0(1):40-4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例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均发生于月经复潮后,发病率低,其中产后6个月4例,产后8个月2例,产后12个月3例,产后14个月2例,产后24个月1例。手术切除加药物治疗短期内无复发。结论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性激素水平、个体免疫状态有关,与CA-125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趴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5)。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和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8例患者治愈,7例患者治疗无效,治愈率为72%;观察组25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愈率为92%。2组患者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治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