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和胫骨骨折患儿骨与骨膜标本中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水平,明确OPG及RANKL在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骨与骨膜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可能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由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7例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组)和10例胫骨骨折患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ABC法检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和对照组骨及骨膜中OPG、RANKL的表达,并分析其差异性。结果本研究发现OPG在CPT组(0. 08±0. 03)骨膜中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 11±0. 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805,P 0. 01); RANKL在CPT组(0. 24±0. 07)骨膜中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0. 15±0. 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 707,P 0. 01); CPT组(2. 37±0. 29)病变胫骨骨膜中RANKL/OPG比值高于对照组(1. 09±0. 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 792,P 0. 01)。OPG在CPT组(0. 17±0. 09)胫骨中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 26±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895,P 0. 01); RANKL在CPT组胫骨中的表达量(0. 68±0. 13)高于对照组(0. 33±0. 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94,P 0. 01); RANKL/OPG比值在CPT组(5. 12±0. 60)胫骨中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1. 12±0. 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84,P 0.05)。结论 RANKL/OPG失衡可能是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出现胫骨不愈合和骨吸收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和其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及假性受体骨保护素(OPG)即RANK-RANKL-OPG系统在儿童和成人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4~14岁的中耳胆脂瘤患儿20耳(儿童组),以及18~60岁的中耳胆脂瘤患者20耳(成人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RANKL和OPG在儿童和成人胆脂瘤组织中的表达,对染色结果进行量化处理,并利用SPSS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RANKL阳性表达细胞数在儿童组和成人组中分别为(91.16±11.51)个、(80.33±12.72)个,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OPG阳性表达细胞数在儿童组和成人组中分别为(5.21±4.91)个、(5.66±3.76)个,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2.RANKL/OPG的比值在儿童组和成人组中分别为23.35±7.32、16.10±6.35,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3.胆脂瘤细胞的骨质破坏度和RANKL/OPG的比值呈正相关(rs=0.613 0,P<0.05).结论 RANKL可激活破骨细胞,在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RANKL和OPG的比值在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中是一个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α-辅肌动蛋白4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α-辅肌动蛋白4(α-actinin-4)mRN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经肾活检获取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病例组)的肾组织,其中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FSGS)21例、微小病变(MCNS)6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7例;另外,12例对照组标本取自肾肿瘤切除术后肿瘤周边的正常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每份肾组织中α-actinin-4 mRNA表达,同时分析FSGS患儿中mRNA表达与24 h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相关性。结果 FSGS组α-actinin-4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NS组和MsPGN组α-actinin-4 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FSGS组中,表现为肾炎型肾病(伴发镜下血尿)患儿的α-actinin-4 mRNA表达明显高于表现为单纯性肾病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GS患儿α-actinin-4mRNA表达量与24 h尿蛋白及Ccr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α-actinin-4 mRNA表达量增高可能是促进肾小球足细胞骨架修复的因素之一;该骨架分子的mRNA表达变化与病程及病理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microRNA-206(miR-206)表达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7例哮喘患儿发作期和缓解期,以及25名健康对照儿童的外周血标本,分离PBMCs,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PBMCs中microRNA-206及锌指样转录因子4(KLF4)、白介素-17(IL-17)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miR-206、KLF4 mRNA和IL-17 mRNA水平在哮喘发作期、缓解期患儿以及健康对照组儿童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58~72.81,P均=0.000)。哮喘发作期的miR-206水平分别低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而KLF4 mRNA和IL-17 mRNA水平均分别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间miR-206、KLF4 mRNA和IL-17 mRN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哮喘患儿发作期,microRNA-206水平与KLF4和IL-17 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负相关(r=–0.66、–0.81,P均0.01),KLF4和IL-17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70,P0.01)。结论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206表达水平下降,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哮喘患儿外周血CD4+T细胞瘦素表达的水平,探讨其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7例哮喘患儿在发作期和缓解期以及25例健康对照儿童的外周血标本,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再用CD4+T细胞免疫磁珠分离CD4+T细胞,体外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清液中瘦素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PBMC中孤儿核受体γt(RORγt)相对表达量。结果哮喘发作期、缓解期患儿以及健康对照儿童的CD4+T细胞培养液中瘦素水平分别为(68.46±13.08)pg/ml、(36.73±6.13)pg/ml及(32.82±5.79)pg/m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两两比较,发作期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缓解期和健康对照儿童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期、缓解期患儿以及健康对照儿童的血浆瘦素水平分别为(16.64±3.53)ng/ml、(14.91±3.24)ng/ml及(13.72±5.79)ng/ml,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期、缓解期患儿以及健康对照儿童PBMC中RORγt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41±0.175)、(0.089±0.028)及(0.068±0.018),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发作期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缓解期和健康对照儿童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发作期CD4+T细胞培养液中瘦素水平与PBMC中RORγt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681,P0.01)。结论哮喘患儿CD4+T细胞瘦素水平升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在儿童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07-01—2019-12-31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消化内科病房住院的30例UC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期结肠镜检查结果正常的2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记录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儿童UC疾病活动指数(PUCAI)评估疾病活动性,收集内镜活检的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间肠黏膜YAP表达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YAP蛋白主要表达在肠黏膜隐窝基底部,在细胞核和胞浆中均有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5%(17/20),UC活动期患儿YAP表达明显下降,阳性染色集中在细胞质、细胞浆,阳性表达率为36.7%(1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C缓解期患儿YAP阳性表达率为70%(14/20),与活动期相比YAP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AP蛋白表达差异与UC患儿年龄、性别以及病变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PUCAI呈显著负相关,随着疾病活动度加重,YAP阳性表达数目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25,P0.05)。结论 YAP可作为生物标记物辅助评估UC患儿病情及黏膜愈合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肛门直肠畸形(ARM)动物模型直肠末端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NGFR)的表达,探讨ARM排便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检测正常与肛门直肠畸形动物胎鼠直肠末端组织中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A)、低亲和力受体(p75NTR)的表达.结果 NGF、TrkA、p75NTR在正常胎鼠直肠末端肠黏膜皱襞及肌层细胞质及细胞核中有大量表达,其平均光密度(IOD值)分别为731.749±232.177,262.815±101.722,134.674±67.127,而在肛门直肠畸形直肠末端表达较少,其平均光密度(IOD值)分别为17.973±74.945,33.145±11.128,113.010±36.46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kAmRNA、P75NTRmRNA在正常胎鼠直肠末端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2.221±104.675,129.778±51.967,在肛门直肠畸形胎鼠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8.973±33.425,87.145±25.8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GF及其受体TrkA、p75NTR在ARM动物模型直肠末端的表达异常可能是导致其排便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获得性肾小球疾病肾组织中nephrin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nephrin在蛋白尿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及图象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单纯性血尿患儿及对照组肾组织切片上nephri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1) 大量蛋白尿组的nephrin表达量为0.62±0.24,与单纯性血尿组(0.67±0.23)及对照组(0.82±0.17)比较三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大量蛋白尿伴弥漫性足突融合组nephrin表达量为0.61±0.25,与大量蛋白尿不伴弥漫足突融合组(0.62±0.25)及对照组比较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弥漫足突融合微小病变组nephrin表达量为0.50±0.15,与非微小病变(0.65±0.27)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获得性肾小球疾病中,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未能检测到肾小球nephrin的表达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iR-98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43例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儿,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分离PBMCs,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PBMCs中miR-98及IL-13、IL-4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miR-98在哮喘发作期患儿PBMCs中的表达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儿童,而IL-13、IL-4在哮喘发作期患儿PBMCs中的mRNA水平均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缓解期患儿和对照组间miR-98、IL-4 mRNA和IL-13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哮喘患儿发作期,miR-98水平与IL-4、IL-13 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负相关(r=-0.794、-0.804,P均<0.001),IL-4和IL-13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853,P<0.001).结论 miR-98在哮喘发作期患儿PBMCs中表达降低,可能与小儿哮喘的发作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以不同浓度头孢曲松刺激后,倒置显微镜观察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浓度头孢曲松作用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及c-Myc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以不同浓度的头孢曲松(0、20、40、80 mg/L)体外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光镜下细胞形态未见明显改变。p53、c-Myc和bcl-2三个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浓度头孢曲松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另外三组相比,80 mg/L组p53及c-Myc基因相对表达量升高,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0、20、40 mg/L三组间3个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头孢曲松在较高血药浓度下导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增加,抑制凋亡基因的表达降低,这可能是临床头孢曲松引起肾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彩色超声引导联合聚桂醇灌注治疗小儿单纯性肾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引导联合聚桂醇灌注治疗小儿单纯性肾囊肿临床疗效,寻找小儿单纯性肾囊肿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合适的应用药物.方法 回顾2011年5月至2014年10月我院经彩色超声、CTU明确诊断为单纯性肾囊肿患儿51例,其中28例为聚桂醇治疗组,采用彩色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并注入聚桂醇,无水乙醇灌洗法23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1年两组疗效情况.结果 51例患儿均穿刺注药成功,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均获彩色超声随访,聚桂醇治疗组治愈率为85.7%,有效率为92.9%,均高于无水乙醇组的60.9%和6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桂醇治疗组患儿异常哭闹及面红例数均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聚桂醇治疗组无一例肉眼血尿发生,对照组有6例治疗后出现肉眼血尿,辅助应用止血药物后,均在3d之内消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桂醇治疗组患儿仅1例出现穿刺后发热,对照组治疗后9例出现发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穿刺点渗血及呕吐例数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桂醇治疗组二次穿刺例数及手术例数均较无水乙醇组少.结论 彩色超声引导联合聚桂醇灌注治疗小儿单纯性肾囊肿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应作为小儿单纯性肾囊肿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协同信号分子B7-H3对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小鼠模型中炎性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1.5 ~2.0个月健康雄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9 g/L盐水组(NS组)、B7-H3蛋白组(B7-H3组)、肺炎链球菌组(SP组)、肺炎链球菌+B7-H3蛋白组(联合组),每组12只;经小鼠侧脑室穿刺分别注入9 g/L盐水、B7-H3蛋白、肺炎链球菌3型、肺炎链球菌3型+B7-H3蛋白建立动物模型.注射后6、24 h依据loeffler 5分制评分方法对各组小鼠进行神经行为评分,然后麻醉处死小鼠,取脑组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内MIP-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侧脑室穿刺注射6、24h后各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B7-H3组神经行为评分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组评分较NS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较SP组评分更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结果:SP组在注射6h后MIP-2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NS组升高[(1.210 ±0.932)比(1.000±0.0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射24 h后SP组MIP-2 mRNA的相对表达明显高于NS组[(12.880±7.792)比(1.000±0.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SP组比较:6 h MIP-2相对表达量增高[(1.240±0.804)比(1.210±0.932)],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4h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38.760±6.061)比(12.880±7.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模型中,协同信号分子B7-H3使炎性趋化因子MIP-2 mRNA的表达上调,促进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microRNA-646(miR-646)在不同浓度脂多糖处理后的A549细胞中表达量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以RPMI-1640培养液处理A549细胞24 h,实验组分别以5、10、15 mg/L的脂多糖处理A549细胞24 h.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肺表面活性蛋白C(SP-C)的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iR-646的表达量.结果 实验组不同浓度脂多糖处理细胞的SP-A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SP-A的下降呈药物浓度依赖性;实验组不同浓度脂多糖处理细胞的SP-C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10 mg/L脂多糖处理组的SP-C表达量最低.miR-646在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为0.9597±0.0200,5 mg/L脂多糖处理组的相对表达量为1.6319±0.1325,10 mg/L脂多糖处理组的相对表达量为2.4762±0.1380,15 mg/L脂多糖处理组的相对表达量为1.6642±0.0938,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miR-646可能通过抑制SP-C的翻译,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过程中发挥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B2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末端组织中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的水平,探讨EphB2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发生的关系.方法 RT-PCR方法和Western蛋白印迹方法,检测31例不同类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后壁末端、5例后天瘘及8例正常直肠后壁末端EphB2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正常组和畸形组、不同类型的畸形组之间EphB2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①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末端肠壁EphB2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99±0.11,P=0.00).不同类型的畸形组之间,高位组(0.43±0.07)和中位组(0.47±0.1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但二者明显低于低位组(0.64±0.06,P=0.00).后天瘘组(0.97±0.0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3);②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显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高位组(0.21±0.05)、中位组(0.24±0.04)和低位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后天瘘组(0.51±0.05)和正常对照组(0.52±0.03,P=0.00).不同类型的畸形之间,高位组和中位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11),但二者明显低于低位组(P<0.01).后天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7).结论 EphB2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末端低表达.EphB2的表达和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生有关,EphB2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Dickkopf-1 (DKK-1)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KK-1在42例NB,19例神经节细胞瘤及15例正常肾上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DKK-1在分化程度依次增高的3株NB细胞株IMR-32、SK-N-SH和SH-SY5Y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DKK-1在正常肾上腺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为1.912±0.047),在神经节细胞瘤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为1.214±0.095),在NB组织中呈阴性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为0.371±0.293).神经节细胞瘤和NB中DKK-1的表达量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l P<0.001).在3种组织中,不同组间DKK-1表达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1.375,P<0.001).qRT-PCR研究发现DKK-1在IMR-3、SK-N-SH和SH-SY5Y中平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5.323±8.651)%、(58.852±10.223)%和(75.385±9.381)%,均呈低表达水平,不同组间DKK-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628,P<0.001).Western blotting研究发现在IMR-32、SK-N-SH和SH-SY5Y中DKK-1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依次增高,分别为0.093±0.016、0.397±0.051和0.411±0.062,不同组间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783,P<0.001).结论 DKK-1在NB组织及细胞株中均呈低表达水平,且DKK-1在NB中的表达可能与该肿瘤的分化密切相关,提示其或许可以作为一个特殊的分子标记物用于NB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发病机制及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病理性质,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在68例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组织中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PCNA、MMP-2的阳性表达情况,并以20例大月份引产胎儿的胸导管作为正常淋巴管组织对照。结果PCNA、MMP-2在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6%、8.8%,与正常淋巴管组织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P值均>0.05)。结论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结瘤可能是一种淋巴管畸形而非真性肿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UJO)患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2 (Id2) 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20例接受肾盂成形术的PUJO患儿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组织,10例对照组标本来自肾母细胞瘤患儿无肿瘤转移的肾盂输尿管组织.按照部位不同将PUJO组分为扩张肾盂、狭窄段及狭窄段下正常输尿管;对照组分为肾盂和输尿管.用半定量反转录-PCR检测Id2 mRNA在不同组间表达水平.结果 PUJO组:Id2 mRNA在扩张肾盂、狭窄段输尿管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此2组与狭窄段下正常输尿管比较均有降低(Pa<0.05);对照组:肾盂和输尿管Id2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UJO组扩张肾盂、狭窄段输尿管中Id2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中肾盂、输尿管表达比较均显著降低(Pa<0.05),而PUJO 组狭窄段下正常输尿管Id2 mRNA表达与对照组肾盂和输尿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Id2基因可能在PUJO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Hoxa5基因在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胎肺中的表达特点以及探讨其在CDH肺发育不良发生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检测Hoxa5基因在妊娠第17.5天、19.5天、21.5天的nitrofen诱导CDH大鼠模型胎肺及正常对照大鼠胎肺巾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胎肺中Hoxa5 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胎龄的增加旱下降趋势,其中第21.5天胎肺中Hoxa5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与其他二胎龄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H组中Hoxa5 mRNA的表达趋势与正常胎肺相似,即随胎龄的增加其表达量下降,其当中第21.5天胎肺中Hoxa5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其他二胎龄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7.5天与19.5天胎龄CDH组胎肺中Hoxa5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与相应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妊娠晚期(第21.5天胎龄)CDH组胎肺中Hoxa5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常对照组中第21.5天胎龄时Hoxa5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提示Hoxa5 mRNA在孕晚期的低表达是正常肺发育的分子基础之一;而CDH组中第21.5天胎龄时Hoxa5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Hoxa5在孕晚期CDH胎肺中Hoxa5的高表达可能是CDH肺发育不良形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肝脏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s)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胆道闭锁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和Westen blot方法检测13例BA患儿、7例胆总管扩张(CC)患儿和8例正常对照儿童(CO)肝脏组织中TLRs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BA患儿肝脏组织TLR7表达明显高于CC组患儿和CO组患儿(P<0.05);而TLR3的表达在BA组患儿和CC组患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略高于CO组患儿(P>0.05).TLR4的表达在BA组患儿和CC组患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CO组患儿(P<0.05).结论 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中TLR3、TLR7、TLR4表达异常,可能在胆道闭锁胆管损伤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