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和芪苈强心胶囊)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心率、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6MWD)、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QOL)评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率、LVEF、LVED、6MWD、心功能以及QOL等方面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及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NT-proBNP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提升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明确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和丹红注射15d,15d为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心电图心肌缺血、心绞痛好转及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电图心肌缺血、心功能的改善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3):2036-2037
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Q-Td、J-Td)。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Td、J-Td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心电图。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151-3152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联合环磷腺普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3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于对照组的7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CHF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37例CHF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加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为治疗组,同期48例CHF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为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评价心功能、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参数。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心脏每搏输出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两组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CHF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联合生脉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 104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A组)52例,对照组(B组)52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A组给予环磷腺苷60~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1天1次,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50~7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1天1次,静脉滴注,7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A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后有显著改善(P<0.01),较B组亦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环磷腺苷联合生脉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其实际临床效果。方法将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9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两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和血浆BNP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显示,研究组的心功能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佐治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评价其对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将9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4周.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6MWT)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1)NYHA心功能比较:研究组显效、有效、无效和恶化分别是53.06%、36.74%、10.20%和0,对照组分别是39.58%、31.25%、25.00%和4.17%,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1.966,P=0.049).(2)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及对照组LVFS较治疗前均提高(P均<0.01),且研究组LVEF及LVFS改善优于对照组(P均<0.05).(3)研究组6MWT由治疗前的(178.25±30.17)m提高到治疗后的(386.14±52.06)m(P<0.0l);对照组由治疗前的(180.02±27.15)m提高到治疗后的(326.05±32.14)m(P <0.01);研究组6MWT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4)两组治疗后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均<0.01),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西医常规干预基础上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CHF的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强心、扩血管及利尿等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和卡托普利,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和心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联合二丁酰环磷酸苷钙对高原地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该院治疗的高原地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丁酰环磷酸苷钙。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6min步行试验(6-MWD)、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每分钟排血量(CO)]、心肌营养素-1(CT-1)、β-内啡肽(β-E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6%(χ^2=4.710,P=0.030)。治疗前,两组患者6-MWD、LVESD、LVEDD、LVEF%、CO、CT-1及β-E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CT-1、β-EP、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t=9.915、9.772、9.753、15.261,均P=0.000);观察组的LVEF%及CO高于对照组(t=9.753、15.261,均P=0.000)。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和5.00%(χ^2=0.210,P=0.648)。结论尼可地尔联合二丁酰环磷酸苷钙治疗高原地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法,评价咪达唑仑治疗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癫痫持续状态(SE)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40例,给予地西泮联合苯妥英钠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照比较,并观察咪达唑仑的最大、最小用药剂量及其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咪达唑仑安全有效剂量为1~10μg/(kg·min)。在治疗剂量下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持续静脉泵人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章萍  付小鸥  章金媛 《护理研究》2000,14(4):160-161
鉴于临床常规静脉注射法存在的弊端,改垂真法为旋转法注射,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两种注射方法产生的微粒数,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估病人对两种注射法疼痛的反应。结果显示:旋转组药液中10μm ̄25μm微粒数明显少于垂直组(P〈0.05),采用旋转法注射组病人疼痛反应也明显轻于垂直法注射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球旁注射与球结膜下注射2种注射方法对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不同效果.方法 将80例虹膜睫状体炎患者按来院顺序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患者行球旁注射,B组患者行球结膜下注射.比较2组注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后的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比较差异显著,球旁注射法优于球结膜下注射法.结论 球旁注射法是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理想的用药途径,操作简便、安全、快捷、痛苦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7月-2012年3月收治肝性脑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谷氨酸钾注射液、谷氨酸钠注射液治疗,并按肝性脑病Child分级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9,P=0.001);治疗组不同Child分级患者治疗后血氨、肝功能均显著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肝性脑病不同分级治疗效果比较:Ⅰ级、Ⅳ级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及Ⅲ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安全,且治疗效果优于谷氨酸钾、谷氨酸钠。  相似文献   

16.
张缀琴 《护理学报》2005,12(8):87-88
输液反应常导致护患纠纷。护理部与药剂科合作,从建立监控输液反应的组织网络、培训全体护理人员、规范输液反应上报和处理程序等着手,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和质量改进,及时发现和阻止了因大输液包装质量差、一次性输液用具不合格、某些中药制剂不纯、护士操作不当等因素引起的输液反应,达到了通过监控输液反应,提高输液安全性,减少护患纠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明确臀大肌注射区中是否都有臀大肌覆盖.方法以臀大肌注射区作为观察部位,通过B超对524例患者臀大肌注射区进行超声探查.结果臀大肌注射区内极大部分没有臀大肌回声.用联线法定位,在中外1/3交界点95.0%能探及部分臀大肌上缘的回声,B超探头沿联线从中外1/3处往外上移1cm,只有1.9%的人还能探及部分臀大肌的回声,往外上移2cm,所有被检查者均未探及臀大肌的回声.结论〈护理学基础〉等教材中,规定的臀大肌注射部位不够确切,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安诺  彭巧君 《护理研究》2008,22(8):2071-2072
介绍了葡萄糖的替代溶液在糖尿病病人静脉药物治疗中应用研究进展,替代溶液既能补充热量又不影响病人血糖波动,克服了静脉输注葡萄糖、生理盐水对病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土豆片、硫酸镁贴敷肌内注射局部预防硬结形成的效果。方法采取左右交替注射自身对照方法,对69例肌内注射白细胞介素2患者进行土豆片、硫酸镁贴敷比较两种方法硬结发生率和局部疼痛程度。结果生土豆片组硬结形成率为2.92%,明显低于硫酸镁组的6.15%(P<0.05)。两组皮肤红肿的发生率均在3%左右,无痛均在80%以上。结论土豆片、硫酸镁贴敷肌内注射局部可缓解注射部位疼痛和预防硬结形成,且生土豆片预防硬结形成的效果优于硫酸镁。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logic effect of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f ozone on the ar-ticular cartilage, and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direct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f oz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rthri-tis. Methods Animals with induced-arthritis were given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medical ozone (high and low concentrations)by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to observ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cartilage. Results The score result of cartilage degradation was based on Mankin's grading scale,and the higher the score,the severer the symptom was. The score of normal articular cartilage was 0.0±0.0, and the score of mode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group(P<0.01), whil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P<0.01). Moreover,the score of high-dos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low-dose group(P<0.01). Conclusion Long-term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f ozone had a bad effect on articular carti-lage, and damage-level was increased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ozone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