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1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显露胫骨后外髁,对骨折进行支撑钢板内固定,关节面塌陷者采用异体骨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21例均获随访,时间13~19个月。1例膝关节伸直轻度受限(-5.0°),其余患者无膝关节伸直障碍。膝关节总伸屈度95.0°~135.0°(122.6°±12.8°)。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9~16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术后即刻13~18(16.2±2.7)分,末次随访时11~18(15.5±3.2)分。后倾角:术后即刻6.0°~9.0°(7.8°±1.5°),末次随访5.5°~10.0°(7.6°±1.8°)。HSS膝关节评分65~98(83.9±8.2)分。结论经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尽管暴露范围较局限,但可直视下进行复位固定位置,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入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手术方法 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 年5 月至2011 年2 月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采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8 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 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34 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2 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8 个月,平均愈合时间6 个月.术后1、3、6、12 个月的膝关节总伸屈度数分别为80°~120°(平均105.0°)、95°~135°(平均120.3°)、90°~135°(平均119.1°)、110°~135°(平均127.3°).术后12 个月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86~97 分,平均92.1 分.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 评分标准:优19 例、良7 例、可2 例,优良率93%.未见关节面塌陷、膝关节内外翻及不稳定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膝关节后外侧入路能够充分暴露胫骨后关节间隙及胫骨平台后外侧髁,为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直视复位和植骨内固定提供良好的操作空间,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的后外侧入路在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2010至2013年间,采用改良的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12例,男7例,女5例,观察疗效。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3~24个月,平均9.3个月。术后膝关节根据HSS评分标准,优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1.6%。结论 采用改良的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暴露好、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扩展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扩展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3~70岁,平均(38.4±7.7)岁。左膝7例,右膝8例。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高处坠落伤7例,平地跌倒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4 d,平均5.6 d。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9.7个月。术后行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和CT扫描示14例解剖复位,1例有3 mm的台阶。骨折愈合时间8~14周,平均9.6周。无伤口并发症、骨不愈合、钢板松动或断裂、膝关节外翻畸形和骨折再移位,无腓总神经和血管损伤。在最终的随访时,膝关节伸直(2.1±2.1)°和屈曲(120.6±18.9)°。膝关节Rasmussen功能总评分25.0±2.8,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扩展的前外侧入路可充分显露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块,有利于复位,与传统的前外侧入路相比可更安全有效地偏后放置外侧支撑钢板。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改良后侧切口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016年1月~2019年2月,对25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采用改良后侧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取俯卧位,行后外侧切口,经肌间隙进入,无需显露神经、血管,直视下复位骨折端,充分植骨,在比目鱼肌深层将预弯后桡骨远端掌侧T形钢板潜行插入,螺丝钉固...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4):2297-2299
[目的]评价改良外侧入路在治疗胫骨外侧平台双柱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骨科中心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并符合诊断标准的13例患者纳入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分别统计皮瓣坏死、伤口感染情况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依据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病例随访时间为(11~25)个月,平均18个月;愈合时间(115.4±13.2)d,平均121.8 d;未出现关节感染病例;膝关节功能总体优良率达84.6%,无继发膝关节内外翻或后侧平台塌陷、内固定失效病例。[结论]改良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外后侧双柱骨折有暴露充分、固定可靠、复位再丢失率低的特点,能较好的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56例)和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5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负重下地活动时间、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膝关节功能和本体感觉恢复。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15. 38±4. 37)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负重下地活动时间观察组明显短(少)于对照组(P 0. 01),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 0. 01)。术后6个月,HSS评分及膝关节30°、45°、60°时主动复位绝对误差角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个月,两组HSS评分较术后6个月明显升高(P 0. 01),膝关节30°、45°、60°时主动复位绝对误差角度较术后6个月明显降低(P 0. 01),观察组的升高或者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 0. 01)。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 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 57%(P 0. 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 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 64%(P 0. 05)。结论改良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优于后外侧入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对膝关节功能影响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一种改良膝关节前外侧切口治疗胫骨外侧平台骨折,探讨该入路的效果。方法运用此改良手术入路进行胫骨外侧平台手术34例,并对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9例随访12~18个月,按Rasmussen评分标准:优23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3.1%,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单纯胫骨外侧平台骨折,采用改良膝关节前外侧切口能充分满足手术需要,操作简便,无血管神经损伤风险,膝关节外侧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后内侧、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25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7例,女8例;年龄22~76岁,平均46.4岁.骨折按AO/OTA分型:41-B1型4例,41-B2型6例,41-B3型15例;按Luo等提出的三柱分型均为后柱骨折.10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15例胫骨平台后内侧髁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后内侧入路,后方骨折使用支撑钢板固定.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25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3.2个月(10 ~ 24个月)随访.术后即刻骨折复位质量Rasmussen评分为13~18分,平均16.5分;其中优20例,良4例,可l例,优良率为96.0%.25例患者完全负重下无疼痛感,X线片示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3.9周(12~18周).末见血管、神经损伤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HSS膝关节评分平均为91分(74~97分),其中优17例,良8例,优良率为100%.膝关节活动度为0~ 125°.结论 对于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改良后内侧、后外侧入路能较好地暴露骨折部位,且允许直视下复位骨折和采用后方支撑钢板固定骨折,对周围软组织损伤较小,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活动度,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4~6周骨折断端周围出现骨痂,术后3个月胫骨平台内固定位置良好,骨折均已愈合。术后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骨折复位丢失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屈曲105°~135°,伸直0°~5°;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28/30。结论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显露充分、固定坚强、对肌肉神经血管干预较小、患者能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There are few posterolateral approaches that do not require the common peroneal nerve (CPN) dissection. With the nerve exposure, it would pose a great challenge and sometimes iatrogenic damage over the surgical course. The purpose was to present a case series of patients with posterolater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treated by direct exposure and plate fixation through a modified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without exposing the common peroneal nerve (CPN).

Materials and Methods:

9 consecutive cases of isolated posterior fractures of the posterolateral tibial plateau were operated by open reduction and plate fixation through the modified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without exposing the CPN between June 2009 and January 2012. Articular reduction quality was assessment according to th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radiographs. At 24 month followup, all patients had radiographs and were asked to complete a validated outcome measure and the modified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 Knee Scale.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with a mean period of 29 months (range 25–40 months). Bony union was achieved in all patients. In six cases, the reduction was graded as best and in three cases the reduction was graded as middle according to th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radiographs by the rank order system. The average range of motion arc was 127° (range 110°–134°) and the mean postoperative HSS was 93 (range 85–97) at 24 months followup. None of the patients sustained neurovascular complication.

Conclusions:

The modified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through a long skin incision without exposing the CPN could help to expand the surgical options for an optimal treatment of this kind of fracture, and plating of posterolater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would result in resto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alignment. This approach demands precise knowledge of the anatomic structures of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12.
43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搪塞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43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Schatzker分类Ⅱ类。Ⅲ型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 35例随访10 ̄35个月,平均19个月。 Merchant评分标准,优良率82.9%。结论对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Ⅱ型和Ⅲ型患者应予植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58例获得随访,时间12~15(13.6±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5.2(3.5±1.2)个月。HSS评分85~95分。无一例出现软组织感染坏死,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减少了软组织感染的风险,提供了持续的稳定,临床效果满意。但对于并发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或合并干骺端骨折的骨折类型仍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膝关节后内侧入路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采用经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显露骨折,行锁定接骨板固定.对2例合并严重前外侧平台骨折者加用前外侧入路予以复位固定;对关节面塌陷者予以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早期膝关节康复锻炼.结果 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1例术后并发腘静脉血栓,予以抗血栓治疗后治愈.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术后12个月根据膝关节HSS评分标准评定:优17例,良4例,可2例.结论 对胫骨平台后侧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疗效满意.手术入路的正确选择、关节面骨折的解剖复位、坚强有效的内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急诊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3例三踝骨折患者急诊采用后外侧入路行后踝骨折复位空心螺钉或支撑钢板内固定、外踝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内侧入路行内踝骨折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32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后内侧和(或)后外侧入路治疗12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结果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34(20.8±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8(6.4±0.9)个月。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优9例,良3例。未见关节面塌陷及膝关节内外翻情况发生。结论膝关节后内和(或)外侧入路较前侧入路能更充分暴露后关节间隙及胫骨平台后髁,为骨折的直视复位和植骨内固定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17.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6例;术后第12个月时按照Rasmussen标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同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6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优18例,良12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为83.3%。并发症:膝关节内翻畸形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关节僵硬2例,关节面塌陷4例,切口不愈合产生窦道1例。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允许患者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改善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4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注重早期康复锻炼,获得满意疗效。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48例,男33例,女15例,年龄21-60岁。闭合性骨折43例,开放性骨折5例。按Schatker分型:Ⅰ型6例,Ⅱ型12例,Ⅲ型12例,Ⅳ型10例,Ⅴ型5例,Ⅵ型3例。合并伤:半月板损伤8例,前交叉韧带损伤6例,内侧副韧带损伤3例。手术时问为伤后2h~7d。开放性损伤均急诊手术治疗,闭合性损伤根据软组织情况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双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双切口入路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1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后内侧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或窄加压钢板固定,外侧以支撑钢板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0个月。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疗效,优9例,良7例,可3例,差2例。术后无一例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双切口入路能有效减少软组织并发症,较好地显露骨折,复位方便,固定可靠,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