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通过总结心脏直视手术同期行心房纤颤(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161例伴有房颤的心外科患者手术同期以Cox's Maze Ⅲ为基础,其中轻度三尖瓣病变患者行单纯左心房消融(单房消融组,n=27),中重度三尖瓣病变患者行双房消融(双房消融组,n=134),分析两组消融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以及影响术后窦性心律恢复的因素。结果 所有的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4.64±12.92)月。术后即刻心电监护显示:69.57%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14.91%为结性心律;出院时75.78%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术后6个月时81.37%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单房消融组的窦性心律恢复率为77.78%,双房消融组为82.0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术后射血分数、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是术后影响能否转为窦性心律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轻度三尖瓣病变的房颤患者采用单纯左心房消融,中重度三尖瓣病变患者采用双房消融,两者疗效相当。术前心功能分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射血分数是消融术后预测能否恢复窦性心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与慢性房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改良迷宫术和左房折叠术(LAP)治疗巨大左心房慢性房颤(AF)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左心房容积指数≥55mL/m^2的二尖瓣病变合并慢性AF患者,实施二尖瓣置换术与改良迷宫术,改良迷宫术以Ⅲ型迷宫术为基础进行改良。其中同期加行左房折叠术(LAP组)20例,未加行LAP术的20例为对照组。应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观察手术前后心电活动、心功能、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随访1年。结果对照组和LAP组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分别占55%和85%(P〈0.01)、心功能改善级别分别为1.06±0.63和2.01±0.66(P〈0.01)、手术后LAVI分别为52.25±14.02和39.98±9.05(P〈0.01)、LAEF分别为(55.67±5.33)%和(64.01±7.15)%(P〈0.01)。结论对合并巨大左心房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慢性AF患者,实施二尖瓣置换术和改良迷宫术同期加行左房折叠术,更能有效消除AF,长期维持窦律,进一步改善左心房、心室主动收缩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微波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中房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中附加微波消融治疗房颤的疗效。方法将66例风湿性瓣膜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3例在二尖瓣手术中行心内膜微波消融治疗,另外33例设为对照组单独行瓣膜手术。结果微波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长于对照组(分别为(63.818±17.738)minvs(47.545±18.018)min;(108.879±32.191)minvs(85.333±22.885)min,P〈0.051;两组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23.212±5.946)dvs(24.697±9.252)d,P〉0.05)。术后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未出现需要二次手术的情况。平均随访(2.3±1.4)年,微波组72.727%(24/33)维持窦性心律;对照组15.152%(5/33)为窦性心律,P〈0.05。结论微波消融治疗房颤安全、有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吴毓优  吕鹏飞  高炳玉  刘苏 《海南医学》2016,(17):2848-2850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及术前危险因素与术后转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心胸外科接诊的49例二尖瓣膜疾病合并房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对照组患者则仅行二尖瓣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辅助呼吸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分析影响患者手术的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窦性心律转复情况及患者术后对疗效的自我评测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主动脉阻断时间[(62.1±12.1) min vs (34.7±7.9) min]、辅助呼吸时间[(6.1±1.2) h vs (4.3±1.1) h]及体外循环时间[(91.1±7.0) min vs (62.5±11.3) min]比较,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房颤病程、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时窦性心律转复率分别为76.0%和60.0%,对照组分别为41.7%和2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心功能改善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637,P=0.0390<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能降低术前危险因素,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房颤转复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降温期不同的氧分压对二尖瓣置换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75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按体外循环降温末期动脉血氧分压数,分成低氧组、常氧组和高氧组,记录体外循环结束后第1、8、16小时多巴胺用量。术后麻醉清醒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间,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体外循环术后第1小时内,常氧组多巴胺用量明显小于低氧组和高氧组(P〈O.05),术后第8小时,常氧组多巴胺用量明显小于低氧组(P〈O.05)。术后麻醉清醒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问各组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二尖瓣置换术体外循环降温期,常氧分压氧合有利于术后早期患者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缬沙坦对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将65例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试验组(33例)。对照组予胺碘酮,试验组予胺碘酮+缬沙坦。入选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即为试验起始时间,试验终点为转复后12个月。终点事件:症状或无症状房颤首次复发。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及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左心房内径。结果:有63例完成试验,其中对照组31例,试验组32例,试验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8.1%与51.6%,P〈0.05)。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左心房内径(LAD)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对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在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绵阳四0四医院收治的108例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分为射频消融组(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同期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60例和二尖瓣置换组(单纯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48例,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体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不同时间(术前和术后1、3、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和窦性心律恢复情况,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二尖瓣置换组体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均短于射频消融组(P<0.05);术后3、6个月射频消融组LVEF水平高于二尖瓣置换组,LVD水平低于二尖瓣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射频消融组窦性心律恢复情况均优于二尖瓣置换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患者同期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能提高患者心功能,窦性心律转复情况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左心房功能。方法:选取房颤患者35例,窦性心律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无心脏明显扩大、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减退、严重瓣膜病或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采集房颤患者二尖瓣血流频谱、二尖瓣血流彩色M型图像、组织多普勒运动曲线及左房应变曲线的参数,并与窦性心律组比较。结果: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房颤组舒张早期左室内血流传播速度(vP)、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峰值速度平均值(Em)、收缩期侧壁运动峰值速度(Vs)及左房应变峰值速度(ε)降低(P〈0.05)。结论:(1)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房颤组患者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左房功能降低。(2)彩色M型、组织速度成像及应变成像技术能较精确地定量分析房颤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2):155-15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疾病和心房颤动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联合二尖瓣置换术和双极射频消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13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疾病和心房颤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冠状动脉搭桥和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冠状动脉搭桥和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并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观察2组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中出血量、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24 h胸腔积液量、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左心房内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出院时和术后6个月窦性心律转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 <0. 01)。2组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胸腔积液量、ICU入住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术前左心房内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左心房内径显著小于术前,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术前(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左心房内径显著小于对照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患者出院时和术后6个月窦性心律转复率分别为45. 5%(30/66)和22. 7%(15/66),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和术后6个月窦性心律转复率分别为69. 7%(46/66)和80. 3%(53/66);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及术后6个月窦性心律转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 940、43. 801,P <0. 01)。结论冠状动脉搭桥联合二尖瓣置换术和双极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并提高术后窦性心律转复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二尖瓣手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钳行左心房消融术与双心房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效果和意义。方法:从2012年9月-2014年8月在本科二尖瓣手术同期实施双极射频消融钳Cox MazeⅣ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2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58例左心房消融术组患者为对照组,70例双心房消融术组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全麻状态且循环心脏停止跳动情况下实施左心房消融术与双心房消融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121.52±13.1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2.61±6.25)min均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01.57±8.18)min、(61.54±4.8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窦性心律占比94.29%、窦性心律维持率81.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5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房内径、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术前左房内径、房颤时长均为影响患者术后窦性心律恢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二尖瓣病变伴房颤患者,实施双心房消融术可显著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减少心房扑动发生率,临床上也需对影响术后窦性心律恢复因素进行干预,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甲状腺激素对收缩功能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房颤发生率的影响及相关的机制。方法入选181例收缩功能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24 h内记录患者病史,测定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并行十二导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是否并发房颤分为房颤组和窦律组,分析影响心衰患者发生房颤的相关因素。结果 181例心衰患者中并发房颤102例(56.35%),房颤组与窦律组的FT4水(15.04±3.26)pmol/L比(13.27±2.61)pmol/L,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FT3水平差异(4.02±0.61)pmol/L比(4.26±1.14)pmol/L,P=0.078无统计学意义;FT4水平与左心房内径无明显相关性(r=0.105,P=0.160),FT3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286,P〈0.001);FT4水平、左心房内径、年龄、心衰持续时间与心衰患者房颤发生率相关。结论高FT4水平可能增加了收缩功能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程度与心房颤动复发的相关性。方法6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心房颤动50例,窦性心律18例)行心脏外科手术时取右心耳组织。应用V-G染色法和VIDAS-21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心房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结果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组织CVF(15.89%±1.29%)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患者(8.46%±3.45%,P<0.01)。术后50例心房颤动患者46例转复为窦性心律,4例转复未成功;随访12月后,维持窦性心律者35例(76.07%),心房颤动复发11例(23.97%);心房颤动复发患者心房组织CVF、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和左心房内径明显大于维持窦性心律组(P<0.05,P<0.01)。结论心房纤维化程度是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探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75例风心病接受换瓣手术者分为三组,其中窦性心律组34例;阵发性房颤组11例;持续性房颤组30例,于术中获取右心耳组织约250mg,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1KT—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mRNA含量,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对心房组织胶原沉积量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PCNA蛋白水平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窦性心律纽比较,阵发性房颤患者患者心房组织中PCNA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01;P〈001);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PCNA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0.001;P〈0.001);与阵发性屠颤患者比较,慢性颤患者心房组织中PCNA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p〈0.05)。结论心房组织中PCNA基因表达上调可能是导致房颤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之一,可能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14.
冲洗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冲洗式射频消融改良迷宫Ⅲ型手术(IRFMM)加瓣膜置换治疗心房颤动(AF)的疗效。方法选择2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慢性AF患者,在心内直视下行IRFMM同期行瓣膜替换术,并用胺碘酮辅助治疗3个月。结果无手术死亡。射频消融时间为(15±7)min,体外循环时间为(122±5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65±17)min。25例患者均在心脏复跳时自动或经除颤立即恢复窦性心律,2例在24h内转为结性心律,5例在术后1周内出现窦性心律伴阵发性AF经胺碘酮治疗后均转为窦性心律。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27±4)个月,23例(92%)窦性心律者心律稳定无AF复发,结性心律2例。结论本方法达到了治疗房颤的目的,简捷安全,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收缩功能正常的慢性心衰患者房颤发生率的相关性及相关机制的探讨。方法人选240例收缩功能正常的慢性心衰患者,入院后24h内记录患者病史,并行十二导心电图检查,根据是否并发房颤分为房颤组和窦律组,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分析影响心衰患者发生房颤的相关因素。结果240例心衰患者中并发房颤153例(63.75%),房颤组与窦律组的LDL水平[(1.96±0.77)mmol/Lvs(2.38±0.93)mmol/L,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DL水平与LAD、年龄及FT3有一定相关性(r分别为-0.263、-0.225和r=0.295.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2.57mmol/L对应着房颤发生率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OR:0.302,95%CI:0.114~0.803,P=0.016)。结论过低的LDL水平可能增加收缩功能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及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17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86例和窦性心律组84例,检测2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并与对照组85例健康人相比较。结果心房颤动组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和对照组(P<0.01),窦性心律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心房颤动组和窦性心律组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者TNF-α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Ⅰ级者(P<0.05,P<0.01);心功能Ⅲ级、Ⅳ级者TNF-α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1);心功能Ⅳ级者TNF-α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Ⅲ级者(P<0.05)。结论TNF-α水平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右心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将32例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风湿性瓣膜病患者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分为两组,其中窦性心律组11例,慢性房颤组21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所有入选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TNF-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慢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房心律组(P〈0.05)心房肌细胞TNF-α的表达阳性率也显著大于窦性心律组(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血清CRP水平和心房组织TNF-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炎症反应可能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刘胜中  曾富春 《四川医学》2009,30(11):1716-1718
目的评价器质性心脏病(OHD)合并心房颤动(AF)心内直视下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手术效果以及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2007年8月~2008年11月29例OHD(27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AF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心脏瓣膜置换及先心病矫治术,同期行Atricure双极RFA改良迷宫术。结果心脏复跳后全组29例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100%),术后有10例复发房颤(34.48%),给予可达龙治疗后均转为窦性心律。术后随访率为93.10%(27/29,2例住院期间死亡),平均随访(6.8±1.4)个月,96.29%(26/27)维持窦性心律,3.71%(1/27)为AF心律。转窦组AF病史(21.3±34.4)个月,AF复发或者维持组为(84.7±40.9)个月,P〈0.01;转窦组左房内径为(51.6±12.7)mm,AF复发或者维持组为(68.5±13.4)mm,P〈0.05;转窦组心胸比率为55%~62%,AF复发或者维持组为59%~76%,P〈0.05。结论OHD合并AF术中同期行Atricure双极RFA治疗,术后长期窦性心律维持率高。RFA作为心脏手术的辅助手术具有安全、省时、治疗AF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徐占领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209-210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对照组)、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组(治疗组),治疗随访时间1年,比效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第6个月,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78.88%、47.65%,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测得他们的超声心动图治疗组患者LAD、LAEDV及LAESV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的LAEF均明显增加,但治疗组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胺碘酮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及改善左心房功能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能否改善老年心房颤动(AF)患者转律后窦性节律维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6例老年(≥65岁)AF患者,药物或电复律后,在继续口服胺碘酮基础上,分为培哚普利组和非培哚普利组,随访1年。分别于3、6、9、12个月统计窦律维持情况;于转律后24小时、3、6、12个月分别做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取最大P波、最小P波,计算P波离散度(Pd);于转律即刻、9、12个月做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二尖瓣口前向血流速度比值(E/A)。结果在随访第9和12个月,培哚普利组窦性心律的维持效果显著优于非培哚普利组;于随访的第6、12个月培哚普利组较非培哚普利组Pd显著缩小;心脏超声随访发现,9、12个月时培哚普利组左房内径显著缩小,左心室舒张功能显著改善(E/A比值)。结论培哚普利有助于老年AF患者转律后窦性心律维持,可显著减少左房内径,缩小P波离散度,并且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