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中的促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中的促炎作用及机制。 方法 用TGF-β1(10 μg/L)刺激体外培养的RPMC,观察其对RPMC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体外转染Smad7和pcDNA3空载体至RPMC后,观察 TGF-β1(10 μg/L)对RPMC MCP-1和p38表达的影响。用p38抑制剂SB203580(10 μmol/L)预处理RPMC后,加入TGF-β1(10 μg/L),观察阻断p38信号通路对MCP-1表达的影响。 结果RT-PCR结果显示,3 h、6 h、12 h、24 h TGF-β1刺激组腹膜间皮细胞MCP-1表达均显著高于0 h对照组(P < 0.05),6 h刺激组MCP-1表达达高峰(P < 0.01)。ELISA结果显示,6 h、12 h、24 h、48 h TGF-β1刺激组MCP-1表达增多(P < 0.05),48 h表达达高峰(P < 0.01)。上调表达Smad7和p38抑制剂SB203580都能明显抑制TGF-β1刺激RPMC产生和分泌MCP-1的作用,与pcDNA3空载体组比较,Smad7治疗组MCP-1的表达显著下调(P < 0.05);与TGF-β1刺激组比较,SB203580治疗组MCP-1的表达显著下调(P < 0.01)。TGF-β1能活化p38磷酸化的过程,上调Smad7可抑制TGF-β1对它们的激活反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F-β1刺激组磷酸化(p)-p38的表达显著上调(P < 0.05);与TGF-β1刺激组比较,Smad7治疗组p-p38的表达显著下调(P < 0.05)。 结论 TGF-β1能促进RPMC MCP-1的表达,其促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RGL)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趋化因子分泌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用RGL(10 μmol/L)预处理HK-2细胞2 h后加入LPS(1 mg/L),与单纯LPS组、单纯RGL组及未加任何刺激(CON)组进行比较。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mRNA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8和MCP-1蛋白水平。通过RNAi技术沉默肾小管上皮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蛋白激活性受体γ(PPARγ),观察RGL的作用是否依赖于PPARγ。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核中NF-κB蛋白水平;用EMSA方法检测NF-κB DNA结合活性。 结果 在HK-2细胞中,与CON组相比,单纯LPS刺激使IL-8、MCP-1 mRNA分别升高(4.30±0.45)倍和(4.80±1.29)倍(均P < 0.05),使培养上清中IL-8、MCP-1分别升高(1.39±0.18)和(2.11±0.47)倍(均P < 0.05);与LPS组相比,RGL预处理组IL-8和MCP-1在mRNA水平分别下降66.37%和71.88%(均P < 0.05),在蛋白水平分别下降41.68%和47.87%(均P < 0.05)。在PPARγ沉默的HK-2细胞中,RGL预处理2 h后再加LPS刺激,IL-8和MCP-1 mRNA仅分别下降18.16%、16.83%,培养上清中IL-8和MCP-1仅分别下降11.39%、11.86%,与单纯LP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GL预处理2 h不能抑制LPS诱导的NF-κB核易位,但可显著降低NF-κB DNA结合活性。 结论 RGL以PPARγ依赖的方式抑制LPS诱导HK-2细胞分泌IL-8和MCP-1,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F-κB DNA结合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天然配体15d-PGJ2及人工合成配体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对高糖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PAI-1)的影响。 方法 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培养RPMC,经鉴定分组:(1)0.1%、1.5%、2.5%、4.25%葡萄糖作用24 h组;(2)2.5%葡萄糖作用0、6、12、24、36、48、72 h组 ;(3)0.1%、1.5%、2.5%、4.25%甘露醇作用24 h组;(4)15d-PGJ2(5、15 μmol/L)及吡格列酮(5、15 μmol/L)分别预孵育2 h,加2.5%葡萄糖再作用24 h。RT-PCR检测CTGF和PAI-1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PARγ、CTGF及PAI-1 蛋白表达。 结果 正常RPMC有PPARγ表达。1.5%葡萄糖使RPMC的PPARγ蛋白表达减少(P < 0.05),而4.25%葡萄糖作用最大(P < 0.01);2.5%葡萄糖作用6 h,RPMC的PPARγ蛋白表达减少(P < 0.05),而72 h达高峰(P < 0.01)。各种浓度的甘露醇作用24 h,RPMC的PPARγ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 > 0.05)。2.5%葡萄糖作用后RPMC的CTGF和PAI-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 < 0.01)。5 μmol/L的吡格列酮显著降低CTGF和PAI-1 mRNA和蛋白表达(均P < 0.05),而15 μmol/L作用更强(P < 0.01)。5 μmol/L的15d-PGJ2显著降低RPMC的CTGF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AI-1 mRNA的表达(均P < 0.05),但不影响PAI-1蛋白表达(P > 0.05),15 μmol/L的15d-PGJ2对CTGF和PAI-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抑制作用(P < 0.05或P < 0.01)。 结论 葡萄糖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调节RPMC PPARγ的表达,其作用与高渗透浓度无关。PPARγ配体可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CTGF和PAI-1 的表达,提示激活PPARγ可能成为防治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纤维化的新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PPARγ活化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相关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肾脏纤维化中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HK-2,LDH法检测15d-PGJ2和TGL对HK-2的细胞毒性,应用不同浓度的15d-PGJ2和TGL作用于TGF-β1诱导下的HK-2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ELISA方法检测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变化。结果:5μmol/L15d-PGJ2和2.5μmol/LTGL不影响HK-2细胞MCP-1和IL-8mRNA基础表达和蛋白分泌。TGF-β1作用24h时,2.5μmol/L和5μmol/L15d-PGJ2及2.5μmol/LTGL均能有效干预TGF-β1诱导的MCP-1mRNA表达和蛋白的分泌(P〈0.05)。IL-8的表达与MCP-1相似,2.5μmol/L和5μmol/L15d-PGJ2能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IL-8表达,TGF-β1诱导24h时2.5μmol/LTGL能显著抑制IL-8mRNA表达(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15d-PGJ2和TGL作用均能有效干预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趋化因子MCP-1和IL-8的表达,可能具有有效干预肾间质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中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3, SRC-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α, PGC-1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9月,选择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关节外科住院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20例,术前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测量患者腰椎1~4(L1-4)骨密度,根据WHO颁布的诊断标准,分为试验组(腰椎BMD T评分<–2.5,10例)和对照组(T评分>–1.0,10例),术中取一侧开路器切除的粗隆部位松质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骨组织中SRC-3和PGC-1α等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骨组织中SRC-3, PGC-1α, CBP/P300, P/CAF 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值分别为<0.001, 0.036, 0.003, 0.027),OPN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04)。Osteocalin mRNA表达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SRC-3和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下调,分别下调了(53.23±0.55)% (P=0.037)和(72.17±0.64)% (P=0.003)。结论 SRC-3和PGC-1α可能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子-1(SRC-1)、核受体辅阻遏子(NCoR)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ADPC)、15例AIPC组织AR、SRC-1及NCoR表达。结果 1例AIPC无AR表达,其余AIPC及ADPC高表达AR。AIPC、ADPC均检测到SRC-1表达。SRC-1在AIPC的阳性率较ADPC组织明显升高(P〈0.01)。NCoR在AIPC、ADPC均有表达,但在AIPC的表达则出现明显降低(P〈0.01)。结论 SRC-1在AIPC表达升高和/或NCoR在AIPC表达降低引起的AR异常活化可能与前列腺癌(Pca)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外基质积聚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脂质体转染质粒pIRES2-EGFP-PPARγ1/WT(野生型)于系膜细胞,给予AngⅡ(10-7 mol/L)刺激48 h。采用RT-PCR检测TGF-β1、PAI-1、c-fos、c-jun 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GF-β1和FN浓度。Western印迹观察胞浆中I-κB、NF-κB及胞核中NF-κB、pERK蛋白表达水平。利用PPARγ与PPRE结合活性测定PPARγ1在系膜细胞中的活性。同时以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6 μmol/L)、不具有目的基因PPARγ1的空白质粒pIRES2-EGFP和表达功能缺陷-突变型(DN)PPARγ1的质粒pIRES2-EGFP-mPPARγ1/DN作为对照。结果 PPARγ1过表达能显著性抑制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TGF-β1、PAI-1的mRNA高表达(P < 0.05),同时下调c-fos和c-jun mRNA高表达(P < 0.05)。转染PPARγ1/WT能显著降低AngⅡ 48 h刺激下细胞上清液中FN和TGF-β1浓度(P < 0.05)。在AngⅡ作用下系膜细胞AT1表达增加(P < 0.05), PPARγ1可显著性减少AT1的高表达(P < 0.05)。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pERK表达明显升高, PPARγ1可显著性减少pERK表达(P < 0.05)。转染PPARγ1/WT能上调AngⅡ刺激下系膜细胞胞浆中I-κB低表达,同时下调NF-κB由胞浆向细胞核的转移(P < 0.05)。转染PPARγ1/DN并无上述作用。吡咯列酮具有与PPARγ1相同的显著性效应。PPARγ1/WT转染组PPARγ1的活性明显高于其他组(P < 0.05)。结论 PPARγ1过表达能够抑制AngⅡ刺激下系膜细胞外基质的聚积,降低AT1受体蛋白表达,具有直接抗硬化的非代谢性效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ERK/AP-1及NF-κB等信号分子的传递。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表面活性蛋白D(SP-D)高表达对脂多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印迹及RT-PCR检测SP-D蛋白及mRNA在HK-2细胞内的表达。脂多糖在不同浓度(0、0.1、1、2、5、10 mg/L)作用8 h及5 mg/L脂多糖作用HK-2细胞不同时间(0、2、4、8、16、24 h),采用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SP-D表达,ELISA和实时定量PCR检测MCP-1表达。脂质体转染法将pEE14-hSP-D质粒转染HK-2细胞,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后SP-D蛋白表达。采用5 mg/L脂多糖刺激pEE14-hSP-D稳定转染的HK-2细胞8 h,ELISA和实时定量PCR检测HK-2细胞MCP-1表达。 结果 HK-2细胞表达SP-D。脂多糖可诱导MCP-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 < 0.05);并可诱导SP-D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 0.05)。转染pEE14-hSP-D质粒使HK-2细胞高表达SP-D,并可下调脂多糖诱导的MCP-1表达(P < 0.01)。 结论 SP-D可通过下调脂多糖诱导的HK-2细胞MCP-1的表达,从而在肾脏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探讨其抗瘢痕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成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利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分析PPARγ配体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及其激动剂曲格列酮对TGF-β1诱导的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PPARγ激动剂对TGF-β1诱导的α-SMA蛋白及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TGF-β1能显著增加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与TGF-β1诱导组相比,10μM曲格列酮、15d-PGJ2预处理组的α-SMA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抑制效应分别为31%、57%;预处理组的α-SMA 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PPARγ激动剂能抑制TGF-β1诱导的成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的效应,具有抗皮肤瘢痕化、挛缩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和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腹膜透析相关性急性腹膜炎模型腹膜组织PPARγ、Toll样受体4(TLR4)表达、STAT1活化及腹腔局部炎性反应的影响。 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对照组:腹腔注入4.25%葡萄糖乳酸盐腹膜透析液(简称腹透液,90 ml/kg);LPS组:LPS 1 mg/kg腹腔注入4 h后,再注入腹透液;罗格列酮+ LPS组(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20 mg&#8226;kg-1&#8226;d-1灌胃预处理3 d,注入LPS及腹透液;15d-PGJ2 + LPS组(15d-PGJ2组):15d-PGJ2 0.3 mg&#8226;kg-1&#8226;d-1腹腔注入预处理3 d,注入LPS及腹透液。注入腹透液4 h后处死大鼠,留取腹水、壁层及脏层腹膜组织。ELISA法检测腹水中IL-6浓度。常规行腹膜组织Masson染色和腹水白细胞计数。RT-PCR检测腹膜组织PPARγ、TLR4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腹膜组织PPARγ、TLR4、磷酸化(p)-STAT1、STAT1蛋白的表达。 结果 LPS组大鼠腹水IL-6浓度[268.53(201.87~335.19) ng/L]高于对照组[147.62(130.60~164.64) ng/L)](P < 0.01);罗格列酮组大鼠腹水IL-6浓度[110.20(77.60~142.80) ng/L]低于LPS组(P < 0.05)。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大鼠腹膜组织明显水肿,腹膜组织PPARγ、TLR4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P < 0.05)。与LPS组相比,罗格列酮组大鼠腹膜组织水肿明显减轻,PPARγ、TLR4 mRNA表达显著增高(P < 0.05),但其蛋白表达显著减弱(P < 0.05)。15d-PGJ2组大鼠腹膜组织水肿明显减轻,PPARγ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弱(均P < 0.05),TLR4 mRNA表达显著增强(P < 0.01),但其蛋白表达减弱(P < 0.05)。各组间腹水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罗格列酮、15d-PGJ2均明显上调LPS诱导的p-STAT1表达(P < 0.01)。 结论 罗格列酮和15d-PGJ2可负性调节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腹膜炎性反应,并对LPS信号通路中相关功能蛋白起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终末糖基化产物(AGEs)对神经小胶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不同时间AGEs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小胶质瘤细胞(BV-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内IL-1β、IL-6mRNA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IL-6的蛋白含量。结果:与空白组和AGEs对照物组比较,AGEs组细胞活化呈阿米巴样,胞核大而圆,核仁明显,胞浆内颗粒物增多,以300mg/L作用18h组效果最显著。与空白组和AGEs对照物组比较,作用时间相同时,AGEs浓度为50mg/L时即可见细胞的IL-1β、IL-6mRNA水平明显增加(P〈0.05或P〈0.01),浓度为150mg/L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IL-6的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作用浓度相同时,2h即可见细胞的IL-1βmRNA水平明显增加(P〈0.05),6h见细胞的IL-6mRNA水平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IL-6的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或P〈0.01),其中以300mg/L作用18h组效果最显著(P〈0.05)。结论:AGEs刺激可使小胶质细胞内IL-1β、IL-6高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TNF-α诱导的肾系膜细胞(GMC)MCP-1,ICAM-1表达的干预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把培养的GMC按刺激及干预情况分为正常对照组、TNF-α刺激组、雷公藤甲素低(5ng/ml),中(10ng/ml),高浓度(15ng/ml)干预组,以及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干预组(阳性对照组)、PDTC与雷公藤甲素(10ng/ml)联合干预组。TNF-α刺激干预诱导24h后,分别提取细胞上清液、细胞质、细胞核等成分,采用ELISA法检测MCP-1,ICAM-1,IκB,IκBα,ELISA结合EMSA方法检测各组NF-κB p65,以RT-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CP-1,ICAM-1的mRNA。结果:TNF-α刺激组MCP-1、ICAM-1的mRNA及蛋白表达、NF-κB p65分子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各浓度雷公藤甲素或PDTC干预后上述指标显著下降(P〈0.01),其中PDTC与雷公藤甲素联合干预组较单用PDTC干预组MCP-1、ICAM-1更低。相关分析表明NF-κB p65与MCP-1及ICAM-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GMC经TNF-α刺激后IκB有所下降,雷公藤甲素呈剂量依赖性上调κB,TNF-α刺激后磷酸化的IκBα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低浓度雷公藤甲素可显著下调其水平(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能显著抑制GMC分泌MCP-1、ICAM-1等促炎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其机制可能是促进IκB表达上调,并抑制IκBα磷酸化,从而阻断细胞核NF-κB p65活化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在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转分化中的可能作用,及温阳活血方拮抗转分化机制。方法:(1)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温阳活血方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增殖的影响。(2)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不同浓度AA(0、5、10、20、40μg/ml)对NRK-52E细胞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影响。(3)ELISA法检测AA刺激下Col-Ⅰ的表达及温阳活血方对其调控作用。(4)Real-Time PCR法检测温阳活血方对TGF-β1mRNA、ET-1mRNA、VEGF mRNA等肾间质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结果:(1)AA5μg/ml、AA10μg/ml、AA20μg/ml、AA40μg/ml均可刺激NRK-52E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AA10μg/ml浓度下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较强。(2)AA刺激NRK-52E细胞12h、24h、48h后,Col-Ⅰ的表达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3)马兜铃酸刺激NRK-52E细胞24h后,TGF-β1mRNA表达上调(P〈0.05),VEGF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ET-1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Col-Ⅰ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温阳活血方干预下,TGF-β1mRNA表达下调(P〈0.05),VEGF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ET-1mRNA有下调趋势,Col-Ⅰ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1)马兜铃酸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发生。(2)温阳活血方具有拮抗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实验通过观察吡格列酮对去卵巢大鼠体重、血脂、FNS、HOMA-IR、E2、BMD 、BALP及PPARγ2、IL-1β、IL-6、TNF-α的影响,探讨其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关系及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用144只健康雌性3月龄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去卵巢组及假手术组,两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吡格列酮4mg/(kg.d)或吡格列酮20mg/(kg.d),在0、4、8、12w不同时间点各取6只大鼠进行各项生化指标的测定,用DPX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检测实验动物骨量的变化, RT-PCR检测PPARγ2 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1β、IL-6、TNF-α、BALP水平。结果 1. 去卵巢组大鼠与假手术组比较,体重、TG、CHO、LDL-C、FNS、HOMA-IR、PPARγ2、IL-1β、IL-6、TNF-α、BALP均升高,E2、HDL-C、BM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去卵巢组大鼠以不同浓度吡格列酮干预后PPARγ2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上升(P<0.05),IL-1β、IL-6、TNF-α及BALP水平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同时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实PPARγ2与IL-1β、IL-6、TNF-α呈负相关(-0.5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SOCS3)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携带大鼠SOCS3基因的腺病毒(pYrAd-rSOCS3)转染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的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检测SOCS3、白细胞介素(IL) -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OCS3、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P-STAT3、IL-1β、IL-6、TNF-α、MCP-1及ICAM-1的的蛋白表达.结果 PDGF-BB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24h后,SOCS3、STAT3、P-STAT3、IL-1β、IL-6、TNF-α、MCP-1及ICAM-1表达均上调;pYrAd-rSOCS3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后再用PDGF-BB刺激,其SOCS3表达进一步上调,但STAT3、P-STAT3、IL-1β、IL-6、TNF-α、MCP-1及ICAM-1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上调血管平滑肌细胞SOCS3表达通过负反馈调节酪氨酸蛋白激酶(JAK) -STAT3信号通路,抑制STAT3的激活及磷酸化而下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human peripheral mononuclear cell,THP-1)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THP-1单核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脂多糖组(LPS)和地塞米松组(DEX)。地塞米松组(1microg/ml)孵育地塞米松2 h后与脂多糖组(0.1μg/ml)均加入脂多糖刺激24 h。应用免疫蛋白印迹电泳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总蛋白、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磷酸化的糖皮质激素受体(p-GR),IκB-α,磷酸化 IκB-α(p-IκB-α),核因子κB (NF-κB),磷酸化核因子κB (p-NF-ΚB),巨噬细胞炎症趋化因子(MCP-1)的水平。用 ELISA 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 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用实时定量 PCR(RT-PCR)检测各组细胞MCP-1,TNF-α和IL-6mRNA表达水平。结果 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脂多糖组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 p-GR、p-NF-κB、p-IKB-α和 MC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IκB-α表达明显下降(P〈0.05),GR和 NF-KB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RT-PCR 和 ELASA 检测显示MCP-1,TNF-α和IL-6分泌水平和mRNA 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与脂多糖组相比,地塞米松组p-NF-κB,p-IKB-α和MCP-1蛋白水平表达明显下降,以及 MCP-1,TNF-α和 IL-6分泌和mRNA水平也均表达明显降低,但p-GR和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但在 NF-κB和 GR表达水平依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预处理可通过激活糖皮质激素受体而下调 NF-κB活化从而抑制脂多糖诱导单核细胞THP-1产生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I型受体阻断剂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产生的影响。 方法 以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氯沙坦(10-5 mol/L)和(或)NADPH氧化酶抑制剂联二亚苯碘锚(DPI,10-5 mol/L)预处理1 h后再加入AngⅡ(10-7 mol/L)刺激24 h,同时设立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4组细胞NADPH 氧化酶p22phox、p47phox、Nox-4 mRNA和蛋白水平及TGF-β1 mRNA水平。用2,7- 二氯荧光素双乙酸盐(H2DCF-DA)作为荧光探针,采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应用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 结果 AngⅡ(10-7 mol/L)刺激细胞15 min后开始产生大量的ROS,至60 min达平台期。单纯AngⅡ刺激1 h后,NRK-52E细胞上清液中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7.31 μU/L 比48.29 μU/L,P < 0.01);经氯沙坦预处理1 h后再加入AngⅡ刺激1 h细胞上清液中SOD水平升高至36.37 μU/L,与Ang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单纯AngⅡ刺激NRK-52E细胞24 h可显著上调NADPH氧化酶p22phox、p47phox和Nox-4 mRNA和蛋白水平,其mRNA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5.57倍、5.55倍和9.41倍(均P < 0.01),蛋白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4.53倍、4.17倍和6.50倍(均P < 0.01)。经氯沙坦干预后,p22phox、p47phox和Nox-4 mRNA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2.71倍、2.18倍和5.23倍(均P < 0.01),蛋白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3.20倍、2.30倍和4.30倍(均P < 0.01)。AngⅡ刺激细胞24 h后TGF-β1 mRNA表达也显著增多,为对照组的4.36倍(P < 0.01),氯沙坦处理细胞后TGF-β1 mRNA水平为对照组的1.57倍。 结论 氯沙坦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的表达和增加SOD的表达减少ROS的产生,并能通过减少ROS产生,抑制AngⅡ诱导的TGF-β1 mRNA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对高糖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应用脂质体2000分别转染pCR3.1-SOCS-1表达质粒和pCR3.1 空质粒载体,G418筛选阳性克隆。分别采用低糖(5.5 mmol/L)、高糖(30 mmol/L)、低糖+甘露醇(24.5 mmol/L甘露醇)和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 (10 μmol/L)进行刺激。Western印迹检测系膜细胞SOCS-1、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3(STAT1、STAT3)及其磷酸化蛋白(p-STAT1、p-STAT3)的表达。ELISA法和放免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MCP-1、FN和Ⅳ型胶原的含量。RT-PCR法检测SOCS-1和MCP-1 mRNA的表达。 结果 高糖刺激系膜细胞SOCS-1蛋白和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变化, 4 h表达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减低,24 h达基线水平。与低糖组相比,高糖组系膜细胞STAT1和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 < 0.01); MCP-1 mRNA水平表达显著上调[(0.39±0.05)比(0.16±0.02),P < 0.01];上清液中MCP-1[(459±67)比(241±19) ng/L]、FN[(5.84±0.61)比(3.41±0.31) mg/L]和Ⅳ型胶原[(16.45±2.30)比(9.56±1.52) μg/L] 含量均显著增加(均P < 0.01)。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SOCS-1过表达组系膜细胞STAT1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 < 0.05);MCP-1 mRNA表达下调[(0.34±0.04)比(0.42±0.05),P < 0.05]; 上清液中MCP-1[(387±47)比(463±56) ng/L]、 FN[(4.61±0.57)比(5.76±0.74) mg/L]和Ⅳ型胶原[(13.4±2.32)比(17.1±2.57) μg/L] 含量显著减少(均P < 0.05)。与高糖组相比,AG490组系膜细胞MCP-1 mRNA(0.31±0.04)表达显著下调;上清液中MCP-1[(361±53) ng/L]、FN[(5.46±0.71)mg/L]和Ⅳ型胶原[(15.2±1.97) μg/L]含量均减少。 结论 SOCS-1过表达抑制高糖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及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可能部分是通过影响STAT1和STAT3的激活而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stitis,SAP)大鼠血清、胰腺及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SAP组。对照组大鼠开腹后仅翻动肠管,SAP组以3%牛磺胆酸钠按0.05 mL/100 g逆行注入大鼠胆胰管(注射时间1 min) 复制SAP模型。2组大鼠分别于制模后12及24 h采集血标本和胰腺及回肠组织标本,进行如下指标检测:①ELISA法测定血清中MCP-1及IL-10水平;②比色法测定淀粉酶(amylase,AMY)水平及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ydase,DAO)水平;③RT-PCR法检测胰腺及回肠组织中MCP-1 mRNA的表达;④观察胰腺及回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SAP组血清中MCP-1、IL-10、AMY和DAO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SAP组胰腺及回肠组织中MCP-1 mRNA表达较对照组上调(P<0.01),胰腺组织的病理学评分明显增高(P<0.01)。结论 MCP-1在SAP大鼠血清、胰腺及回肠组织中的表达均上调,且加重了胰腺和肠道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对体外人源性肾小管细胞株(HK-2)上皮间质转分化以及转录因子Snail1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HK-2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组、去甲斑蝥素组(NCTD组)。对照组为无血清DMEM培养,TGF-β1组为TGF-β15ng/ml诱导,NCTD组为不同浓度NCTD(0.5、1.0、2.5μg/ml)与TGF-β1(5ng/ml)共同作用,各组作用时间48h。采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α-SMA、E-cadherin与Snail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TGF-β1组相比,NCTD干预组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而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且均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Snail1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TGF-β1组比较,NCTD干预组Snail1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去甲斑蝥素具有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下调转录因子Snail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