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霉菌性食管炎11例报道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霉菌性食管炎11例报道陈智杨景林本院自开展胃镜检查以来,发现11例霉菌性食管炎,现分析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例均因上消化道症状而作胃镜检查,经涂片和(或)培养、活检确诊为霉菌性食管炎。占同期食管炎1.21%(11/823例);病程3月~3年。男...  相似文献   

2.
霉菌性食管炎的报道有增多趋势。我们对26例霉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甘油加制霉菌素治疗霉菌性食管炎3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油加制霉菌素治疗霉菌性食管炎33例新疆乌苏解放军第15医院(833000)裴占宝,李多才,王健应用甘油加制霉菌素治疗霉菌性食管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病例选择:本文病例选自我院1990~1993年的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  相似文献   

4.
霉菌性食管炎与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霉菌性食管炎又称白色念株菌性食管炎,随着电子胃镜的应用临床检出率逐渐增高.我院消化科自2000年1月~2006年8月对154例霉菌性食管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进行了检测,并与慢性食管炎患者和正常人比较,发现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其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24例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霉菌性食管炎(fungal esophagitis)是指食管感染霉菌所致的炎症,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增多,以及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使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1994年1月至2001年8月胃镜检查诊断的24例霉菌性食管炎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院胃镜室自1982年开展纤维胃镜以来,共检查发现各种食管炎1654例,其中霉菌性食管炎26例,占同期食管炎的1.57%(26/165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霉菌性食管炎为首发症状的艾滋病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艾滋病并食管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霉菌性食管炎临床表现有吞咽疼痛、吞咽困难等消化道症状,及消瘦、发热等伴随症状。内镜表现食管黏膜白色或乳白色斑点及斑片样附着物,多呈条状融合,甚至融合成大片状白色苔样伪膜覆盖整个黏膜。结论临床及内镜医生应充分认识以霉菌性食管炎为首发症状的艾滋病,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伴霉菌性食管炎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性食管炎是白色念珠菌侵入食管黏膜形成的伪膜性炎症,白色念珠菌为一种条件致病菌,正常时极少致病。一般只有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才会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另外在临床上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以消化道症状首诊,并在胃镜下诊断为霉菌性食管炎的患者,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应引起医生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伊曲康唑治疗霉菌性食管炎的最佳方案。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和疗程治疗方案和治愈率、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疗程7天,总剂量1400mg伊曲康唑治愈率高、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霉菌性食管炎每天1次200mg,7天为一疗程的治疗方案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近3年来因上消化道症状而行胃镜检查确诊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中原发疾病有慢性肺结核、尿毒症、球溃疡、慢性皮肤病、胃癌、肝硬化等共12例,其余21例患者全部为普通感冒。病例中除1例仅服用过中药外,其余32例(96.9%)的病例都有抗生素应用史,主要症状有咽下困难和咽下时疼痛25例(75.8%);胸骨后疼痛不适、伴烧灼感21例(63.6%),胃镜检查发现食管粘膜有乳酪状豆渣样物。一经确诊即停用抗生素及激素并给于酮康唑、氟康唑或里素劳治疗。治疗2-4周后履约复查胃镜者共8例,内镜下粘膜改变均恢复正常,白色乳酪样物和炎症亦消失。结论:霉菌性食管炎与大量长期应用抗生素有关。霉菌性食管炎的特征性是粘膜表面附着有乳酪、豆渣样白色物,立即停用抗生素,并及时足量的应用抑制霉菌药物是治疗霉菌性食管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真菌性食管炎213例分析王玉梅,银德仁,高敬美,贾建红,金兰我院在1259例胃镜检查的病人中,选择性地对有胸骨后疼痛和吞咽困难的患者,在胃镜下对病灶进行刷片活检及真菌培养,经证实诊断为真菌性食管炎213例(占16.9%),现分析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  相似文献   

12.
霉菌性食管炎31例报告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988年1月至1998年10月 ,我院在接受胃镜检查的11202例患者中 ,发现霉菌性食管炎31例 ,检出率0.3 %。现分析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31例均因胃部不适、上消化道出血、黑便而接受胃镜检查 ,均无咽部异物感、咽下困难、吞咽疼痛、胸骨后烧灼感、食物滞留等食管症状。男23例 ,女8例 ,男女之比3∶1 ,平均年龄48.9岁。≤39岁9例 ,40~59岁12例 ,≥60岁10例。糖尿病、胆囊炎、肝硬化、肺癌、慢性支气管哮喘、可疑红斑狼疮各1例 ,25例无其他系统或脏器疾病。2.胃镜检查 :轻度24例 ,见食管粘…  相似文献   

13.
霉菌性食管炎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正常人皮肤、口腔、肛门、阴道中均可分离出该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但以消化道带菌率最高,约占50%[1].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食管炎,当机体状况发生一定变化,如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接受激素或抗肿瘤药物治疗;慢性病及营养不良、年老体弱致机体抵抗力低下等情况下,易继发霉菌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14.
胃镜诊治急性糜烂性食管炎17例报告甘俊夫高亚珍我院1983年9月至1994年6月,经胃镜诊断急性糜烂性食管炎17例,并经胃镜喷洒锡类散,口服硫糖铝、庆大霉素片等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加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10例,年龄22~67岁,平均43...  相似文献   

15.
关于"霉菌性食管炎"病名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内的真菌感染以条件致病菌——酵母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但是临床上我们常把实际为酵母菌感染的食管炎,误称为“霉菌性食管炎”。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正确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Losec治疗老年人中重度返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研究洛赛克(Losec)在H2受体拮抗剂治疗无效的老年人返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经内镜检查确诊的返流性食管炎37例。(根据Savery-Miller分级,2度28例,3度9例)其中有食管裂孔疝8例,胃次全手术史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57-72岁,服用Losec20mg,每日二次。结果 正规治疗6周后,根据临床症状缓解消失情况和内镜复查的结果,总有效率94.59%(35/37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393例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目的为了解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的特点,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内镜表现与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10年来681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对两组的患病率、病变程度、病理结果、并存疾病进行了比较。结果老年组患病率238%,非老年组083%(P<0001);老年组病变程度较非老年组严重(P<005);病理活检,非老年组中仅发现2例轻度不典型增生,而老年组中共发现9例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及1例癌变;老年患者并存疾病以食管裂孔疝多见。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内镜检查对该病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的霉菌性食管炎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霉菌性食管炎是由白色念珠菌侵入食管粘膜形成的一种溃疡性伪膜性食管炎 ,临床少见 ,诊断困难。 1996年~ 1999年 ,我们经胃镜检查诊断 12例 ,现报告如下。全部病例均系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男 4例 ,女 8例 ,年龄 5 5~ 65岁。均以吞咽痛或伴有胸骨后烧灼感 1~ 2周为主诉就诊。临床拟诊“食管癌”或“反流性食管炎”行胃镜检查。所有男性及 7例女性病人就诊前均因腹泻或胃痛口服氟哌酸、庆大霉素、泻痢停、土霉素、环丙沙星或点滴先锋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至少 2种以上抗生素 ,疗程 2~ 4周不等。 1例女性病人以 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应用…  相似文献   

19.
354例食管贲门炎的内镜诊断体会郭翠兰白文龙孟凡书李绍森我所1992年至1994年,进行了1320例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其中内镜下表现为食管及贲门粘膜炎症性改变者354例,占26.8%。食管炎205例,占57.9%;贲门炎149例,占42.1%。男19...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2例疗效分析田丰华,麦小莒,侯亚洲1治疗方法1.1基本方药:醋柴胡9g,法半夏12g,枳实9g,砂仁6g,白芍18g,黄芩12g,连翘18g,蒲公英30g,甘草6g。1.2加减变化:胸骨后疼痛明显者加川楝子12g,郁金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