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128层CT血管成像(CTA)诊断颅内动脉开窗畸形的诊断价值,了解颅内动脉开窗畸形CTA表现、检出率以及好发部位。方法对经64排128层CTA诊断为颅内动脉开窗畸形的24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畸形的部位、类型及其合并其他颅内血管性病变。结果 327例中,颅内动脉开窗畸形24例(7.3%),共计25处;10例位于椎动脉,8例位于基底动脉,4例位于大脑前-前交通动脉区;大脑中动脉1例;1例为前交通区与基底动脉2处多发。裂隙型10处,凸透镜型13处,重复型2处。3例合并颅内动脉瘤,1例同时合并AVM及动脉瘤。结论 64排128层CTA能够无创地清楚显示开窗畸形的位置、形态及合并颅内其他血管性病变,可以作为颅内动脉开窗畸形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TP)及其邻近血管变异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和曲面重建(CPR)对所采集的头颈血管源图像进行影像重建并回顾性分析37例CTA诊断的FTP影像学资料,研究CTA在FTP的诊断和FTP邻近血管的改变。结果 37例FTP中,合并大脑前动脉(ACA)A1段变异9例,合并椎-基底动脉变异12例,所有37例FTP病例同侧基底动脉起源的大脑后动脉(B-PCA)均有不同程度发育不良或缺如。结论 FTP患者常合并邻近血管的变异,几乎所有FTP患者同侧B-PCA发育不良或缺如。  相似文献   

3.
郭伟  黄伟  刘玉凯  熊图  邓磊 《大家健康》2017,(10):49-50
目的:分析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45例在临床上疑似恶有头颈部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头颈部血管扫描,并对所有患者施以血管的三维重建.结果:45例患者的图像均清晰,且对其颈部内外动脉、椎动脉以及相应分支、颅内主要动脉及其相应一级分支均显示良好,扫描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的要求,最后诊断结果显示42例病变.结论:对于头颈部相应血管痛变患者,运用64排128层螺旋CT进行头颈部血管成像(CTA)扫描,具有安全可靠,方便快捷以及图像清晰等特点,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头颈部血管,从而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因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排128层CT颅脑CT血管成像(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7月我院经手术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已接受CTA检查,且影像学资料完整,总结颅内动脉瘤CTA影像学特点,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112例患者,CTA检出110例,2例阴性,阳性率为98.21%;CTA数据采集所需时间为(3.8±0.3)s,图像重建时间为(10.1±0.5)min;112例动脉血管瘤中,检出动脉瘤125个,动脉瘤多发10例,载瘤动脉:前交通动脉50个,后交通动脉41个,椎动脉1个,大脑中动脉23个,颈内动脉9个,小脑下动脉1个,2个动脉瘤漏诊;形态:27个为梭形,80个呈囊状,14个呈不规则表现,1个为夹层动脉瘤。结论64排128层CTA可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大小、形态及特点,准确测定瘤体直径,且检查时间短,费用低廉,配合后处理技术,可明确动脉瘤与载瘤动脉、血管解剖关系,为术前评估提供参照,可将CTA作为颅内动脉瘤筛查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16层螺旋C T血管成像对颈部动脉血管变异的诊断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16层螺旋C T血管成像诊断的颈部动脉血管变异20例.结果 椎动脉起源变异3例,椎动脉行径异常3例,单侧双腔椎动脉及窗式椎动脉变异5例,左颈总动脉与头臂干共干变异9例,头臂干变异1例.结论 16层螺旋C 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性诊断颈部动脉血管变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颈部手术及介入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椎动脉变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CTA诊断为椎动脉变异患者的影像资料,重点观察分析椎动脉起源、走行变异及椎动脉内径变化特点.结果:117例椎动脉变异中1例椎动脉起源异常(0.9%),17例椎动脉走行异常(14.5%),62例椎动脉发育不良(53%),6例椎动脉部分缺如(5.1%),2例椎动脉窗式变异(1.7%),5例单干椎动脉形成基底动脉(4.3%),24例同时发生两种或3种变异类型(20.5%).结论:CTA可以清楚显示各类型椎动脉变异,对椎动脉变异的相关疾病诊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动脉变异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头晕、头痛或单侧肢体活动不灵、短暂性脑缺血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的57例椎动脉变异患者资料。结果:57例椎动脉变异患者中变异椎动脉66条,其中单纯椎动脉行径变异11例(14条),单纯椎动脉起源变异3例(3条),起源变异合并行径变异26例(32条),一侧椎动脉未汇合入基底动脉8例(8条),椎动脉窗式变异9例(9条);无变异椎动脉48条,除窗式变异9例外发生椎动脉粥样硬化23条,其中变异椎动脉发生13条,无变异椎动脉发生10条,发生率分别为22.81%和20.83%(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诊断椎动脉变异,并准确分型,而且无创检查,易为患者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CT检查对急性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44例急性颈椎损伤的64层CT检查图像。检查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曲面重建法(CPR)、颈部CT血管造影(CTA),观察各种检查方法显示颈椎骨折、脱位和血管损伤的影像表现。结果:44例中骨折33例,脱位15例。其中颈1、2椎体骨折9例,颈1/2半脱位7例。17例行CTA检查病例中血管情况:椎动脉损伤2例,椎动脉移位4例,椎动脉走行异常(发育变异)3例,椎动脉非外伤性狭窄2例。结论:运用64层CT进行多种后处理及CTA成像,对颈椎骨折、脱位和血管损伤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宋芸  韩庆元  李云  邓书益  范建峰 《中外医疗》2009,28(25):190-19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诊断烟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诊断烟雾病26例病人CTA影像学资料。结果26例患者大脑基底部均见密集的细小毛细血管扩张网形成,显示率100%,受累血管清晰显示狭窄及闭塞,病变累及双佣血管者23例,单侧血管3例,受累血管均为颈内动脉末段、大脑前中动脉近段,3例基底动脉及双侧大脑后动脉迂曲增粗参与建立倜支循环。结论64层MSCT脑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烟雾病的影像学特征,作为一种无创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得到迅速推广及普及,是确诊烟雾病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方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A的检查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130例冠心病患者,64排128层螺旋CT准确度88.5%(115/130)、灵敏度97.4%(115/118)、特异度75.0%(9/12)。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椎基底动脉先天性变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93例临床诊断或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病例组)和51例无临床症状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头颈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高级血管分析(AVA)等后处理技术对椎基底动脉进行观察,统计分析椎基底动脉发生起源、路径、数目、窗式等变异的部位及数量。【结果】病例组693例患者成功获得1386根椎动脉:47例(6.8%)起源异常;112例(16.2%)路径变异;1例(0.1%)右侧双椎动脉;38例(5.5%)有窗式变异;62例(8.9%)一侧椎动脉发育不良,未汇入基底动脉,对侧直接延续为基底动脉。对照组健康体检者51例,成功获得102根椎动脉:1例(2.0%)起源异常;5例(9.8%)路径变异;51例(100.0%)双侧椎动脉正常汇合成基底动脉。【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清晰的显示椎基底动脉的解剖变异,在研究椎基底动脉先天性变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发病的影响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256层CT对大脑后循环变异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41例经头颈256层CT行CTA检查的患者的影像资料学表现,将原始图像采用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等方法重建。结果诊断为大脑后循环血管变异105例(30.49%),椎动脉变异80例(23.46%),基底动脉窗式变异12例(3.52%),大脑后动脉变异42例(12.32%),其中单一变异54例(51.43%),合并两种及以上变异51例(48.57%)。结论 256层CT血管造影不仅能全面、快速、无创、准确地诊断大脑后循环血管变异,同时还能显示伴发的其他病变,可以作为大脑后循环变异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烟雾病(MMD)患者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的血管造影影像学特征,探讨128层螺旋CT在MMD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 12月收治的MMD患者32例,对其行128层螺旋CT检查,分析患者的影像特点并根据影像特征进行诊断。结果 32例患者中丘脑及基底节区脑出血11例,枕叶或额叶10例,脑梗死7例、短暂脑缺血4例;32例患者双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或闭塞并大脑前、中动脉近端、后动脉狭窄或闭塞分别为10、8、5例,单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或闭塞并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单侧大脑前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5、3、1例;32例患者均可显示异常增生烟雾血管。结论 128层螺旋CT在MMD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CBT)诊断、手术治疗以及防治术后并发症的经验。方法整理15例CBT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总结。结果15例按照Shamblin分型,I型2例,Ⅱ型8例,Ⅱ型5例。术前影像学评估包括B超、CT、MR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64排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CTA。行手术切除14例,手术方式包括伴或不伴颈外动脉切除的完整剥离;瘤体连同颈内-颈总动脉切除血管重建。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良性。所有患者经3个月~9年4个月随访,出现单侧喉返神经麻痹2例,单侧舌下神经麻痹1例,单侧颈交感神经损伤1例,无脑血管意外及死亡,均无局部复发。结论64排CTA可作为CBT术前诊断、评估的首选方法。而正确诊断、周密完善的术前评估及合理的手术方案能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16CT机对临床诊断VBAI的患者(试验组)3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行MSCTA检查,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容积再现(VR)等技术进行重建,观察椎-基底动脉的形态学变化和周围骨性结构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30例中,椎动脉表现正常3例;椎动脉走行迂曲3例;单侧椎动脉变细12例,双侧椎动脉变细2例;椎动脉局部狭窄9例;单侧椎动脉闭塞1例;2例基底动脉延长扩张,其中1例伴有动脉瘤形成;7例基底动脉局部狭窄。对照组30例中,仅有5例单侧椎动脉变细,其余均表现正常。两组中椎动脉表现正常和狭窄(血管变细和局部狭窄)的出现比率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有显著差异(χ2=28.72,P<0.01)。试验组30例中,单侧横突孔变小14例,对照组30例中,横突孔变小2例,两组中横突孔变小出现比率差异显著(χ2=12.27,P<0.01)。结论:MSCTA能清晰显示椎-基底动脉,横突孔及钩椎关节等结构的改变,对VBAI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椎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经临床及相关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CT增强扫描并进行三维图像处理,观察椎动脉外形的变化、走向及狭窄程度,其中23例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比。结果58例116支椎动脉均可获得清晰的血管三维重建图像,其中完全正常的椎动脉45条,先天变异纤细17条,椎动脉粥样硬化并狭窄36条,椎动脉型颈椎病压迫所致的椎动脉狭窄21条。其中23例46条椎动脉CTA与DSA结果比较,CTA对椎动脉狭窄的诊断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5.7%,准确度为97.4%。CTA对椎动脉钙化斑及横突孔、钩突骨质增生的显示明显优于DSA。结论CTA对椎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尤其对椎动脉粥样硬化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所致的椎动脉狭窄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后循环动脉病变特征,评价CTA对后循环缺血(PCI)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42例头颈部血管CTA图像资料,显示后循环动脉病变特征,分析后循环动脉各段病变的发病率.结果 42例CTA资料中,29例发现明显的后循环动脉病变.发生于椎动脉者25例 (86.2%),基底动脉3例(10.3%),大脑后动脉1例(3.5%).其中颅外段病变17例(58.6%),颅内段病变12例(41.4%).结论 头颈部CTA能完整、清晰地显示后循环动脉全貌、变异与病变,在临床后循环缺血的诊断及防止PCI诊断泛化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在基层医院,CTA发挥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脑动脉瘤合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临床怀疑为脑动脉瘤合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行头颈部64排CT血管成像,观察颅内动脉瘤和头颈部血管情况,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在27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CTA发现25例共27个动脉瘤,另外2例CTA未发现动脉瘤。颈内动脉狭窄3例,钙化斑块3例,粥样斑块1例,走行迂曲2例;椎动脉一侧狭窄2例,双侧狭窄1例,起源异常1例,椎动脉变异1例。结论:64排CT头颈部CTA对脑动脉瘤合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及术前指导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128排CT血管减影技术对头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368例头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128排CT血管减影技术检查,以VR、MIP、CPR软件分析头颈部的血管狭窄、闭塞、斑块性质等情况。结果 368例患者均顺利接受128排CT血管减影检查,81例(22.01%)未见头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287例(77.99%)可见头颈部血管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19例伴有血管异常,6例伴有颈内动脉瘤,2例单侧椎动脉发育细小。CTA显示187支血管存在粥样硬化斑块。结论 128排CT血管减影技术对头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病变的诊断价值极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高频彩超对椎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政文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869-3870
目的:探讨高频二维彩色多普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病因分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进行椎动脉的彩超检查及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因椎动脉本身病变引起症状为54例,占84.4%,单侧血管病变为40例,占62.5%,双侧血管病变14例,占21.8%。结论:椎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诊断确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