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凤玲 《广西医学》2009,31(9):1345-1347
目的了解产脲酶细菌和不产脲酶细菌对支原体液体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支原体液体培养法检测857份泌尿生殖感染标本中的脲支原体,24~48h后记录结果并将培养液沉淀物做细菌、真菌分离鉴定。结果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402例,阴性455例:402例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中分离出细菌83株,真菌71株,其中分解脲酶的细菌31株,占细菌分离37.35%(31/83),占解脲支原体阳性率7.71%(31/402)。455例解脲支原体阴性培养液中检出细菌32株,真菌49株,均不产生尿素酶。结论产脲酵细菌的生长可导致液体培养基解脲支原体出现假阳性结果,增加细菌分离和尿酶检测可提高支原体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生殖道细菌对解脲支原体培养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生殖道标本中细菌对支原体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支原体液体培养法检测857份泌尿生殖道感染标本中的解脲支原体,24-48h后记录结果并取培养液沉淀物做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402例,阴性455例;402例解脲支原体阳性培养液中共检出154株菌,细菌83株(20.65%),真菌71株(17.66%),其中分解脲酶细菌31株(7.7%)。455例解脲支原体阴性培养液中检出81株菌,全部菌株均不分解尿素。结论:液体培养法操作简单,敏感度较高,但容易受到标本中杂菌的影响,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液体培养,准确地为鉴定临床用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636例用Mycoplasma IST2支原体试剂盒液体培养阳性的标本转种在支原体固体培养基,按培养条件和时间要求进行低倍显微镜结果确认。结果: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液体培养阳性率为33%,固体培养阳性检出率为32%。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相符率为97%,支原体液体培养变红且清亮不用做固体培养,支原体液体培养变红且混浊需要加做支原体固体培养,将支原体固体培养的金标准与快速带药敏的液体培养相结合达到试验互补,避免了假阳性造成的误诊,合理使用抗生素,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利用单相液体培养法培养解脲支原体的特异性.方法 分别采用液体培养法和固体培养法对215例非淋病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进行了解脲支原体检测分析,以固体培养法作为对照,分析液体培养法的特异性.结果 采用液体培养法进行解脲支原体的检测,出现了59例假阳性标本,特异性仅为65.6%.结论 采用液体培养法进行解脲支原体的检测,特异性不高.经常会出现假阳性.只能作为临床实验室的初筛实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比液体培养法、固体培养法、液体-固体联合培养法的支原体检测结果,探讨支原体检测的优化方法。 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宫颈分泌物标本1 642份,采用液体培养法、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固体联合培养法平行检测支原体,于24、48 h分别判读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液体培养结果,48 h判读固体培养结果,根据检测结果计算阳性率和假阳性率,用χ2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 液体培养法总阳性率为40.38%,其中Uu、Mh及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 30.09%、5.42%、4.87%,假阳性率为5.67%;固体培养法总阳性率为39.46%,其中Uu、Mh及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2.22%、2.80%、4.44%,假阳性率为0.37%;液体-固体联合培养法的阳性率为32.70%,其中Uu、Mh及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5.70%、2.74%、4.26%,假阳性率为0.12%。液体-固体联合培养法与固体培养法/液体培养法在支原体阳性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培养法与固体培养法/液体-固体联合培养法在假阳性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液体-固体联合培养法能够准确培养鉴定Uu和Mh,既能排除女性生殖道支原体的正常定植,同时又能够显著降低由于细菌或真菌污染所导致液体培养法产生假阳性结果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试验中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的原因及改进的对策。方法:485例泌尿生殖道标本接种支原体液体培养基,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培养48 h,液体培养基变红标本转种固体培养基确认,未变红标本延长培养时间至7 d。结果:培养48 h液体变红阳性217例,无颜色变化阴性268例。268例无颜色变化标本继续培养7 d液体变红阳性49例。266例变红阳性标本经固体培养基培养,观察典型支原体菌落,支原体生长阳性208例,支原体未生长阴性58例,58例阴性标本转种血平板均有杂菌菌落生长。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易被杂菌污染导致假阳性;标本中UU/MM含量过少、生长缓慢易导致假阴性。因此,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阳性结果应以固体培养基为准,阴性结果应延长培养时间至7 d为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造成支原体检测假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对180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支原体阳性培养液进行细菌培养,并用已知可分解尿素或精氨酸标准菌株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75份培养液颜色变红的标本共52份培养出支原体,检出率为69.3%.75份变红的液体培养基分别转种在血平板培养后,16份明显浑浊者培养出细菌真菌15株,分离率为93.8%,59份未见混浊者培养出细菌真菌18株,分离率为30.5%.结论 判断支原体阳性的结论最终是建立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典型支原体菌落,而不是仅靠液体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8.
细菌生长对解脲脲原体液体培养结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细菌和真菌生长对解脲脲原体 (UreaplasmaUrealyticum ,UU)液体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UU阳性的培养液 95 4份作进一步细菌分离和脲酶试验分析 ;同时将已知脲酶特性的细菌制成不同浓度分别接种入UU液体培养管 ,置 37℃、CO2 培养箱培养 48小时观察细菌对UU液体培养管的干扰情况。以My coplasmasIST培养基作为诊断评价标准 ,随机选取 2 0 0份标本同时接种UU培养管和IST培养基进行阳性率比较。结果  95 4份UU阳性的培养液分离出细菌 15 6株 ,分离率 16 .0 %(15 6 / 95 4) ,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98株细菌分解尿素 ,占所分离细菌的 6 3.0 %(98/ 15 6 ) ;已知脲酶阳性的细菌的菌液浓度达 10 4 /ml、10 5/ml时干扰UU结果的判断 ;UU培养管和IST培养基检出阳性率比较存在差异 (χ2 =4.84,P <0 .0 5 ) ,引起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脲酶阳性细菌的可能干扰。结论 本文所用UU液体培养基抑菌效果欠佳 ,补充细菌分离和脲酶试验有助于UU结果的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固体和液体培养方法,比较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在感染比例、特异性和敏感性等方面的差异性。方法:首先采用液体Uu和Mh培养试剂盒测试2010年1月~10月疑似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5 200例;然后对液体培养阳性和污染标本进行固体选择分离培养基培养并评估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5200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液体培养法实验结果:阳性1690例,占32.50%,阴性3 510,占67.50%,污染250例,占4.81%。其中,单纯Uu感染18.50%,单纯Mh感染2.23%(P〈0.05)。1690例液体培养法阳性标本固体培养阳性1280例,差异率为24.26%(P〈0.05),其中,单纯Mh差异性最大,占43.97%。250例液体污染标本,固体培养结果有典型支原体生长58例,差异性占23.20%。典型的支原体1:10倍比稀释培养,结果显示,固体培养基最高稀释阳性稀释倍数为(1×10-4),液体培养基阳性最高稀释倍数为(1×10-6),P〈0.05。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比例和种类差异较大,液体培养法可用于初筛,固体培养法可用于鉴定和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10.
支原体培养时间问题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支原体培养时间的问题 ,提高支原体培养的阳性检出率 ,对可疑支原体标本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培养 2~ 8天 ,从 48h后每天观察结果 ,8天后仍不呈现阳性者才发出阴性报告。结果显示 :184例解脲支原体阳性患者中有 12例培养时间 >48h才呈现阳性结果 ,占 6 .5 2 % ;35例人型支原体阳性患者中有 5例培养时间 >48h才呈现阳性结果 ,占 14 .2 9%。认为应要保证支原体的培养时间 ,提高其阳性检出率 ,避免假阴性报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固体培养基用于临床检测解脲(Uu)和人型支原体(Mh)及其培养的方法,方法:在原有A7固体培养基配方基础上增加营养物质和抑菌剂,制备新的固体培养基。对46例泌尿生殖道棉拭子直接用固体培养分离Uu和Mh,同时接种液体培养基作为对照。观察并记录16h、24h、40h、48h以后固体培养基长出支原体菌落的阳性例数和液体培养阳性例数,以及两种方法的杂菌污染例数,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固体培养基直接分离培养结果与液体培养在不同时间段所得到的结果,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94.4%的菌落于24h~40h之间可辨认。直接划液体培养基的杂菌污染率分别为10.87%、28.2%和10.87%。前两者统计学有差异。结论:改进的固体培养基直接分离Uu和Mh具有鉴别准确,选择性强和菌落出现早且特征明显的优点,与液体培养相比更适用于支原体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方法:用BD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共计2180份血标本,分析血标本在需氧瓶和厌氧瓶中生长细菌的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结果:2180例血培养标本中报警阳性282例,其中真阳性263例,阳性率为12.1%。分离出细菌269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40.1%,革兰阴性杆菌占57.2%,真菌占2.6%。其中仅需氧瓶报阳的阳性率为6.3%,仅厌氧瓶报阳的阳性率为2.8%,需氧瓶及厌氧瓶均报阳的阳性率为2.9%;最快阳性检出时间为5.02h,24h内检出的阳性数占69.1%,48h检出的阳性数占92.5%,72h检出的阳性数占97.O%;假阳性率为0.87%,假阴性率为O.09%。结论:应用BD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同时进行需氧瓶及厌氧瓶培养能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缩短了阳性检出时间。  相似文献   

13.
袁应华  江涟  薛霞 《现代医学》2000,28(2):87-88
目的 探讨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途径和方法。方法 使用BACTEC 90 50全自动血培养仪 ,对 1147份血培养标本进行需氧培养 ,分析阳性率、检出菌的种类、阳性检出时间、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1147份血培养标本 ,有 148份阳性 ,共分离出细菌 133株 ,真菌 17株 ,阳性率为 12 .9% ,假阳性率为 0 .3% ;2 4h内阳性占 6 0 .2 % ,4 8h阳性占 85.2 % ,72h为 96 .3% ;阴性报告为 5d。结论 使用BACTEC 90 50全自动血培养仪可提高血培养阳性率 ,缩短检测时间 ,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污染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该院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菌谱分布情况和细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Alert120及专用血培养瓶培养细菌,阳性标本转种至培养基分离、鉴定、药敏。结果 2 370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到细菌291株,阳性率为12.28%。临床分离的2 370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71%,革兰阴性菌占23%,真菌占1%,其他占5%。分离数列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大肠埃希菌(26%)、金黄色葡萄球菌(13%)。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未出现耐药菌株;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其次是阿米卡星。结论血培养分离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高,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了解血培养中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对减少细菌耐药和医院感染,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邱宗文  涂继伟  解晓珍 《重庆医学》2006,35(18):1660-1661
目的通过分析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前后对尿液细菌培养的栓出率,探讨其对细菌培养的影响及其对策。方法选择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76例,其清洁中段尿离心沉渣白细胞数〉10个/HP.在使用抗生素前后1、3、5d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其中在抗生素使用1d时的尿液另进行基础肉汤增菌。结果17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在尚未使用抗生素时尿液细菌培养阳性65例.阳性率为36.9%,当使用抗生素后1、3、5d时尿液细菌培养阳性分别为17、9、6例.其阳性率分别为9.7%、5.1%、3.4%,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抗生素使用1d时的尿液经基础肉汤增菌后细菌培养阳性39例.阳性率为22.1%。与尿液直接接种血平皿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与感染患者是否服用抗生素密切相关.服用抗生素后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降低.但尿液经基础肉汤增菌后可明显提高其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和液体培养法检测新生儿解脲支原体(Uu)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Q—PCR法和液体培养法检测新生儿痰中Uu,比较两者阳性检出率,及治疗后Uu含量的变化。结果FQ—PCR法、液体培养法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2.87%、22.69%,FQ—PCR法明显高于液体培养法(χ^2=5.58,P〈0.05)。治疗后Uu阳性检出率为8.33%,且拷贝数明显下降。Uu对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敏感率最高,为93.88%;对喹诺酮类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为89.80%。结论FQ—PCR联合液体培养法检测Uu对诊治新生儿Uu感染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固体培养基用于临床检测解脲(Uu)和人型支原体(Mh)及其培养的方法。方法在原有A7固体培养基配方基础上增加营养物质和抑菌剂,制备新的固体培养基。对46例泌尿生殖道棉拭子直接用固体培养分离Uu和Mh,同时接种液体培养基作为对照。观察并记录16、24、40、48h以后固体培养基长出支原体菌落的阳性例数和液体培养阳性例数,以及两种方法的杂菌污染例数,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固体培养基直接分离培养结果与液体培养在不同时间段所得到的结果,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94.4%的菌落于24~40 h之间可辨认。直接划板法、Mh液体培养基和Uu液体培养基的杂菌污染率分别为10.87%、28.2%和10.87%。前两者统计学有差异。结论改进的固体培养基直接分离Uu和Mh具有鉴别准确,选择性强和菌落出现早且特征明显的优点,与液体培养相比更适用于支原体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感染现状,分析支原体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该站相关科室所收治的疑患有NUG的患者768例,取其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分析,采用细菌培养法培养支原体,用药敏试剂盒作药敏试验,用金标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结果检出768例标本中共有418株阳性标本,占总数的54.4%,其中,支原体阳性398例,占51.8%,明显比衣原体的7.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最高的是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耐药性最高的为克林霉素、甲砜霉素;Uu+Mh最敏感的有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耐药性最强的有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主要是Uu感染,对支原体进行耐药试验,并应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地选择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保勇  史梦  张欣  喻华 《四川医学》2013,(12):1903-1905
目的 比较血培养单检与降钙素原(PCT)加血培养双检对脓毒症诊断的敏感性及协助鉴别污染菌.方法 收集644例急诊或重症监护室临床医师怀疑新发生严重感染患者同天的血培养及PCT样本,对未开PCT检测的病患同时检测PCT,以出院脓毒症确诊为金标比较血培养单检及PCT加血培养双检对脓毒症的诊断及血培养污染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脓毒症病患中血培养单检的敏感性为34.1%,特异性为90.1%,假阳性率为9.9%,假阴性率为65.9%,阳性预测值为57.0%,阴性预测值为78.0%.二者双检的敏感性为98.4%,特异性为90.1%,假阳性率为10.2%,假阴性率为1.6%,阳性预测值为79.2%,阴性预测值为99.3%.结论 血培养单检对脓毒症的诊断存在着污染菌的干扰因素,PCT与血培养联合检测对脓毒症的诊断比血培养单检更具有诊断价值,从而及时有效的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减少耐药株的产生,从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