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经确诊的ACS患者72例3 h内取血测定IMA、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观察其变化水平并作比较。同时取50例健康体检者抽血测定IMA作为对照组,观察其变化水平。结果观察组IM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CS胸痛病人在胸痛发作就诊3h内抽血检测IMA阳性率达到77.8%,明显高于其他4种心肌标志物。结论 IMA可对急性心肌缺血做出早期诊断,在ACS的早期诊断与排除诊断中比其他4个标志物指标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价值。方法:测定37例ACS患者(实验组)和80例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IMA浓度。建立IMA诊断ACS的ROC曲线,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健康对照组与ACS组间血清IMA浓度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MA诊断ACS的曲线下面积(AZ)为0.866(95%CI 0.791~0.941),P〈0.001。cut-off值取80.0 U/m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1%%和72.2%,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61.0%%和89.0%。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诊断ACS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阴性预测值的特点;可能在早期诊断心肌缺血及辅助排除ACS上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心肌梗死组45例。分别于胸痛发作2、4、6、12、24 h采静脉血检测其缺血修饰白蛋白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缺血修饰白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胸痛2、4 h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胸痛6、12、24 h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2、4 h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同组胸痛6、12、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水平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价值。方法:测定37例ACS患者(实验组)和80例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IMA浓度。建立IMA诊断ACS的ROC曲线,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健康对照组与ACS组间血清IMA浓度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MA诊断ACS的曲线下面积(AZ)为0.866(95%CI 0.791-0.941),P〈0.001。cut-off值取80.0 U/m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1%%和72.2%,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61.0%%和89.0%。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诊断ACS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阴性预测值的特点;可能在早期诊断心肌缺血及辅助排除ACS上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周帅  高命  杨溢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1986-1987
血清白蛋白(HSA)氨基末端序列为人类所特有,易受烃自由基损害,使N-末端序列的2~3个氨基酸发生改变,从而形成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目前,IMA测定方法是采用白蛋白结合钴试验(ACB试验)。第一代ACB试验为手工操作的分光光度法,方便简易,适合基层单位使用;第二代ACB试验为全自动分光光度法。IMA的临川意义不仅可作为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指标,同时可用于ACS早期诊断及危险程度分级,而且更可用于AMI早期诊断及危险程度分级。总之IMA作为一种新的心肌缺血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缺血修饰蛋白(IMA)在急性胸痛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胸痛患者126例,分为非冠心病组(UCAD)3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21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72例。分别于入院后即刻、末次症状发作8h后、24h后抽取血液标本。测定血清中的IMA、cTnI、MYO,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间比较采用One Way ANOVA方差分析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入院即刻IMA值在UCAD组、UAP组和AMI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末次症状8h后,AMI组IMA值仍与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末次症状24h后,三组患者所测IMA值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126例患者中,有93例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根据这93例检测所得IMA值绘制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下面积为0.896。当cutoff取值为1015μmol/L时,实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之和最大,敏感性为0.917,特异性为0.778。IMA的诊断敏感性最高,为82.5%,ECG仅为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诊断多柔比星(DOX)心肌毒性的敏感性、准确性以及是否存在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DOX心肌损伤模型组、DOX心肌损伤加抗氧化剂谷胱甘肽(GSH)组,饲养大鼠,查大鼠血清IMA值变化。建立DOX心肌损伤大鼠模型,应用Western-blot方法观察IMA增高组、心肌酶谱组、肌钙蛋白(cTnT)组心肌细胞凋亡Caspase-3情况。结果对3组大鼠心肌组织凋亡指标Caspase-3含量进行分析,提示IMA增高时,立即停止DOX给药的大鼠心肌损伤较轻;DOX心肌毒性产生时,IMA增高,拮抗活性氧产物(ROS)产生,使IMA值下降,提示血清IMA生成与ROS有关。结论 IMA作为DOX心肌毒性反应的早期诊断指标具有初步实验室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所诱导的短暂心肌缺血中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23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分别测定术前、术后3h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的水平,并与100例行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未行PCI患者以及93例行冠脉造影但证实冠脉正常患者术前、术后3h的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3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的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术后3h较术前升高(P〈0.05),而193例冠脉造影组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3组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术前术后3h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可使心肌发生缺血缺氧损伤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迅速升高,并早于心肌肌钙蛋白T。缺血修饰白蛋白是一个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缺血修饰蛋白在胸痛病人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70例胸痛病人为观察对象,以上病人入院后即刻采血,检测缺血修饰蛋白(IMA)、肌钙蛋白(cTn)、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最后据冠脉造影、冠脉CT确诊是否为缺血性心脏病。结果:52例IMA升高,其中10例IMA在85ku/L~110ku/L之间,42例IMA〉111ku/L,18例在正常范围内。42例IMA〉111ku/L病人中确诊为缺血性心脏病的40例,10例IMA在85ku/L~110ku/L之间的病人确诊为缺血性心脏病6例,而IMA在正常范围18例胸痛病人仅有3例确诊为缺血性心脏病。结论:胸痛伴AMI升高的病人于缺血性心脏病有很高的相关性,IMA可做为早期筛选胸痛病人中缺血性心脏病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接受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组(n=40,对照组)和序贯治疗组(n=43),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序贯治疗组术前80 mg/d,术后40 mg/d,3个月后20 mg/d.观察术前及术后2、4、6、8、10、12、14 h IMA,术中及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序贯治疗组PCI术后血清IMA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治疗组术后6个月MACE发生率明显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可显著改善急症PCI患者心肌缺血,对心肌起主要保护作用,并降低术后MACE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心脏MR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MR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部位、大小、透壁程度、左室功能参数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9例发病3~7天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心脏MRI及心电图(ECG)检查。采用1.5T磁共振仪,行常规电影MRI后,以4ml/s的流率静脉注射Gd-DTPA0.1mmol/kg体重行首过灌注成像,随后以2.5ml/s的流率静脉注射Gd-DTPA0.1mmol/kg体重,延迟5~10min后行延迟增强成像,所用对比剂总量为0.2mmol/kg体重。在短轴像上根据16段心脏模型分别评价每例患者的梗死部位、受累段数、梗死质量、梗死百分比、透壁程度及左室功能参数,分析急性期ECG。结果4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15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其中包括4例右室心肌梗死)均清晰显示。透壁心肌梗死12例,非透壁心肌梗死7例。受累段数平均为3.1±1.8,梗死质量平均为(8.8±7.5)g,梗死百分比平均为(7.9±6.4)%,射血分数平均为(54.1±15.4)%,每搏输出量平均为(57.6±15.0)ml。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MRI检查安全、可行,可客观显示梗死情况,对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多巴酚丁胺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心肌断层显像(Dobu-ECT)检测心肌梗塞后残余心肌缺血的价值。材料与方法:62例心肌梗塞患者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时进行多巴酚丁胺心肌断层显像检查。结果:Dobu-ECT对心肌梗塞后残余心肌缺血检出率为77%,高于多巴酚丁胺心电图负荷试验(Dobu-ECG)。无论是1支,还是2支或3支血管病变,Dobu-ECT对心肌梗塞后残余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均高于Dobu-ECG(56%,4%;86%,27%;100%,47%;P<0.01)。21例急性心肌梗塞行溶栓治疗患者残余心肌缺血率为67%,低于未行溶栓治疗患者(72%)或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94%),但差异无显著性。Dobu-ECT对非梗塞区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56%。结论:多巴酚丁胺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心肌显像能够识别心肌梗塞后有无残余心肌缺血及其部位和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实验性心肌梗死早期 ( 6小时 )DSA的表现 ,并与病理对照。材料与方法  14头幼猪采用改良闭胸式中孔合金珠法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在 6小时时 ,经中孔合金珠行DSA ,实验组 7头幼猪体外反搏治疗 1小时 ,对照组 7头幼猪无任何处理观察 1小时 ,7小时时DSA采集图像 ,并即刻处死实验动物 ,将龙胆紫染色的心肌送病检 ,部分送电镜。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DSA表现为层状、斑片状对比剂聚集染色 ,中央区密度较高 ,外周密度稍淡。DSA可定量显示受损心肌的染色范围。病理证实龙胆紫染色的心肌范围与心肌梗死的心肌受损范围相符。DSA所显示的对比剂染色的心肌体积与龙胆紫染色的心肌体积相比较 ,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病理证实染色区显示典型的缺氧性损害。结论 改良闭胸式中孔合金珠法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DSA可以定量显示急性心肌梗死范围 ,其表现与病理表现相符合 ,是评价各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法疗效的实验研究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的Gd-DTPA增强MRI检查并与病理对照,以评价急性心肌梗塞后再灌注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复制犬的急性心肌梗塞后再灌注(12只)和非再灌注模型(8只),进行Gd-DTPA增强MRI的动态扫描,同时对犬心做不同染色的病理检查。将增强MRI扫描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并通过MRI机内测量功能进行梗塞区心肌的信号变化特点分析。结果:由于急性心肌梗塞后再灌注和非再灌注的病理表现不一样,其增强MRI表现亦不一样。前者表现为均匀一致的强化,动态扫描也不能区分中央和周围的信号强度差别;后者则在增强早期呈不均匀的强化,其中周围区的强化要比中央区明显。动态扫描显示在增强后30分钟两区的信号强度趋于一致。结论:增强后MRI可以显示和鉴别急性心肌梗塞后梗塞心肌有无发生再灌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伴有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3例,不伴有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3例,不伴有冠心病及糖尿病的健康体检者23例;抽血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C-反应蛋白的浓度,比较三者差异.结果 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平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C-反应蛋白浓度最高,不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组平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C-反应蛋白浓度次之,健康体检者最低,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浓度与C-反应蛋白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C-反应蛋白是同样重要的炎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径向应变显像(2D-STI)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对照,探讨左室径向运动指标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SR)、应变率(SRs)、径向位移(DR)在诊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采集34例心肌梗死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者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三个水平二维灰阶动态图。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三个水平各节段心肌收缩期峰值SR、SRs、DR,并与冠脉造影结果比较分析,得出径向运动指标诊断心肌运动异常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结果心梗组梗死节段峰值SR、SRs、DR在二尖瓣、乳头肌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心尖水平部分节段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冠脉狭窄组的SR、SRs、D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R、SRs、DR检测异常心肌的灵敏度分别为67%、72%、80%;特异度分别为73%、76%、8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3%、77%、8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72%、69%;Youden指数分别为0.40、0.48、0.61。结论 2D-STI可评价心肌坏死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为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提供更为客观、科学的方法。径向指标--DR可作为判断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干预(附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英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136-2137
目的:探讨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