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道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1,11(2):66-67
痛风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以高尿酸血症为特征。病因是体内嘌呤体代谢紊乱,引起血中原酸异常升高,超过人体血中尿酸平均值(约为5mg/dl)。人体尿酸的来源一是外源性的,由富含核蛋白的或嘌呤富集的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痛风的药疗与食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一种因长期嘌呤代谢紊乱 ,血中尿酸增高而引起的组织损伤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改变 ,近 10年来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目前已是我国中老年人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性别差异也缩小。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 (>0 .4 2mmol·L- 1) ,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 ,痛风结石形成 ,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 ,以及在病程后期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1] 。痛风的正确诊断、误诊报道较多 ,药物治疗和饮食疗法报道较少 ,本文简介痛风的药物和饮食治疗。1 药物治疗痛风的药物治疗原则是急性期以止痛为主 ,慢性期以抑制尿酸…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告1例少见手术致痛风急性发作而出现术后异常发热病例,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分析2012年8月收治的1例胃癌患者术后因痛风急性发作出现异常发热的诊治情况,对发生机制、治疗措施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排除术后细菌性感染、肿瘤因子刺激等因素,在病变关节腔穿刺找到关节液中的尿酸结晶明确诊断后,予以秋水仙碱治疗,体温很快恢复正常。结论:手术后痛风容易误诊为一般术后炎症反应,血清尿酸水平不一定在痛风发作时升高,必要时行病变关节腔穿刺明确诊断,及时应用秋水仙碱治疗。 相似文献
4.
5.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发病率逐渐增高.现将我们近年来收治的30例60岁以上老年痛风患者的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痛风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目前治疗痛风的药物进展情况,促进临床正确合理的应用。方法对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分析、分类和整理。结果目前.对于痛风的常规治疗仍以西药为主,通常选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苯溴马隆、别嘌吟醇等。这些药物以不同的作用机制达到缓解或治疗痛风的目的。但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发现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中药的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的临床验证。结论虽然临床已有一些防治痛风的药物,防治痛风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更多的临床资料表明,由于药物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现有药物的适应证限制及不良反应以及该病治疗药物品种很少,导致药物选择受限.使痛风没有得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导致急性痛风的慢性化和并发症产生。随着痛风分子发病机制的揭示,人们发现了治疗痛风的新靶点.将会出现一些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7.
8.
痛风是一种以尿酸钠晶体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沉积为特征的关节炎[1].高尿酸血症被认为是发生痛风的前期状态[2],然而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发展为痛风.由于疼痛、活动受限以及致残等原因,急性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寻找抗痛风的新药及新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临床上的药物治疗主要有痛风的急性发作期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以及预防期药物治疗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1.
近日,美国FDA批准URL的子公司Mutual制药公司开发的Colcrys作为首个单一成分的秋水仙碱产品用于治疗痛风。该药还获准用于一种遗传性周期性发热综合征——家族性地中海热(FMF),成为首个获准用于该疾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目前对于痛风的治疗主要以减少尿酸的产生和加强尿酸的排除,以对症治疗为主。临床上治疗痛风的药物以西药为主,包括秋水仙碱、别嘌呤醇、苯溴马隆、非甾体类抗炎药、丙磺舒等,但其均具有一定毒副作用。目前,中药及其他治疗痛风的药物逐渐发展起来,且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疗效。现将国内外对痛风治疗的药物进行综述,希望对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痛风的识别和用药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人体嘌呤代谢障碍使尿酸合成过多或肾脏排泄减少 ,以致沉积于关节、肾脏及皮下结缔组织 ,引起这些部位病变的疾病。能引起这些部位病变疾病很多 ,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肿瘤、肾炎等。在复杂的临床表现中鉴别痛风尤其重要。1 痛风的识别 ①有无痛风史 :痛风可能与遗传有关 ,骨髓增生性疾病 (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慢性溶血性贫血 )、癌症等在化放疗后 ,尿酸常生成增多 ,口服噻嗪类利尿剂、呋塞米、乙胺丁醇等 ,可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而排出减少者应想到痛风。②诱发因素 :劳累受寒、创伤感染、手术、饮酒、进高… 相似文献
15.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多种心脑血管和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肾动脉硬化结石、尿酸性肾病、糖尿病的发病和恶化因素。抗痛风药为一组通过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或分解而降低血、尿尿酸水平,或抑制粒细胞浸润而控制关节炎症,对抗痛风发作的药物,其合理应用和药学监护十分重要。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诊疗指南,对痛风的药物治疗与药学监护进行综述。药师应确立痛风的治疗靶标、按痛风的分期选择用药、针对痛风合并症积极治疗,并从规避诱发尿酸水平升高的药品、急性发作期禁忌的药品、水化和碱化治疗等若干监护点进行干预,体现现代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急性痛风的药物治疗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痛风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不断增加。急性痛风使用非选择性环氧酶(COX)抑制药如萘普生、舒林酸和吲哚美辛;选择性COX抑制药如罗非考昔和塞来考昔;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松龙和曲安奈德、秋水仙碱等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老年痛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老年痛风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60岁以上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38例。分析尿酸代谢情况,合并症及治疗效果。结果单关节受累62例(占44.9%),多关节受累76例(占55.1%)。有肾结石者17例(占12.3%),痛风石19例(占13.8%)。主要合并症为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用苯溴马龙治疗后,症状好转,血清尿酸下降到正常〔治疗前(540.6±112.8)μmol/L,治疗后(252.0±73.2)μmol/L,P<0.01〕,肾脏清除尿酸分数增加〔(6.6±3.7)%,(14.4±8.2)%,P<0.01〕,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结论本文结果表明,本病的发病机理是肾脏清除尿酸能力下降,使用增加肾脏清除尿酸的药物有效。 相似文献
18.
生活好了,患痛风的人却越来越多。而且出现“低龄化”倾向。原来。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的疾病,与长期吃高嘌呤食物有关。这些食物又多是桌上美味。因此,痛风又被称为“富贵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标志,尿酸沉积于关节、肾脏和结缔组织,会引起细胞浸润且导 相似文献
19.
赵永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5):148-149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临床治疗。方法对40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0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经治疗,治愈18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结论防止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的控制;迅速停止急性关节炎的发作,防止尿酸结石的形成和对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8,(3):401-405
目的:系统评价别嘌呤醇对比用于治疗痛风类中药方剂治疗痛风的疗效和安全性,为痛风的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单用治疗痛风类中药方剂或与别嘌呤醇联用(试验组)对比单用别嘌呤醇(对照组)治疗痛风疗效(总有效率、尿酸水平)和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项RCT,合计1 9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2.29,95%CI(1.84,2.84),P<0.001],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MD=-27.99,95%CI(-33.04,-22.9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结论:单用治疗痛风类中药方剂或与别嘌呤醇联用治疗痛风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单用别嘌呤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