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带手指指动脉岛状皮瓣急诊修复手外伤(附6例报告)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外二科(510500)蔡玉明手外伤在急诊外伤中十分多见,伤情复杂。以往多采用简单的截指缝合植皮等术式,术后使手指缩短,形成病性癫痕等,影响了手指的功能,鉴于上述情况,我们从1993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电击伤创面。方法根据手指皮肤的血供特点,于手指近节尺侧或桡侧设计皮瓣,轴心线与手指纵轴平行,切取的皮瓣内含有指固有动脉,将皮瓣转位后与创面吻合。自2006年11月~2008年7月,将5例患者共12指远端缺损病例,应用该手术方式治疗。结果皮瓣均成活,随访1~3个月,修复后的手指远端外形良好,质地柔软,耐磨。结论此手术方式简单,可一次完成,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修复手指远端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和探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2003年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19指指端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2个月~1年随访,外形满意,效果良好。结论: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一种修复指端缺损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最容易损伤的部位,尤其是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尤为常见,一旦损伤,会影响手指的外形及功能,故都需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手术方法众多,临床疗效不一。2012年9月—2014年6月作者共应用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0例,23指。男14例,女6例;年龄18  相似文献   

6.
带蒂邻指动脉侧方皮瓣修复手指深度烧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我院手指深度烧伤的诊治方法,寻求能使创面尽早愈合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邻指指动脉侧方皮瓣带蒂转位修复患指创面.结果 以此术式治疗21例患者,20例Ⅰ期愈合,1例皮瓣下积液,经换药引流治疗,皮瓣成活.结论 手指深度烧伤常累及指骨,临床治疗周期长,患者痛苦大,采用带蒂邻指动脉侧方皮瓣修复手指深度烧伤,方法简单可靠,患者痛苦小,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不同皮瓣修复方案对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指动脉侧方皮瓣修复方案,对照组采用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方案.对比两组皮瓣存活率、一期愈合率与手指感觉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皮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指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2日~2017年12月22日期间我院手指软组织缺损20例患者,均进行指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在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结果患者经治疗后,20例完全成活;仅1例出现溃疡,1例出现感染,20例均对手部外观满意,优良率为95.00%,同时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持物稳定性评分、手部美观性评分、手部温度恢复评分、触觉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指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院2000年5月~2005年6月对32例37指指腹缺损行伤指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或(和)指背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37指,男28指,女9指,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32岁。伤因:电锯、电刨切割伤26例,挤压撕脱伤6例。指别:食指12例,中指2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与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掌背动脉穿支皮瓣治疗)和观察组(给予指动脉背侧支皮瓣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手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手指软组织缺损给予指动脉背侧支皮瓣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手功能,提高皮瓣成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指背神经及其伴行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指腹软组织缺损新手术方法的解剖学依据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观察 2 0只手的指背神经、指背动脉和指背动脉网在指背的分布 ,并应用于 16例指腹缺损的修复。结果 临床应用于 16例16指 ,皮瓣面积 18mm× 12mm~ 30mm× 2 1mm ,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皮瓣面积大 ,手术简单 ,不影响手指血供 ,感觉好 ,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将60例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2组的术后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2组的创面Ⅰ期愈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断蒂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手功能恢复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缩短其术后康复的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和手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指动脉转位在血管缺损性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及对神经功能、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接受断指再植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动脉转位组和静脉移植组,各100例。动脉转位组使用指动脉转位技术,静脉移植组使用自体静脉桥接移植技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断指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断指再植后功能恢复情况、患者自觉满意度。 结果动脉转位组临床优良率(91.00% vs 81.00%)、患者自觉满意度(96.00% vs 87.00%)均明显高于静脉移植组(P<0.05)。与静脉移植组相比,动脉转位组手术时间[(45.38±9.47)min vs(58.67±10.25)min]更短、断指成活率(95.00% vs 87.00%)更高(P<0.05)。2组血管危象发生率(19.00% vs 2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转位组指腹两点辨别觉较静脉移植组更短,感觉功能恢复情况也更好(P<0.05)。动脉转位组断指再植后掌指关节(MP)、近端指关节(PIP)、远端指关节(DIP)的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显著高于静脉移植组(P<0.05),但2组断指再植后恢复工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转位组断指再植后血液循环状态和外观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静脉移植组(P<0.05)。 结论指动脉转位在血管缺损性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俱佳,不仅有效提高了断指成活率,还有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关节功能及外观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腰动脉筋膜皮瓣修复腰骶尾部软组织深度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16例腰骶尾部软组织深度缺损患者,缺损范围8.0cm×7.0cm~21.0cm×19.0cm。经创面处理后,行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以改良的对侧腰动脉后穿支为血管蒂的轴型筋膜皮瓣进行转移修复手术。术后3~5d拔除负压引流,10d间断拆线,12d全部拆除缝线。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创缘延迟愈合。术后随访1~4年,局部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改良的腰动脉筋膜皮瓣切取面积大,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用于修复腰骶尾部软组织深度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一种新型远端蒂皮瓣移植修复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选择2000-06/2006-04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指背远端皮肤缺损患者9例,应用指背动脉为蒂的邻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指背远端皮肤缺损。皮瓣轴线为邻指的指背动脉,血管蒂为相邻的患指指背动脉与邻指指背动脉,旋转点位于患指近节的中部或远1/3段。皮瓣最大切取面积为4cm×3cm,最小为2cm×1cm。结果显示术后9块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各指尖关节伸屈功能良好。随访6个月9例,随访18个月7例,手指外形较为满意,活动度恢复正常。提示以指背动脉为蒂的邻指背侧岛状皮瓣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损伤较小,适用于移植修复指背远端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修复眼睑大部全层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评价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5例以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修复重度全层眼睑缺损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术前除常规护理外,还特别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针对手术的特殊性,术后仔细观察皮瓣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结果术后5例患者中,4例患者皮瓣完全存活,1例患者皮瓣基底存活,表皮坏死.存活皮瓣色泽和质地近似邻近的皮肤,有效保护眼球,无一例发生严重眼表疾患.结论 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术后皮瓣的严密观察和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自1998年12月至2000年9月对6例采用背甲皮瓣移植联合带指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移位术再造拇指患者的临床护理,再造的拇指功能和外形好,又保留了NFDC9趾.介绍了心理支持措施、血管训练方法、皮瓣血液循环的观察特点、并发症的预防、术后感觉再训练和功能康复等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示指桡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对示指指端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02-08/2005-09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收治的外伤性示指末节部分缺损患者13例,手术方法的选择在术前均得到患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组织缺损大小在1.5cm×1.0cm~2.0cm×1.5cm之间,所有缺损均有指骨和(或)大部分的指腹组织缺损,采用示指桡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皮瓣设计:旋转点位于近侧指间关节的近端,皮瓣轴为示指的桡背侧,皮瓣部分设计在第2掌指关节的近侧,蒂宽约0.8mm。术后定期随访,主要观察皮瓣质地和感觉的恢复情况,将感觉恢复的评估标准分为5级:S1:无感觉;S5:在神经单一分布区恢复两点鉴别能力。结果:13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术后随访三四个月者10例,随访五六个月者3例。②术后9例皮瓣完全成活;4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表皮爬行创面愈合。③外形基本满意,皮瓣色泽、质地良好。④术后1个月随访时,3例患者两点辨别觉大于6.0mm,感觉恢复S4;术后五六个月随访时,3例患者两点辨别觉4.0~6.0mm,感觉恢复S5。结论:示指桡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设计的旋转点位于近侧指间关节的近端,可以简化手术而不影响皮瓣存活,是示指部分缺损修复的可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旋髂深动脉(DCIA)的起始、长度及与髂骨的关系,为带蒂DCIA髂骨瓣移植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6具(男3具、女3具)甲醛水溶液固定的成人躯体标本的12支DCIA,系统观测DCIA的起始、长度及与髂骨的关系。记录1例女性病例术中所测的髂骨瓣截骨大小、起始、长度及与髂骨的关系。结果 6具成人躯体标本的12支DCIA均起源于髂外动脉,DCIA起始处外径为(2.26±0.21)mm,髂骨瓣血管蒂长为(5.89±0.33)cm,DCIA髂骨段长度为(1.34±0.29)cm,DCIA总长为(7.23±0.66)cm,DCIA与髂骨的垂直距离为(0.90±0.20)cm,男女及左右侧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1例女性病例术中测得截取髂骨大小为4.0 cm×0.8 cm,DCIA与髂前上棘的垂直距离为1.1 cm,远端DCIA距髂骨的垂直距离为1.0 cm,最后在距髂前上棘1.5 cm处与腹腔的血管相通,该处DCIA血管外径为0.6 mm,最终获得的带蒂髂骨瓣血管蒂长度为7.8 cm。结论通过DCIA可获取的血管蒂长度较长,血...  相似文献   

20.
采用滑车上动脉前额带蒂皮瓣为16例鼻部分缺损和全鼻缺损患者施行了鼻再造术,均为一期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前的心理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改进了供皮区的准备;加强了再造鼻术后的局部观察与护理。认真的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