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对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4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高蛋白组和标准组,每组22例,高蛋白组以瑞高作为肠内营养制剂,标准组以瑞素作为肠内营养制剂,全部患者均于发病早期(5天内)开始肠内营养,营养支持时间不少于2周,测定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第1周、第2周多项营养指标,并监测其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营养支持第2周,高蛋白组ALB及Hb高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第1周及第2周,高蛋白组TC、TG、LDH明显高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两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均被纠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蛋白营养制剂可改善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胃肠道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营养支持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与参考组(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b、GLU、ALT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4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同时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种不同供养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1例,A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B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营养指标水平、病死率和死亡患者存活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A组较B组并发症较少,血红蛋白(Hb)与血清白蛋白(Alb)含量高,血糖(BG)水平低,住院时间短且费用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营养指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患者医疗开支,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研究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重症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辅助以肠外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21天后检测营养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比较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重症脑卒中过程中加强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肠内营养辅助以肠外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钱晶  蒋春雷  钱友庆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63-2064
目的 观察肠内、外营养支持对腹部大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了解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 将310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外营养组,分别观察营养支持前后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给予营养支持后,两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Hb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肠内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腹部大手术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120例重症脑卒中并伴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肠内营养,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b、ALT、GLU指标变化情况、住院时间、所需费用、发生并发症几率。结果两组患者比较显示,研究组在住院时间及所需费用方面比对照组要少很多,Alb指标数据上升,ALT、GLU指标数据减少,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及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明显改善身体营养均衡,减少并发症出现,缩减住院时间及花费,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独立样本进入本次研究,收治时间均为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所有病例根据计算机抽签法分组,两个研究小组中的试验组(41例)进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而参照组(41例)进行常规的鼻饲管喂食,对比不同组别患者之间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第15天的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远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 <0.05)。试验组患者第15天的IgA、IgM、IgG以及CD8+、CD4+、CD4+/CD8+均远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 <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参照组,分别为41.46%和70.73%,统计学意义成立(P <0.05)。结论 重症脑卒中患者接受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用于ICU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ICU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采用早期EN,对照组采用传统胃肠营养.治疗2周后比较2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质量指数和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营养支持前2组ALB、Hb及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2周后,2组ALB、Hb及体质量指数均高于营养支持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道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和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症患者早期给予EN可更好地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及出血等发生率,从而明显改善预后,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将其分成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各30例,给予EN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死亡率、感染率及住院天数及费用等情况,观察患者营养支持过后的营养状况。结果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比治疗前均有改善,血糖、血淀粉酶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无明显变化。EN组并发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方面均低于PN组,两组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胰腺炎并发症出现几率小,患者能获得更好的营养状态,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外及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6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对比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效果。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与肠外营养组患者相比,其GLU、ALT水平显著降低、Alb水平显著提高,且治疗成本更低、ICU治疗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接受肠外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减少治疗成本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各项营养指标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实施EEN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指标、住院时间、手术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ALB、Hb高于对照组,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N对辅助治疗SAP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可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方法,但需把握EEN开通时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试验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疗程为2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质量指数和胃肠道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质量指数变化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治疗组患者的腹胀、呕吐、腹泻、便秘等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降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营养疗法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160例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PN),观察组患者采用EN。结果经过营养支持,除TF外,观察组Hb、PA、AL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营养后PA、ALB显著高于营养前,观察组并发症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支持对重症患者至关重要,EN有更好的代谢效应和营养效果,降低了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减低了医疗费用,患者容易接受,是重症患者首选的营养支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对比研究。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重症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以及资料后Alb、ALT、GLU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肠外营养组相比,肠内营养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Alb明显增高,而ALT、GLU水平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河源地区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风险筛查。方法采取连续定点抽样法,对124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营养状况、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进行分析。结果年龄<60岁组与≥60岁组的营养不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年龄<60岁组的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年龄≥6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风险组的BMI、HB、PA及ALB水平显著高于营养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风险组的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仅肠内营养、仅肠外营养支持率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营养支持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未实施营养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与营养风险筛查,且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采取积极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不同营养支持方法所获得的临床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肠内营养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组患者给予静脉营养支持。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期Hb、ALB、免疫球蛋白水平及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肠外营养组与肠内营养组经不同途径实施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体内Hb、ALB、Ig A、IgG、Ig M水平均较手术后3 d显著改善,且肠内营养组患者改善情况更为明显(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较肠外营养组显著缩短,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其机体营养及免疫状态,促进术后胃肠功能蠕动,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早期营养支持治疗脑卒中营养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营养风险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支持治疗,实验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营养风险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颅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外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U内颅脑重症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合理方法,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94例颅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肠内营养组)和实验组(肠内加肠外联合营养组),对比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指标以及呕吐、反流误吸、腹泻、腹胀、肠麻痹、胃肠道出血、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能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物,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值〈0.05)。治疗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结论与单纯肠内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支持可较好的改善颅脑重症患者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少,是颅脑重症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9.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0):1566-1568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方法及其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Y组各50例,营养支持方案中分别实施肠外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于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分别检测营养状况指标(ALB、Hb、TP)和血清神经元因子(NSE、S100β)。结果:干预后,Y组患者血清ALB、Hb、TP均高于C组(P0.05),Y组患者血清NSE、S100β均低于C组(P0.05)。结论:予以脑出血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提高患者营养水平,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将本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匀浆膳食,而研究组患者则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即鼻饲肠内营养),对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与感染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清白蛋白(ALB)与血红蛋白(Hb)均明显降低,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降低比研究组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为20.83%,对照组为52.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伴吞咽困难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