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低氧(CIH)对大鼠肝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1B,PTP-1B)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及其导致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 SD 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C 组)、慢性间歇低氧4周组(CIH4组)、慢性间歇低氧8周组(CIH8组),每组8只。NC 组无间歇低氧暴露正常饲养,CIH4组及 CIH8组于上午9时至下午5时放入间歇低氧仓暴露于间歇低氧环境中,舱内最低氧浓度为6%~7%。分别于第4周及第8周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e index,ISI)评价胰岛素抵抗, SABC 法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检测 CIH 大鼠肝细胞 PTP-1B 及 IRS-1蛋白表达,以平均灰度值表示PTP-1B 及 IRS-1的蛋白表达量,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与 NC 组比较,CIH4组及 CIH8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 HOMA-IR 升高,ISI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 CIH8组更为显著;与 NC 组相比较,CIH4组及 CIH8组 PTP-1B 蛋白表达增加,IRS-1蛋白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HOMA-IR 与 PTP-1B 平均灰度值呈负相关、与 IRS-1平均灰度值呈正相关;ISI 与 PTP-1B 平均灰度值呈正相关、与 IRS-1平均灰度值呈负相关。结论①CIH 暴露使大鼠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升高且发生胰岛素抵抗,随着 CIH 暴露时间的延长,胰岛素抵抗程度加重。②CIH 导致大鼠肝细胞 PTP-1B 蛋白表达增加,IRS-1蛋白表达减少,PTP-1B 及 IRS-1可能共同参与了 CIH 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8-Br-cAMP刺激下,单核细胞株THP1中ABCA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 白介素-1β(IL-1β)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阐明ABCA1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复苏培养THP1单核细胞,加入8-Br-cAMP(0.5 mmol/L)刺激3、6、12、24 h,设未加刺激同时孵育24 h的细胞为阴性对照组;以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及ELISA法检测ABCA1、ICAM-1及IL-1β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用ABCA1的反义寡核苷酸(100 nmol/L)转染THP1细胞,给予8-Br-cAMP刺激,同样的方法观察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 予8-Br-cAMP刺激后,THP1细胞中ABCA1、ICAM-1 mRNA和蛋白质及IL-1β蛋白质表达均增高,给予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3、6 h上述指标的mRNA表达降低 (P<0.01),12、24 h蛋白质表达降低 (P<0.01).结论 THP1单核细胞中,8-Br-cAMP激活ABCA1不仅可增加细胞内胆固醇外运,还具有增加炎症因子表达的作用,在AS的发生中发挥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炎性标志物的检测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冠心病(CH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6例CHD患者TNF-α、IL-8和sICAM-1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CHD患者TNF-α、IL-8和sICAM-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TNF-α、IL-8和sICAM-1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1)。结论:TNF-α、IL-8和sICAM-1可能参与了CHD的发病过程,且与病变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微球前列腺素E1(lipo-PGE1)对糖尿病肾病(DN)内皮细胞功能、纤溶活性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86例DN早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46例,观察组(应用lipo-PGE1)41例,治疗8w,观察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ET-1)、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活性和尿蛋白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ET-1水平及尿蛋白有轻微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ET-1水平明显下降(P<0.01),PAI-1活性明显降低(P<0.01),尿蛋白量也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lipo-PGE1对DN内皮细胞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可以提高纤溶活性,抑制肾脏蛋白排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KKAy糖尿病小鼠骨骼肌组织中叉头状因子(Fox)O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的表达,探讨FoxO1的表达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8周龄KKAy小鼠8只为糖尿病模型组(DM),予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龄C57BL/6J小鼠1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8只、高脂喂养组(HFD)8只。喂养至16 w后检测3组小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骨骼肌组织FoxO1及PPARγ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骨骼肌组织中FoxO1蛋白表达。结果DM组FBG、TG、TC、LDL-C、Ins和HOMA-IR水平均较NC组及HFD组显著升高(P<0.05),HFD组小鼠Ins、TC、LDL-C和HOMA-IR较NC组显著升高(P<0.05);DM组PPARγmRNA较NC组及HFD组均显著降低(P<0.01),HFD组PPARγmRNA较NC组显著降低(P<0.05);DM组FoxO1 mRNA及蛋白表达较NC组及HFD组均明显增高(P<0.05)。DM组骨骼肌FoxO1 mRNA表达与FBG(r=0.910,P<0.01)、Ins(r=0.864,P<0.01)、TG(r=0.897,P<0.01)和HOMA-IR(r=0.944,P<0.01)呈正相关,与PPARγmRNA呈负相关(r=-0.719,P<0.01)。结论FoxO1的表达与糖血脂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山东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 (RA)与HLA DRB1基因共同表位 (SE)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方法对山东地区人群 1 32例RA患者及1 30名正常健康者的HLA DRB1 0 1、 0 4、 1 0的 1 7个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山东地区RA患者中携带有SE的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5 0 0 %∶2 2 3% ,P <0 0 1 ) ,HLA DR4亚型 0 4 0 5是主要的易感基因 (2 2 8%∶1 0 0 % ,P <0 0 0 5 )。其他亚型包括DRB1 0 1 0 1 (3 8%∶3 1 % ) , 0 1 0 2 (2 3%∶2 3% ) , 0 1 0 3(3 8%∶3 1 % ) , 0 1 0 4 (3 0 %∶2 3% ) , 0 4 0 1 (1 0 6 %∶4 6 % ) , 0 4 0 4 (9 1 %∶4 6 % ) , 0 4 0 7(8 3%∶9 2 % ) , 0 4 0 3(6 8%∶3 1 % ) , 0 4 0 2 (6 8%∶4 6 % ) , 0 4 0 8(5 3%∶1 5 % ) , 0 4 0 9(2 3%∶0 ) , 0 4 0 6 (1 5 %∶0 ) , 0 4 1 0 (0 8%∶0 ) , 0 4 1 1 (0 8%∶0 )和 1 0 0 1 (1 1 4 %∶6 9% )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SE纯合子对RA的危害性要比其杂合子大 (P <0 0 0 1 )。结论 SE与山东地区汉族RA易感性及疾病严重性有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miR-215过表达对克罗恩病(CD)小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A组)12只,模型组36只。模型组经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造模成功后的30只小鼠随机分成TNBS组(B组)、Lenti-Scramble(C组)、Lenti-miR-215(D组),每组各10只。每日观察小鼠体质量、粪便性状、隐血便血,计算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积分;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IL-10、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miR-215 mRNA和Beclin1 mRNA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组织Beclin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蛋白的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小鼠DAI评分显著升高,miR-215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B、C组IL-8、MPO、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10、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D组小鼠DAI评分、IL-8、MPO、TNF-α和IL-1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B、C组(P0.05),而IL-10、miR-215 mRNA、Beclin1 mRNA、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C组(P0.05)。结论 miR-215过表达对于CD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作用与Beclin1介导的自噬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8.
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细胞因子与心功能不全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通过测定 5 6例不同程度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血中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介素 1β(IL 1β)及干扰素 γ(IFN γ)水平 ,旨在研究ICAM 1及细胞因子对心衰的影响 ,探讨心衰监测的新途径。资料与方法  心衰组 :5 6例 ,均为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7月在内科住院的患者。男 34例 ,女 2 2例 ,年龄 4 0~ 85(6 8 32± 8 4 5 )岁。心功能按NYHA分级 :Ⅱ级 17例 ,Ⅲ级 2 3例 ,Ⅳ级 16例。基础疾病为冠心病 2 3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17例 ,风湿性心脏病 10例 ,扩张型心肌病 6…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心肌组织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成年Balb/c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为4组,分别于接种柯萨奇B3病毒(CVB3)后第3、5、8、15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中ICAM-1及NF-KB.对照组给予不含CVB3的Eagle'液,作为总体对照.结果Balb/c小鼠注射CVB3后第5天小鼠心肌ICAM-1增加,第8天达高峰,持续到第15天仍明显.心肌ICAM-1及心肌病理改变半定量结果经直线相关分析二者具相关性.注射CVB3后第8~15天见胞质中NF-KB(P65)增强及在部分细胞核上存在.结论提示ICAM-1产生与NF-KB活化有关,ICAM-1参与VMC的病理损伤过程,可能作为VMC病变严重程度的免疫组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对大鼠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热休克蛋白70(HSP70)通路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奥拉西坦组、奥拉西坦+YC-1组、奥拉西坦+8-bAMP组、奥拉西坦+Que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梗死模型,奥拉西坦组给予200 mg/kg奥拉西坦尾静脉注射,奥拉西坦+YC-1组、奥拉西坦+8-bAMP组、奥拉西坦+Que组在奥拉西坦尾静脉注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HIF-1α抑制剂YC-1、AMPK抑制剂8-bAMP、HSP70抑制剂Quercetin尾静脉注射。干预14天后,测定其脑梗死体积、行为学指标及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的含量、HIF-1α/AMPK/HSP70通路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脑梗死组比较,奥拉西坦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平衡木站立时间、平衡木行走时间明显延长,脑组织中活性氧簇(ROS)、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明显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含量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HO-1、AMPK、HSP70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多。与奥拉西坦组比较,奥拉西坦+YC-1组、奥拉西坦+8-bAMP组、奥拉西坦+Que组大鼠脑组织中ROS、MDA、8-OHdG的含量明显增多,SOD、GPx的含量及Nrf2、HO-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奥拉西坦能够通过激活HIF-1α/AMPK/HSP70通路减轻大鼠脑梗死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1.
HLA-DQB1-HLA-DRB1单倍型与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HLA—DQB1.HLA.DRBl单倍型在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应用PCR.SSP技术对110例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患者和101例中国南方汉族健康对照者的20个HLA.DRBl和8个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比较两组间DQ2,3(8)-DRB1、DQ3(7)-DRB1、DQ3(8,9).DRB1、DQ2,3(7,9).DRB1、DQ2-DRB1、DQ4.DRB1、DQ5-DRB1和DQ6.DRB1单倍型频率(HF)并计算其相对危险性(RR)。结果DQ2,3(8).DR14.1、DQ3(7).DR16单倍型的频率肺结核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10vs.0.50、4.18vs.0.99),其RR分别为13.40和4.41;DQ2-DR1、DQ2-DR12、DQ2.DR13.3、DQ3(7).DR1、DQ3(7).DR13.3、DQ3(8.9)-DR13.3、DQ2,3(7,9)-DR1、DQ2,3(7,9)-DR13.3、DQ2,3(7,9).DR13.4、DQ4-DR4单倍型的频率肺结核病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4V8.5.60、1.37V8.5.60、4.18VS.11.00、2.30VS.9.89、12.62V8.22.28、5.61V8.11.56、3.70V8.14.40、16.88V8.28.94、5.13V8.12.12、2.30vs.6.13),其RR分别为0.31、0.23、0.34、0.21、0.47、0.44、0.46、0.38和0.35。结论DQ2,3(8).DR14.1、DQ2.DR12、DQ2,3(7,9)-DR13.4、DQ4-DR4单倍型的存在可能与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的发病有着关联,而其他单倍型差异的显著性则可能是因其组成基因的基因频率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2.
木贼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大鼠血清IL-1、IL-8及TNF-α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 观察木贼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脂及血清 IL- 1、IL- 8、TNF-α的影响。方法 高脂饲料复制 SD大鼠高脂血症和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同时给以不同剂量木贼水煎剂灌胃 ,实验 1 0 w后 ,测定各组动物血脂水平及血清 IL- 1、IL- 8、TNF- α含量。结果 木贼预防性用药后与模型组比较血脂降低 (P<0 .0 1 ) ,血清中 IL - 8明显减少 (P<0 .0 1 ) ,高剂量给药还可降低血清 IL - 1含量 (P<0 .0 1 )。结论 木贼预防性用药可调控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 IL- 1、IL- 8的含量 ,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Dickkopf-1(DKK-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LA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胃癌患者41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糖类抗原(CA)199、CA724和癌胚抗原(CEA)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3~+、CD4~+和CD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DKK-1、LAG-1、VEGF和Ang-2含量。结果研究组血清CA199、CA724和CE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D3~+、CD4~+和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DKK-1和LAG-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VEGF和Ang-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724和CEA异常升高,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且DKK-1、LAG-1、VEGF和Ang-2异常升高,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lncRNA SLC8A1-AS1在脓毒症大鼠心肌组织中表达及其对心肌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 qRT-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脓毒症大鼠心肌组织中SLC8A1-AS1表达水平.心肌H9C2细胞分成Control组(正常培养)、脂多糖(LPS)组(LPS诱导处理)、Vector+LPS组(转染阴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清和粥样硬化斑块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表达以及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正常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每组8只,饲养16周。2组动物均于饲养0、8、16周采耳缘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PAI-1的水平;16周后处死动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AI-1在主AS斑块中的表达。结果:正常饮食组0、8、16周血清中TC、LDL和PAI-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脂饮食组8周后血清中TC、LDL和PAI-1水平较0周显著增加(均P<0·01),16周较8周增加更为明显(均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高脂饮食组主动脉壁PAI-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S的发生伴有血清和粥样斑块中PAI-1表达增加,表达量与血清TC、LDL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 (BPEC)损伤的机制及在急性肺损伤 (ALI)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BPEC的体外培养 ,采用流式细胞仪膜联蛋白V 异硫氰酸荧光素 (Annexin VFITC)、碘化吡啶 (PI)染色检测TNF α、IL 1β对BPEC凋亡的影响以及抗TNF α单克隆抗体、AC DEVD CHO (caspase 3的竞争性抑制剂 )的保护效应。结果  (1)TNF α作用 2 4h ,随着其浓度的增加 (浓度为 50 0、10 0 0、2 0 0 0U/ml) ,BPEC凋亡率逐渐增加 [分别为(8 2 1± 0 70 ) %、(9 63± 0 71) %、(17 43± 1 99) % ] ,与对照组 [(3 0 9± 0 0 8) %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 <0 0 5) ;(2 )TNF α (2 0 0 0U/ml)培养时间延长 (分别为 6、12、2 4、3 6h) ,BPEC凋亡率逐渐增加 [分别为 (6 72± 0 3 8) %、(7 72± 1 66) %、(12 95± 0 3 2 ) %、(17 70± 1 79) % ,P均 <0 0 5] ;(3 )加入抗TNF α单抗、AC DEVD CHO的TNF α组的BPEC凋亡率 [(7 78± 0 2 1) %、(7 3 2± 0 11) % ]显著高于单纯TNF α(2 0 0 0U/ml)组 [(10 59± 0 49) % ,P均 <0 0 1] ,而加入IL 1β的TNF α组的凋亡率 [(10 73±0 60 ) % ]与单纯TNF 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ALI过程中是TNF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4-羟基壬烯醛(4-HNE)引起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前炎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升高的机制,以及银杏内酯B对其的拮抗作用.方法 实验分组为4-HNE(10 μmol/L)组、银杏内酯B(100 μmoL/L)孵育+4-HNE(10μmoL/L)组和正常对照组3组,在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0.5、2、4、8、12 h后,检测细胞IL-8和IL-8 mRNA的表达水平、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转录激活蛋白-1(AP-1)的活性;观察MAP激酶(MEK)1抑制剂PD98059阻断ERK1信号转导途径后,对4-HNE引起的AP-1结合活性和IL-8生成的影响.检测上述3个实验组AP-1的结合活性.应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HNE组、银杏内酯B孵育+4-HNE组、正常对照组刺激细胞4 h后,细胞上清IL-8值分别为(98.3 ±4.2)、(88.2±5.3)和(65.3±6.2)μg/L;刺激12 h后细胞上清IL-8值分别为(116.5±5.6)、(102.8±4.7)和(63.7±6.6)μg/L.4-HNE组0.5、2、4、8、12 h的磷酸化ERK1水平高于对照组(t值为2.83~14.03,P均<0.05);4-HNE、银杏内酯B孵育+4-HNE组、PD98059+4-HNE组及正常对照组的AP-1结合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21.49~194.16,P均<0.01).PD98059孵育2 h,4-HNE作用2、4、8、12 h后,IL-8表达和AP-1结合活性明显低于未用PD98059孵育4-HNE刺激组.银杏内酯B+4-HNE组AP-1结合活性低于4-HNE组.结论 4-HNE可以通过ERK1途径增强AP-1转录活性,促进支气管上皮细胞IL-8表达.而银杏内酯B可通过抑制AP-1活性,减少4-HNE引起的支气管上皮细胞IL-8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胃肠道给予氯化高铁血红素后.体内血红素氧合酶-1(HO-1)及一氧化碳-胆红素(CO-胆红素)的反应和对大鼠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心衰)进程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63只,随机分为血红素组、心衰组和对照组,每组21只。术后3周血红素组以60 mg·kg~(-1)·d~(-1)氯化高铁血红素灌胃,另外2组同时间灌以同体积生理盐水。并分别在4、8、12周检测血清HO-1、碳氧血红蛋白(COHb);测定尾动脉压;经颈动脉插管检测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以及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_(max))和左心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_(max))。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8、12周时HO-1和COHb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心衰组比较,血红素组在4、8、12周时HO 1和COHb含量明显升高(P<0.01),8周时尾动脉压、平均动脉压和LVSP明显降低(P<0.01),8、1 2周时LVEDP明显降低(P<0.05,P<0.01),12周时±dp/dt_(max)明显升高(P<0.01)。结论经胃肠道给予氯化高铁血红素可对体内HO-1产生诱导作用;HO-1及CO-胆红素系统的诱导能减缓压力负荷性心衰大鼠心衰的进展,对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研究表明 ,血清白细胞介素 8(IL 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 1 (sICAM 1 )是机体重要的炎症反应标记物 ,参与机体炎症过程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AS)病理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本文通过对各型冠心病 (CHD)患者血清IL 8和sICAM 1的检测 ,旨在探讨其在CH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与病变稳定性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CHD组 :选择 2 0 0 2年 5月~ 2 0 0 3年 1 0月我院心科住院患者 86例 ,均符合ISFC/WHO诊断CHD的标准。其中男 5 0例 ,女 36例 ,年龄 36~ 82( 64.0 3± 9.79)岁 ;急性心肌梗死 (AMI) 2 8例 ,不稳定…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2009年深圳市收治的30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 30例患者均经2次鼻拭子、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RT-PCR法),此后每天检测病毒核酸直至连续2 d均阴性.第1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后立即开始奥司他韦(商品名为达菲)或"中药Ⅰ号"抗病毒治疗,5 d为一疗程.收集患者流行病学、临床和一般实验室资料.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 29例患者为输入性病例,另1例为二代病例,系7个月女婴.发病平均年龄(20.42±12.59)岁,离开疫区至发病的平均时间为(53.33±53.08)h,其中2例离开疫区超过8 d才发病,其密切接触人群中发现1例隐性感染者.30例患者均有发热,平均最高体温(38.40±0.80)℃.其他临床症状依次为咳嗽17例(56.7%)、流涕9例(30.0%)、咽痛9例(30.0%)、头痛7例(23.3%)、鼻塞2例(6.7%)、肌肉酸痛1例(3.3%).22例患者在抗病毒治疗5d内病毒核酸转阴,8例在抗病毒治疗第6天或以后病毒核酸转阴.21例在病程7 d内病毒核酸转阴,9例在起病后病毒核酸阳性持续8 d或以上,后者较前者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分别为(1.47±1.03)×109/L和(2.69±1.63)×109/L(t=2.06,P=0.048),血常规异常持续时间也明显延长,分别为(2.78±2.49)d和(0.71±1.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06).结论 甲型H1N1流感发病年龄偏低,临床症状不严重.部分病例潜伏期可能超过7 d,病程7 d或抗病毒治疗5 d后仍有可能检出病毒,存在亚临床隐性感染的可能.血常规变化与病毒核酸阳性的持续时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