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诊治急性肺栓塞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时及溶栓后1周的心电图变化。结果入院时S1〉0.1mV者32例次(84.21%),S1QⅢTⅢ型23例次(60.53%)。QⅢTⅢ型21例次(55.26%),TⅢ倒置29例次(76.32%),Tv1-v3倒置26例次(68.42%),Tv1-v3倒置19例次(50.0%),Tv1-v4倒置15例次(39.47%),Tv1-v5R倒置4例次(10.53%)。T波倒置均呈对称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7例次。Sv1-vm粗钝、挫折17例次(44.74%)。溶栓后1周S1〉0.1mV、S1QⅢTⅢ型、QⅢTⅢ型、顺钟向转位、电轴右偏、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及aVR终末R波等指标阳性率均有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溶栓后胸导联T波倒置较溶栓前大多加深。结论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是非特异性的.但如能紧密结合临床、动态观察心电图改变,则有助于诊断急性肺栓塞。有效溶栓治疗后胸导联T波倒置加深可能是右心室负荷减轻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入选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65例,男42例,女23例,年龄33~76岁,平均(52.3±11.2)岁。对比溶栓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包括电轴右偏、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波、胸前导联T波倒置、a VR导联R波振幅增高、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Ⅰ导联S波Ⅲ导联Q波T波)、SⅠQⅢ(Ⅰ导联S波Ⅲ导联Q波)、SⅠ(Ⅰ导联S波)、Tv1~v5倒置。结果与溶栓治疗前比较,溶栓治疗后电轴右偏、SⅠQⅢTⅢ型、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减少,为23.1%vs.9.2%、53.8%vs.27.7%、49.2%vs.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溶栓治疗能够改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血栓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并对其变化特点进行分析,提高对肺血栓栓塞诊断的技术手段.方法 分析某医院于2010年~2012年72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病患的临床资料.对其入院时心电图表现以及溶栓抗凝治疗之后15天的心电图进行对比.结果 (1)入院时,窦性心动过速62例;右速支传导阻滞21例;典型S1QⅢTⅢ27例,QⅢTⅢ64例;QⅢ69例;SVI-v5R挫折粗钝56例;Tv1-v2倒置68例,Tv1_v3倒置53例;Tvl-v4倒置54例,Tv1-v5倒置36例,Tv1-v6倒置20例.(2)溶栓之后心电图变化:窦性心动过速消失45例;右速支传导阻滞消失15例;典型S1变浅,QⅢ消失或减小,TⅢ倒置变浅或直立47例;SVI-v5R挫折粗钝消失15例;胸前导联T波变浅或者直立20例;T波倒置加深或直立变倒置23例.(3)出院前心电图变化:心动过速消失,QⅢ进一步减小或消失,TⅢ变浅或直立,胸前导联T波直立数增加.结论 急性肺血栓栓塞心电图表现虽然具有非特异性且呈现出多种变化,但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可以为临床提供最早、最快的诊断资料,而将心电图的动态变化与与对病患进行动态的临床以及其临床症状紧密结合,则是对病患进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也可以作为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3,自引:0,他引:93  
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26例次)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住院首次,溶栓后及出前系列心电图变化。结果 (1)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SI>0.1mV22例次(84.6%),SIQⅢTⅢ型16例次(61.5%)。QⅢTⅢ型16例次(61.5%)。TⅢ倒置23例次(88.5%),TV1-V2倒置19例次(73.1%),TV1-V3倒置13例次(50.0%),TV1-V4倒置11例次(42.3%),TV1-V5倒置3例次(11.5%)。T波倒均呈对称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次,SV1-V5R粗纯,挫折13例次(50.0%)。(2)溶栓后心电图变化:SⅠ变浅,QRS电轴左移,QⅢ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5例次,加深6例次,TV1-V2倒加中直立变倒置13例次(56.5%),T波倒变浅或直立4例次,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2例次,SV1-V5R挫折,粗钝消失8例次(61.5%)。(3)出院前变化,RⅡ增加,RⅢ减小,QⅢ减小,TⅢ变直立10例次(38.5%)。TV2直立7例次(26.9%)。结论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是非特异性的,但加能紧密结合临床,动态密切观察心电图典型,不典型或所谓“大致正常”的轻微改变是对筛选急性肺塞是有帮助的。有效溶栓治疗后,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可能是右室荷减轻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5.
20例犬急性肺栓塞模型的心电图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例犬急性肺栓塞(PE)模型溶栓前后心电图改变及意义。方法建立20例犬急性PE动物模型后,在急性期及溶栓后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其心电图表现。结果 20例急性期中,窦性心动过速20例(占100%);V1导联T波倒置18例(占90%);V1~V2导联T波倒置17例(占85%);心房颤动伴心室率〉100次/分13例(占65%);SⅠ〉0.1mV 11例(占55%);TⅢ倒置9例(占45%);QⅢTⅢ8例(占40%);SⅠQⅢTⅢ5例(占25%);高度顺钟向转位3例(占15%);V1~V4导联T波倒置3例(占15%);电轴右偏(〉+90°)3例(占15%);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BBB)2例(占10%);V1~V5导联T波倒置2例(占10%);V1~V6导联T波倒置1例(占5%);肺型P波1例(占5%)。溶栓后20例中,窦性心动过速或心房颤动伴心室率〉100次/分消失28例(占85%);胸导联T波倒置加深或由直立变为倒置18例(占90%);SⅠ变浅或消失10例(占50%);QⅢTⅢ消失8例(占40%);TⅢ倒置消失7例(占30%);SⅠQⅢTⅢ消失5例(占25%);高度顺钟向转位消失3例(占15%);不完全性或完全性RBBB消失2例(占10%);电轴右偏(〉+90°)消失2例(占10%);肺型P波消失1例(占5%)。结论急性PE心电图表现是非特异性、非诊断性和有价值的,正确应用有助于急性PE诊断。  相似文献   

6.
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诊断价值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心电图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结果正常心电图4例次(9.3%),窦性心律38例次(88.4%),心房纤颤5例次(11.6%),SIQⅡTⅢ16例次(37.2%),Tv1-v2倒置5例次(11.6%),Tv1-v3倒置3例次(6.98%),Tv1-v4倒置2例次(4.7%),TⅡ、Ⅲ、aVF倒置1例次(2.3%),TⅢ、aVF倒置4例次(9.3%),STv1-v3压低9例次(20.9%),STv1-v2上抬3例次(6.98%),V1-2呈QS型1例次(2.3%),右心室肥厚5例次(11.6%),肺型P波4例次(9.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次(11.6%),室性早搏2例次(4.7%),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例次(2.3%),短阵房性心动过速4例次(9.3%),窦性心动过速5例次(11.6%)。结论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明显,紧密结合临床,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对筛选急性肺栓塞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0—2013年在我院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的住院患者46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前后心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后46例患者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RavR0.06 m V、Ⅰ导联出现S波(0.1 m V)、Ⅲ导联T波倒置、Ⅲ导联出现Q波及T波倒置、Ⅰ导联出现S波和Ⅲ导联出现Q波及T波倒置、V1导联T波倒置、V1~V2导联T波倒置、V1~V3导联T波倒置、V1~V5导联T波倒置、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顺时针转位及肺型P波的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具有多变性,但仍有一些特征可循,其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且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方法 对57例确诊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动过速45例(78.9%),其中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8例,心房纤颤6例,ST-T改变41例(71.9%),Tv1-Tv3倒置33例(57.9%),Tv1-Tv4均倒置25例(43.9%),avR导联R波升高30例(52.6%),顺钟向转位25例(43.8%),电轴右偏20例(35.1%),右心室高电压16例(28.1%),典型SIQⅢTⅢ 15例(26.3%),肺型P波15例(26.3%),右束支传导阻滞9例(15.7%):其中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7例.部分患者具有以上多项心电图改变.结论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表现复杂多变,临床医生应细心观察心电图变化,结合临床,重视高危因素,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收治的 1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时、溶栓后及治疗 2~ 4周后心电图的变化。 结果  (1)入院时心电图变化 :心动过速 8例 ,右束支阻滞 3例 ,V1 导联T波、V1 ~V2 导联T波、V1 ~V3导联T波、V1 ~V4 导联T波、V1 ~V5导联T波、V1 ~V6 导联T波倒置为 10、 6、 4、 3、 2和 1例 ,SⅠ >0 1mV、TⅢ 、QⅢ 、SⅠQⅢTⅢ 分别为 7、 7、 9和 7例 ;(2 )溶栓后心电图变化 :心动过速消失 7例 ,右束支阻滞消失 1例 ,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 4例 ,SⅠ 变浅 ,QⅢ 减小或消失 ,TⅢ 倒置变浅或直立 3~ 4例 :(3)治疗 2~ 4周后心电图变化 :心动过速消失 ;胸前导联T波直立数增加 ,ST段回基线 ,QⅢ 进一步减小或消失 ,TⅢ 倒置变浅或直立。 结论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变化是多变的 ,需动态观察并密切结合临床加以识别。  相似文献   

10.
沈全文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2):2309-2310
目的比较急性肺动脉栓塞和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电图T波变化差异。方法回顾分析8例急性肺动脉栓塞和2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比较两组心电图特征。结果二者在电轴右偏、肺性P波,SⅠQⅢTⅢ及T波导致方面各有其特异性。结论电轴右偏,肺性P波,SⅠQⅢTⅢ,且Ⅲ和V1导联同时出现T波倒置高度提示急性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11.
《内科》2017,(2)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掌握其心电图特征,提高心电图诊断肺栓塞水平。方法对在我院住院期间被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56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心电图正常5例,异常51例。心电图主要表现有心电图动态改变46例(82.1%)、V1~V4导联(至少两个导联)T波改变21例(37.5%)、窦性心动过速18例(32.1%)、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9例(16.1%)以及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显著顺钟转、SⅠQⅢTⅢ、右偏电轴、QⅢTⅢ、SⅠ图形(≥0.15 mv)、QⅢ图形、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心房纤颤、QRS波低电压、a VR导联R波电压增高等,患者心电图改变无特异性。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异常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正确掌握肺栓塞的心电图变化规律,结合病史、临床表现、D-二聚体检测、CT肺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等各种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可以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选取1999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住院确诊的PTE患者30例,分析其住院期间心电图的系列变化。结果 30例患者溶栓后心电图变化:SⅠ变浅,QRS电轴左移,QⅢ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20例(65.2%)、加深8例(26.1%),TV1-V2倒置加深或直立变倒置14例(46.2%),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ICRBBB)消失1例(4.3%),SV1~5R粗钝、挫折消失7例(21.7%)。出院前变化:RⅡ增加,RⅢ减小,QⅢ减小;TⅢ变直立者15例(50.0%),TV1~V2倒置14例(46.2%)。结论PTE患者心电图改变为非特异性,变化常为一过性和时序性,动态观察心电图的系列改变并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减少PTE的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心电图在诊断急性肺栓塞(PE)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结果窦性心动过速5例占17%,ST-T改变4例占14%,房性期前收缩2例占7%,SⅠQⅢTⅢ征4例占14%,心房颤动2例占7%,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占7%,室性期前收缩1例占3%,电轴右偏3例占11%,肢导低电压2例占7%,顺钟向转位1例占3%,肺型P波2例占7%。结论急性PE时心电图改变多为一过性,应紧密结合临床,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对筛选急性肺栓塞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动态变化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心电图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5例明确诊断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时、溶栓前后及出院前的心电图 ,探讨其演变规律。结果 入院时心电图 :右束支阻滞 2例 ( 5 .7% ) ,S1 Q T 10例 ( 2 8.6% ) ,T 倒置 2 5例 ( 71.4% ) ,TV1 倒置 2 2例 ( 62 .9% )。 10例患者溶栓后心电图 :5例 S1 Q T 中 4例消失 ,TV1~ 2 倒置加深或由直立变为倒置 7例 ,R AVF增高3例。出院前心电图 :部分患者胸前导联 T波倒置变浅或变为直立。结论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呈动态变化 ,动态观察对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骨科术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对2005—2012年我院临床确诊的35例骨科术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肺栓塞时窦性心动过速28例(80%),ST-T改变27例(77%),SⅠQⅢTⅢ或SⅠQⅢ型12例(34%),新出现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或不完全性)16例(46%),肺型P波4例(11%),PR段压低2例(6%),顺钟向转位3例(9%),电轴右偏2例(6%),心房纤颤2例(6%)。结论对于骨科术后的患者,一旦出现心动过速、呼吸困难、气短、胸痛、晕厥等应立即检查心电图并动态观察,时刻警惕急性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288例心电图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表现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全国多中心明确诊断的288例PTE患者分为大面积及次大面积组(A组)136例,非大面积组(B组)152例,其中男168例,女120例,年龄25~82岁,平均(55±14)岁.A组使用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B组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内观察患者心电图的表现,分析各段各种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及A组和B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SⅠ QⅢ TⅢ最高发生率为A组32.4%,B组21.7%,QⅢ波型:A组达69.1%,B组56.6%;TⅢ波型:A组63.2%,B组43.4%,SⅠ TⅢ波型:A组40.7%,B组25.7%,改变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时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胸前导联Tv1倒置A组达77.8%,B组52.0%,Tv1-Tv5倒置依次变浅或消失,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各导联及各时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VR SV5振幅呈规律性递减趋势;电轴左偏A组最高发生率47.1%、B组3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轴右偏A组为16.2%,B组为15.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PTE患者心电图波型异常改变有较高发生率,对急性PTE患者的早期初步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PE)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PE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的改变。结果急性肺栓塞经治疗后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aVR导联出现终末R波增高、顺钟向转位、电轴右偏、期前收缩等心电图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虽然是非特异性的,但如能结合临床症状并及时仔细观察心电图改变,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晓为  王世彬 《山东医药》2012,52(20):61-63
目的分析肺栓塞患者早期心电图,讨论肺栓塞的心电图诊断要点。方法选择2003年11月~2010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65例患者,均经肺动脉CTA或肺动脉造影检查确诊肺栓塞,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变化。结果心电图改变者63例(96.92%),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窦速、房速、快心室率的房扑、房颤等)49例(75.38%),房性早搏42例(64.6%),TV1-TV3倒置深度大于TV4者35例(53.84%),aVR导联R波增高者33例(50.76%),TV1与TⅢ同时倒置者21例(32.30%),SⅠQⅢTⅢ现象11例(16.92%),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及不完全性)15例(23.07%),电轴右偏25例(38.46%),顺钟向转位18例(27.69%),肺性P波9例(13.84%)。结论通过对心电图的分析,结合临床表现,对诊断肺栓塞有重要价值,在基层单位尤其实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明兰 《心脏杂志》2006,18(3):349-350
目的探讨心电图特征及其在诊断急性肺栓塞(PE)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来确诊的3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出现心电图改变者95%,最多见为窦性心动过速,达75%,ST-T改变占59%,SⅠQⅢTⅢ征占31%,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占31%,肺型P波占28%,顺钟向转位占21%,房性早搏(PAS)占19%,电轴右偏占16%,室性早搏占6%,阵发性房颤、SⅠSⅡSⅢ综合征、低电压各占3%。结论PE的心电图变化是多变性的,但有些特征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仍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aVR导联在急性肺栓塞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aVR导联在急性肺栓塞中的意义。方法入选的42名患者,入院就诊时的发病时间为3h~1周,查心肌酶、肌钙蛋白定量等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根据其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灌注扫描等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观察溶栓前(入院时)、溶栓后2周内心电图的动态改变,做超声心动图(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肺灌注扫描(溶栓前后对比),观察疗效及12导联心电图的改变。结果(1)入院时情况:心动过速37例(88,1%),aVR ST段抬高26例(61.9%),肺动脉高压39例(92.9%),SⅠQⅢTⅢ13例(31.0%),V1~V3T波倒置23例(54.8%),行肺灌注扫描可见到肺动脉血栓形成42例;(2)溶栓后2周:心动过速3例(7,3%),aVRST段抬高5例(12.2%),SⅠQⅢTⅢ3例(7.3%),V1~V3T波倒置2例(4.9%),肺动脉高压6例(14.6%),肺灌注扫描可见到肺动脉血栓9例(22.0%)。结论心电图改变有些虽然是非特异性的,但其能特异性地反映肺动脉高压的改变,尤其aVR导联,可以观察溶栓效果,心电图对于肺动脉栓塞评价疗效与预后的价值也许更重于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